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东方红一号卫星(Dong Fang Hong I/The East is Red 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的首颗卫星。 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95年4月24日】 孔繁森被追认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29日),生于山东聊城堂邑五里墩村,是中国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刚到西藏,他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1995年4月24日被追认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11年4月24日】 林觉民挥泪写遗书
林觉民1911年春抵香港,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4月24日夜写下感人至深的《绝笔书》,这是他给妻子的遗书。 写道:“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充极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在啼哭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1945年4月24日】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 报告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一般纲领,并完整地制定了现阶段的具体纲领和政策。提出了“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的斗争口号。 报告强调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改革,同时提出准备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变,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争取革命胜利的关键。 报告是中国共产党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文献。
【1949年4月24日】 解放军攻破太原
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攻下太原。以徐向前为司令员的太原司令部指挥5万大军,于20日全线发起总攻。彭德怀参与了太原战役的指挥。 至22日,全部攻占了太原外围据点。24日攻破太原城,在仅4个多小时里即全歼守军8万余人。生俘虏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十五兵团司令官孙楚、太原守备司令兼第十兵团司令官王靖国、第十兵团中将副司令温怀光等高级将领,以及日本顾问今村、岩田等军政要员多人。 第六十一军军长赵恭被击毙。一共歼灭国民党军12.4万余人,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 同日,中共太原军管会和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徐向前任军管会主任,罗瑞卿、赖若愚、胡耀邦任副主任,裴丽生任市长。
【1941年4月24日】 抗战英雄谢晋元遇难
谢晋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广东镇平(今蕉岭)人。二次大战期间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军官,民国抗日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师部参谋(参议官)、旅部参谋主任等职。 1905年4月26日出生于广东蕉岭县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12月,考进黄埔军校第四期。 曾奉命率部死守上海四行仓库,坚守4天4夜,击退日军6次进攻,毙敌数百人,被当时的报纸媒体与楚汉相争时田横的八百义士作比较,被称作是“八百壮士”,而谢晋元的英名也被人民广为传颂。 1941年4月24日被刺身亡。
【1800年4月24日】 美国国会图书馆成立
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United States),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美国的四个官方国家图书馆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它于1800年4月24日成立。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在美国国会的支持下,通过公众基金、美国国会的适当资助、私营企业的捐助及致力于图书馆工作的全体职员共同努力建成的。它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联邦文化机构,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宝库,是美国知识与民主的重要象征,在美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1856年4月24日】 法国陆军将领、政治家贝当出生
亨利·菲利浦·贝当(法语:Henri Philippe Pétain,1856年4月24日-1951年7月23日),法国陆军将领、政治家,也是法国维希政府的元首。1878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领导1916年凡尔登保卫战而出名,成为当时的英雄。 在法军索姆河惨败后,他在最黑暗的时候重振了法军的士气。 二战法国战败后,出任维希政府总理。1940年6月22日与德国签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1940年7月至1944年8月任维希政府元首,成为希特勒德国的傀儡。 1945年4月被捕,同年8月因叛国罪被判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1951年7月31日死于囚禁地耶岛。
【1905年4月24日】 清廷废除死刑中的凌迟、枭首、戮尸
1905年4月24日,清廷从伍廷芳、沈家本等人的奏请,下诏将刑律内的重刑:凌迟、枭首、戮尸三项,永远删除,凡死刑至斩决为止。 又从伍廷芳、沈家本等人奏请,禁止刑讯拖累,变通笞杖办法,并请查监狱羁所,以矜恤庶狱。
【1916年4月24日】 爱尔兰爆发复活节起义
复活节起义(Easter Rising),是爱尔兰在1916年复活节周期间发生的一场暴动,是由武装的爱尔兰共和派以武力发动的为从英国获得独立的尝试。 起义大部分由爱尔兰共和兄弟会组织。从1916年4月24日持续到4月30日,爱尔兰志愿军的成员在教师兼律师的帕特里克·皮尔斯的领导下,合并了由詹姆斯·康诺利领导的较小的爱尔兰国民军,在都柏林占据了关键据点,并宣布爱尔兰共和国从英国独立。 起义在六天之后遭到镇压。起义领袖被交送军事法庭并被处死刑。 尽管军事上是失败的,起义可以被认为是通往爱尔兰共和国最终成立道路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1950年4月24日】 外约旦改名为约旦
1950年4月24日,被称之为阿拉伯巴勒斯坦的这块领土消失了,外约旦也不存在了。这两块国土合并为一个新国家,即约旦安曼。 这一政治步骤使约旦走上同以色列及阿盟各国直接冲突的道路。有记载表明,阿盟支持阿拉伯巴勒斯坦的存在。这一步骤立即得到了英国的赞同,伦敦的外交发言人说,英国外交部赞成合并。 这意味着英国和约旦的军事联盟将延及约旦河两岸,这使以色列感到不安,因为以色列不想让它的东部边界有英国哨兵。
【1986年4月24日】 温莎公爵夫人去世
温莎公爵夫人,本名华里丝·辛普森(英语:Wallis Simpson,本名Bessie Wallis Warfield,1896年6月19日-1986年4月24日),生于美国。她两度结婚,前夫为恩尼斯特·辛普森。 后来与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交往,起初是爱德华八世的情妇。因爱德华八世欲娶她为妻,此举违反英国王位与英国国教继承规定,最终爱德华退位,将王位禅让予其弟乔治六世,并改称温莎公爵;华里丝也获得“温莎公爵夫人”的头衔。 爱德华不爱江山爱美人成为一时佳话。1936年,华里丝成为获得《时代》杂志“年度人物”称号的第一位女性。 1986年4月24日,华里丝逝于巴黎。
【1980年4月24日】 美武装营救扣押在伊朗的人质失败
1980年4月24日(农历1980年3月10日),美武装营救扣押在伊朗的人质失败。 53名美国人质自1979年11月以来被革命学生扣留在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和伊朗外交部内。关押人质者要求引渡伊朗国王。在此期间,美国、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甚至教皇为解救人质进行了多次外交努力。1月,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访问伊朗并举行会谈,但未能释放人质。 4月7日,美国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并宣布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4月24日,美国发动突袭试图武力解救人质。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90名突击队员中3人在降落时遇到故障被迫在沙漠着陆。此时其中一架直升机与运输机相撞,导致8人丧生。其余人员最终成功撤离,但留下的飞机残骸和队友的尸体引起了伊朗民众的庆祝。 群众在街头欢呼并高喊口号,表达对美国行动失败的喜悦。
【1972年4月24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972年4月24日(农历1972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主席总结了党内斗争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条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毛主席反复强调,要相信大部分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犯错误的人,并且大多数是可以改的。打击面要小,教育面要宽。 除了极少数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敌人和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的分子外,对一切犯错误的同志,不论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不论是党内的同志还是党外的同志,都要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采取教育为主的方针。首先,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并分清是非;目的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其次,还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努力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欢迎进步。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提倡顾全大局,在处理犯错误同志的问题上,要把全党利益放在首位,以党的利益高于个人和局部的利益为出发点。 关怀他们,教育他们,只要他们认识错误并决心改正,就要信任他们,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2019年4月24日】 昆明恶霸孙小果案
2019年4月24日(农历2019年3月20日),昆明恶霸孙小果案中,一会名叫孙小果、一会又称李林宸的人,神通确实不一般。 他第一次涉案被抓,虽被判刑,却从未被收监执行;他二次被抓名扬当地,复又领以重刑,也仍然在刑期未满就出狱开场子挣大钱,不避风头……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对这种进出牢房如履平地的人,谁能不怕? 孙小果,男,汉族,曾用名陈果、李林宸。1992年12月入伍,曾是武警昆明某部的一个上等兵,后又进入武警某学校学习。1998年2月,因多项罪名被判处死刑。 “恶行累累”1994年10月16日,当时身为武警学校学生的孙小果与他人伙同将两位女青年轮奸。 1994年10月28日至1995年6月期间,被收审、批准逮捕及取保候审。1995年12月20日,盘龙区人民法院判处孙小果有期徒刑2年。 1997年4月底,强奸了一位16岁少女。 同年6月的一天晚上,在茶苑楼宾馆强奸了两位女青年。两天后又在该宾馆强奸了一名女学生。 1997年7月,因一起案件警方发现其不在监狱服刑。 判处死刑1998年2月18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孙小果犯强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强制侮辱妇女罪,有期徒刑十五年;故意伤害罪,有期徒刑七年;寻衅滋事罪,有期徒刑三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判决后上诉被驳回。2010年起,孙小果以“李林宸”之名在狱外活动,注册餐饮公司,并经营多家夜店。 2019年4月,《昆明日报》报道将他再度拉入公众视野。 2019年5月,全国扫黑办将云南昆明孙小果涉黑案列为重点案件挂牌督办。 社会影响每次犯事之后都是其母亲在背后为其活动奔走。孙小果先后使用的名字——陈果、孙小果、李林宸,姓氏分别跟随了他的生父、生母和继父。 2019年7月26日,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对多名涉黑人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2003年4月24日】 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在京成立
2003年4月24日,温家宝在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会上强调,成立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 2003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在当前严峻的非典型肺炎防治形势下,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他提到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宝贵的防治经验、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只要加强团结,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战胜疫病灾害。 温家宝要求指挥部做好10个方面的重要工作:一是准确统计并公布疫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二是加强对重点部位流动人员的卫生检疫;三是组织科技攻关;四是确保物资供应;五是重视农村疫情防治;六是加强学校疫情防控;七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八是宣传正确决策与防治知识;九是加强国际合作;十是将北京市的防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吴仪主持会议并部署下一步工作:各工作组要迅速行动,制定详细方案和措施;严格责任制度,不允许推诿扯皮;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由30多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下设10个工作组及办公室。
【1998年4月24日】 基里延科就任俄国斯总理
1998年4月24日(农历1998年3月2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经过三度投票,终于通过了叶利钦提名的谢尔盖-基里延科出任总理。 3月27日,叶利钦正式提名代总理谢尔盖-基里延科为总理,并威胁一旦被俄罗斯国家杜马否决,他将解散杜马,提前进行杜马选举。当时所有人都在问:基里延科是谁?此前默默无闻的基里延科今年才35岁,直到1997年年初仍只是下诺夫哥罗德市炼油厂负责人,后被第一副总理涅姆佐夫赏识,1997年3月进入内阁,7月任燃料和动力部副部长,11月即担任部长。基里延科既没有政治背景,也没有丰富政历。 对于突然被委任为代总理,他说:“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个惊奇,开始时对我也是。”自经济危机的怪兽踏上俄罗斯广袤的国土后,卢布一再贬值,那些收入本来就很低的人以及靠微薄养老金生活的老人的日子简直没法过了。拯救俄国经济,并为自己找个体面的台阶下,1998年3月底,叶利钦把总理切尔诺梅尔金赶下台,提名35岁的基里延科为总理。 在叶利钦固执的坚持下,4月2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在第三次投票表决中通过了对基里延科的总理提名。不料基里延科回天乏术,国际社会提供的数百亿美元贷款也无济于事,叶利钦被迫于8月23日宣布解散政府,提名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重出江湖,但是国家杜马两次否决了这一提名。 迫于无奈,为避免与以俄共为代表的反对派之间矛盾激化,叶利钦只好走中间路线,把双方都能接受的普里马科夫送上了总理“宝座”。 经济危机导致俄罗斯各利益阶层之间的矛盾激化。经济危机的怪兽踏上俄罗斯广袤的国土后,卢布一再贬值,那些收入本来就很低的人以及靠微薄养老金生活的老人的日子简直没法过了。不满情绪随处可见,叶利钦的支持率下降到了几个百分点。社会经济形势严峻,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超过22%,拖欠工资、退休金和军饷总额近1200亿卢布,1998年经济滑坡幅度至少有5%。 好在俄罗斯的动荡是温和的,嗜好伏特加的民众在表达不满时有温水的秉性。激烈的较量留给了上层。叶利钦虽没有遭到弹劾,但是11月5日,俄宪法法院已裁决他不能参加下届总统选举。即使没有这一裁决,叶利钦看来也不可能再战江湖了。 10月中旬,叶利钦访问乌兹别克时因身体不适差点摔倒的镜头,表明这位嗜好伏特加的固执大叔真有点力不从心了。叶利钦与基里延科夫妇在一起,在议会发表演讲100多天后,基里延科被解职。
【1997年4月24日】 著名画家黄胄逝世
1997年4月24日(农历1997年3月18日),著名画家黄胄逝世。他早年曾从赵望云、韩乐然学画。 黄胄原名梁淦堂,字映斋,艺名黄胄,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原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42年起,黄胄任蠡县中学美术教员;1946年起,任陕西省西安雍华图书杂志社主编;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担任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创作员、美术组组长;1955年起,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1959年起,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1981年起,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黄胄为推动当代美术的发展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深入边疆,勤奋作画,从50年代的《苹果花开的时候》、《洪荒风雪》、《赶集》,到七、八十年代的《百驴图》、《风雪夜归人》、《送粮人》,形成鲜明个人绘画风格。 70年代后期,他为纪念周恩来绘制了《鞠躬尽瘁为人民》,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奖项。梁黄胄不仅是一位人民艺术家,还是社会运动家。 80年代初,他与著名画家李可染、蔡若虹、华君武等共同创建中国画研究院;炎黄艺术馆的创办是他的杰出代表作之一。1986年,他在新加坡办个人画展时引起轰动,提议建立黄胄艺术馆被否。 经过4年的筹措兴建,1991年,我国第一座大型民办公助的艺术馆——炎黄艺术馆建成,梁黄胄任艺术馆长,并捐献古代书画文物200余件和代表作、速写作品1000余件。6年来,炎黄艺术馆在保护、弘扬民族艺术、推动艺术教育公益事业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黄胄遗体火化后骨灰安放在炎黄艺术馆。他的夫人郑闻慧说,炎黄艺术馆凝聚了黄胄的艺术理想和全部心血,在此告别人生是他的心愿。
【1997年4月24日】 中俄哈吉塔五国边境裁军协定签署
1997年4月2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塔吉克斯坦四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据随同江泽民主席访问的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沈国放透露,该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双方将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削减至最低防御水平;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谋求单方面军事优势;双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攻击;裁减和限制边界两侧各100公里纵深的陆军、空军、防空军航空兵及边防部队人员和武器数量,确定保留最高限额;规定裁减方式和期限;交换相关资料;监督协定执行情况等。 协定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经双方同意可以延长。在长达7000多公里边界线各自一侧100公里范围内,裁减后每一方保留的陆军、空军、防空军航空兵人员不超过13.04万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方兵力会转移到其他地区,该协定从内容到宗旨都不涉及军事结盟。 我国与俄、哈、吉、塔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谈判始于1989年11月,当时主要在中国和苏联之间进行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相关协议。1990年4月24日,中苏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指导原则的协议》。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俄、哈、吉、塔四国组成联合代表团继续与中国进行谈判,并根据"指导原则协议"最终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该协定。1997年初,双方经过谈判完成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的制定工作。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在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后,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进展。
【1995年4月24日】 我国卫星数字广播开播
1995年4月24日(农历1995年3月25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决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了扩大节目的覆盖面和改善广播传输质量,正式开始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卫星信道来传送单声和立体声广播节目。这一技术的运用标志着我国广播传输手段获得重大进展。 我国各地过去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时,主要通过短波、调频和微波等形式,信号质量难以保证。广播科学研究院从1993年开始研究开发的NICAM—728技术,就是利用传送电视节目的卫星转发器的边频,传送数字编码后的广播节目,可以有效地扩大广播的覆盖面,尤其是解决边远地区和乡镇一级的转播问题。 目前,这一新技术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4年4月24日】 南非大选前发生严重爆炸事件
1994年4月24日(农历1994年3月14日)9时45分,南非大选前,一枚重约80公斤的炸弹在市中心布利街角一辆小轿车中爆炸。爆炸点距非国大总部200米,这是约翰内斯堡市中心有史以来发生的最大汽车炸弹爆炸事件。 该事件造成8人死亡,70多人受伤。 爆炸震动了南非各界以及在南非的5000名国际观察员和3000名记者。
【1992年4月24日】 山西省曲沃出土一大批西周文物
1992年4月24日(农历1992年3月22日),北京大学和山西省考古所联合发掘大面积西周遗址和墓葬群,在40余座墓中共出土青铜礼器140件,其中40件有铭文。出土文物还包括青铜兵器、车马器、土陶器、玉、石、骨、贝、蚌、铅器等,在考古史上属罕见。 由北京大学考古系邹衡教授主持的这项发掘已历时13年,先后发掘8次。这些发掘和研究对历史上晋国始封地和故绛都在何处等史学疑点有重大突破。
【1993年4月24日】 南非非国大全国主席坦博去世
1993年4月24日(农历1993年闰3月3日),南非黑人解放运动领导人、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全国主席奥利弗·坦博病逝于约翰内斯堡。坦博于1917年10月27日出生于南非庞多兰地区。 1944年,坦博加入非国大组织,并与曼德拉等人共同创建了非国大“青年联盟”。1955年,他当选为非国大总书记;1967年任非国大代主席;从1970年4月起担任非国大主席。在约30年的流亡生涯中,作为非国大主要领导人的坦博带领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1991年7月举行的非国大第48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刚出狱不久的曼德拉当选为非国大主席,长期患病的坦博当选为全国主席。 坦博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曾于1963年、1975年和1983年三次访华。
【1991年4月24日】 日本向海湾派遣扫雷舰队
1991年4月24日(农历1991年3月10日),日本安全保障会议和临时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向海湾地区派遣海上自卫队扫雷舰队。 4月26日,这支由6艘扫雷艇和510名官兵组成的扫雷舰队奉命开赴海湾。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政府首次向海外派遣军队。 这一行动遭到日本国内一些在野党和群众团体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举行示威游行或发表声明,抗议政府违反宪法向海湾派兵,呼吁人们警惕日本重走战争老路。 日本政府的这一行动也遭到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反对。
【1990年4月24日】 哈勃太空望远镜进入太空
1632年被发现以来,大红斑一直存在至今。 土卫六泰坦正从土星前方经过,并将阴影投在了土星表面。 如果足够仔细的话,你还能在土星圆面上找到白色的土卫一和它投下的小小影子。 1300光年外的猎户座大星云,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形成区,有成千上万颗恒星正在这里诞生。 马头星云是天文学里最具标志性的暗星云之一,在可见光波段,它遮挡了背后的星光,留下了一个形似马头的黑色剪影。 NGC5189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现出了极其复杂的结构。 猫眼星云是最早被人发现的一批行星状星云,哈勃望远镜揭露了其中惊人复杂的结构。 NGC6302有时又被称为蝴蝶星云。 猴头星云中的尘埃柱展示了星云中央不可见的那颗垂死恒星抛射这些气体的历史。 蟹状星云是1054年出现的超新星——天关客星的遗迹,距离地球6500光年。 船底座星云是一大团气体和尘埃,恒星的诞生和死亡都在其中上演。 半人马座Ω星团的核心,包含近1000万颗恒星。 麒麟座V838在2002年1月短暂变亮,光度一度达到太阳的60万倍。
【1986年4月24日】 世界最大的飞机安-124起飞
1986年4月24日(农历1986年3月16日),苏联的安-124——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已在苏联航线上试飞,并于1986年11月开始沿苏联民航局航线定期飞行。 该飞机长65米,翼展73米,机舱内有效空间为1000多立方米。下舱面板长36米,宽6.4米,一架飞机能提升150吨货物。飞机最大飞行距离为16500公里,在巡航速度每小时800至850公里时,可在空中飞行20小时。 满载150吨时,飞行距离降至4500公里,但仍可超过莫斯科至巴黎的距离。
【1981年4月24日】 IBM公司推出首部个人电脑
1981年4月24日(农历1981年3月20日),IBM推出首部个人电脑,又称个人计算机,英文缩写为PC,即PersonalComputer。之后由英特尔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发展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 微特尔架构全面取代了IBM在个人电脑主导的地位。
【2014年4月24日】 青海省委原常委、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被查
2014年4月24日(农历2014年3月25日),青海省委原常委、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 2014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其立案侦查。
【1991年4月24日】 我停止对金门等岛屿国民党军官兵广播喊话
1991年4月24日(农历1991年3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福建部队发言人奉命宣布,从即日起,我设在厦门沿海地区的有线广播站和所属各分站,一律停止对驻金门等岛屿国民党军官兵的广播喊话,以进一步缓和台湾海峡局势,创造祥和乐利气氛,保障两岸同胞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希望台湾当局采取实际行动,为全面结束海峡两岸的对峙状态,实现“三通”,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努力。
【1948年4月24日】 苏联战斗机与英国货机相撞
1948年4月24日(农历1948年3月16日),美国和英国已经开辟了一条空中补给线向柏林运送食品和物资,以挫败旨在把同盟国赶出前德国首都的苏联封锁。这条空运线是在穿过苏联境内通往柏林的同盟国前线的火车、交通工具受到苏联强行限制后开辟的。 本月初,苏联拒绝让美英的军列经由苏联境内前往柏林,除非接受苏联政府部门的检查。美英拒绝了苏联检查的要求。苏联对船只也进行同样的限制,并强行检查行驶在连接德国与西方的唯一高速公路上的所有车辆。在日益浓烈的冷战气氛下,苏联企图通过切断同盟国的物资供给而将他们挤出已在四大强国控制之下的柏林。 然而苏联并没有在通往德国的空运上设阻碍,除非苏联人想通过击毁同盟国的飞机挑起大的危机。苏联战斗机在美国运输机上方嗡嗡作响,但并未烦扰它们。在一架苏联战斗机撞毁了一架英国客机之后,苏联方面表示了歉意。
【1947年4月24日】 民国时期文物损失严重
1947年4月24日(农历1947年3月4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主席杭立武在报告工作时称:经京、沪、平、津、武汉、粤、港、浙、皖、闽、豫等全国文物办事处的公私文物登记和调查统计,共损失古籍、字画、碑贴、古物、古迹、仪器、标本等3677074件;又1870箱及741处(古迹)。 现已接收各地敌伪文物,计京沪区陈群等藏书9案,374871册、又9包2804束、1箱又955函;平津区有溥仪等所藏古物4案,共220箱又871件并保险柜2只;东北区有伪宫文物3案,共81903册,又385包29颗310贯10枚;在港追回广州各学术机关失书案,共597箱。 按战前标准估计各项文物价值,计损失总额为9885546元。
【1918年4月24日】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坦克战爆发
1918年4月24日(农历1918年3月14日),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坦克战爆发。历史记录显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坦克对坦克的战斗发生在法国北部Villers-Bretonneux附近的Bois-l'Abbe森林。 战斗双方是英澳联军对阵德国,参战坦克分别是英国的三辆MarkIVs(马克四型)和德国的三辆A7Vs型坦克。结果是英国坦克成功击溃了德国坦克,没有记录到任何一方被击伤或击毁的情况。这是第一次大战期间著名的战斗,也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坦克遭遇战。 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坦克,集攻击性、防御性和机动性于一体,被称作“钢铁怪兽”和“真正的‘陆战之王’”。它一出现就改变了战场的基本面貌。如今,坦克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多种高科技尖端装备的战场移动堡垒。
【1891年4月24日】 普鲁士和德意志总参谋长,著名军事家毛奇逝世
1891年4月24日(农历1891年3月16日),普鲁士和德意志总参谋长、著名军事家毛奇逝世。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1800~1891)出生于梅克伦堡帕尔希姆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亲原为普鲁士军官,后迁居丹麦。毛奇从8岁开始在荷尔斯泰因受教育,10岁入哥本哈根皇家军校,18岁时进入丹麦军队服役。 1822年,他通过考试转入普鲁士军队并获得少尉军衔;次年,进柏林陆军学院深造。1838年,因发表《论军事测绘大纲》受到重视,并被调到总参谋部测绘局工作。1835~1839年,被派到土耳其担任奥斯曼苏丹的军事顾问。 1840年回到柏林,在第4军团参谋部供职;1842年参与指挥修筑汉堡至柏林的铁路,并认识到铁路对军队机动和后勤保障的重大作用。此后,担任过亨利亲王的副官,在第8军团和第4军团的参谋部里供职。 1855年被调去为弗里德里希·威廉亲王作副官,从此与后来的普鲁士国王和德意志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密切接触。因国王的信任与提拔,毛奇于1857~1888年长期担任普军总参谋长,并在任期内大胆改组总参谋部,扩充军备,改进装备,实际负责普军的作战指挥。 1864年率军战胜丹麦;1866年取得对奥战争胜利。普法战争爆发后(1870年7月),他率领3个军团迎战法军,在色当会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实现德意志统一作出重大贡献。国王因此称他很好地“使用了宝剑”,封他为伯爵并晋升为元帅。 在他的退休之后,还任命他为国防委员会主席。著有《毛奇军事论文集》和《军事教训(交战的准备)》,对军事史影响很大,值得后人研究。
【1792年4月24日】 里勒创作《马赛曲》
1792年4月24日(农历1792年4月4日),法国军人鲁日·德·里勒创作了《莱茵军战歌》,后来人们称之为《马赛曲》。 这首歌当时成为奋起保卫祖国的法国人民的战歌,于1795年7月14日被定为法国国歌。 1792年,欧洲封建国家发起武装干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战争。宫廷的叛国活动使前线节节败退,革命处于危急阶段。此时法国立法会议决定向普奥两国宣战,下莱茵省的志愿军接到集合命令。 边境斯特拉斯堡城的市长认为青年士兵行军时无爱国歌曲可唱,希望懂得音乐的工兵上尉鲁日·德·里勤能为之创作。里勒不负众望,于1792年4月24日连夜谱写了《莱茵河军队战歌》,26日在市长家中弹唱:“前进,祖国的儿女,光荣的时刻来到了暴君举着染血的旗子,对着我们冲来了……”在场的人们无不被歌曲所激动。
【1731年4月24日】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逝世
1731年4月24日(农历1731年3月18日),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逝世。 在18世纪四大著名小说家中,笛福是第一个。他所写的《鲁滨逊漂流记》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至今仍是雅俗共赏的名著。笛福生于1660年。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以暴力取得政权,但在笛福出生那年(1660年),代表封建反动势力的斯图亚特王室又在英国复辟。笛福出生于一个小油烛商人的家庭,属于中下层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反对斯图亚特王室的封建统治。 笛福28岁那年,即1688年,资产阶级赶走了斯图亚特王室,重新掌了权。他一面经商,一面从事政治活动,写下不少小册子。因为有的书和演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他曾先后三次被关进监狱。 59岁时,笛福写成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是以一件真事为素材写成的。200多年前,有一个苏格兰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1704年9月的一天,塞尔柯克因为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古拉丁美洲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塞尔柯克心情很坏,但后来慢慢习惯了。他捕山羊做食物,用木头和羊皮盖了两间小房子,拿钉子做针,把破袜子拆开做线来缝东西。他在荒岛上生活了两年四个月,1709年2月12日,一位英国航海家把他救离了海岛。 塞尔柯克回到苏格兰后,经常在酒店里向人们讲述他不平凡的经历。笛福就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 继《鲁滨逊漂流记》之后,笛福又写了许多小说,比较有名的有:《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罗克查娜》、《伦敦大疫记》、《一个骑士的回忆录》等。但他终生没有混入当时有名的文人圈子里,这些文人的社会地位比他高。 笛福一生穷困,临死前为了避债不得不离家藏起来,在悲愤中死去。
【1931年4月24日】 顾顺章叛变,中共中央机关险遭破坏
1931年4月24日(农历1931年3月7日),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当即叛变。 顾顺章在护送张国焘等去鄂豫皖苏区后,在武汉被叛徒王竹樵指认,遭国民党特务逮捕。他供出中共驻武汉的地下交通机关、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和红二军团驻武汉办事处,使机关遭破坏,被捕牺牲十余人。 顾还以知道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共领导人的地址为由,要求将他解往南京面见蒋介石。国民党当局急于抢功,未理睬他的要求,旋即将此事发出6次加急绝密电报给南京的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 4月25日晚,徐恩曾的机要秘书钱壮飞接连收到了从武汉来的6封“十万火急”绝密电报。他用先前偷拍的密码本将内容译出:第一封电报称“黎明(顾顺章化名)被捕并已自首,如能迅速解至南京,三天之内可以将中共中央机关全部肃清”;第二封电报提到将用兵舰解送南京,第三封改为飞机。电报还警告不可让徐恩曾左右的人知道。 钱壮飞立即将情报通过李克农和陈赓转给在上海负责中央工作的周恩来。周恩来立即把警报分送中央各部门。同时,在陈云协助下,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变措施:对党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周密的保卫与转移;将可以成为顾顺章侦察目标的干部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或调离上海;果断处决了顾在上海所能利用的重要关系;废止了他所知道的一切秘密工作方法。20多个小时内,中共中央、江苏省委以及共产国际派驻机关全部搬迁。 4月27日,顾顺章被押至南京。蒋介石接见了他。顾顺章立即出卖了已在狱中的恽代英,但消灭中央机关的计划全部落空。
【1192年4月24日】 卢沟桥建成
1192年4月24日(农历1192年3月11日),著名的卢沟桥建成。该桥始建于1189年,长266.5米,宽7.5米,桥面铺石板,下由11孔石拱组成。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根望柱,柱头上刻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共485个。 1192年4月24日(金明昌三年三月十一日)建成该桥初名“广利”,因跨芦沟河(即永定河),改名为芦沟桥。曾毁于洪水,清初(1698年)重建。桥旁有清乾隆题刻的“卢沟晓月”碑亭,成为“燕京八景”之一。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在此,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开始。 1987年7月7日,在芦沟桥西侧建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30年代的卢沟桥。
【1925年4月24日】 陈诚等发起孙中山主义学会
1925年4月24日(农历1925年4月2日),黄埔军校一批激进的右翼青年学生陈诚、贺衷寒、缪斌等人聚集一起,决定发起孙中山主义学会。这是孙中山去世以来第一个以“孙中山”这个名字命名的政治组织。 他们感到有必要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抵御越来越强大的以中共为核心的左翼力量,如黄埔学校内部的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共产党分道扬镳。
【1919年4月24日】 詹天佑病逝
1919年4月24日(农历1919年3月24日),詹天佑病逝。詹天佑,字眷城,近代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专家,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1861年(咸丰十一年)4月26日生于广东南海县。 1872年考取清政府第一批出洋幼童,赴美留学。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一科,188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不久被清政府召回,派到福州水师学习驾驶。1882年任“杨威号”驾驶官,曾参加马尾海战,嗣后任广州博学馆、水师学堂外文教习。 1888年主持修筑津榆铁路的滦河大桥。1894年被英国工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1905年至1909年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此后任川路公司总工程师、粤路总理。1912年任川粤汉铁路会办,协助孙中山制定十万公里铁路计划,并被举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 1919年初,由美、英、法、意、日等国策划组成了监管中东铁路和西伯利亚委员会,他作为中国代表来到哈尔滨任技术部中国代表,为维护中国主权做了坚决的斗争。不幸由于劳累病倒,同年4月15日离开哈尔滨回到武汉,4月24日病逝于汉口仁济医院。
【2018年4月24日】 清远KTV纵火案
刘纯露故意纵火案,也称清远KTV纵火案,发生于2018年4月24日凌晨30分,当时中国广东省清远市的一家KTV遭到纵火,导致至少18人死亡5人受伤。 2018年4月23日,32岁男子刘纯露与朋友黄某、何某、吴某来到中国广东省清远市管辖下的英德市茶园路兰桂坊KTV唱歌喝酒。在此期间,刘纯露进入同楼层的另一厢房内,向一女服务员张某表白遭拒,心生怨恨;随后刘纯露与邓某明谈买卖灵芝生意时又交易不成,心生恼怒,扬言要放火烧掉KTV。4月24日凌晨0时30分许,刘纯露来到该KTV一楼大厅,将停放在该处的摩托车输油管拔掉,致油箱内的大量汽油流向地面,随后刘用打火机点燃地面的汽油。汽油发生燃烧后,火势蔓延至KTV整个大厅,将大厅及门口的木门、摩托车等物品引燃,并产生大量浓烟。最终KTV火灾造成18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1人轻微伤。刘本人臀部亦被烧伤。 4月24日上午10时50分,刘纯露在英德市英城街道城西居委会水楼下组村被抓获。刘纯露是英德市英城街道城西居委会水楼下组14号人。刘纯露表示,事发当晚喝酒后因为和朋友吵架,就放火烧了自己的车,纵火后回自己家的旧屋睡觉。 2018年9月11日,广东省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放火罪一审判处刘纯露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刘不服,提起上诉。2019年6月18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对刘纯露的死刑判决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刘纯露的死刑裁定。12月24日上午,广东省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纯露执行死刑。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4月24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