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化湿
补虚、化湿、健脾、解暑、温中
别名:扁豆、白藊豆、南扁豆、沿篱豆、蛾眉豆、羊眼豆、凉衍豆、茶豆、小刀豆、树豆、藤豆、眉豆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胃、脾经。
煎法:
适用体质:湿热体质者
补虚,温中,解暑,健脾化湿。
健脾化湿: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白带过多、体倦乏力等。
和中消暑:用于暑湿证及暑热夹湿证,表现为发热、汗出不解、头晕重胀、四肢困重、暑湿吐泻、胸闷腹胀、小便不畅等。
1.补脾益气(脾气虚证)用治脾虚湿滞之少食便溏,泄泻,或脾虚湿浊下注之白带过多,常与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参苓白术散。本品既能补气健脾,又兼能化湿,但功用平和,宜入复方使用。本品亦食亦药,补脾而不腻,化湿而不燥。
2.祛暑化湿(暑湿吐泻)用治暑湿证。用治暑日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阴暑证,常与香薷、厚朴同用。
中药白扁豆:用于脾虚夹湿证、暑湿证,症见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大便溏泻或呕吐泄泻、胸闷腹胀,以及妇女脾虚湿浊带下者。并能解酒毒、砒毒、河豚毒。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与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阴道炎等。
扁豆衣:治暑湿吐泻,脚气浮肿。
扁豆花:治中暑发热,呕吐泄泻,痢疾,赤白带下。
白扁豆含有豆甾醇、葫芦巴碱、蛋白质、脂肪、多糖、蔗糖、微量元素等,有抗病毒、增强T淋巴细胞活性、剌激免疫系统、增进消化吸收功能、抗癌等作用。
1.白扁豆有抗肿瘤作用。2.白扁豆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3.白扁豆水提物对哥伦比亚SK病毒有抗病毒作用。
寒湿及湿热重证不宜用。
本品生用研粉服宜慎。
加热煮服或炒制入药可使毒性大大减弱。
扁豆内含毒性蛋白,生用剂量过大可出现中毒反应。
入汤剂9~15g,大剂量可用至30g;入丸、散剂,6~10g。消暑解毒宜生用,健脾止泻或治白带过多症宜炒用。
1、泡茶
将白扁豆炒黄捣碎,与香薷、厚朴一同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
2、研末
白扁豆炒黄研成碎末,加到浓米汤里食用。每日3次。
3、煲汤
将白扁豆加水煮熟,加少量红糖。
1、治夏月乘凉饮冷、感寒伤湿
白扁豆、厚朴各250g,香薷500g。每次9g,水煎服,连吃两副,随病不时服。
2、治老人脾虚泄泻
白扁豆30g,生晒参、石榴皮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药煎两次,上、下午各服一次。
3、暑湿吐泻:白扁豆15g。用水煮熟,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4、补脾中和:白扁豆适量,炒黄研末,每日3次,每次6g,浓米汤调服
5、清暑利湿:白扁豆、香薷、厚朴各适量。白扁豆炒黄捣碎,香薷、厚朴剪碎,放入杯中,开水冲泡,盖严盖后泡1小时,代茶频饮。
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食少便溏
功效:补气健脾 做法:白扁豆100克,白参20克,白茯苓、白术、炙甘草、山药各150克,莲子肉、桔梗、薏苡仁、砂仁各50克,诸药研为细末,混匀。每次20克,枣汤调下。小儿酌减,每日2次。
口舌干燥、生疮
功效:补气滋阴做法:白扁豆、潼蒺藜各20克,同入砂锅,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20分钟,取汁20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取汁200毫升,2汁混合。上下午分服,每日1剂。
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头晕肢重
功效:健脾祛湿,解毒抗癌 做法:白扁豆50克洗净,用温开水泡发。木瓜30克洗净,切片,与泡发捞出的白扁豆同入砂锅,加水浓煎2次,每次45分钟,合并2次滤液。早晚2次分服,并可温热嚼食白扁豆及木瓜片,当日吃完。
食欲不振、嗳气反酸
功效:补气健脾,理气和胃 做法:鲜橘皮30克洗净,切丝。白扁豆50克洗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煨煮40分钟,待白扁豆熟烂,加入淘净的粳米50克及橘皮丝,继续用文火煨煮成稠粥即成。早晚分服。
白扁豆+人参增强益气健脾功效
白扁豆+白术增强补气健脾功效
白扁豆+芡实增强健脾除湿功效
白扁豆+橘皮增强理气和胃功效
白扁豆+茯苓增强健脾化湿功效
白扁豆+荷叶增强清暑渗湿功效
《名医别录》:味甘,微温。主和中,下气。
《日华子本草》:平,无毒。补五脏。
《本草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止泄痢,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本草蒙筌》:味甘,气微温。无毒。下气和中。霍乱吐逆能除,河肫酒毒并解。加十味香薷饮内,治暑殊功;佐参苓白术散中,止泻立效。花主赤白带下,曝干研末,米饮调服。
《景岳全书》:味甘,气温。炒香用之,补脾胃气虚,和呕吐霍乱,解河豚酒毒,止泻痢温中,亦能清暑治消渴。欲用轻清缓补者,此为最当。
《本草备要》:补脾除湿,消暑。甘温腥香,色白微黄,脾之谷也。调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浊升清,消暑除湿。能消脾胃之暑。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土强湿去,正气自旺。解酒毒、河豚毒。《备急方》:新汲水调末服,能解砒毒。多食壅气。
以粒大、饱满、色白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