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艾蒿、家艾、医草、灸草、蕲艾、黄草、草蓬、狼尾蒿子、野莲头、灰草、萎蒿
性味:味辛、苦性温。有小毒。
归经:归肝、脾、肾经。
煎法:
适用体质:体内寒温者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1.温经止血(出血证)用治虚寒性出血证,尤适宜于妇女月经过多和崩漏,可单用或配伍白芍、阿胶等同用,如胶艾汤;亦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呕血、魈血,须与凉血止血的生地黄、鲜荷叶等配伍同用,如四生丸。本品为温经止血之要药。
2.祛湿止痒(皮肤湿癣瘙痒)外用煎水洗,可用治皮肤瘙痒症。因本品辛香,可用于辟秽。
3.散寒调经(月经不调及痛)用治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宫寒不孕、带下清稀等,每与香附、当归等同用。腹部冷痛者,可与吴茱萸、肉桂等配伍同用。本品为用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
4.安胎(胎动不宁)用治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胎动不宁、胎漏下血等,多与阿胶、桑寄生等配伍同用。
5.其他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炷等,用以熏灸穴位表面,有温煦气血,透达通络的作用,为温灸之主要原料。
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如崩漏、吐血、舰血、冷痢脓血等;以及下焦虚寒之少腹冷痛、经寒不调、经行腹痛、宫冷不孕、寒湿带下、胎动不安;尚用于皮肤湿疹瘙痒、疥癖、泄泻等症,并可制成艾条,作艾灸之用。
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性流产出血、慢性气管炎、过敏性疾病、烧伤创面、细菌性痢疾、疟疾、放射性皮肤溃疡、阴缩证等见上述症状者可辨证用之。
主含挥发油、倍半萜类、环木菠焼型三萜及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止血、抑菌、祛痰、镇咳、平喘、镇静及降血压作用。
1.艾叶能抑制松弛的豚鼠平滑肌。2.艾叶油.25~.5m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有明显镇咳作用。3.艾叶油具有祛痰作用。4.艾叶油具有利胆作用。5.艾叶油对离体蟾蜍心和兔心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6.艾叶油腹腔注射,对兔有镇静作用。7.艾叶具有止血作用,不同炮制品的凝血时间不同。8.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9.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有明显抗菌作用,可用于空气消毒。10.艾叶油灌胃,能增加小鼠炎症渗出细胞的吞噬能力。艾叶煎剂对兔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艾炷灸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反应。
本品药性温燥,阴虚血热者慎用。
有小毒,不可过量服用。用药量一般不宜超过10g。
孕妇慎用。儿童不宜内服用。
入汤剂3~9g;或入丸、散剂;或鲜品捣汁服。
治咳喘,宜生用后下;止血多炒炭用。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或捣绒制成艾条供温灸用。
1、治疟疾:艾叶30g,砂糖适量。艾叶切碎,用小火煎2小时左右,去渣,取汁,加少许砂糖,于发作前2小时服食,连服两天。
2、治月经不调:艾叶15g,老母鸡1只。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煲汤,分成3次食用。
3、治崩漏:艾叶适量。艾叶放入砂锅内煎煮30分钟,趁热倒入盆中,用蒸汽熏洗,出汗后擦干,卧床并避风。
4、治痛经:艾叶、生姜、红糖各适量。用开水冲泡15~20分钟,代茶饮。适合体寒的痛经患者。
5、治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艾叶、当归各120g,香附240g,吴茱萸、川芎、白芍、黄芪各80g,肉桂20g,生地黄40g,续断60g。将以上10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淡醋汤送服。艾叶怎么吃
《名医别录》:味苦,微温,无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及患痢人后分寒热急痛和蜡并诃子烧熏神验。
《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苏恭言其性寒,苏颂言其有毒。一则见其能止诸血,一则见其热气上冲,遂谓其性寒有毒,误矣。盖不知血随气行而行,气行则血散,热固久服致火上冲故尔。夫药以治病,中病则止。若素有虚寒痼冷,妇人湿郁带漏之人,以艾和归,附诸药治其病,有何不可?而乃忘意求嗣,服艾不辍,助以辛热,药性久偏,致使火躁,是谁之咎欤,于艾何尤?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诸痛,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胶艾汤治虚痢,收产后妊娠下血,尤著奇效。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苦而辛,生温,熟热,可升可降,阳也。入足太阴、厥阴、少阴之经。苦酒、香附为之使。温三阴逐冷除湿。
《本草蒙筌》:味苦,气生寒熟温。阴中之阳。无毒。煎服宜新鲜,气则上达;炙火宜陈久,气仍下行。揉碎入四物汤,安胎漏腹痛;捣汁搀四生饮,止吐衄唾红。艾附丸同香附末醋糊丸,开胡结,调月经,温暖子宫,使孕早结。姜艾丸同干姜末蜜丸。驱冷气,去恶气,免证久缠。和研细雄黄,熏下部流疰湿痹及疥癣神效;和蜡片诃子,熏痢后寒热急痛并带漏殊功。作炷灸诸经穴不差,凿窍拔风湿毒尤验。
《景岳全书》:味微苦,气辛,生用微温,热用微热。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故能安胎,止心腹痛,治带下血崩,暖腰膝,止吐血、下痢,辟风寒寒湿瘴疟、霍乱转筋,及一切冷气鬼气,杀蛔虫并下部匿疮。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久百病,或炒热敷熨,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
《本草备要》:宣,理气血,燥,逐寒湿。甘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太、少、厥。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胎动腰痛下血,胶艾汤良。阿胶、艾叶煎服,亦治虚痢。治吐衄崩带,治带要药。腹痛冷痢,霍乱转筋,皆理气血、逐寒湿之效。杀蛇治癣。醋煎。外科有用干艾作汤,投白矾二三钱洗疮,然后敷药者,盖人血气冷,必假艾力以佐阳,而艾性又能杀虫也。以之灸音九。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血热为病者禁用。灸火则气下行,入药则热上冲,不可过剂。丹田气弱,脐腹冷者,以熟艾装袋,兜脐腹甚妙。寒湿脚气,亦宜以此夹入袜内。陈者良。揉捣如绵,谓之熟艾。灸火用。妇人丸散,醋煮捣饼,再为末用。入茯苓数片同研则易细。香附为使。艾附丸,调妇人诸病。
以色青、背面灰白色、茸毛多、叶厚、质柔软而韧、香气浓郁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