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5月19日】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去世
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天津市人,祖籍江苏武进。 他开创了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主导了西南联大的教育奇迹,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昂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梅贻琦领导的清华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新中国培养了14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涌现出了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有训、陈省身、钱钟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多位学术大师。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北。
【1881年5月19日】 土耳其共和国奠基人凯末尔诞辰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土耳其语:Mustafa Kemal Atatürk,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是土耳其军官、改革家、作家和领导人。 他作为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被誉为现代土耳其的肇建者。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在一战中杰出的军事能力。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崩解,凯末尔带领土耳其国民运动并成功在安卡拉建立独立政府。以卓越的能力解放了国家,并建立了现今的土耳其共和国。 1934年11月24日,土耳其国会向凯末尔赐予“"Atatürk”一姓,在土耳其语中,“Ata”意为父亲,“Atatürk”意为“土耳其人之父”。 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逝世。
【1980年5月19日】 圣海伦斯火山爆发
圣海伦斯火山(Mount St. Helens)是美国华盛顿州斯卡梅尼县的一座活火山,位于喀斯喀特山脉内。它处于美国太平洋西北区的华盛顿州斯卡梅尼亚县,距离西雅图市154公里,波特兰市85公里。 圣海伦斯火山呈圆锥形,由熔岩、火山灰、轻石和其它沉积物交替层叠堆积而成,包括玄武岩和安山岩层。火山还包括几个英安岩火山穹丘,其中最大的一个构成了老的山峰,另一个则构成了北侧的“山羊石”。 圣海伦斯火山因火山灰喷发和火山碎屑流而闻名。1980年3月28日,该火山首次爆发,随后在5月19日再次爆发。
【1975年5月19日】 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时传祥含冤去世
时传祥(1915年1月1日—1975年5月19日),中国著名劳动模范。 1915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时,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通俗的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 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位“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1975年5月19日病逝于北京。
【1985年5月19日】 中国足球“5.19”球迷骚乱事件
5·19事件(中国大陆称为五一九惨案,香港称为五一九之役),是指于1985年5月19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进行的1986年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香港足球代表队击败中国国家足球队,将中国淘汰出局。 比赛后,情绪激动的中国队球迷在北京制造了足球骚乱。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球迷骚乱事件。主教练曾雪麟因此离开了国家队。 赛后球迷的反应被定性为“有组织的破坏活动”。不过法新社却将之评论为“中国人终于开始与世界接轨了”。
【2007年5月19日】 山东苍山发生了城管殴打群众事件,从而产生了恶劣影响
2007年5月19日(农历2007年4月3日),在山东苍山县发生了一起城管殴打群众的事件,此事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反响和不良影响。
【2000年5月19日】 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00年审议大会在纽约结束
2000年5月19日(农历2000年4月16日),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00年审议大会在纽约结束。 大会的主要议题包括: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普遍性; - 核不扩散和核裁军; - 无核区问题。 会议期间,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这五个国家达成协议,“明确承诺”全面销毁核武器。
【1996年5月19日】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全球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
1996年5月19日(农历1996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1996年世界健康状况报告》,指出人类健康仍然面临严重的传染病威胁。 报告显示:1995年全世界因传染病死亡的人数高达1700多万,其中900万是儿童。近20年间新出现和复出的传染病至少有30种,许多传染病威胁着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由于防控措施未得到有效实施,一些已经绝迹或正在根除的疾病如霍乱、疟疾和肺结核在很多地区死灰复燃。此外,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新出现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构成了新的威胁。人们还担心疯牛病可能感染人类并引发新型脑病。 与此同时,由于细菌逐渐产生抗药性,许多用于防治传染病的抗生素效果下降,一些常用治疗肺炎药物因疗效锐减而被淘汰。这种局面令人担忧的原因是缺乏研发新药来填补失效药品留下的空白。 但报告指出,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人类有望在不久将来消灭包括小儿麻痹症和麻风在内的部分传染病。然而,防治各种传染病的任务仍然艰巨。 造成传染病蔓延的因素包括:城市人口暴涨导致居住环境拥挤且卫生条件差;战乱或自然灾害引发的人口迁移;发达的航空业及贸易为病菌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使得病原体能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一些国家由于社会和经济原因公共卫生系统瘫痪。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国际社会增加资金投入,并继续努力根除小儿麻痹症、麻风等疾病。对新出现的传染病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国家与国际合作以监督流行病情况;制定针对新出现或再度出现疾病的预防策略;迅速应对突发的重大疫情。报告强调,减少贫困和促进发展是人类对抗疾病的主要任务。 传染病不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对世界的影响难以估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避免这种威胁。
【1995年5月19日】 驻韩美军屡犯案激起韩国民愤
1995年5月19日(农历1995年4月20日),驻韩美宪兵埃德森等4名士兵及家属在乘汉城地铁3号线时,在车厢内对一名韩国妇女进行性骚扰,引起在场乘客强烈不满并加以制止。美军士兵不仅拒绝认错,反而动手打伤数名韩国人。 尽管肇事者被韩国警察抓获,但因“韩美行政协议”的规定,警察只能目送他们若无其事地走进美军兵营。5月21日晚,在春川市韩国通信大楼前的道路,8名美国士兵在车内与一名出租车司机发生口角,并将劝阻的两名乘客打伤。 5月22日,又一起美国士兵强奸韩国妇女事件被曝光,引发公众强烈不满和舆论谴责。同一天,汉城警察当局向美军递交了一份“出庭书”,要求埃德森等4名士兵及家属出庭接受调查。 示威活动不断升级。5月23日,在汉城龙山区的美军第8军司令部门前,韩国一些社会团体代表举行了抗议活动。根据1967年的“韩美行政协议”规定,尽管韩国警察有权要求美军犯人出庭和实施调查,但必须有美国代表出席,并且若美方不签字,则调查无效。此外,该协议还规定判定赔偿后,即便自1967年以来驻韩美军所犯罪案已达3.49万起,韩国政府仍需承担四分之一的赔偿费。 由于这一不平等条约的存在,多年来许多犯法的美国士兵被直接送回本国,并未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1994年5月19日】 杰奎琳·肯尼迪·奥纳希斯辞世
杰奎琳·肯尼迪·奥纳希斯,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妻子,在1994年5月19日晚上10点15分于家中去世,享年64岁。 杰奎琳于1929年7月28日出生在纽约长岛。1951年,她从乔治华盛顿大学毕业,并主修法国文学。在校期间,她在《华盛顿时报》论坛担任摄影记者时遇到了当时的麻省参议员肯尼迪。两人定婚并许下“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孩子”的誓言后,在同年9月12日结婚。 嫁给年轻的参议员后,杰奎琳在31岁时成为总统夫人,与年长她十二岁的丈夫一起搬入白宫,并开始对白宫进行装饰工作。她的努力受到了各界好评,使白宫成为了美国历史和艺术的橱窗。尽管以消费著称,但她在时尚界引领潮流,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然而,1963年11月22日,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一次访问中,杰奎琳的丈夫约翰·肯尼迪总统遭暗杀身亡。她身上的粉红色上装染上了鲜血。在随后的日子里,美国人民从震惊转为哀悼,并对这位年轻的遗孀表示敬意。 面对国家的巨大悲痛,杰奎琳展现出了冷静、坚韧和勇敢的一面。她在葬礼队伍中牵着6岁的大女儿和年仅3岁的儿子,在肯尼迪的灵柩前向自己的丈夫致敬。这一场景感天动地,帮助美国人度过了失去总统后的艰难时刻。 未满三周岁的儿子小约翰正在向肯尼迪的灵柩致以最后的敬意。杰奎琳·肯尼迪以其端庄和优雅而著称(资料图片)。
【1990年5月19日】 《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颁布
1990年5月19日(农历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 该《办法》共包含十八条内容,主要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 - 成片开发的定义:指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依照规划对土地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包括平整场地、建设供排水、供电、供热、道路交通和通信等公用设施,并形成工业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 港澳台地区经济组织和个人的投资行为参照此办法执行。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开始施行。
【1978年5月19日】 美法比在扎伊尔联合营救人质
1978年5月19日(农历1978年4月13日),美法比联合营救在扎伊尔被困的人质。法国和比利时的空降部队当天降落在扎伊尔南部城镇科卢韦齐,试图解救被共产党支持的叛乱分子俘虏的约3000名外国人。 据法国对外军团官员透露,在当地发现了44具欧洲人的尸体,这些尸体被认为是被加丹加反叛分子屠杀的。卡特总统派遣了18架空军C-141型运输机前往扎伊尔协助人员撤离。 美国国务卿赛勒斯·万斯向苏联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提出了此事,并在白宫公开表示,美国承担反击由古巴和苏联支持的叛乱分子的责任。此外,美国官员还对菲德尔·卡斯特罗不支持叛乱分子的说法提出质疑。 与此同时,在哈瓦那,这位古巴领导人于周二晚上召见了美国高级外交官,明确表示他并未支持对扎伊尔南方沙巴省(原名加丹加)的入侵。蒙博托总统指控苏联、古巴和阿尔及利亚支持反叛分子,并声称这些人从赞比亚渗透进他的国家,在安格拉建立了据点。 美国则指出古巴训练了这些反叛分子,并向他们提供了由苏联制造的武器,这表明了一场复杂的国际冲突正在上演。
【1974年5月19日】 吉斯卡尔·德斯坦当选法国总统
1974年5月19日(农历1974年4月28日),吉斯卡尔·德斯坦当选为法国总统。他于1926年出生于德国科布伦茨市,在1944年参军后,从1956年起多次担任国民议会议员,并在1962年当选独立共和党领袖。 1962年至1966年间,德斯坦任经济和财政部长期间解决了持续了36年的法国财政赤字问题。1969年至1974年再次出任经济和财政部长。在蓬皮杜去世后,他于1974年5月19日当选为总统。 担任总统期间,德斯坦推行了一系列自由主义改革,包括提高养老金和家庭补助,并通过了“离婚自由”、“堕胎自由”等法令。为了应对经济滞胀,他采取了冻结物价、工资及购买力的措施,并提高了对高收入者的税收。 在外交政策上,他积极促进西欧联合,主张用“一个声音说话”,并与西德共同创立欧洲货币体系。他还重视地中海国家和欧洲小国的关系,倡导改善与第三世界的关系,多次出访非洲,推动“南北对话”。 然而,由于经济不景气,德斯坦的威信下降,在1981年4月的总统选举中失败后辞职。
【1960年5月19日】 日本国会修改《日美安全条约》
1960年5月19日(农历1960年4月24日),日本国会就修改1951年与美国签订的《日美安全条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反对者和支持者的立场针锋相对,导致会场秩序混乱。为了恢复秩序,不得不出动警察维持现场纪律。 最终,在警卫人员的保护下,议长被带到主席台上宣布通过了修改条约的决议。
【1962年5月19日】 教育部确定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和精减教职工
1962年5月19日(农历1962年4月16日),教教育部确定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和精减教职工。 - 裁并高等学校:将原有的845所,减少至400所。 - 裁并中专学校:将原有的2724所,减少至1265所。 - 精减教职工:共裁减34万名教职工。
【2008年5月19日】 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
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 截至18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220109人受伤。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这是自1990年《国旗法》实施以后,第一次依据该法第十四条“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之条款进行全国哀悼。 依据法律以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发布政令的方式向自然灾害中遇难的平民致哀,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为全体汶川地震遇难者举行的国丧。这是一个国家此时此刻能够向死难者致以的最深切的悼念。
【1941年5月19日】 驻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军队向英军投降
1941年5月19日(农历1941年4月24日),驻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军队向英军投降。 意大利东非总督奥斯塔公爵和他的3800士兵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拉吉挂起了白旗,表示愿意接受英军提出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得公开,但意属东非的法西斯堡垒已经投降。目前,意大利仅控制东非的两个地区。 据信,由于被称为“抵抗灵魂”的公爵的投降,其余的法西斯军队也可能随之放弃阵地。攻陷阿拉吉使英国能够不受阻碍地向北非和中东前线运送物资。这一胜利是在两周前海尔-塞拉西重新登基之后取得的。在法西斯分子统治期间,他被迫流亡五年。
【1938年5月19日】 徐州会战失利
1938年5月19日(农历1938年4月20日),徐州会战失利。 虽然台儿庄战役胜利,并没有改变抗日战场的基本形势。 上个月7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徐州作战命令:决定集中华北与华中兵力共30万人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为了防止日军长驱直入武汉,遂决定在徐州进行抵抗,先后增调部队20余万人,连同原有部队共约60万人,全部投入作战第一线,分兵把守从西起微山湖经峄县、兰陵、向城至东至郯城一线长达300余里的防线。但由于兵力分散,会战一开始就陷入被动局面。 5月初,日军南北两路从徐州两翼插入迂回,切断了中国守军的退路,使中国军队立即陷入极端混乱之中,并迅速崩溃。在徐州以北,日军第十四师团从濮城南渡黄河,攻陷菏泽、郓城,在5月中旬进入兰封东侧,切断陇海铁路;在徐州南部,日军第一0一师团从苏北东台出发,沿运河北进,于5月初攻占阜宁,策应北线之敌南下。此外,日军第六师团进入合肥附近,牵制中国守军力量;日军主力第三、第九和第十三师团在装甲部队和空军的配合下,沿津浦铁路西侧向北进攻,至5月18日先后占领宿县、萧县,并有一部进至陇海线上的黄口车站。至此,日军形成对徐州四面合围之势。 为防止被日军歼灭,第五战区主力部队在5月15日奉命向西南方向突围,撤退到皖西和豫南地区,只留少数部队利用苏北、鲁西各城寨与日军周旋,以延缓其对陇海铁路的进攻。最终,在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陷。 日军炸毁了陇海线上的铁路桥,截断中国军队退路,并用装甲车开入徐州市区。日军侵占徐州后举杯庆祝胜利。台儿庄和徐州战役之后,日军的坟冢随处可见。
【1883年5月19日】 纸桥战役爆发
1883年5月19日(农历1883年4月13日),在今越南河内市郊外的纸桥一带,中国黑旗军将士同法国侵略军进行了一次重要交锋,这就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纸桥战役。这次战争是法国侵占越南并以越南作为基地入侵中国的延续。 19世纪60年代,法国开始侵占越南南部,并将侵略目标转向越南北部和中国西南部。1882年,法国海军上校李维业率领军队占领了越南河内,扬言要沿着红河向北进犯中国,企图建立一个包括越南和中国西南地区在内的所谓“东方帝国”。当时,刘永福统率的黑旗军驻守在中越边境。 黑旗军原是19世纪50年代广西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因为以七星黑旗为战旗而得名。起义失败后,他们转移到了中越边境。面对法国军队的侵犯,黑旗军将士义愤填膺,并应越南政府的要求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同法国侵略军进行了坚决斗争。 纸桥是一座木桥,桥下是一条干涸的小河。1883年5月19日,刘永福派先锋杨著恩驻守在关帝庙旁准备迎战法军。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杨著恩沉着应战,并鼓励战士们坚守阵地,即使双腿被子弹打伤也誓死不退,最终壮烈牺牲。 当敌人向纸桥蜂拥而上的紧要时刻,黑旗军援军赶到与敌展开英勇战斗。上校李维业也被击毙。这场战斗消灭了法军230多人,是中国人民在抗法战争中获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法国侵略军不甘心失败,继续扩大侵略战争,但中国人民的抗法斗争也愈加激烈,给法国侵略者以更大的打击,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势。然而,在前线胜利进军声中,卖国的清政府却与法国加紧谈判,并在1885年6月9日签订了屈辱的投降条约,导致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局面。 前线官兵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被轻易葬送掉了。
【1890年5月19日】 越南领袖胡志明诞辰
越南民主共和国前主席胡志明,1890年5月19日生于义安省。早年当过教师、海员和杂役。 1920年在法国加入共产党,1923年到苏联学习,次年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4年至1927年间,在中国广州进行革命活动。1930年2月,组织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名为越南劳动党,现为越南共产党)。 1941年发起建立“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当选为主席,领导越南人民反对法国殖民者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1945年8月革命胜利后,于同年9月2日在河内巴亭广场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并出任临时政府主席。 1946年3月,在越南第一届国会上当选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并兼任总理。印度支那共产党改名为越南劳动党后(1951年2月),他一直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领导了从1945年至1954年间长达九年的抗法战争;并在六十年代领导了抗美救国战争。 胡志明于1969年9月在河内逝世。生前曾多次到访中国,并有著作《胡志明选集》。
【1853年5月19日】 太平军西征
1853年5月19日(农历1853年4月12日),太平军西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夺取皖、赣地区,进而进攻湘、鄂,并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以保护天京,在北伐的同时决定发动西征。6月3日,太平天国派遣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等人率领两万至三万人和上千艘战船开始由天京沿江西进。 6月10日,太平军占领了长江北岸的重要城市安庆。赖汉英继续率万余将士向西推进,连克沿江诸镇,并对南昌进行围攻长达三个月未果后撤退至北部地区。石祥祯与韦俊奉命增援,攻克九江并在田家镇击败清兵。随后,胡以晃和曾天养从安庆出发北上,占领了集贤关、桐城及舒城。1854年1月,太平军攻占庐州(今合肥),清巡抚江忠源战败身亡。 2月,石祥祯、韦俊与曾天养再次西进,在堵城大败湖广总督吴文镕的军队,并三次占领汉阳。接着分兵三路:曾天养负责治理鄂北地区,韦俊渡江围攻武昌,而石祥祯则进军湖南。 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曾国藩组建了湘军来抵抗他们。4月,在靖港战役中,石祥祯大败湘军水师。5月初,林绍璋的部队在湘潭失利,损失了约两千艘战船。6月,韦俊第二次攻克武昌。 7月至8月期间,两军在湖南北部地区进行了激烈的会战。由于勇将曾天养在城陵矶阵亡,太平军连续退却。10月,武汉三镇相继失守。12月,在田家镇的战斗中,秦日纲败退,湘军逼近九江。 1855年1月,石达开率部西援并组织了针对湘军水师的大规模反击战,痛击杨霈领导下的湖广总督军队,再次占领汉阳,并三次夺取武昌。11月,太平军放弃了庐州的控制权,导致皖北地区的局势发生逆转。 这年底,湘军开始围攻武汉,石达开指挥部队支援湖北但因受到湘军阻击转战江西。1856年3月,在樟树镇战役中,石达开大败周凤山率领下的湘军并占领了五十多个州县,对南昌进行了包围。然而由于武汉仍在敌人手中,形成了僵持局面。 整个太平军西征历时近三年,最终控制了天京上游的安庆、九江和武昌等战略要地,占据了江西、安徽及湖北东部地区,成为太平天国重要的军事基地并保障了粮食供应,为其长期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1832年5月19日】 清末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唐廷枢出生
唐廷枢,号景星,亦作镜心,出生于1832年5月19日,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唐家村人。珠海邻近澳门、香港,中国近代早期的买办很多都是从这里产生的。 唐廷枢和他的胞兄唐廷植(茂枝),族兄弟唐瑞芝、唐国泰(翘卿)都是当时闻名的买办人物。而他的侄儿唐杰臣和侄孙唐纪常也继承了他们的职业,单是怡和洋行一家,从唐廷枢经唐廷植、唐杰臣到唐纪常四任买办,为时达半个世纪以上。 1908年在原址重新建了一幢东印度式建筑。唐廷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洋行买办,又是清末洋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一生,对创办近代民族实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有过重要的贡献。 中国清末洋行买办、洋务企业活动家唐廷枢家族的后人、80多岁的唐有淦老人曾传述,唐廷枢50岁之后,经常返回家乡热衷公益。他曾对唐家湾修筑码头进行尝试,并以小火轮开辟通往广州与香港的航线。37年之后,孙中山在规划《建国方略》时,将这个码头确定为唐家大港。 据记载,唐廷枢在天津病故后,其灵柩用轮船从上海运回到老家唐家湾。和唐廷枢的灵柩同行的有十三国商务官员的专船。当这支庞大的船队在唐家前环海“一字排列”时,整个海岸都灯火通明。参加丧事的有近千人,十三国的驻津领事馆在公祭日下半旗志哀。
【1793年5月19日】 法国军队从土伦出发远征埃及
1793年5月19日(农历1793年4月10日),法国军队从土伦出发,开始了前往埃及的远征。
【1792年5月19日】 俄国入侵波兰
1792年5月19日(农历1792年4月29日),俄国入侵波兰。
【1762年5月19日】 德国哲学家约翰·费希特出生
1762年5月19日(农历1762年4月26日),德国哲学家约翰·费希特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的拉梅诺。 1780年,他进入耶拿大学神学院开始学习。由于经济原因,在获得学位前于1784年结束学业,并在苏黎世做家庭教师。 1790年,费希特结识了德国著名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侄女约哈那并和她结婚。同年,他开始研读康德的著作,这对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91年,费希特前往哥尼斯堡拜见康德,并基于康德哲学写了一篇研究康德批判哲学和神学领域之间联系的宗教长文《试评一切天启》。 康德读后大加赞赏,不仅赞助出版了这篇文章,还推荐费希特前往大学任教。然而由于一些不知名的原因,此文被匿名发表,让人们误以为是期待已久的康德自己对于宗教的批判著作。之后康德澄清事实并公开赞扬这部作品,使费希特在哲学界声名鹊起。 1794年,费希特成为耶拿大学教授,并主持康德哲学讲座,完善其哲学体系。他陆续发表了《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自然法学基础》和《知识学原理下的道德学体系》等著作。 1798年,在担任《哲学杂志》责任编辑期间,收到一篇宗教怀疑论的来稿,尽管不赞同该观点,费希特依然坚持出版自由将其发表。但这篇文章后来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使费希特被视为无神论者,并迫使其离开耶拿迁居柏林。 1806年普法战争爆发时,费希特担负起宣扬爱国主义的任务。1807年,在法军占领的柏林发表了著名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并倡议建立柏林大学。 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费希特担任第一任校长。1813年柏林保卫战爆发时,城中挤满伤员且瘟疫流行,费希特不幸感染斑疹伤寒并于1814年1月去世。
【1921年5月19日】 美国颁布移民法
1921年5月19日(农历1921年4月12日),美国总统哈定签署了一项新的移民法案。 十九世纪末,赴美移民数量激增,引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大批移民涌入美国,引起了社会的恐惧和不安,导致国内排外主义倾向日益增强。 该法案规定将年度移民人数限制为1910年各外国出生集团在美国人口中的3%。这一措施实施后,来美国的移民数量迅速减少。
【1554年5月19日】 法国国王亨利二世侵略荷兰
1554年5月19日(农历1554年4月18日),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入侵荷兰。
【1895年5月19日】 古巴杰出的民族英雄何塞·马蒂逝世
1895年5月19日(农历1895年4月25日),古巴杰出的民族英雄何塞·马蒂逝世。马蒂是独立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卓越的思想家和诗人。 何塞·马蒂于1853年1月28日出生在古巴哈瓦那市,父亲是一名西班牙农民,服役到古巴后退伍并在当地做裁缝。他在小学读书时受到校长门迪维的深刻影响,后者是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自幼立志为祖国独立而奋斗。 马蒂十六岁时便在其诗作中表达了强烈的抗争精神:“艰难险阻,流血牺牲,爱国志士,决不停止斗争!……捍卫祖国,英勇顽强,死得其所,芳名万代传扬。”1869年殖民当局因这些言论逮捕了他。在狱中,马蒂以日记形式写道:“为祖国而死,比活着更强。” 1871年,因政治迫害,马蒂被放逐至西班牙,在那里刻苦攻读并于1874年获得哲学、文学和法学博士学位。殖民当局禁止其回国后,他先后流亡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等地。直到1878年才被允许归国。 1879年8月古巴爆发起义时,马蒂在哈瓦那积极响应。但次月即遭逮捕并再次放逐西班牙。为了筹集资金支持战争与生活所需,他选择新闻业作为职业,并担任《美洲杂志》主编,同时为其他报刊撰写文章,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犀利的语言受到广泛重视。 1892年,马蒂在美国纽约创立了古巴革命党,指导国内的独立斗争。次年4月11日回国,与起义部队会合投入战斗。然而,在5月19日的一场战役中不幸牺牲于双河口平川地带。
【1536年5月19日】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第二个王后被斩首
1536年5月19日(农历1536年4月30日),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第二个妻子被处以死刑,她的头颅在伦敦塔前公开示众。 --- 在这场宫廷政变中,亨利八世的妻子因为被认为有不忠行为而遭到废黜,并最终被斩首。
【1919年5月19日】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决定不承认和约
1919年5月19日(农历1919年4月20日),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决定不承认和约。 法国外长毕勋对陆徵祥说:“保留签字,万办不到。” 25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表示:“至于约上保留办法,予亦不主张。” 22日,英方称:“此事关系极大,和约为协商及共事各国对于敌国之约,不但无不签字之理,抑亦无保留办法。”一致拒绝保留签字的理由是不愿开此先例。 23日,北京政府电令陆徵祥,如不能保留,则全约签字。中国代表团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和约签字问题。王正廷明确反对签约,并指出:“中国从前外交皆主逊让,遂损失种种权利今则让无可让,不得不改变方针,各国屡欺中国,不可再受其欺。” 驻意大利公使王广圻主张签约,认为如果拒绝,日本若以武力威胁,则无法得到其他列强的援助。 顾维钧明确反对签约,他说:“日本志在侵略,不可不留意山东形势关夫全国,较东三省利害尤巨。不签字则全国注意日本,民气一振;签字则国内将自相纷扰。” 驻法公使胡惟德表示:“签字一层,利于国家,毅然为之,不必为个人毁誉计。” 施肇基最后发言说:“此次和约,各小国均不满意,恐不能永久践行,中国亦可以不签字。” 在五位全权代表中,有三位明确反对签字。
【1900年5月19日】 列强要求带兵入京保护使馆
1900年5月19日(农历1900年4月21日),列强要求带兵入京保护使馆。设在使馆的法国兵营,法国大主教樊国梁致函毕盛,因义和团在京师及直隶发展迅猛,请派法国武装人员驻北堂,“保护我们和我们所有的东西”。 26日,各国驻京使团召开会议,讨论了樊国梁信件及中国政治局势。决定照会清朝政府,强烈要求镇压义和团运动。 21日,外交使团首席公使、西班牙驻华公使葛络干向总署提交照会:“我荣幸地将各国驻北京使节昨日通过的决议原文通知殿下和阁下。 ‘一、凡参与拳会操练,或在街头制造骚乱,或继续张贴印刷散发威胁外国人之揭帖者,均予逮捕。 二、义和拳集会之庙字或场所的所有人监护人,以及与义和拳共同策划犯罪活动者,均作义和拳论处。 三、凡负有责任采取镇压措施之官员,犯有玩忽职守或纵容暴徒罪行者,均予惩罚。 四、凡企图杀人放火谋财害命之首恶,均予处决。 五、凡在目前骚乱中帮助及指点义和拳者,均予处决。 六、在北京直隶及北方其他各省公布这些措施,以便人人知晓。’外交团还要我通知殿下和阁下,他们等待对此要求尽快给予令人满意的答复。” 28日,各国驻华公使再次集会,决定调卫队保护各国使馆。葛络干照会总署,要求清廷为调兵进京提供运输便利。 29日,总署答复各国公使照会,拒绝外国军队前来北京。裕禄命令“不准美兵舰所派进京保护使馆之水兵,由铁路火车上装载进京”。当天,英、法、俄、美公使往总署交涉声称:“鉴于严重局势和中国军队的不可靠,各国使节为保护在北京的欧洲人的生命,必须立即调来卫队。如果他们给予便利,卫队的人数将是很少的,但若拒绝给予便利,则人数必定增加,在后面的这种情况下,对中国政府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同时,各国公使分别电令集中于大沽口外各国舰队派兵入京。 中午12时,日军20名自塘沽乘火车赴津;下午5时,美军120名自大沽乘船赴津,作入京准备。法驻津总领事杜士兰面告裕禄:“各国此次送兵进京,并非与中国为难,不过自为保护起见”“兵今日均已到津,无论总署准否,定准明日赴都”。 31日,清廷在无奈之下,同意各国派兵入京护馆,但要求每馆以二三十人为率。总署致电裕禄云:“洋兵护馆,准由火车运送,但人数不得过多,致碍邦交”。当晚7时,英、俄、日、法、美、意等国军队共356人,自津抵京。据裕禄向总署电报说:“计英国兵官三员、兵七十二名,美国兵官七员、兵五十六名,意国兵官三员、兵三十九名,日本兵官二员、兵二十四名,法国兵官三员、兵七十二名,俄国兵官四员、兵七十一名,共计各国兵官二十二员、兵三百三十四名,均随带枪械。”
【1921年5月19日】 中国北方发生饥荒,一万多儿童饿死
1921年5月19日(农历1921年4月12日),中国北方发生严重饥荒,导致一万多名儿童饿死。 今年春天以来,北方地区持续干旱,使得饥荒情况愈发严峻。唐山、内任等五县的灾情尤为严重。记者在灾区看到,树皮被剥光吃净,沿途可见无人掩埋的尸体曝露在荒野中;田里的禾苗枯萎,不见绿色植被;村镇的人烟稀落,房屋残破不堪,一片凋敝景象。 逃荒者四处奔走,难以维持最基本的温饱生活。老弱病残和儿童的生活更是没有保障。据不完全统计,至5月中旬为止,已有12377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此外,还有5057名儿童被贩卖。这些儿童的价格低廉,最低仅一元钱,最高也不过五十元而已。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5月19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