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4月25日】 抗日名将蔡廷锴去世
蔡廷锴(1892年4月15日-1968年4月25日),字贤初,汉族,广东罗定广府人。行伍出身,由士兵一步一个脚印升为19路军上将总司令,凭的就是过人的战功。最出名的就是率领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奋起抗击日军,致使日军侵占上海的阴谋终不能得逞,使得世界上知道在东北不抵抗之后,中国还是有一批能打和热血的军人。 后参与领导福建事变,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红军签订了《反蒋抗日的初步协定》,1934年1月因内部瓦解而失败。抗日中一度复出,但因无兵而没有大的作为。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68年4月25日,蔡廷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1956年4月25日】 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
《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颐年堂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 该讲话常被视作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建设各方面的理念、构想。197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再次刊印了这篇讲话。
【2001年4月25日】 国家天文台在京成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NAOC),是由原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观测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以及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和国家授时中心(原陕西天文台)于2001年4月25日合并而成。总部位于原北京天文台的总部,在河北省兴隆县建有观测基地,该基地拥有一台直径2.16米(85英寸)的光学望远镜。 国台在太阳物理方面颇有建树,正在开展的项目包括FAST、LAMOST以及探月工程等。总部设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
【1886年4月25日】 中法签订越南边界通商章程
《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又称《越南边界通商章程》、《滇粤陆路通商章程》或《天津协定》,于1886年4月25日(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由清朝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戈可当(M.G.Gogordan)在天津签订,共十九款。 主要规定: 1. 中国开商埠两处,一在保胜,一在谅山以北,具体地点持两国勘界后再进行商定。 2. 允许法国在商埠设立领事馆,中国可在河内、海防设领事馆。 3. 人口货按中国现行海关税则减收1/5,出口货减收1/3。 该章程没有实现法国的预期目的,法国政府对戈可当相当不满,因此不予批准互换。
【1932年4月25日】 金日成创建抗日武装
朝鲜人民革命军,是抗日武装斗争时期金日成创建的朝鲜人民抗日武装部队。从30年代起,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共产主义者,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与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侵略。 1932年4月25日,金日成创建反日人民游击队。1934年3月,金日成将反日人民游击队扩编为朝鲜人民革命军。 在金日成率领下,朝鲜人民革命军转战中国东北各地。该军部分将士曾几次回国袭击日本军队,并取得了著名的普天堡战斗的胜利。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率领下积极参加解放祖国的战斗,成功解放了朝鲜北半部。
【1945年4月25日】 盟军与苏军在德国易北河会师
易北河会师是二战中著名的会师事件,发生在1945年4月25日。一支美军侦察队与一队苏军在易北河畔不期而遇,东西两线并肩作战的两支盟军终于实现了历史性握手。 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将负隅顽抗的纳粹德国拦腰截为两段。这一场景通过照片迅速传遍整个世界,成为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出现胜利曙光、希特勒政权即将灭亡的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之一。
【1949年4月25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
《约法八章》是指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解放区的八项基本政策。 于1949年4月25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的形式公布。
【1997年4月25日】 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批准书
《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简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是第一个关于全面禁止、彻底销毁一整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规定了严格核查制度和无限期有效性的国际条约,于1993年1月13日开放供签署,1997年4月29日生效。 为确保《公约》的各项规定、包括对公约遵守情况进行核查的规定得到执行,1997年5月23日成立了禁止化学武器组织。1997年4月25日,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正式递交了中国批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法律文书,从而使中国成为第78个向联合国递交批准书的国家和该公约的原始缔约国。
【2005年4月25日】 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在卢森堡签署了加入欧盟的条约
2005年4月25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在卢森堡签署了加入欧盟的条约。 这两个国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使欧盟成为一个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超过4.8亿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
【2008年4月25日】 我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发射成功
2008年4月25日(农历2008年3月20日)23时35分,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15年4月25日】 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
2015年4月25日(农历3月7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西藏地区震感明显。 该国8.1级强震已造成970人遇难,至少16名中国公民遇难。 - 尼泊尔警方称,3218人死亡,其中4000到5000人可能遇难。 - 有24名中国公民遇难:西藏境内20人、尼泊尔境内4人。 强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文物古迹破坏。 -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90%老旧房屋倒塌,杜巴广场上的古迹神庙损毁严重。 - 珠穆朗玛峰发生多次雪崩并冲击南坡营地。 地震引发珠穆朗玛峰多次雪崩,对南坡营地造成影响。基地营或圣母峰至少有1000名登山者,包括约400名外国人。目前确定有18名登山者和夏尔巴人向导在珠峰南坡遇难,其中包含一名中国登山者戈振芳。 尼泊尔启动大规模救援行动,并请求国际援助。 - 尼泊尔总理赶回国内并迅速开始救援。 - 习近平、李克强第一时间向尼泊尔表达慰问。 中国政府派遣62人组成的国际救援队,并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包括帐篷、毛毯、发电机等灾区急需物资。中国红十字会捐款500万元,香港和澳门分别提供50万、30万援助。 - 美国和韩国分别提供100万美元的援助。 - 巴基斯坦派遣4架C-130运输机输送救援人员、医疗设备及食品。 大量外国游客滞留尼泊尔: - 截至26日,中国在尼泊尔旅游团队逾50个,游客人数为683人。 - 广东滞留游客达228人。 中国政府迅速撤离国民:南航预计接回300余人、国航预计接回530人、东航预计接回230人。 民众在废墟中救援幸存者和遇难者遗体,救援工作仍在进行。
【2002年4月25日】 我国发现世界最早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
2002年4月25日(农历2002年3月13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在京宣布:我国辽宁省凌源市新发现的攀援始祖兽化石,最近被确认是世界最早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这为真兽类(有胎盘)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最早期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在国土资源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寿嘉华介绍,这一新发现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据估计,化石的地质年代至少早于1.3亿年。 这个新的哺乳动物被研究人员命名为攀援始祖兽,意思是它在真兽———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演化系统上处于最原始的位置,并具有可以灵活攀援的肢骨特征。据介绍,新发现的始祖兽骨架完整,保存精美,骨骼周围有哺乳动物皮毛精致的印痕及炭化的软组织痕迹。 始祖兽身体长约14厘米,估计体重在200克至250克之间。它的牙齿具有真兽动物的许多最典型的定义性特征,表明它是食虫性动物。始祖兽的肩带、肢骨和四足有许多现代善于攀援或树栖哺乳动物特有性状,这些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善于在崎岖地面攀爬和灌木树丛中活动的小型哺乳动物,生活在河湖岸边的矮小树丛中。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季强介绍,与新发现的始祖兽共生的其它哺乳动物还有张和兽、热河兽和爬哺兽。产出始祖兽的著名辽西热河生物群还有多种精美的长羽毛恐龙、原始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及大量植物化石。 1996年的“中华龙鸟”就是在这一地区发现的。中美古生物学家对新发现始祖兽的研究及其在哺乳动物系统树上的定位,填充了最早的原始真兽类哺乳动物演化史上的重要空白,表明早白垩纪的真兽类哺乳动物的分化不但远远早于以前估测的年代,也超出了以前所知、有限的早期分化的幅度。它的发现为研究有胎盘哺乳动物的分子演变速度和形态功能演化比较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1998年4月25日】 香港新国际机场竣工
1998年4月25日(农历1998年3月29日),新香港国际机场竣工。建设成本预算达498亿港元的新机场将于7月6日正式投入运作。 新机场投入启用后,每年可运送旅客3500万人次、货物300万吨。在机场客运大楼内的行李提取大堂设有十二条输送带,每小时可处理19200件行李。 董建华参加了香港机场管理局在机场客运大楼举行的慈善晚宴。香港机场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建设工程。 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香港新机场的揭幕仪式。随着新机场的启用,飞机飞过香港闹市上空的景观将从此消失,市民纷纷告别启德机场。
【1996年4月25日】 日本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幌接受审讯
1996年4月25日(农历1996年3月8日),日本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幌接受审讯,因东京地铁毒气等犯罪事件被捕。 这是麻原彰幌自1995年被捕以来第一次接受公审和在公共场合露面。当天东京地方法院附近的一个地铁站采取了严密的安全措施。 麻原彰幌原名松木智津子,于1987年创立奥姆真理教。 1995年3月20日,东京地铁毒气案发生后,东京都警视厅对奥姆真理教的所有设施进行搜查,并认为其涉嫌该案件。在搜查中没收了大量资料和物品。 一辆巴士将麻原彰幌送到东京地方法院受审。大批记者聚集在法院门前采访。麻原被押进了法庭,他戴着镣铐,身穿一套肥大的蓝色囚服,长长的头发掩盖着他那张毫无表情的脸。 法官问他是否叫“松本智津子”时,他低声回答:“我早就不用这个名字了”。当问及住址时,他又回答:“我不记得了”。 审讯开始了。法庭人员首先宣读了一串长长的有3807人的名单,这些人都是沙林毒气的受害者。念完名单后,法庭要求麻原进行辩护。 由于日本没有陪审团制度且麻原的案件复杂,法庭特意派出4名法官参与审讯,而非通常的3名。12名律师出庭为麻原辩护,其中只有少数人是自愿的,大多数是由法庭指定。其中一位曾在1995年10月被指定为麻原唯一的辩护律师,但在开庭前夜被解聘,导致法庭未能如期开审。
【1982年4月25日】 以色列撤走在西奈的最后一批士兵
1982年4月25日(农历1982年4月2日),以色列撤走在西奈的最后一批军队,并将这块有争议的地区归还给埃及。但这并非一件易事,以色列军队不得不与固守在那里的犹太居民争斗,耶米特地区的居民甚至威胁要集体自杀。不过这里的居民最终还是全部被撤离。 城镇里所有房屋建筑都被推倒。以色列说它将毁掉耶米特和其他居住区是为了使以色列居民不再返回这里。以色列政府目前在被占领的西岸地区却正实行一种完全不同的方针,显然是在鼓励以色列人在那里定居。以色列在6天战争中占领了这块纷争地区。戴维营协议要求将它归还给埃及。
【1990年4月25日】 西德总理候选人拉方丹遇刺
1990年4月25日(农历1990年4月1日),西德社会民主党总理候选人奥斯卡-拉方丹在竞选集会上为一名向他献花的妇女签名时,这位妇女突然从花束中抽出一把匕首向他的颈部刺去,拉方丹顿时倒在血泊中,生命垂危,凶手当场被警察抓获。 拉方丹被保安人员送至科隆大学医院,经过2小时抢救后,脱离了危险。 拉方丹遇刺后,西德各党派纷纷谴责这一暴力行为。正在法国访问的西德总理科尔发表声明,称这是严重的非人道行为,施暴者名叫施特赖德尔。
【1989年4月25日】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竹下登因贿赂案丑闻辞职
1989年4月25日(农历1989年3月20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竹下登因贿赂案丑闻辞职。 竹下登,1924生于日本岛根县,早稻田大学商学部毕业。1958年以来11次当选为众议员,历任自民党青年局长、副干事长、干事长,在历届内阁中先后任官房副长官、长官,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委员长,建设、大藏大臣。 1985年2月任田中派政策研究会“创政会”会长,1987年正式成立竹下派,同年10月任自民党总裁,11月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并组阁。竹下登执政期间推行积极财政方针,强化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刺激公共事业投资;对外仍以日美协调为基轴,提高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加强中日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 1988年6月利库路特贿赂案事发,次年3月《朝日新闻》揭露该公司曾为任干事长的竹下登购买2千万日元的宴会券。在社会舆论和在野党的压力下,4月竹下登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交代与利库路特公司的关系并决定辞职。 1989年4月25日,竹下登在总理大臣官邸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辞职。
【1971年4月25日】 孟加拉国建立
1971年4月25日(农历1971年4月1日),孟加拉国建立。难民逃离东巴基斯坦,西巴基斯坦政府拒绝承认脱离主义者,甚至在东巴基斯坦也是如此。然而事实是,他们已组成新内阁并为自己取了新名,这就是孟加拉国。 T-艾哈迈德担任总理和国防部长,他已成为政治领袖。S-M-拉赫曼的代理人。 谢赫-拉赫曼被任命为总统,尽管他现在还被关押在西巴基斯坦。
【1963年4月25日】 国防部授誉“南京路上好八连”
1963年4月25日(农历1963年4月2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上海警备区某团八连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 八连是具有光荣传统的连队。1949年上海解放后,八连从销烟弥漫的战场来到了热闹繁华的南京路,同其他兄弟连队一起警卫上海。 他们在出色地完成了警卫、训练和生产等项任务的同时,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热爱人民,助人为乐,在南京路上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扬。 国防部副部长许世友上将(前右4)等与八连全体官兵合影。国防部在命令中指出,希望八连同志务必、谨慎、不骄、不躁,始终保持这一光荣称号。 国防部号召全军官兵学习八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永远保持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本色。
【1953年4月25日】 科学家指出脱氧核糖核酸是双螺旋结构
1953年4月25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詹姆斯·沃森博士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博士提出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新结构。他们认为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的基本分子结构。 这篇文章否定了林纳斯·泡令的观点。泡令曾认为脱氧核糖核酸是a(阿尔法)螺旋结构。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这种遗传物质是以双螺旋结构模式存在的,由互补化学碱基对组成的两条螺旋绕链。这一发现使人们能够想象基因是如何复制并携带信息的。
【1945年4月25日】 联合国制宪会议开幕
1945年4月25日(农历1945年3月14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苏美英三国和中美英三国分别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建议案把该国际组织定名为“联合国”,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会员国的资格以及主要机关的组成与职权等。 1945年6月25日,50个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其基本原则包括主权平等、真诚地履行国际义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等。 宪章还规定了联合国的6个主要机构,即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和秘书处。6月26日举行了鉴定仪式,这天后来被定为“宪章日”。 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这天被定为“联合国日”。中国代表团中的中共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1935年4月25日】 “政治顽童”李敖诞辰
1935年4月25日(农历1935年3月23日),李敖诞辰于哈尔滨。 1949年,从上海随家人乘船到台湾,居台中。 1954年考入台大法专修科,1955年转入台大历史系,1961年进入台大历史研究所。1963年自动休学后出版了第一本书《传统下的独白》。 1965年在《文星》杂志发表批评国民党的文章导致该杂志被勒令停刊;同年,他的一些书被查禁;1967年因“妨害公务”罪嫌被台“高等法院”提起公诉。1968至1969年间以贩卖旧电器为生。 1970年起开始被软禁、跟踪。1971年被捕,被判刑11年。1976年出狱后出版了《独白下的传统》和《李敖全集》等书。 1980年出版《李敖全集》;1981年再次入狱;1982年出狱后开始发表揭露司法及监狱黑暗的文章,从此重点写文、义卖、义助、主持节目、出版书籍。 1999年5月9日举行“祸台50年”纪念演出,并宣布代表新党竞逐“总统”选举。同年8月18日宣布同意死后将遗体捐出。
【1936年4月25日】 中国共产党提议建立抗日人民阵线
1936年4月25日(农历1936年闰3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向全国各党派提议:“创立抗日的人民阵线,以抵御日本帝国主义长驱直入,以反对汉奸卖国贼无耻行为。” 并提出下列条件作为共同行动的纲领: (1) 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讨逆 (2) 全国红军与全国海、陆、空军集中华北打日本 (3) 召集全国抗日救国代表大会,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 (4) 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信仰的完全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 (5) 实行外交公开 (6)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与国家 宣言第一次将国民党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内,不再提打倒蒋介石。
【1976年4月25日】 社会主义者苏亚雷斯出任葡萄牙总理
1976年4月25日(农历1976年3月26日),社会主义领袖玛利奥-苏亚雷斯当选为葡萄牙总理,标志着社会主义者与共产主义者联合起来。 他的惊人胜利是在自由主义者不到两年前策划的军事政变之后取得的。那次政变推翻了统治葡萄牙长达40年的极权统治。政变领导人答应进行民主改革,但时间却比预期要拖得长。 对立的军队派系间达成了选举协议,由于军队不再干预政治谈判,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议会选举中,苏亚雷斯只获得35%的选票,共产党的支持使他获得了多数选票。
【1925年4月25日】 兴登堡当选德国总统
1925年4月25日(农历1925年4月3日),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在相当势均力敌的德国总统选举中获胜,成为德国第一位由民众选举的总统。尽管兴登堡支持恢复君主政治,但他已发誓要支持共和政体。 威廉-马克斯博士是共和联合政体的候选人。共和联合政体由魏玛政体的支持者组成,其中包括中间派、社会党人和民主党人。
【1927年4月25日】 萧楚女被捕牺牲
1927年4月25日(农历1927年3月24日),萧楚女被捕牺牲。萧楚女(1893—1927),原名树烈,学名楚汝,字秋,湖北汉阳人。 他在武汉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恽代英等发起的利群社和共存社,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未几去四川创办重庆公学;担任《新蜀报》主编。1924年任中央特派员,领导重庆社会重义青年团工作。 1925年到上海,与恽代英共同主编《中国青年》,积极支持群众的反帝行动,同国民党右派戴季陶进行斗争。1926年到广州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专职教员,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 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英勇不屈,4月25日壮烈牺牲。
【1926年4月25日】 礼萨汗自立为波斯国王
1926年4月25日(农历1926年3月14日),前波斯军队骑兵礼萨-汗在德黑兰的五宫自立为王。1923年礼萨曾任首相,1925年他怂恿议会罢免了统治者赫沙-阿赫默德的官职。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他将建立一个共和国,但教士们的反对使他改变了想法。 12月,议会宣布他为国王,并改用“巴列维”作为新王朝的名字。
【1915年4月25日】 香港政治人物郭伯伟出生
1915年4月25日(农历1915年3月12日),香港政治人物郭伯伟出生。郭伯伟爵士,KBE,CMG(英语:Sir John James Cowperthwaite,1915年4月25日-2006年1月21日),英国殖民地官员,1961年至1971年出任香港财政司。 任内贯彻地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除了维持低税政策外,还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他的经济哲学被往后的财政司加以发挥,为香港政府后来的“积极不干预主义”、审慎理财和自由市场等方针立下基调,亦促使香港经济急速发展,为七、八十年代的经济起飞做好准备。 自1970年起,加拿大费沙尔学会更每年都将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郭伯伟爵士的经济哲学深受18世纪主张自由贸易的哲学家亚当·史密斯影响;而他自己任内的经济政策,也启发了英、美等国政府在八十年代的经济方针,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1961年4月25日】 我国与老挝建交
1961年4月25日(农历1961年3月11日),我国与老挝建立外交关系。 老挝曾是法国的殖民地,有“小凯旋门”等痕迹。 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北部,面积263800平方公里,人口近500万人,分属老龙族、老听族、老松族,通用老挝语,居民信奉佛教。首都万象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主要出口木材、矿产品、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等;进口燃料油、车辆、粮食等。 1945年10月独立,1975年12月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万象,清晨街头大批信徒与和尚进行布施活动。苗族村寨传统竹寨简陋;湄公河干流长度为777.4公里,流经首都万象。 香昆寺里的雕塑神秘而荒诞、令人流连忘返,包括湿婆、毗瑟孥、阿朱那等形象。 传统跳水是老挝少年美丽的童年回忆。塔銮让人感到神秘和清远;佛寺窗户雕刻精美。 红木产业发达,家具多为实木制作;工匠进行木雕工作,古董与年代感十足的老挝公交车在万象街头行驶。 万象瓦岱国际机场有Z-9直升机和Mi-17直升机运营,老挝军官使用Z-9直升机。
【1903年4月25日】 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生
1903年4月25日(农历1903年3月28日),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生于中亚的顿巴夫。 1920年入莫斯科大学学习,19岁从师Η.Η.卢津时就构造了一个勒贝格可积函数,其傅里叶级数几乎处处发散。这对解决卢津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1年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33年任该校数学所所长,1939年起任苏联科学院院士。他对开创现代数学的一系列重要分支作出了重大贡献。 柯尔莫哥洛夫建立了在测度论基础上的概率论公理系统,奠定了近代概率论的基础,他也是随机过程论的奠基人之一。 20年代关于强大数律、重对数律的基本工作; 1933年在《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一文中提出的概率论公理系统; 30年代建立的马尔可夫过程的两个基本方程; 用希尔伯特空间的几何理论建立弱平稳序列的线性理论; 40年代完成独立和的弱极限理论; 经验分布的柯尔莫哥洛夫统计量等。 他在动力系统中开创了关于哈密顿系统的微扰理论与Κ(柯尔莫哥洛夫)系统遍历理论。 他把经典力学与信息论结合起来,在50年代解决了非对称重刚体高速旋转的稳定性和磁力线曲面的稳定性。在他的工作的基础上Β.И.阿诺尔德和J.K.莫泽完成了以他们三人名字的字首命名的KAM理论。 他在动力系统与遍历理论中引进了K熵,对具有强随机性动力系统的内部不稳定性问题的分析起了重要作用。 50年代中期,他开创了研究函数特性的信息论方法。他对距离空间的集合引进了ε熵,他的工作及随后阿诺尔德的工作解决并深化了希尔伯特第13问题(用较少变量的函数表示较多变量的函数)。 60年代以后他又创立了信息算法理论。 1980年由于他在调和分析、概率论、遍历理论及动力系统方面出色的工作获沃尔夫奖。此外,他在信息论、数理逻辑算法论、解析集合论、湍流力学、测度论、拓扑学等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他的工作在数学的一系列领域中提供了新方法,开创了新方向,揭示了不同数学领域间的联系,并广泛深入地提供了它们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控制理论、计算机等各学科的应用前景。他十分重视数学教育,在他的指引下大批数学家在不同领域内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包括И.М.盖尔范德、Β.И.阿诺尔德、Я.Γ.西奈依等人。 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甚至还领导了中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柯尔莫哥洛夫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苏联数学家,还是美、法、意、荷、英、联邦德国等国的院士或皇家学会会员,是三次列宁勋章的获得者。
【1881年4月25日】 匈牙利音乐家巴托克·贝拉诞辰
1881年4月25日(农历1881年3月27日),匈牙利音乐家巴托克·贝拉生于匈牙利今罗马尼亚的瑙吉申特米克洛什的一个音乐家庭。最早的钢琴课由母亲教授。 1894年起,他在布拉迪斯拉发师从指挥埃尔凯尔,直到1899年进入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1903年创作出民族化的音诗《科苏特》。与此同时他作为独奏钢琴家在国外巡回演出,演奏李斯特和其他键盘大师的作品。 1905年开始系统地研究匈牙利民族音乐,1906年与作曲家科达伊合作出版一集20首民歌。1907年成为布达佩斯皇家音乐研究院钢琴教授。1917年所作芭蕾舞剧《木刻王子》在布达佩斯演出获得成功。 1911年独幕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上演,1922年他最早的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在伦敦首演。20年代他又恢复了作为钢琴家的艺术生涯。 1934年匈牙利科学院提供他一个有薪俸的职位,使他能准备民歌集的出版工作,同时还创作《神奇的官员》、《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1940年春移民至美国。 1945年,巴托克因患白血病去世,享年64岁。
【1820年4月25日】 英国小说家安妮·勃朗台出生
1820年4月25日(农历1820年3月13日),英国小说家安妮·勃朗台出生。 1820年3月25日,英国著名小说家安妮•勃朗台出生。她与夏洛蒂•勃朗台和艾米莉•勃朗台并称为勃朗台三姊妹。 她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艾格妮丝•格雷》、《简•爱》和《呼啸山庄》。
【1867年4月25日】 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诞辰
1867年4月25日(农历1867年3月21日),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诞辰。他是20世纪上半叶杰出的指挥大师,9岁加入帕尔玛音乐学院学大提琴与钢琴,9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08年随加蒂·卡扎萨去纽约大都会剧院,首次在该剧院指挥《阿伊达》。1910年指挥了普契尼《西方女郎》的首演。1933年首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拒绝去纳粹法西斯统治下的德、意、奥等国任指挥。1936年指挥庆祝巴勒斯坦交响乐团(今以色列爱乐乐团)成立的音乐会。 托斯卡尼尼是“20世纪客观现实主义指挥艺术”的开拓者,他忠实于原作,特点是严谨、精湛、精确、质朴与热情。在歌剧方面,他擅长指挥威尔第、普契尼、瓦格纳的作品;而在交响曲方面,他是贝多芬、勃拉姆斯等浪漫主义大师的权威诠释者。
【1967年4月25日】 西德之父阿登纳逝世
1967年4月25日(农历1967年3月16日),西德之父康拉德·阿登纳逝世,这位被一些人亲昵地称为“老头子”,被另一些人称作“老狐狸”的德国领导人,今天被安放在隆道夫他家附近的教堂墓地里长眠。阿登纳,终年91岁。 约翰逊总统、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英国首相威尔逊等首脑人物参加了隆重悼念仪式。他在领导他的国家回到经济繁荣并把德国从西方盟国的敌人转变成他们的伙伴方面卓有建树。 科特·格奥尔·基辛格总理的政府今天上午在联邦议院的仪式上颂扬了阿登纳。他的旧椅子装饰了鲜花,基辛格承认德国还没有达到前总理的目标之一是重新统一。 基辛格说:“他把这个任务作为伟大的遗嘱留给了我们,我们一定不辜负这个遗愿。” 为阿登纳作的安灵弥撒仪式今天下午在科隆大教堂举行。然后他的遗体乘船沿着他喜爱的莱茵河进行最后的旅行。阿登纳被埋葬在隆道夫,他的妻子墓旁。
【1644年4月25日】 崇祯帝煤山自尽
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部攻克襄阳、荆州、德安、承天等府。张献忠部陷蕲州,明将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 崇祯十七年三月一日,大同失守,北京危急。初四日,崇祯帝任命吴三桂为平西伯,并发出紧急檄文,命令他入卫京师,同时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六日,李自成攻陷宣府,太监杜勋投降,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随后,李自成开始包围北京。 三月十六日,昌平失守,十七日,围攻北京城。十八日下午,曹化淳打开彰仪门(一说十八日贼军攻打广宁门紧急时,群臣建议开门以求安定,外城因此陷落)。十九日拂晓,李自成军队攻入北京。太监王廉急忙告诉崇祯帝,崇祯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太监张殷劝他投降,被一剑刺死。 崇祯下令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勋戚周奎、田弘遇家,并逼迫皇后自尽。袁妃(未死)、长平公主(未死)、昭仁公主均被手刃。 三月十九日拂晓,城外火光映天。崇祯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人前来。他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的天下因诸臣而毁。”他在景山老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身边仅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上吊前,他写道:“朕自登基十有七年,虽朕凉德藐躬(或作薄德匪躬),上干天咎(或作天谴、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三月二十一日,尸体被发现。大顺军将崇祯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示众,并允许投降的诸臣前往送葬,但人数不多。“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主事刘养贞极其悲痛。尸体暂时安放在紫禁城北面河边。 崇祯死后,自杀官员包括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范景文等七百多家绅生举家自杀。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与皇后埋葬在田贵妃的墓穴中,清朝以“帝礼改葬”,并规定臣民为服丧三日,谥号为庄烈愍皇帝,陵称为思陵。
【1883年4月25日】 前苏联元帅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出生
布琼尼在其漫长的人生中,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和重要事件。以下是他生活中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和成就: 早年与革命 - 1885年:出生于乌克兰沃洛诺夫卡的一个农民家庭。 - 1906—1917年:参加俄国革命运动,曾任克里木民兵连长。 军事生涯 - 1917年:参与了十月革命和内战初期的战斗。 - 1920年:在苏联红军中担任重要指挥职务,成为骑兵司令员,领导了多次战役,特别是在国内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1935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平时贡献 - 军事改革与建设:布琼尼积极参与和推动了苏联红军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骑兵部队的发展。他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军事理论水平。 - 著作发表:撰写多部重要著作,如《苏联国内战争史》、《骑兵兵团战术基础》等。 卫国战争 -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对苏战争,布琼尼作为苏联最高统帅部成员之一参与指挥。 - 西南方向总司令任期内:成功阻止德军快速推进,但因撤退基辅的决定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 晚年与社会活动 - 农业副部长:战后兼任苏联农业部副部长,主管养马业。 - 青少年教育: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关心青少年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973年,布琼尼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7岁。他的军事生涯和贡献对苏联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874年4月25日】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诞生
1874年4月25日(农历1874年3月10日),无线电之父马可尼诞生。1897年,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1909年他与布劳恩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世人称为“无线电之父”。 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 Marchese Marconi,1874年4月25日—1937年7月20日),意大利电气工程师和发明家。他是无线电技术的发明者,收音机即无线电接收机的发明者。他于1874年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市。他的家庭十分富裕。 在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期间,他用电磁波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并获得成功。1937年逝世。
【1284年4月25日】 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出生
1284年4月25日(农历1284年4月9日),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出生于威尔士,是爱德华一世的长子。幼时国王父亲经常不在身边,他从小跟母亲生活在一起。 1290年母亲死后,父亲爱德华一世脾气变得愈发暴躁,常粗暴地对待爱德华二世。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爱德华二世逐渐形成了懦弱、害羞、毫无男子气概的性格。爱德华一世不喜欢这个没用的儿子,因此很少教他治国之道。 1307年爱德华一世去世后,爱德华二世即位,但他根本不知道如何管理强大的国家。大权落在了最亲密的朋友和情人皮尔斯·加弗斯顿手中。爱德华二世因将康沃尔伯爵领地赐给加弗斯顿而引起贵族不满。 1309年,以爱德华二世的侄子兰卡斯特公爵托马斯为首,贵族们结成同盟反对国王。1310年该贵族集团成功迫使爱德华二世成立一个改革委员会,拟出一套限制国王权力的条例,并为国会所通过。 在贵族的强烈要求下,爱德华二世将加弗斯顿逐出国外,但后来又偷偷接回;结果加弗斯顿于1312年6月被愤怒的贵族们处死。爱德华二世于1313年力劝教皇克莱芒五世任命其宠臣伍斯特主教沃尔特·雷诺兹为坎特伯雷大主教。 但后来他又与雷诺兹关系决裂。班诺克本战役中,爱德华二世率领大军讨伐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在1314年被苏格兰人打得惨败。爱德华二世名声受损,从此更加受到贵族摆布。 1328年法王查理六世去世后,加佩朝绝嗣,爱德华三世以其法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身份要求即位为法王,但法国选择了斐利普六世。爱德华三世愤而起兵攻法,发动了英法百年战争。 新国王爱德华三世本是支持母亲反对父亲的,但伊莎贝拉与情夫大权独揽后,15岁的小国王不满,于1328年夜袭母亲和摩地末,杀死摩地末并将母亲关押。伊莎贝拉被关押了三十年后死去。 爱德华三世的大儿子黑太子爱德华是著名的勇将。他们统率英军作战,在百年战争的前期节节胜利,并生擒法王约翰二世,迫使法国割地求和。同性恋国王的老爹和儿孙英雄辈出,但爱德华二世是个昏君,晚年落了个极其悲惨的下场。 爱德华二世的事迹在《勇敢的心》与《爱德华二世》中有所提及。《爱德华二世》是一部由艾滋病携带者、英国著名同性恋导演德里克·贾曼于1991年创作的作品,他在得知自己成为艾滋病携带者的消息后创作出极具个人风格的影片。 爱德华二世有两位儿子:爱德华(爱德华三世)、约翰;两个女儿:埃莉诺、琼。
【1599年4月25日】 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奥利弗·克伦威尔出生
1599年4月25日(农历1599年4月1日),奥利弗·克伦威尔出生。他是一名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和宗教领袖。 克伦威尔是英国清教徒革命的首脑人物,从1653年开始掌权并实行独裁统治。他出生于亨廷登,并曾就读于剑桥大学雪梨苏塞克斯学院,信奉清教思想。进入政界后,他曾多次当选为议员,反对查理一世的统治。 国王和议会决裂后爆发了内战,克伦威尔指挥纪律严明的骑兵部队支持议会并多次战胜保皇党军队。1648年,议会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他要求处死国王。同年,英国成为共和国,克伦威尔实际上掌握了大权,并派军队占领苏格兰和爱尔兰,肆意杀戮当地人民。 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实行独裁统治。在执政期间,他鼓励重商主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他在宗教方面给予英国人民部分自由的同时,也强加了清教徒戒律。克伦威尔在临终前宣布其子理查·克伦威尔继承护国公一职。 1660年君主制复辟后,理查德无法控制政府。1661年,克伦威尔的遗体被掘开并受问吊和车裂之刑,其头颅在西敏寺枭首示众,直至1685年才转手数次,并于1960年埋葬于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的教堂地下。 克伦威尔一生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在两次内战中战胜了王党的军队。从1653年起,他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护国公,并在2002年由BBC发起的投票中名列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第十位。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4月25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