化瘀、利尿、收敛、消肿、止痛、止血
别名:乱发炭、人发炭、头发炭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归肝、胃经。
煎法:
适用体质:
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1.收敛止血(出血证)用治各种出血证,可用治咯血、衂血、呕血、血淋、尿血等出血证。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若用治咯血、呕血,可与花蕊石、三七等同用,如化血丹;若用治血淋,宜与蒲黄、生地黄等同用;用治便血,常与地榆、槐花等配伍为用。本品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
2.化瘀利尿(小便不利)用治瘀滞小便不利之证。本品苦降下行,能祛瘀通窍而利小便,每与滑石同用。
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小便不利、溃疡不敛、烧烫伤、疮面不溃等,较多用于崩漏、尿血和吐血。
现代尚用于声带下黏膜出血、声带麻搏、带状疱疹、面部色素痣、拔牙止血等。
主含优角蛋白及钥、钾、锌、铜、铁、锰、砷等微量元素;有机质中主要含胱氨酸,以及硫氨基酸与不含硫氨基酸组成的头发黑色素。具有缩短出、凝血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和较强的抑制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血余炭有一定的止血作用,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血余炭粗晶液对大鼠腹腔给药,可加速大鼠的血凝作用,并可诱发大鼠血小板聚集,缩短狗和兔的凝血时间。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1.血余炭水煎液或醇提取液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血余炭粗晶液具有促内源性系统凝血功能。2.血余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
脾胃虚弱者慎用。
孕妇慎用。儿童慎用。
日常用量:5~9g。研末服,外用适量。
1、治流鼻血:血余炭适量。将金余炭研细末,分成两份。一份温水送服,一份吹入鼻中。
2、治齿缝出血:血余炭适量。血余炭研成细末,用消毒棉花蘸后,塞于出血处。
3、治久疮不合:血余炭、蜂房、蛇税各适量。将以上3味中药烧灰存性。每取3g,温酒送服。
4、治咳嗽有血:血余炭、麝香各少许,白酒适量。血余炭和麝香研成细末,白酒送服。
5、治消渴、小便不利:血余炭、滑石、白鱼各15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1.5g,米汤送服。每日3次。血余炭怎么吃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五癃,关格不得小便,利水道,治小儿痫,大人至,仍自还神化。
《名医别录》:微温。主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已。
《本草纲目》:头上白发,属足少阴,阳明;耳前曰鬓,属手、足少阳;目上曰眉,属手、足阳明;唇上曰髭,属手阳明;颏下曰须,属足少阴、阳明;两颊曰髯,属足少阳。其经气血盛,则美而长;气多血少,则美而短;气少血多,则少而恶;气血俱少,则其处不生。气血俱热,则黄而赤;气血俱衰,则白而落。发宜多疏,齿宜数叩,皆摄精益脑之理尔。发乃血余,故能治血病,补阴,疗惊痫,去心窍之血。老唐方,用自己乱发洗净,每一两入川椒五十粒,泥固,入瓶煅黑研末,每空心酒服一钱,令发长黑,此皆补阴之验也。用椒者,取其下达尔。
《本草蒙筌》:补阴甚捷。口吐血、鼻流血、血闷、血晕、血痢、血淋、服之即止;燕口疮、豌豆疮、伤风、风至、惊热、惊痫、得此易痊。通关格五癃,利小便水道。
《景岳全书》:味微苦,性温气盛,升也,阴中阳也。在古药性不过谓其治咳嗽,消瘀血,止五淋、赤白痢疾,疗大小便不通,及小儿惊痫,治哽噎、痈疽疔肿,烧灰吹鼻,可止衄血等证。然究其性味之理,则自阴而生,自下而长,血盛则发盛,最得阴阳之生气。以火炮制,其色甚黑,大能壮肾,其气甚雄,大能补肺。此其阴中有阳,静中有动,在阴可以培形体,壮筋骨,托痈痘;在阳可以益神志,辟寒邪,温气海,是诚精气中最要之药,较之河车、鹿角胶阴凝重著之辈,相去远矣。凡补药中,自人参、熟地之外,首当以此为亚。
《本草备要》:发,一名血余,补,和血。发者血之余,味苦微寒,入足少阴、厥阴。肾、肝。补阴消瘀,通关格,利二便。治诸血疾,能去心窍之血,故亦治惊痫。血痢血淋,舌血煅末,茅根汤服。鼻血,烧灰吹鼻。转胞不通,烧灰服。小儿惊热。合鸡子黄,煎为汁服。鸡子能去风痰。合诸药煎膏,凉血去瘀长肉。
《本草崇原》:发者,血之余。血者,水之类。水精奉心,则化血也。又,《经》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是发乃少阴心肾之所主,故气味苦温,苦者火之味,温者火之气也,水火相济,则阴阳和合,故主治五癃及关格不通。又曰利小便水道者,言禀肾气而益膀胱,则利小便。禀心气而益三焦,则利水道也。心虚则惊,肾虚则。发乃少阴心肾之所主,故疗小儿惊,大人。小儿天癸未至,故病惊,大人天癸已至,故病也。发馔炼服,能益水精而资血液,故曰:仍自还神化。谓仍能助水精而上奉心藏之神,以化其血也。凡吐血、衄血之证,皆宜用血余也。
以身轻、有光泽、不焦枯、无焦臭味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