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7年5月15日】 辽太宗耶律德光逝世
辽太宗耶律德光(902年11月25日-947年5月15日),字德谨,契丹名耶律尧骨。他是契丹国创始人耶律阿保机的次子,并在大契丹国第二位担任皇帝(927年12月11日至947年5月15日)。他在位共20年,在947年2月24日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辽朝的首位皇帝。 公元947年5月15日,耶律德光在河北栾城(今河北栾城县西北)去世。为防止尸体腐败,他被盐渍腌制以确保完整运回草原安葬。
【1859年5月15日】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皮埃尔·居里诞生
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1906年4月19日),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曾经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与妻子玛丽·居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皮埃尔由父亲在家亲自教育,自小就在物理与数学方面展现过人才能,并于索邦大学完成学业;其中有关磁性的研究“居里法则”最为著名。 皮埃尔·居里后与玛丽·居里结婚,并且共同从事发射性元素镭与钋的研究。 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在一场马车车祸中丧命。1995年他与妻子玛丽·居里一起移葬入法国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先贤祠。96号化学元素锔(Cm)为纪念居里夫妇而命名。
【1937年5月15日】 美国第一位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诞辰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全名马德琳·科贝尔·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Korbel Albright),1937年5月15日出生。她是捷克裔美国人,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1996年12月5日,克林顿确定连任后提名奥尔布赖特为国务卿候选人,在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后,于1997年1月23日宣誓就职。 奥尔布赖特在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担任美国第64任国务卿,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务卿。目前,她现为乔治敦大学埃德蒙·A·沃尔什外交服务学院教授。除了通晓英语和捷克语外,她还能说波兰语、俄语和法语。
【1999年5月15日】 何厚铧当选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
1999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在此间选举产生。 何厚铧成为澳门第一位由澳门人自己选举的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
【1932年5月15日】 日本五一五政变
五一五事件是日本1932年(昭和7年)5月15日以海军少壮军人为主举行的法西斯政变。政变者袭击了首相官邸、警视厅、内大臣牧野伸显邸宅、三菱银行、政友会总部以及东京周围变电所,导致首相犬养毅被杀。 由于政变规模较小,缺乏建立政权的具体计划,政变者最终自首。在审判过程中,军部大肆煽动舆论为政变者开脱罪责,并借此加强统治发言权。 结果是,在5月26日成立了以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的所谓“举国一致”的内阁,标志着政党内阁时代的结束。
【1949年5月15日】 张轸率部起义武汉和平解放
1949年5月15日,国民党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五绥靖区司令张轸率部在武汉附近举行起义。 在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之时,张轸决心率部起义。
【1955年5月15日】 奥地利国家条约结束了外国控制
1955年5月15日,奥地利国土上将只保留奥地利军队,这是17年来的第一次。 该国自1938年被希特勒霸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队进驻奥地利。 今天签订的条约主要规定了奥地利将作为一个缓冲国,在苏联集团国和西欧民主国家间保持中立。
【1959年5月15日】 科学家警告蓝鲸濒于绝迹
1959年5月15日,蓝鲸是人们知道的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 科学家警告说,如果不对世界性的捕鲸业实行限制,5年后蓝鲸就会灭绝。实际上,蓝鲸的总数已经下降到相当低的水平,以至于单个蓝鲸很难找到异性进行交配。
【2011年5月15日】 中国首次动能末段反导测试成功
2011年5月15日(农历4月13日),中国首次动能末段反导测试成功。图为央视报道截图公开酒泉基地史料馆内部画面,墙上奖章文字显示,同年进行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也取得成功。 内地军事评论员指出,末段反导技术兼具战术性和战略性意义,此次公布表明中国已具备相对完善的反导能力,并在该领域处于世界前列。2016年10月17日,官方媒体公布了酒泉基地史料馆内的画面,展示了2010年和2013年的中段反导试验成功记录。 军事观察员表示,末段反导技术区别于中段反导作战和防空作战,在导弹攻防对抗中具有重大意义。末段拦截的关键在于计算跟踪数据,并在大气层内进行快速反应,这使得该领域的技术难度非常大。 此外,报道还透露了2011年4月12日中国进行了首次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的消息。美国媒体《自由灯塔报》曾在2014年初披露了中国的这一试验性武器,并称五角大楼已将其命名为WU-14。对此,中国国防部回应说,该实验是在正常进行的科研活动。 根据此次曝光内容推测,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实际测试时间早于外界普遍认为的时间点,表明其技术研发进展超出预期,并可能提前具备实战化的能力。这些技术进步对解放军有效捍卫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5月15日】 中国海军舰艇首次进行环球航行
2002年5月15日(农历2002年4月4日),中国海军舰艇首次进行环球航行。中国海军历时4个月的首次环球航行,这是“青岛”号导弹驱逐舰行驶在埃及伊斯梅利亚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河道上。 2002年5月15日,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起航,首次进行环球航行,历时4个月。 人民海军舰艇编队这次环球航行访问,横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远涉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先后对10个国家和港口进行了友好访问,总航程33000多海里。途经14个主要海峡和苏伊士、巴拿马运河,横跨68个纬度,6次穿越赤道,创造了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航经海域最广、访问国家最多等纪录。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2002年7月4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结束对希腊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前往葡萄牙继续环球航行。这是舰艇编队驶离比雷埃夫斯港国际码头。 2002年6月2日,“太仓”号综合补给舰在印度洋中部海域成功地为“青岛”号导弹驱逐舰补给燃油181吨、淡水50吨。 这是编队总指挥、时任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的丁一平将军(左)在埃及亚历山大港接受当地记者采访。
【2008年5月15日】 尼日利亚发生输油管爆炸事件 100人丧生
2008年5月15日(农历2008年4月11日),尼日利亚发生输油管爆炸事件,造成约100人丧生。 尼日利亚红十字会人员表示,在拉哥斯市外的村庄当天发生输油管爆炸并引发大火。目前至少有100人丧生,另有20人受伤。红十字会负责人指出,这条输送提炼过燃油的油管随后引发了火势,并蔓延到外围地区。 附近一所小学遭大火吞噬,许多儿童逃出校园。现在消防员还在现场进行救援。 输油管道引发的爆炸在尼日利亚过去曾有发生。2006年间拉哥斯两度发生油管爆炸起火事件,导致百人死亡。而自2000年以来,至少近千人死于类似事件。
【1991年5月15日】 法国第一位女总理克勒松夫人就任
1991年5月15日(农历1991年4月2日),埃迪特·克勒松夫人受命出任法国总理,她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 早在1965年,她就加入了密特朗的“共和制度大会党”,并于1971年随密特朗并入社会党。在近30年的政治生涯中,克勒松夫人一直深受密特朗总统的器重。密特朗1981年当选为法国总统后,她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女农业部长;两年后政府改组,才华出众的克勒松夫人又担任了外贸部长职务,在任职期间,她多次出访日本和美国,鼓励法国企业家增加出口。 1988年5月,克勒松夫人出任欧洲事务部长,并在法国1989年下半年担任欧共体主席期间,出色地完成了为1993年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准备工作。密特朗总统称赞她“在各个岗位上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和毅力”,并认为“她是领导政府的最合适的人选”。 克勒松夫人在法国社会党内也扮演了重要角色:1975年2月被选进党的领导层,1976年当选为蒂雷镇镇长,1979年当选为欧洲议员,1981年终于在夏特罗选区当选为议员。1983年她被选为夏特罗市市长。 克勒松夫人出生于法国上塞纳省的布洛涅—比扬古,父亲是一名财政稽核员。她的本名叫埃迪特·康皮翁,以优异成绩读完大学课程,并获人口统计学博士学位。她擅长辞令,精力充沛,作风泼辣,常说自己无所畏惧,是个“喜欢挑战”的女性。 然而事与愿违,克勒松夫人上任之初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法国风起云涌的抗议风潮使她难施身手,在位仅仅十个半月便被迫辞职,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一任总理。
【1991年5月15日】 江泽民访问苏联
1991年5月15日(农历1991年4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访问苏联。这次访问是对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89年5月访华的回访。访问期间,戈尔巴乔夫总统设宴欢迎江泽民总书记,并与江泽民总书记举行会谈。 双方就中苏关系的各个方面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在当前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之间不断增强的联系在中苏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去的两年证明,交流情况与看法、交流党的工作经验是有益的。两党之间的交往今后仍将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进行。 1991年5月16日,江泽民出席了中苏两国东段边界协定的签字仪式,并在莫斯科举行记者招待会,在苏联中央电视台发表讲话。在会见苏联公众代表时,他发表了题为《走向21世纪的中国》的重要讲话。 1991年5月19日,中苏双方在莫斯科签署了《联合公报》及《中苏关于中苏国界东段协定》。
【1990年5月15日】 菲律宾宣布中止美国在菲军事基地协议
1990年5月15日(农历1990年4月21日),菲律宾宣布中止美国在菲军事基地协议。
【1967年5月15日】 我国政府强烈抗议香港英国当局对香港居民的暴行
1967年5月15日(农历1967年4月7日),我国政府强烈抗议香港英国当局对香港居民的暴行。 中国外交部负责人召见英国驻华代办,面交中国外交部声明,最紧急最强烈抗议香港英国当局对香港中国工人和居民的暴行。声明指出,5月6日下午新蒲岗人造塑胶花工厂中国工人为反对资方加重剥削进行斗争,香港英国当局竟出动武装警察和“防暴队”对该厂工人和其他中国居民进行镇压。 事后,逮捕了前往香港警署抗议的工会主席和工人代表。11日下午,香港英国当局再次出动大批武装警察,多次使用警棍、防暴枪、催泪弹,并开来军车和直升飞机,对赤手空拳的工人进行更大规模的镇压,逮捕了很多人。 对此,我国外交部向英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1972年5月15日】 美国将冲绳交给日本代管理
1972年5月15日(农历1972年4月3日),美国将冲绳交给日本代管理。1945年6月,美国军队攻占冲绳岛;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后美军仍占领该地,并在岛上修建机场、导弹基地和兵营。冲绳人民从50年代初开始展开回归祖国运动。 1960年4月28日成立“冲绳县复归祖国协议会”;1963年4月28日,开展“冲绳复归祖国日”活动。日本本土也配合冲绳人民举行长达100天的海上、陆上示威游行。在日本人民斗争的压力下,日美两国政府开始商讨冲绳归还问题。 1965年11月,日本总理大臣佐藤荣作访美,与美国总统约翰逊讨论冲绳归还问题。1969年11月,佐藤荣作再度访美,与尼克松总统发表联合声明,定于1972年把冲绳行政权交给日本代管理。 1971年6月,日美签订《冲绳归还协定》,规定美国放弃对冲绳的施政权;冲绳的“美国之音”可继续使用5年;自协定生效日起的5年内,日本向美国支付3.2亿美元,作为接受美国设施、基地工人退职金和撤除特种武器等的费用。 1972年5月15日协定生效,冲绳交给日本代管理。然而,日本对冲绳至今还是没有主权,冲绳是琉球国,日本战败后,必须放弃军事占领的地方,包括琉球国在内。
【1960年5月15日】 中央指示:在农村开展“三反”运动
1960年5月15日(农历1960年4月20日),中央发出《关于在农村中开展“三反”运动的指示》,规定这次“三反”运动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以反贪污为重点。凡是犯有贪污、多占、挪用错误的人,不论数量大小,都必须退赔。 在农村基层干部中,需要进行“三反”检查的,应当是生产队以上的干部和财贸系统的基层干部,特别是公社一级和公社直接经营的企业单位。运动的原则是教育为主,惩办为辅,处分的面一般不宜太宽,以控制在3%以下为宜。
【1957年5月15日】 百万干部下放基层
1957年5月15日(农历1957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先后三次发出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决定。 全国有百万干部下放到农村和工矿企业参加劳动。
【1925年5月15日】 顾正红被日本资本家杀害
1925年5月15日(农历1925年4月23日),顾正红被日本资本家杀害。顾正红出生于江苏阜宁(今滨海县),1921年因家乡遇水灾,随母亲流落到上海。 1924年夏天开始,他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办的工人夜校学习和沪西工友俱乐部的活动,接受党的教育。1925年2月,在内外棉纱工厂工人举行罢工中,顾正红被选为内外棉纱工厂的工人代表,成为第一批工人纠察队队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2月罢工后,由于日本资本家背信弃约,继续克扣工人工资和无理开除工人。同年5月,工人再次罢工。日本资本家以关厂停工破坏工人斗争,顾正红带领工人进行交涉,被该厂日籍职员枪杀,年仅20岁。这一事件激起广大人民的愤怒,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1926年5月15日】 整理党务案事件发生
1926年5月15日(农历1926年4月4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二届二中全会。蒋介石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案。 主要内容是: - 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各高级党部的委员比例不得占1/3以上; - 共产党员不得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 - 国民党员不得加入共产党; - 共产党须将其加入国民党之党员名单交国民党中央保存; - 第三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的指示,均须先交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等。 “整理党务”即国民党右派为限制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的正当活动、破坏国共合作而采取的组织措施。整理党务案被通过后,一些国民党右派分子取代了共产党人担任国民党的部长职务。蒋介石也借此机会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和军人部长等职。 至此,蒋在掌握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之后,继而篡夺了党权、政权和军权。
【1929年5月15日】 蒋冯开战,韩复榘、石友三叛冯拥蒋
1929年5月15日(农历1929年4月7日),蒋冯开战,韩复榘、石友三叛冯拥蒋,冯玉祥在陕西华阴部署反蒋军事行动后,蒋、冯第一次军事冲突开始蒋、冯军事冲突起因于山东事件。 3月,日本与南京政府签订撤出济南的协议,按协议,济南应由负责山东防务的西北军接收,而蒋介石则急令西北军不许接收济南,并通知日方,由中央军接收济南蒋、冯矛盾激化蒋欲解决冯部,冯亦决计反蒋5月16日,西北军将领发出反蒋通电,推冯玉祥为“护党救国军西北路总司令”,并开始军事行动。 17日,国民政府通电,指斥冯玉祥,随即下达讨伐令蒋还委任唐生智为讨逆军第五路总司令,拉唐反冯19日,冯玉祥在陕西华阴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反蒋,5月22日,冯玉祥军将领韩复榘、石友三通电拥蒋,背叛冯玉祥蒋桂战争中,韩复榘奉命率西北军一部参加进攻武汉。 蒋介石占领武汉后,召韩复榘,当面许韩任河南省主席,赠以数十万元巨款,使韩投蒋韩原是冯玉祥的忠实将领,但冯部生活艰苦,治军严厉,韩终被蒋收买蒋又派人给襄樊的石友三送几十万元,石本反复无常,立即表示愿意听从蒋指挥蒋桂战争结束后,冯玉祥略闻此事,仅让韩担任河南省主席之职,剥夺韩的兵权,此举更加引起韩的不满。 华阴军事会议后,韩立即回到旧部,监禁冯所派师长,将其旧部从陕州拉到洛阳,脱离冯玉祥韩、石两人倒戈后,蒋介石为嘉奖他们,分别任命二人为河南、安徽省主席,并奖励500万元作经费韩、石倒戈导致了冯玉祥在与蒋冲突中失败23日,国民党中央下令革除冯玉祥的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党籍。 冯面对蒋的强大压力,谨慎行事,于27日发表下野通电,使蒋失去进攻的口实,蒋、冯军事冲突结束投蒋的韩复榘。
【1919年5月15日】 土耳其爱国记者哈桑·塔赫辛逝世
1919年5月15日(农历1919年4月16日),土耳其爱国记者哈桑·塔赫辛逝世。在土耳其美丽的滨海城市伊兹密尔,岿然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几个大字——“第一枪”;碑座四周的浮雕记载了伊兹密尔人民抗击侵略军的壮烈事迹;碑顶是一尊左手擎旗、右手握枪的普通土耳其人的塑像,他就是土耳其爱国记者哈桑·塔赫辛。 哈桑·塔赫辛原名奥斯曼·聂富莱斯,1890年生于萨洛尼卡港他在那里读完中学,然后到法国巴黎专修法律和哲学的黎波里战争爆发后,他回到土耳其以后又到国外进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活动1918年初返回伊兹密尔,当时帝国主义列强趁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企图瓜分土耳其。 哈桑·塔赫辛立即投入了反对英帝国主义等侵略者,保卫国家独立,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主自由的政治活动。 从1918年11月10日至1919年5月6日,哈桑·塔赫辛不顾官方的封锁和禁令,用不断更改报名的办法,先后出版发行了《人权报》、《自由人权报》、《和平与安宁报》等进步报刊,他亲自担任这些报刊的主编,用笔做刀枪,顽强地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战斗。 1919年2月14日哈桑·塔赫辛在《人权报》上发表文章,猛烈抨击巴黎和会,戳穿了巴黎和会和帝国主义列强高喊“和平”与“各民族自决权”的伪善嘴脸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土耳其每天都在被人用‘毒刀’一块一块地宰割”。 哈桑·塔赫辛告诫人们不要对帝国主义大国存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各种手段去消灭敌人他说:“为了拯救自己,我们必须以发自内心的诚挚紧密团结,严惩企图宰割我们民族躯体的凶手为了使土耳其不致毁灭,宣传、暴动等等一切手段都是合法的。 ”他还说:“我们要满腔热血地用还没有被拔掉的牙齿保卫我们的祖国”哈桑·塔赫辛还提出了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应该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学校应该向穷人的孩子开放,反对少数剥削阶级任意欺压劳动人民等进步的政治主张。 他在1919年3月22日《人权报》上刊登的题为《下层》的文章中写道:“如果说我们这里有个阶级值得重视,那么,毫无疑问,那就是下层阶级——农民、技工、小贩一句话,他们是劳动人民这个阶级的人民用自己的汗水换取面包,用他们的劳动成果充实国库他们是后备军、输血队。 但是,他们却往往被遗忘,受到轻视,甚至在政治上被剥夺了选举权”他还写道:“贫穷意味着遭受灾难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穷人的孩子没有上学的机会,成了文盲他们将成为满足投机商、地主、暴君和独裁者私欲的玩物”哈桑·塔赫辛这些进步的政治主张,对唤醒民众,教育和团结人民起来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势力进行斗争起了很大作用。 为了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他组织了伊兹密尔维护奥斯曼人权利协会这个协会于1919年3月17日至19日,在埃尔哈姆拉影院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代表大会土耳其许多地方官员、释典官和各阶层人民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这是土耳其历史上和安那托利亚半岛上破天荒的第一次盛会。 大会做出决议:一旦占领军入侵伊兹密尔,土耳其人民就要起来进行反抗5月14日《反占领宣言》发表了哈桑·塔赫辛是这份宣言的起草人之一5月15日晚伊兹密尔人民做出决定:抗击即将登陆的受英帝国主义指使的希腊侵略军!1919年5月15日侵略军在伊兹密尔登陆他们像一群扑向肥肉的饿狗,向市区猛扑过来。 突然,枪声划破了伊兹密尔上空的寂静,仇恨的子弹穿透了敌人的心脏一个高大的身影屹立在占领军面前,这就是哈桑·塔赫辛,他满怀对人民的赤胆忠诚和誓死捍卫祖国独立的坚强信念,在安那托利亚打响了土耳其人民抗击侵略军的第一枪,这一枪是燃起民族解放战争燎原烈火的第一粒火星。 恼羞成怒的侵略军以百倍的疯狂在伊兹密尔进行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哈桑·塔赫辛也在这一天英勇殉难哈桑·塔赫辛虽然倒下去了,但他的枪声唤醒了全体土耳其人民在伊兹密尔的街道上,在爱琴海沿岸,在安那托利亚的山区、在丘库尔奥瓦平原,千万个塔赫辛紧握枪杆投入了民族解放战争。 经过3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侵略者终于被赶出了土耳其的国土。
【1911年5月15日】 石油托拉斯被认为非法
1911年5月15日(农历1911年4月17日),石油托拉斯被认为非合理。美国最高法院作出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裁决:认为美孚石油公司垄断贸易,令其在6个月内解散。 可是,最高法院在令其解散的同时还作出一件有历史意义的事。他们认为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并非机械地禁止一切垄断贸易,而是禁止不合理的垄断。于是美国最高法院将一个迄今为止国会未予阐明的定义写进了这条法律。最高法院对反托拉斯法的这种解释将对今后处理托拉斯案件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解释立即遭到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罗伯特-M-拉-福莱特的抨击,福莱特是共和党进步派的领导人。 他说:“我认为最高法院这种解释恰恰是为托拉斯所欢迎,为国会所一贯反对的。” 最高法院在处理美孚石油公司案时,赞同第八巡回起诉法院的裁决,同时对下级法院的这一裁决作了修改--将原来的在30天内解散这一大型石油垄断公司的期限改为6个月。 最高法院作出的另一裁决是美孚石油公司在解散之前还可以营业。其理由是如果让它立即停止营业,就会使人们对原油和精制油供应是否充足及无货源的问题产生不安心理,因此会对公众造成严重影响。
【1912年5月15日】 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
1912年5月15日(农历1912年3月29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大学,于1898年7月3日开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是其立学宗旨。初拟设大学、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10科,以达“总古今,包中外,该体用,贯粗精”之目的。 招收官僚子弟及各省中学堂毕业生入学。戊戌变法失败后,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每堂也仅有10余人,性质仍与旧式书院相近。1902年复校。 1910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是一所文理科综合大学。
【1911年5月15日】 美最高法院裁定美孚石油公司解散
1911年5月15日(农历1911年4月17日),美最高法院裁定美孚石油公司解散。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认定美孚石油公司垄断贸易,令其6个月解散。裁决书认为,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并非机械地禁止一切垄断贸易,而是禁止不合理的垄断。这种判决将对今后处理托拉斯案件产生深远影响。
【1905年5月15日】 赌城“拉斯维加斯”正式建市
1905年5月15日(农历1905年4月12日),赌城的“拉斯维加斯”正式建市。 拉斯维加斯(LasVegas)是美国内华达州的最大城市,以赌博业为中心的庞大的旅游、购物、度假产业而著名,是世界知名的度假圣地之一。从一个巨型游乐场到一个真正有血有肉、活色生香的城市,拉斯维加斯在10年间脱胎换骨。 每年来拉斯维加斯旅游的3890万旅客中,来购物和享受美食的占了大多数,专程来赌博的只占少数。内华达州这个曾经被人讽刺为“罪恶之城”的赌城,已经逐步成熟,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了。 在30年代,内华达州决定使赌博成为合法的事业,此令一出,几乎在一夜之间,市区的赌场纷纷成立,查尔斯顿娱乐区和死谷国家博览馆就很具代表性。拉斯维加斯的“赌城”之名也就此传开。 250家赌场和6万多个“吃角子老虎”,日夜开业,其气派可与欧洲摩纳哥的世界赌城蒙特卡罗相比。现在的拉斯维加斯已拥有全世界顶尖的度假酒店,和世界一流的大型表演及高科技的娱乐设施。
【1904年5月15日】 中国红十字会创立
1904年5月15日(农历1904年4月1日),清廷命外务部照会瑞士,声明愿意加入红十字联约。 24日,清廷拨款10万两,作为红十字会的开办费。由于日俄战争竟然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旅居关外的各国侨民都在本国红十字会的资助下,乘坐印有红十字标记的船舶车辆逃离战区。 清廷也派遣轮船到东北接运中国难民,但俄国政府却说中国进入战区的船舶和人员不属于红十字会,声称不予保护,并阻挠中国船只。消息传到上海,各界为之震愤,当即由绅商沈敦和与英、美、德、法等中立国领事磋商,成立了“美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又名“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并取得了清廷的支持。 5月29日,红十字会订立了暂行章程。该会成立后,立即前往东北接运难民,同时,在东北各省设立分会,扩大救济灾民、资送回籍和战后放赈工作。
【1988年5月15日】 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
1988年5月15日(农历1988年3月30日),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首批一个摩托化步兵旅1200名官兵乘坐300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于当天上午从楠格哈尔省首府贾拉拉巴德出发,在喀布尔举行撤军仪式后离开这里开始北撤。在贾拉拉巴德,苏军共驻扎4个旅,第一批只撤走一个旅。 按照关于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苏联需在3个月内撤出其在阿富汗一半军队,并在9个月内全部撤离——11.5万人由芬兰将军劳利·赫尔米宁率领的联合国观察员小组负责监督苏联的撤军。
【1943年5月15日】 共产国际宣布解散,中共中央表态欢迎
1943年5月15日(农历1943年4月12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共产国际执委会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发展的需要,并考虑到国际形势和国际工人运动所发生的变化,各国共产党及其领导者的成长与政治上的成熟,若干支部提出解散共产国际的要求。22日,共产国际向全世界公布这个决定。 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完全同意共产国际提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曾经获得共产国际的帮助,但是,很久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即已能够完全独立地根据自己民族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决定自己的政治方针、政策和行动。” 并宣布“自即日起,中国共产党解除对于共产国际的章程和历次大会决议所规定的各种义务”。 当晚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报告,肯定了共产国际在帮助中国革命事业所做的伟大功绩,并解释了共产国际解散的原因。指出共产国际解散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号召全党同志应提高责任心,发挥创造力。
【1936年5月15日】 舒施尼格成为奥地利唯一政党的首脑
1936年5月15日(农历1936年闰3月25日),库尔特·舒施尼格总理担任了奥地利唯一合法政党“祖国阵线”的领袖,从而巩固了他对国家的统治。 在维也纳的一次政党的领导人会议上,前任副总理欧内斯特·冯·斯塔勒姆贝格王子被解除了他在祖国阵线党中的领导职务。在这些领导人的微笑中,斯塔勒姆贝格竟被任命为祖国阵线党“母亲帮助部”的赞助人。斯塔勒姆贝格王子当时正在去往罗马,观看在那里举行的奥地利——意大利足球比赛,因此,无法对这一羞辱作出反应。 这一行动使舒施尼格控制了奥地利所有军事力量,包括曾由斯塔勒姆贝格王子指挥的民兵。 舒施尼格说他之所以接过祖国阵线的领导权,是因为奥地利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迫使他统一国家的领导权。他说,双重领导曾给奥地利带来了许多困难。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5月15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