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4月21日】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逝世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 他交友甚广,迪士尼、魏伟德、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 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于1910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并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1995年4月21日】 国务院原副总理康世恩逝世
康世恩(1915年4月20日-1995年4月21日),河北省怀安县人。曾在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曾长期担任石油、能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曾任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等职。因对“渤海二号事件”负有直接领导责任,曾受到“记大过处分”,成为国务院副总理中,受“记大过处分”的第一人。 1995年4月21日因患癌症,在北京病逝,享寿80岁。
【1926年4月21日】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生
伊丽莎beth二世(英语: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原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全称“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女王,英联邦元首,国教(圣公会)的捍卫者伊丽莎beth二世”,是现任英国君主,是英国及英联邦16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登基于1952年2月6日(加冕于1953年6月2日)。 2012年6月2日是英国女王伊丽莎beth二世登基60周年的纪念日,已经86岁高龄的女王通过白金汉宫发表声明,明确表示自己没有让位的念头,要继续担任女王,“把余生都奉献给国民”。
【1998年4月21日】 中国政府取缔传销
传销(单层次传销/多层次传销),是一种透过人传人的方式来达至销售的市场策略,这在幅员广阔而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尤其有效。因此,传销在北美及大洋洲十分盛行。 “传销”一词在不同的中文地区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销一词的官方定义目前是多层次直销和层压式推销的合称,属于一种经济犯罪行为。 1998年4月21日,中国宣布不再允许任何形式的传销经营活动。已批准登记的最迟应于10月31日前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1996年4月21日】 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被炸死
焦哈尔·杜达耶夫(1944年4月15日-1996年4月21日),原名焦哈尔·杜季·穆西,是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前总统,同时也是车臣独立运动的领袖。 八一九事变后,杜达耶夫作为车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在格罗兹尼发动政变。9月6日,他夺取了最高苏维埃的权力。 由于在八一九事变中曾支持过鲍里斯·叶利钦,不久之后,他在车臣的领导地位被俄罗斯认可。10月27日,杜达耶夫当选为车臣共和国总统,并随即宣布车臣独立。 1996年4月21日深夜,在与哈斯布拉托夫通话时,杜达耶夫被俄军A-50空中预警机根据无线电波锁定位置,发射导弹炸死。
【1153年4月21日】 金朝改燕京为中都
1153年4月21日(金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金迁都,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 汴京被称作南京(今河南开封)。上京改称为会宁府。同时,中京大定府更名为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南)。
【1946年4月21日】 英国凯恩斯勋爵逝世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第一代凯恩斯男爵(John Maynard Keynes,1st Baron Keynes,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一般称作凯恩斯。他是英国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应积极扮演经济舵手的角色,透过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对抗景气衰退乃至于经济萧条。 凯恩斯的思想不仅是书本里的学说,也成为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世界性经济萧条时的有效对策,并且构筑起1950年代至1960年代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繁荣期的政策思维。因此,世人夸他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或译救世主)”、“战后繁荣之父”。 1946年4月21日,凯恩斯在索塞克斯(Sussex)家中逝世。
【1960年4月21日】 巴西迁都到巴西利亚市
巴西利亚(Brasília),又译巴西里亚,是巴西的首都。位于巴西高原海拔1158米处,1956年由巴西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力主张并耗费巨资历时41个月建成。 该城市以新市镇、城市规画方式规划兴建,也以飞机状的大胆设计及快速增长的人口而著名。自1960年4月21日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后,其发展一直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并把繁荣带到了巴西中西部,带动了整个国家一起发展进步。 联合国把它定为“人类历史文化保护城”,因此巴西利亚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文化遗产。
【1918年4月21日】 德一战王牌飞行员里希特霍芬阵亡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全名曼弗雷德·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Manfred Albrecht Freiherr von Richthofen),生于1892年5月2日,死于1918年4月21日。他是德国飞行员,被称为王牌中的王牌(ace of aces)。他也是战斗机联队指挥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落最多敌机的战斗机王牌,共击落了80架敌机。 里希特霍芬于1918年4月21日上午11时,在索姆河附近的莫兰角(Morlancourt)飞行时被一颗303口径子弹击中后身亡。遗体由最近的澳洲航空团第3飞行中队负责处理。
【2019年4月21日】 斯里兰卡爆炸案
2019年4月21日(农历2019年3月17日),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等地先后发生了8次连环炸弹袭击,涉及至少3座教堂及3家酒店。4月22日,斯里兰卡发生第9次爆炸。4月24日,斯里兰卡一电影院附近再次发生爆炸。 2019年4月25日,斯里兰卡卫生部发表声明,将21日连环爆炸袭击的遇难人数从359人修正为“250人至253人”。另外,已有70名嫌疑人被逮捕。同日,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程学源表示,失联5名中国公民中,有4人疑似死亡。 4月25日,经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确认,事件中最后一名失联中国公民已经找到,并经亲属确认已经遇难。 2019年4月25日,斯里兰卡国防部长费尔南多因连环爆炸事件辞职。
【2019年4月21日】 麦当劳吃出避孕套事件
2019年4月21日(农历2019年3月17日),在澳大利亚的一家麦当劳里发生了一个严重的卫生事件。一个2岁的小女孩在用餐时吃出了一个用过的避孕套。据《太阳报》报道,事发当天,一家人在澳大利亚珀斯的麦当劳吃饭。 当父母发现女儿将避孕套塞进嘴里后立即采取行动,从她身上取下黑色避孕套,并带她去医院检查。孩子的母亲温迪表示,她并不清楚女儿是如何拿到避孕套的。 在就医过程中,医院要求他们回到麦当劳获取避孕套以进行疾病检测。然而,麦当劳工作人员拒绝提供避孕套。温迪担心如果避孕套上有性病,女儿可能会因此受到感染,并指出必须等待三个月才能进行血液检查。 面对这一情况,麦当劳发布道歉声明称,事件令人遗憾,并将采取措施确保清洁和安全。他们强调每30分钟会执行一次值班路线检查。
【2001年4月21日】 张君李泽军等14名罪犯被判死刑
2001年4月21日(农历2001年3月28日),张君、李泽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分别在重庆市、湖南省常德市公开进行一审宣判。 张君、李泽军等14名罪犯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他4名犯罪分子被判死缓或无期徒刑。 2001年4月14日起,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君等18名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审理。除张君拒绝法院为其指定的律师外,其他被告人均自行行使辩护权或委托了辩护人参与庭审。 法庭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查、辩论,并听取被告人最后陈述。公诉机关提供了大量物证、证言、鉴定结论及勘验检查笔录作为证据。张君、李泽军等人对抢劫、故意杀人、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等罪行供认不讳。 经审理查明,自1991年6月至2000年9月,张君单独或伙同他人,在重庆、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地实施了22次持枪械抢劫和故意杀人行为。共计致28人死亡、5人重伤、15人轻伤、2人轻微伤,并劫得财物价值人民币536.9万元,以及5辆出租轿车、2支微型冲锋枪及子弹20发。 对张君、李泽军案的公开宣判展示了司法机关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的决心,也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
【1967年4月21日】 希腊发生军事政变
1967年4月21日(农历1967年3月12日)凌晨,希腊军人发动政变上台,实行军人专政。 同一天,希腊国王康斯坦丁在一个新政府宣誓。这个新政府由帕帕多帕罗斯上校领导。 当天,希腊军方还逮捕了坎南罗帕罗斯总理和数以百计的被指控为共产党的人。 7年后,希腊再度由文官执政。
【1962年4月21日】 萨兰被捕秘密军队组织失去领导人
1962年4月21日(农历1962年3月17日),反对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极端恐怖组织领导人苏尔·萨兰将军今天在巴黎被指控犯有反对国家罪。萨兰是秘密军队组织或叫O-A-S的头目,现被关进巴黎的一所监狱里。 他昨天在阿尔及利亚落网,使这个恐怖组织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个组织已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国杀死和致残数百人。萨兰是被逮捕的4名将军中的最后1个。这4人是在阿尔及利亚领导了一次反对夏尔-戴高乐总统的未遂军事政变后遭到逮捕的。 4位将军中的两个人,毛里斯·-沙尔和安德鲁·泽勒是在去年被捕的,并被判处15年徒刑。爱德蒙-儒奥是秘密军队组织中仅次于萨兰的第2号人物,他于上周被一个由民事和军事官员组成的陪审团判处死刑。此判决不能上诉。 还在萨兰躲藏在阿尔及利亚时,就曾被缺度处死刑,但根据法国法律,必须对他重新进行审判。法庭计划于下月开庭。
【1959年4月21日】 郑州黄河新大桥通车
1959年4月21日(农历1959年3月14日)上午,数千建桥职工和河南省、郑州市各界代表汇集在桥头,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郑州黄河大桥是我国桥梁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在黄河上建成的最大一座永久性的铁路复线桥。这座大桥长近三公里,全部是由我国自己设计和修建的。 大桥在1958年5月动工兴建后,建设者充分发挥了敢想敢干的精神,成功地运用和发展了武汉长江大桥管柱基础的施工方法,并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创造了在黄河中下沉巨型管柱等一套建桥先进经验。因此,这座大桥得以比国家计划提前半年建成。 在建桥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壮大了建桥技术队伍,在黄河这种特殊的地质、水文条件下获得了宝贵的建桥实际经验,为今后在黄河上建设新的大桥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这座大桥通车后,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京广铁路的运输能力,而且对于提高陇海干线运输能力也有很大作用。 过去,这里虽有一座黄河老桥,但由于它是一座单线桥,通过能力远远不能适应今天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需要。过去经常有满载钢铁、煤炭、机械等物资的列车拥挤在桥头两岸等待让车。随着这座大桥的通车,就会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百万雄师渡长江
1949年4月21日(农历1949年3月24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百万雄师渡长江。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是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后亲自签发的命令。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被消灭殆尽,蒋介石却仍然妄想作垂死挣扎。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但这只是一个骗局,他依然大权在握,国民党政府也根本没有改变其顽固的反动立场。他们玩弄反革命的两手:一方面发表和平声明,散布和谈烟幕,企图以实现和平的名义,保存反动势力,取得喘息时间;另一方面在长江沿岸构筑坚固防线,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制造新的南北朝的局面,然后伺机卷土重来。 1949年4月1日至15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进行了谈判,并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4月2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商定的《国内和平协定》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拒绝,这样反动派的面目彻底暴露,他们叫喊“和谈”只不过是个骗局。 于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向全体人民解放军发出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及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949年4月21日,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长达千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险,打响了著名的渡江战役。我军乘坐的无数大小船只,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从各个港口涌出,向对岸飞驰而去。 在猛烈炮火的轰鸣声中,国民党反动军队的阵地成了一片火海,他们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蒋介石苦心经营的所谓“立体防线”,在我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土崩瓦解。火光映红了江面,映红了征帆,一支支突击队在火光中奋勇前进。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敌人防线,占领了江南广大地区。 4月23日,我军百万雄师全部渡过长江,向南京等地发起了猛烈进攻,并于这天深夜攻占了国民党政府的所在地南京。南京简称为宁,古时又称金陵、秣陵、建业、建康是我国的六朝古都。三国时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五代时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均建都于此。1927年以后南京成为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预示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
【1956年4月21日】 日本水俣病事件
1956年4月21日(农历1956年3月11日),日本水俣病事件在日本水俣市首次出现,该地因此闻名。 水俣病的成因为汞中毒,患者会手足麻痹、步行困难,有运动障碍、失智、听力及言语障碍;严重者会发生痉挛、神经错乱,最终导致死亡。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1956年左右在水俣市附近发现病症,并依地得名;与痛痛病、四日市哮喘并列为日本四大公害病之一。先天性水俣病患者贵子和妈妈(尤金·史密斯《水俣》系列)记录了这一时期的情况。 1956年4月21日,水俣湾入江村一名5岁女童出现口齿不清、走路困难等症状,医院于5月1日正式上报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怪病”。随后女童死亡。当地村民陆续出现类似症状,死亡病例增加。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病因是窒素公司一家氮肥厂排放含汞工业废水,致使水俣湾附近海域鱼和贝类体内形成甲基汞等有机水银化合物,经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侵害神经系统和其他部分。然而,窒素公司不但没有停止排污,反而试图掩盖真相,甚至雇打手暴力阻挠调查。 日本政府直到1968年9月才正式认定窒素公司排污致病,但已造成延误。截至2001年3月,环境省认定2265名患者,其中1784人已经死亡。 自1908年起,日本窒素肥料(现为窒素化学公司)设厂于水俣市以来,该地依靠其工厂快速发展,甚至被称为“企业城下町”。然而,工厂长期排放含甲基汞的废水,导致海中生物受污染,居民因捕食海鱼而中毒。全市人口中有约四分之一受害。
【1930年4月21日】 五大国签署海军条约
1930年4月21日(农历1930年3月23日),以控制海军军备竞赛为目的的伦敦海军条约,在圣詹姆斯宫举行签字仪式。 这个条约是5个海军大国进行长达14个星期讨论的结果,这5个国家分别是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其中,法国和意大利不同意条约的具体条款,因此,对海军的限制仅适用于美国、英国和日本。 条约限制各种舰艇的吨位,并且减少战列舰的数量。 在通过无线电从伦敦向纽约广播的一篇谈话中,美国国务卿亨利·史汀生说,这次会议“使我更加相信和平的外交方式最终会代替战争”。
【1871年4月21日】 中国教育家杨昌济诞生
1871年4月21日(农历1871年3月2日),中国教育家杨昌济诞生。他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名怀中,字华生。 1898年,就读于岳麓书院期间,杨昌济不顾山长阻挠,加入进步团体南学会,宣传新学、新政,并赞同谭嗣同的“以民为主”的政治思想。戊戌政变失败后,他避居家乡,研究经世之学。 1903年,东渡日本留学,主攻教育学;1909年留学英国,专攻哲学、伦理学。此后任教于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等多所学校,并支持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的主张。 1918年6月,应蔡元培之聘,杨昌济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他为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筹措经费,推荐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并促成爱女杨开慧与毛泽东的婚恋关系。 五四运动时,发表《告学生》一文,表达对青年的热切期望。参与发起北大哲学研究会,著文号召青年敢说敢做。杨昌济关心毛泽东、蔡和森等进步青年,并鼓励他们“欲栽大木拄长天”。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并归葬长沙县板仓。因世居板仓,他被人称之为“板仓先生”、“板仓杨”。著作包括《达化斋日记》、《杨昌济文集》和《劝学篇》,译有《西洋伦理学史》等书,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发表论文。
【1782年4月21日】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诞辰
1782年4月21日(农历1782年3月9日),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诞辰。他幼年失学,缺乏与同龄儿童经常接触的机会,曾随一名林业人员干活,对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后来学习过一些非正规的大学课程。23岁时在一所学校任教,他认为只有通过彻底改造教育制度才能重建德国。 1814年任柏林大学矿物博物馆馆长。晚年在事业上实现了两件事:成立一所自称为“儿童养育学院”的幼儿园;创建一所供膳宿的小型师范学校。 在教育思想方面建立了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认为改进学前教育是全面教育与社会改革的重要开端。他倡导的幼儿园运动得到全世界的拥护与支持。 1852年6月21日逝世。
【1728年4月21日】 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诞生
1728年4月21日(农历1728年3月13日),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诞生,她是俄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原名索菲娅·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 在俄国历史上,叶卡捷琳娜女皇与彼得大帝齐名。她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于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参加宫廷政变后登上皇位。 她在对外政策上,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与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并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她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其政绩卓越,一段段令人目不暇接的情史也成为了历代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她的才干与名气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并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1796年11月6日,叶卡捷琳娜因中风在极度痛苦中结束了她辉煌的一生。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妹妹——叶卡捷琳娜公主。
【1519年4月21日】 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多·科尔蒂斯率领的船队在墨西哥登陆
1519年4月21日(农历1519年3月23日),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多·科尔蒂斯率领约600名步兵和200名印第安人,携带10门大炮、16匹战马,分乘11艘船,在墨西哥东海岸韦腊克鲁斯登陆,向阿斯特克人的国家发动进攻。 同一天,西班牙贵族埃尔南多·科尔蒂斯(1485—1547年)派人给国王蒙特祖马二世(1475—1520年)送去大量金银珠宝,请求退兵。然而,科尔蒂斯却挑拨离间,与许多对蒙特祖马不满的部族结成同盟,并于11月进入墨西哥城。 国王蒙特祖马不仅不抵抗,反而亲自主持盛大的欢迎仪式,将科尔蒂斯迎进王宫里。科尔蒂斯设计逮捕了蒙特祖马,并以他的名义实行统治,勒索金银珠宝。 1520年6月,印第安人奋起反抗,科尔蒂斯一伙乘夜雨仓皇出逃,被杀和落入湖里淹死者不计其数,抢来的财宝也落入湖底。这就是著名的“忧伤之夜”。 1521年8月,科尔蒂斯再度率兵攻入墨西哥城,将墨西哥变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并称其为“新西班牙”。此后,西班牙人又侵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
【1928年4月21日】 共产党人罗亦农在上海被杀
1928年4月21日(农历1928年3月2日),共产党人罗亦农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罗亦农生于1901年,湖南湘潭人,出身于富裕家庭。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自幼富于正义感,在家门口贴上讽刺父亲的对联。他曾到上海求学,并与陈独秀相识。 1925年3月回国后,参与组织和领导了省港大罢工及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历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长、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927年6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大革命失败后调任湖北省委书记。 1927年8月在中共中央八七会议上,他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八七会议”后,组织领导了鄂南暴动。同年11月在上海出席了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与周恩来、李维汉组成中央组织局,担任主任。 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贺治华(朱德的第三位妻子)和何家兴出卖被捕。在狱中写下绝命诗:“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表达了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 2009年9月14日,罗亦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1898年4月21日】 美西战争爆发
1898年4月21日(农历1898年闰3月1日),美西战争爆发。这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第一场带有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美国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就是想从比较落后的强国——西班牙手里夺取新的殖民地,以求重新瓜分世界。 古巴和波多黎哥是美国首先注意的地方,这不仅由于这两处是重要的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地处通向中美洲、加勒比海水域和巴拿马地狭的要冲,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另外,美国当时也很需要菲律宾群岛,因为美国知道这是使它能开辟东亚市场的一个重要据点。因此,美西之间的战争已成为不可避免。 1898年2月15日,停泊在哈瓦那的美国军舰“缅因号”,在谁也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了爆炸,这事件成了美国发动战争的导火线;西班牙为避免军事冲突,尽管经过多方努力但结果徒劳无益。1898年4月20日,美国向西班牙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西放弃古巴;当西班牙宣布投降并打算求和时,美国于4月21日开始了军事行动。 在美国在古巴国土上发动的战争中,表面上是为了支持古巴的民族解放斗争,让古巴的起义者负起主要责任。然而,在西班牙宣布投降举行谈判的时候,美国人却拒绝了古巴起义者派出代表,并公然地代替西班牙占领了古巴。1898年12月10日于巴黎签订的美西和约中,美国得到了它原来需要得到的所有要求;古巴成了它的保护国,菲律宾群岛、波多黎哥和关岛也都割让给了美国。 美西战争(1898年4月——1898年8月)历时3个月。这场战争通常被称为西班牙帝国的最后挣扎和美国世纪的破晓,但实际上仅仅持续了大约3个月,并没什么好夸耀的;所谓的“解放”古巴的所谓“辉煌的一战”于1898年4月开始,原因是一艘在古巴附近的美军军舰发生神秘爆炸,美国将凶手指向西班牙。战争最终在美国政府声称要保障通向亚洲市场的航路安全下蔓延到了西班牙在太平洋的殖民地。 12月,双方签订了和平协定,古巴获得独立,波多黎各和关岛由美国管辖;美国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菲律宾。然而,关于这场战争的时长还有另外的看法,美国在菲律宾很快陷入了一场血腥抵抗,虽然不久前菲律宾人还与美国并肩作战。最终美军镇压了抵抗,并直到1946年才承认菲律宾独立。
【1901年4月21日】 清廷筹办“新政”机构成立了督办政务处
1901年4月21日(农历1901年3月3日),清廷成立了以奕邝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主持“变法”的机构,筹办“新政”。 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大臣,刘坤一、张之洞为参与政务处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负责制订各项措施,掌管各地官吏奏章及办理全国官制、学校、科举、吏治等。 但政务处并无实权,只不过是军机处的骈枝机关,主要任务是参酌中外的政治民政部列成条文,汇编成“政典”供西太后参考。 而在举办“新政”过程中起实际作用的还是各省督抚,尤其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和直隶总督袁世凯。
【1816年4月21日】 《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出生
1816年4月21日(农历1816年3月24日),夏洛蒂·勃朗特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穷牧师家庭。她是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是活跃在英国文坛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也是三姐妹中年龄最大的。 勃朗特三姐妹都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名字: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绪。 夏洛蒂的母亲不幸早逝,八岁的她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回到家乡,在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时期。 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这一职业道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莉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未能办成。 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夏洛蒂以笔名柯勒、埃利斯和阿克顿·贝尔创作诗歌并投稿。1847年,她的代表作《简·爱》出版。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阐释了“人的价值=尊严+爱”的主题。 《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 《简·爱》是一部反响巨大的书。出版商在1847年10月就出版了这部作品。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次年印行第三版时,《评论季刊》上提到“《简·爱》与《名利场》受到同样广泛的欢迎”,乔治·艾略特则深深地被《简·爱》陶醉了。 1855年3月31日,夏洛蒂·勃朗特去世。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4月21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