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TOOL - 日常生活实用工具大全,免费在线工具,在线查询工具箱,tool.caizhichao.cn

中草药查询

半夏

化痰、健脾、祛湿、润燥、散结、消肿、止咳、止痛

别名:三叶半夏、水玉、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半月莲、守田、羊眼、制半夏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归经:归脾、胃、肺经。

煎法:先煎

适用体质: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1.燥湿化痰(寒疲证,湿痰证)用治脾不化湿,湿痰阻肺之咳嗽气逆、痰多色白者,常配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陈汤;用治寒痰咳嗽、痰白清稀者,配伍干姜、细辛等同用,如小青龙汤;若咳嗽痰黄而稠,属热者,可与黄岑、瓜萎等同用;用治湿痰上蒙清窍,眩晕头痛,多与白术、天麻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为用治湿痰之要药。

 

2.降逆止呕(呕吐证)用治痰饮或胃寒所致的呕吐,常与生姜等配伍,如小半夏汤;用治胃虚呕吐,可配伍人参、白蜜同用,如大半夏汤;用治胃热呕吐,可与黄连、竹茹等同用;用治妊娠呕吐,可配以紫苏梗、砂仁等同用。为止呕之要药。

 

3.消痞散结(胸痹,结胸,梅核气)用治痰热互结,胸脘痞闷之结胸,常配伍黄连、瓜蒌同用,如小陷胸汤;若痰浊阻滞,胸阳不振之胸痹心痛,配以瓜蒌、薤白同用,如瓜蒌薤白半夏汤;若气郁痰结之梅核气,常与厚朴、紫苏叶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

 

4.散结消肿(痈疽肿痛、乳疮证)用治痈疽瘰疬等,常以生半夏研末,鸡子白调敷患处。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喉咙肿痛、口舌生疮、外伤性出血、牙痛、头痛、胃痛、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5.理气宽胸:半夏味辛,辛则能发散。半夏之辛可以散逆气,理气宽胸,除烦呕;辛入肺而散气,并以散而结气,用于胸闷、气短、打嗝、胸中痰满、脸色枯黄、肢体沉重、腹胀、不消化等病症。

半夏主治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半夏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主含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生物碱、黏液质、氨基酸、β-谷甾醇、胆碱、二羟基苯甲醛。具有镇咳、抑制腺体分泌、镇吐和催吐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镇吐、镇咳、祛痰、抗菌、抗癌、抗早孕作用;对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期前收缩有明显的对抗作用;有显著的抑制胃液分泌作用;对胃溃疡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半夏有镇咳、祛痰作用。2.半夏有抗矽肺作用。3.半夏有镇吐和催吐作用。4.半夏对唾液腺分泌有抑制作用。5.半夏中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生物有一定的解毒作用。6.半夏有抗生育与致畸作用。7.半夏对胰蛋白水解有抑制作用。8.半夏对心血管系统有抑制心功能、降低血压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9.半夏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0.半夏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抑制作用。11.半夏有催眠、抗惊厥作用。12.半夏有抗肿瘤作用。13.半夏对免疫系统有激活作用。14.半夏有降眼压、利尿、促细胞分裂作用,还有凝集红细胞作用。

半夏禁忌

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自汗者忌服。

孕妇禁忌。

不能与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羊血、海藻、饴糖等同用。

须注意的是生半夏有毒,如服用后出现口腔及咽喉部黏膜有灼热感和麻辣味,胃部不适、恶心及胸前有压迫感等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

 

半夏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3~9g,大剂量可用到50克,煎服。注意,内服必须炮制后才可。

半夏选方

1、健脾袪湿:半夏12g,薏苡仁50g,百合8g。将半夏、薏苡仁、百合用水洗净。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半夏、薏苡仁、百合煮30分钟,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2、降逆止呕:半夏5g,山药30g,大米50g,山药研末。水煎半夏,去渣取汁,加入大米煮至熟烂,加入山药末,再煮至沸,加砂糖拌匀即可。

3、治肝脾不和型胃炎:醋制半夏60g,山药、鸡内金各10g,浙贝母40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3,温水送服,每日3次。

4、治食伤型腹泻:半夏、木香、陈皮、神曲各10g,黄连、甘草各5g。水煎,去渣,取汁,代茶饮,时时饮之。半夏怎么吃

半夏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名医别录》:生微寒、熟温,有毒。主消心腹胸中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胎堕,治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日华子本草》:味咸,辛。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本草纲目》:脾无留湿不生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温而味辛性温。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所渭辛走气,能化液,辛以润之是矣。洁古云:半夏、南星治其痰,而咳嗽自愈;丹溪云:二陈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聊摄成氏:半夏辛而散,行水气而润肾燥。

《本草蒙筌》:味辛、微苦,气平,生寒熟温。沉而降,阴中阳也。有毒。反乌头,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忌羊肉、羊血、海藻、饴糖。使宜射干柴胡,经入足胆脾胃。久藏入药,同橘皮谓二陈。片则力峻,曲则力柔。总主诸痰,验证佐助。火痰黑,老痰胶,加芩、连、栝蒌、海粉;寒痰清,湿痰白,入姜、附、苍术、陈皮。风痰卒中昏迷,皂角、天南星和;痰核延生肿突,竹沥、白芥子搀。劫痰厥头疼,止痰饮胁痛。散逆气,除呕恶,开结气,发音声。脾泻兼驱,心汁且敛。盖脾恶湿,半夏专能燥湿胜水故尔。孕妇忌用,恐堕胎元。如不得已用之,复加姜汁炒过。消渴及诸血证尤禁莫加,因燥反助火邪,真阴愈被熬害,津枯血耗,危殆日侵,不得不预防也。生半夏消痈肿,成颗者摩水,敷蝎子螯人,涂上即愈。妇人产后晕绝,为丸塞两鼻中,能顷刻回苏。此扁鹊捷法。谟按:《内经》云:肾主五液,化为五湿。自入为唾,入肝为泪,入心为汗,入脾为痰,入肺为涕。丹溪又云:有痰曰嗽,无痰曰咳,因嗽而动脾之湿也。半夏惟入脾以泻痰之标,不能入肾以泻痰之本。然咳无形,嗽有形。无形则润,有形则燥,所以为流湿润燥之剂也。又小柴胡汤中加之,以治伤寒寒热。半助柴胡以主恶寒,半助黄芩而能去热,及往来寒热皆用之,有各半之意,故因而名曰半夏云。《本经》别以守田目之者,盖缘夏半前后,人多耘莳在田,斯又指名而生意也。

《本草崇原》:《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脉解篇》云: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半夏生当夏半,白色味辛,禀阳明燥金之气化。主治伤寒寒热者,辛以散之也。阳明胃络上通于心,胃络不通于心,则心下坚。胸者,肺之部,阳明金气合于肺。金气不和于肺,则胸胀咳逆。半夏色白属金,主宣达阳明之气,故皆治之。金能制风,故治头眩,以及咽喉肿痛。燥能胜湿,故治肠鸣之下气而止汗也。

半夏选购保存

生半夏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品则以个大、色匀、口尝微有麻舌感者为佳。

半夏地道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甘索陇南地区的质量最好。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

微信小程序:舒贝小工具、灵签签诗簿,免费查询更方便!

推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