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3日】 全国人大批准三峡工程
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世界罕见的三峡工程,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 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性,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对己发现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妥善解决。
【1965年4月3日】 民国才女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又叫陆眉,别名小眉、小龙,江苏武进人。近代女画家,擅长跳舞、京戏,散文、诗作广受读者及作家好评。 与名家习画之后,受到画界好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陆小曼先后担任上海文史馆馆员及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后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并出任该党上海市徐汇区支部委员。 陆小曼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她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成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3岁。
【1991年4月3日】 英国现代文学家格林去世
亨利·格雷厄姆·格林(Henry Graham Greene,1904年10月2日-1991年4月3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1932年写的一部小说《Stamboul Train》大获成功。 1949年他作为编剧编写了电影《黑狱亡魂》,这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他的作品探讨了当今世界充满矛盾的政治和道德问题,他将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能力使他获得了广泛好评。格雷厄姆·格林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从来没有获奖。 1991年4月3日,格雷厄姆·格林死于瑞士。
【1946年4月3日】 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成立
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多个国家派代表成立的。该委员会由苏联、美国、中国三国各派一人以及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四国联合派出一名代表组成。 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于1946年4月3日在东京成立,由盟军最高统帅(或其代表)担任主席。 委员会的任务是实施《波茨坦公告》,确保日本遵守投降条款,彻底解除日本武装,并推动日本走向民主化。此外,委员会还需与盟国占领军最高统帅就对日占领和管制问题进行“协商”并提出建议。
【2017年4月3日】 俄圣彼得堡地铁恐袭
2017年4月3日(农历2017年3月7日),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半,圣彼得堡地铁站发生爆炸。 俄官方将此次爆炸定性为恐袭。俄罗斯反恐委员会称,此次爆炸造成11人死亡,45人受伤。 此前有媒体称“普京座驾原本要经过圣彼得堡爆炸地铁站”,但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予以否认。 此前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网4月3日报道,圣彼得堡当地官员表示,事故造成至少50名受害者,但没有说明具体伤亡人数。另有消息称,地铁爆炸造成至少10人死亡、20人受伤,暂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塔斯社最新消息显示,俄罗斯总检察院已将该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 克林姆林宫回应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知晓此事,爆炸原因尚未查明。 莫斯科加强了安保措施,普京强调政府将继续彻查此案,考虑所有可能的原因,包括恐怖主义袭击。爆炸的恐袭性质被列为调查的第一要务。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提到,在爆炸发生时,普京正在圣彼得堡郊外的斯特列利纳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举行会谈。 据塔斯社消息,圣彼得堡所有地铁站已经关闭,防爆小组和救援人员正在应对紧急情况。内部人士称,爆炸由小型自制装置引起,爆炸当量约200-300克TNT,其中还包含钢钉等破坏性物品。
【2007年4月3日】 亚洲女首富龚如心去世
2007年4月3日(农历2007年2月16日),亚洲女首富龚如心去世。 龚如心,英文名Nina Wang Kung Yu-Sum,1936年9月29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温州市。她是香港企业家,与其丈夫王德辉共同经营华懋集团,资产超过300亿港元,曾为亚洲女首富、华人世界第一女富豪。 龚如心因常以两根辫子的特别造型露面而有“小甜甜”之称。她生于民国时期的上海市,是家中的长女,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1955年,龚如心赴香港念玛利诺修院学校,中五辍学后曾在一家会计师楼担任秘书。 其父龚云龙是上海英资油漆厂ICI职员,家翁王廷歆是漆油代理。两家在上海是世交,龚如心两三岁时已认识日后的丈夫王德辉。 1955年龚父去世,王德辉向龚如心提出搬到自己家中居住,并于同年9月29日18岁生日当天迎娶龚如心。但王父反对两人交往,而王母亦认为龚如心太“野”,并认为龚家的家势不匹配。 龚如心与王德辉的关系是开拍影视作品的好题材。他们在青梅竹马的基础上显得相当恩爱。龚如心曾指年青时身边有不少追求者,但最终觉得王德辉最疼自己。 龚如心在会计师楼任职秘书期间,因经常串错英文字而遭人责骂。王德辉鼓励她反击,并建议她到华懋工作。 1960年,王氏父子成立华懋置业,经营地产业务。1967年六七暴动时,他们趁地价大跌买入新界多幅地皮,令集团转型成为地产发展商。 不过他们的婚姻关系在此期间出现了波折,据王德辉家族在争产官司中披露,王氏于1967年曾有外遇。1968年,王父曾在机场发现龚如心与一位商人举止亲密,并暗中报警。最终,华懋集团由龚如心担任董事局主席及管理。 1990年和1994年,龚如心两次成功赎回丈夫。1994年3月,她以华懋集团名义计划投资兴建全世界最高的108层的如心广场,但最终因政府的高度限制问题被迫一分为二,并被罚款5.6亿港元。 2004年,龚如心证实患上卵巢癌症,此前有接受高剂量雌激素治疗的记录。2005年她身患重病,请风水师作法种生基后送与1000万元。 2007年4月3日,龚如心在养和医院逝世,终年69岁。 2007年4月4日下午,华懋集团公布龚如心于4月3日辞世。同年4月6日,地产建设商会主席何鸿燊表示,他听闻龚如心为人太过悭俭,有病却不愿看医生,直至赢了官司、得到巨额遗产后才首次就医,并收到坏消息。 2007年4月4日下午,华懋集团公布龚如心于4月3日在养和医院逝世。丧礼详情容后公布。
【2001年4月3日】 日本政府篡改历史的教科书 引起中、朝、韩等国的强烈愤慨
2001年4月3日(农历2001年3月10日),日本政府通过了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立即引起中国、朝鲜、韩国等历史上饱受日本侵略国家的强烈愤慨,各国政府纷纷表示抗议。 这本美化日本侵略、歪曲历史事实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由扶桑社出版,在2000年送审,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01年4月审批通过,定于2002年使用。此事激起了中国、朝鲜、韩国、东南亚各国以及世界正义人士的强烈谴责和抗议,在日本国内也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激烈反对。 早在2001年3月初,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就向日本驻华使馆临时代办严正表明中方立场。他指出,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实质是“日方能否真正正确认识和对待过去侵略历史的问题”。宣扬“皇国史观”和美化侵略的历史教科书若获通过,“必将损害刚刚进入新世纪的日中关系”。 4月3日,在日本政府不顾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执意放任肆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教科书出台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再次表示强烈愤慨和不满。指出这本教科书“不仅对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没有丝毫反省,反而为当年日军犯下的一系列侵略暴行涂脂抹粉、百般开脱”。
【1997年4月3日】 日本通过“驻美军用地特别措施法”修改案
1997年4月3日(农历1997年2月26日),日本内阁通过“驻日美军用地特别措施法”(简称特措法)修改案,同意美军继续使用冲绳军事用地。特措法是1972年冲绳归还日本时制订的,目的是保障美国驻日军事基础的土地使用权。 日本众参两院于11日和17日分别通过了这一修改案。社民党和共产党在参院投了反对票。冲绳和东京居民集合抗议修改特措法。
【1996年4月3日】 美国商务部长布朗遇难
1996年4月3日(农历1996年2月16日),布朗乘坐的波音737飞机在从波黑境内的图兹拉前往克罗地亚途中,因天气恶劣,在克罗地亚最南端的杜布罗夫机场附近撞山坠毁,布朗一行33人全部遇难。 4月12日,克林顿总统任命美国贸易代表坎特为商务部长,接替布朗的职务。
【1995年4月3日】 越公布抗美救国战争伤亡数字
1995年4月3日(农历1995年3月4日),越南在纪念抗美救国战争胜利20周年前夕公布了一组统计数字:在历时21年的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中,牺牲、失踪和伤残的人员总共达800多万人。 根据这项统计,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有110万烈士牺牲,30万名人员失踪,60万名人员伤残。同时,有近200万平民被杀害,200万平民致伤致残,还有200万人因美军施放的化学毒剂、毒气遭受伤害。 越南统一前,越南全国总人口有4000多万。
【1988年4月3日】 全国人大通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1988年4月3日(农历1988年2月17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1988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了重要经济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1995年4月3日】 我国与波黑建交
您提供的信息非常详尽,既有波黑的历史背景、政治状况,又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景点介绍。接下来,我将根据您的描述提供一些关键点的总结,并就一些特定内容进行扩展: 波黑概况 - 历史:波黑是一个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1992年至1995年的内战后,波黑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 政治与经济:波黑目前分为穆克联邦和波黑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分别由不同的民族群体主导。 主要城市及景点 萨拉热窝 - 历史背景: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这里遇刺身亡,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文化与旅游景点: - 圣心大教堂(Catholic Cathedral of the Sacred Heart):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 萨拉热窝隧道(Sarajevo Tunnel):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空军轰炸而修建的隐蔽通道,现已成为历史遗址。 - 伊拉扎宾馆清真寺(Istocni Izvor Mosque):波黑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 比哈奇 - 风景名胜:比哈奇位于群山之中,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村落闻名。每年的夏季狂欢节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参与。 文化与生活方式 - 节日活动: - 夏季狂欢节(Summer Festival):在萨拉热窝等地举办,通过各种表演、市集等形式庆祝夏季的到来。 - 体育文化:波黑人民热爱篮球运动,该国曾多次参加欧洲篮球锦标赛,并取得不俗成绩。 当地特色与美食 - 传统服饰:波黑的传统服饰丰富多彩,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 地方美食: - Evapi夹饼(Bosnian Kebab):一种非常饱腹的食品,由大饼包裹多条牛肉肠制成。 经济与社会发展 - 维和与重建:波黑内战结束后,国际社会持续为其提供援助支持,包括和平维护、经济恢复等项目。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具体问题或需要更多详细内容,请随时告知。
【1973年4月3日】 世界上第一部手机诞生
1973年4月3日(农历1973年3月1日),世界上第一部手机诞生。 马丁·库帕是手机发明者,1973年在纽约曼哈顿的摩托罗拉实验室里,他打通了全球第一个移动电话。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欢呼雀跃,热烈庆祝这次成功。 研究团队的领导者马丁·库帕(Martin Cooper)举着他们的研究成果——世界上第一部手机,激动地问道:“我亲爱的朋友们,我就要走上大街,用这部手机给一个人打电话,你们猜是谁?”“您的家人?”、“您的朋友?”在场的人纷纷猜测。库帕神秘地笑着回答说:“不,你们都猜错了。” 随后,他走出实验室,来到曼哈顿的大街上。从他身边经过的人,无不停下脚步,盯着他手上那个没有线的电话,驻足观望。在此之前,人们从来没见过没有绳子的电话。 在众人的注视下,库帕按下了一串电话号码。电话通了,那头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这里是尤尔·恩格尔(Joel Engel)。” 库珀兴奋地用几乎颤抖的声音说道:“尤尔,我正在用一个真正的移动电话和你通话,一个真正的手提电话!”手机那头沉默了。接电话的正是库珀长期以来的竞争对手——贝尔实验室的一名科学家尤尔·恩格尔。 库帕手上拿的正是世界上第一部手机DynaTAC。与今天的手机相比,这部手机显得又笨重又误事—内部电路板数量达30个,通话时间只有35分钟,而充电时间却要10小时,仅有拨打和接听电话两种功能。 然而,在当时,这部手机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无线通信的诞生。
【1968年4月3日】 乒坛三杰被害死
1968年4月3日(农历1968年3月6日),乒坛三杰被迫害致死。 - 傅其芳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冤枉并迫害致死。 - 1952年从香港回来参加全国乒乓球赛,获男子单打亚军。 - 他是第24届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第3名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 1958年起出任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教练,1965年入党。 - 曾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在清理阶级队伍中被揪斗、毒打。 - 4月16日清晨自缢身亡。 - 姜永宁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冤枉并迫害致死。 - 1952年从香港回来参加全国乒乓球赛,获得男子单打冠军。 - 是第2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男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 1956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57年任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后任北京乒乓球队总教练。 - 因为爱看报纸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说成是为了收集情报。 - 5月10日被隔离审查,在抄他家时发现一张姜永宁少年时代的照片认定他是“日本特务”,并毒打他。 - 5月16日在先农坛宿舍4搂自缢身亡。 - 容国团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冤枉并迫害致死。 - 1957年从香港回大陆,1959年获第25届世界兵兵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体育运动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 1963年起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为中国女队首次夺取女子团体冠军作出贡献。 - “文化大革命”中代表乒乓球队执笔写了一份请战报告给中央,结果被退回并要迫查“幕后策划音”。 - 容国团受到巨大的压力,在6月20日清晨4点钟在树上自缢身亡。口袋里的遗书上写道:“我不是特务,不要怀疑我我对不起你们我爱我的荣誉,胜过自己的生命”。
【1950年4月3日】 美国作曲大师韦尔逝世
1950年4月3日(农历1950年2月17日),美国作曲大师韦尔逝世。库尔特·韦尔经过短期患病之后,在弗劳尔菲弗斯大街医院去世,终年50岁。他的名作有《三分钱歌剧》和像《悄悄地说》、《九月之歌》一类著名民歌。 他为《与维纳斯的一次接角》和《黑暗中的女士》的配乐及其它非常成功的歌曲颇受百老汇人的赞赏,更严肃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里也同样深受赞誉。韦尔自1935年起就居住在美国,他在1933年因被纳粹指控为“文化布尔什维克主义”被逐出祖国德国。 这位长着一双大眼睛、身材矮小的作曲家于1900年出生在德绍。由于受到在教堂任合唱指挥的父亲的影响,他在小学就开始作曲,18岁时赴柏林深造。1928年,韦尔与德国著名女高音歌手洛蒂-连妮亚结婚。同年他与剧作家布莱希特共同创作了《三分钱歌剧》,这一作品得到全世界的普遍称赞,在德国演出2000多场。 与布莱希特共同创作的其它歌剧还有《马哈冈尼城的兴亡》,也深受欢迎。百老汇的佳作包括他与剧作家马克威尔-安德森共同创作的《纽约人的假日》和《消失在星星之中》。
【1946年4月3日】 日本陆军中将本间雅晴以战争罪名义在马尼拉郊外接受枪决
1946年4月3日(农历1946年3月2日),日本陆军中将本间雅晴以战争罪名义在马尼拉郊外接受枪决。他生于日本新潟县,是日本帝国时代的陆军中将,二战战犯。 本间雅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9期、日本陆军大学第27期,并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他能说英语,喜欢观看西方电影,在战争期间还作画、写诗,因此有“诗人将军”的绰号。 太平洋战争时期,本间雅晴任第14军司令官,同时担任日本菲律宾派遣军司令官,指挥菲律宾作战并将麦克阿瑟逐出菲律宾。 战后他被联军军事法庭以在菲律宾涉嫌巴丹死亡行军案起诉,并宣判为乙级战犯。最终于1946年4月3日在马尼拉郊外被枪决。 本间雅晴被认为是优秀的军事理论家,但缺乏实际指挥控制力。战争结束前因职守不力而被撤职,被半拘留在日本本土。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其引渡至联军军事法庭接受裁决。
【1943年4月3日】 延安整风运动开始转入审干肃反阶段
1943年4月3日(农历1943年2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中共决定在整顿党的作风的同时,进行一次普遍的审查干部的运动。这个决定对于国民党特务分子的渗入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 《决定》认为:“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与我党大量发展党员以来,日寇与国民党大规模地施行其特务政策,我党各地党政军民学机关中,已被他们打入大批内奸分子,其方法非常巧妙,其数量足以惊人。” 《决定》规定:“整风的主要斗争目标,是纠正干部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封建阶级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与肃清党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 9至12日,延安召开有2万多人参加的中央直属单位大会,动员反特斗争。《决定》的发布和反特斗争大会的召开表明,原来在延安少数机关学校开展的审查干部工作,已经变成各个机关、学校、部队的群众性反特斗争。
【1963年4月3日】 诗人希克梅特逝世
1963年4月3日(农历1963年3月10日),诗人希克梅特逝世。他于1902年1月20日出生在萨洛尼卡城(现在希腊境内),其父亲曾任新闻总署署长和驻汉堡领事,在土耳其是一个显贵家庭。 他在青年时代进入伊斯坦布尔的海军学校学习,但未如父亲希望成为海军军官。相反,他前往内地当教员,并于1919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开除,从此开始诗歌创作。1921年在当教员期间,他与进步人士相识并去了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当时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不久,苏联人民正与国内外反动势力斗争,掀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潮。列宁的旗帜使年轻的希克梅特看到了人类彻底解放的希望,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并决心为土耳其人民的解放奋斗到底。1924年回国后,在报馆及其他单位工作,从事文艺创作并加入共产党。 他的诗作震动了诗坛,但也因此遭到当局迫害。从30年代到40年代,他多次被关进监狱,共度过17个春秋。1950年他最后一次走出监狱的大门,虽然恢复了自由之身,却没有发表作品的权利。苏联当局对他的迫害日益加剧,直到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希克梅特选择偷渡去了苏联。 1951年他被开除土耳其国籍。在苏联期间,希克梅特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荣获过“列宁国际和平奖”。 1963年4月3日,这位充满忧患之情的诗人客死于莫斯科。在他去世后,他在国内的声誉日益提高。1966年,他的长诗《我的同胞们的群像》在土耳其发表,该作品描绘了从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土耳其社会和政治生活全景,并刻画了农民、工人、地主等众多形象,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如今,在土耳其人民的心中,希克梅特已成为最杰出的民族英雄。
【1963年4月3日】 中国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1963年4月3日(农历1963年3月10日),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侵入中国领空,被中国空军击落。 6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经常派遣军用侦察机侵入中国大陆地区上空,刺探军事经济情报,严重危害中国安全。
【1930年4月3日】 德国前总理科尔诞辰
1930年4月3日(农历1930年3月5日),德国前总理科尔生于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1947年在文理中学读书时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是路德维希港基督教青年联盟的创建人之一。 1950年中学毕业后,他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攻读法律、社会学和历史,195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4年至1961年,科尔任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青年联盟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该州基民盟执委会委员。 科尔1959至1969年任路德维希港化学工业联合会部门负责人,1959年当选为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议会议员。1960年出任路德维希港市议会基民盟议会党团主席,1964年起任基民盟联邦执委会委员,1966至1973年任基民盟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委员会主席。 1969至1976年,科尔担任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州长。1969至1973年任基民盟联邦副主席,1973年起任基民盟联邦主席。1976年起在历届议会选举中当选为联邦议员。 1976至1982年,科尔任联邦议院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议会党团主席。1982年10月至1998年,他任联邦政府总理。科尔担任总理期间曾于1974年、1984年、1987年、1993年和1995年访华。 目前科尔正面临着“政治献金”的指控与调查。他在竞选时宣称:“我生来就是当总理的材料。”1960年6月27日,科尔与汉内洛蕾经过13年的苦恋,终于喜结良缘。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度假期间曾参观过一所投票站。 1977年,科尔与妻子共庆胜利德国前总理科尔诞辰(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之夜,科尔偕夫人出席庆典)。
【1913年4月3日】 美国女权主义者潘克赫斯特夫人被判入狱
1913年4月3日(农历1913年2月27日),主张妇女参政者中的积极分子埃米琳-潘克赫斯特因煽动人们破坏财政大臣的家被判刑3年。她曾于1903年创建妇女社会和政治联盟,为妇女争取选举权。 潘克赫斯特以前在被拘禁期间曾试图绝食,这次又威胁要这样做,“我可能会死去”,她说。一位军界领导人说,“可能要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事实上,已经有一伙主张妇参政者立即冲入曼彻斯特艺术馆,破坏了18幅画。 英国害怕将会有更多国宝遭到破坏。
【1905年4月3日】 邹容死于上海狱中
1905年4月3日(农历1905年2月29日),邹容病死于上海租界华德路西牢,终年20岁。 邹容生于1885年,四川巴县人。他的《革命军》一书激发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革命热情。 1903年6月29日,“《苏报》案”发生,7月1日,邹容自投英租界巡捕房。1904年5月,他被判刑两年,在提篮桥租界监狱里与章炳分居斗室,每天做工8小时。 他们抽空吟诗、写作,阅读旧籍、佛典。最关心的是狱外的政治动向。每逢探监时间,蔡元培等人轮流给他们带来新的消息。许多不相识的革命志士如禹之谟、卞鼐、吴樾等也前来探望或寄信慰问。 1905年2月,邹容因经年累月地遭受折磨而病倒。监狱拒绝他出去看病,直到病情十分险恶,才允许保释出狱。 出狱前一天,邹容被搀扶赴工部局医院,医师给药一包后回狱服药,在夜半死去,死时口吐鲜血。人们怀疑是被毒死,传闻极广。日本东京留学生专门派遣张继来沪调查此事。 4月3日,邹容遗体由《中外日报》馆备棺殡殓。4月5日,中国教育会在愚园召开邹容追悼会,50余人出席。次日在爱国女学校再次会议,讨论邹容善后事。议决棺枢暂停会馆,“一面择地,一面通知家属”。 17日,《时报》刊载《告邹容亲友启事》,说明因送至四川巴县“路远力绵”,决定安葬于上海。由革命志士刘三“献其宅畔空地为邹容墓穴”。刘三冒着危险将灵柩运到上海县华泾乡,葬在自己的地里。 临终前,邹容作《绝命辞》,其中有言:“愿力能生千猛士”,他仍念念不忘埋葬清王朝。
【1897年4月3日】 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逝世
1897年4月3日(农历1897年3月2日),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逝世。 他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职业乐师家庭。童年生活贫困,父亲是低音提琴手,7岁随父学钢琴,10岁时在水滨酒吧演出,并于十五岁举办独奏音乐会开始作曲。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沙龙音乐作品,包括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改编曲。 二十岁时他用半低音钢琴演奏贝多芬的协奏曲,并将每个音提高了半音。这一移调试验引起了21岁的哈诺瓦管弦乐团首席乐手约阿希姆的兴趣,两人成为好朋友。勃拉姆斯为约阿希姆写了毕生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约阿希姆称赞其才华“像宝石一样纯净,雪一般柔润”。 勃拉姆斯在约阿希姆的推荐下前往魏玛见李斯特,但对后者花哨的音乐风格感到反感。后来他带着推荐信去杜塞尔多夫拜访舒曼夫妇,并得到赏识与支持,在乐坛崭露头角。 1862年,他抵达维也纳并开始创作交响曲。1876年完成C小调第1交响曲,1877年完成D大调第2交响曲,1883年完成F大调第3交响曲,1885年完成E小调第4交响曲。除了四部不朽的交响曲外,他还创作了许多非交响作品。 19世纪60年代,勃拉姆斯定居维也纳,将其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1897年4月3日,他在维也纳逝世。汉堡港的所有船只鸣笛并降半旗以示哀悼。
【1865年4月3日】 在美国内战中,北方占领南方邦联首都里士满
1865年4月3日(农历1865年3月8日),美国内战:北方联邦军队占领南方邦联首都里士满。 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由资产阶级与种植园奴隶主联合执政。1860年,林肯当选为第16届美国总统,南方奴隶主分裂蓄谋叛乱,于1861年初在南部成立“南部各州同盟”。4月12日,南方叛军炮击萨姆特要塞,挑起内战。4月15日,林肯宣布南方为叛乱州,并征召7.5万名志愿军。 马那萨斯城于1861年7月首次会战中,联邦军被人数较少的南方军击败,华盛顿险些失守。随后群众示威要求解放奴隶、分土地和挽救危局。林肯政府及时采取两项重要改革措施:5月20日颁布《宅地法》,9月22日发布《解放黑奴宣言》。 1863年夏,联邦军转入反攻,7月1日至3日在葛底斯堡取得决定性胜利,并于7月4日攻克维克斯堡。至1864年底,南方几乎瘫痪。1864年11月林肯以绝对多数再度当选总统。 1865年4月3日联邦军攻克里士满;4月9日同盟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率部2.8万人向联邦军投降,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北方胜利恢复统一。
【1880年4月3日】 奥地利哲学家奥托·魏宁格出生
1880年4月3日(农历1880年2月24日),奥地利哲学家奥托·魏宁格出生。 魏宁格自少年时代起,就在自然科学、数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显示了早熟的才能。其语言天才尤其突出,16岁时曾打算发表一篇词源学论文,内容是研究荷马史诗中的希腊语形容词。1898年进入维也纳大学研习哲学,1902年以论文《性与性格:生物学及心理学考察》的第一部分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在获得学位的同一天也正式皈依基督教。 1903年,《性与性格》(GeschlechtundCharakter)扩充出版。同年,魏宁格举枪自尽;不久,这部著作畅销国际并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其友人拉帕波特整理他的格言式随笔,发表为《关于终极事物》(ÜberdieletztenDinge)。这两本书便是慧星般的魏宁格留予此世的全部。 1903年10月4日,奥托在Schwarzspanierstrase15、贝多芬逝世的地方租了间房,在房间里举枪自尽。
【1940年4月3日】 卡廷惨案
1940年4月3日(农历1940年2月26日),大约2.2万名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在卡廷森林遭到杀害,这是波兰人心中永远的痛,并长期困扰波兰和俄罗斯关系。 卡廷惨案 该事件发生在苏联秘密警察机关于1940年4月3日至5月19日期间对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大规模屠杀。大约2.2万名在押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被杀害,但其发生有历史原因。 背景与原因 一战后,波兰通过《凡尔赛条约》获得原属德国的波兰走廊,将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分割;为了波罗的海上的海岸线,海港但泽成为波兰主要权利下的自由市。这导致了波兰与德国有领土矛盾。 苏波战争前期,波兰军击败红军后,在乌克兰占领区内烧毁村庄、枪杀无辜平民,并抢劫居民。仅在诺夫纳市,波兰占领军射杀了超过3000名平民。 1920年苏波战争中,波兰通过该战争获得了争议领土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这导致了波兰与苏联矛盾重重。期间,波兰军对亲苏分子进行了镇压,造成大量苏联红军战俘非正常死亡。 由于历史恩怨,斯大林一直对波兰的血债耿耿于怀。 具体事件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效仿德国,陈兵立陶宛边界,并要求其在48小时内承认维尔诺区为波兰所有。同年10月,德军向波兰提出一个“总解决”方案,要求将但泽自由市划归德国,并有权修建连接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的公路、铁路。 1939年4月11日,希特勒批准了对波兰的作战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同年9月17日,苏德签署了《苏联—波兰互不侵犯条约》,导致卡廷地区处于苏联控制之下。不久后,苏军占领了卡廷森林。 卡廷惨案的具体实施 在1940年4月3日至5月19日间,贝利亚将军执行“人民内务部第144号决议”(Questionno.144oftheNKVD)。苏联行刑人员站在波兰战俘身后,用手枪对着他们的后脑开枪。掩埋战俘之后,苏方人员在上面铺上了厚厚一层土。 不久,第二批战俘也被运到该地被同样处理。系统性的枪决了约22000名波兰军官(大部分为1939年被俘的军官或政府雇员),包括一名海军上将、2名陆军上将、24名陆军上校等。 后续影响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占领了卡廷森林。1943年,德方在施工中偶然发现并揭发该惨案,使苏联与当时位于英国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关系恶化。 一个德国调查委员会采访了卡廷森林惨案目击者,但苏联政府一直不承认这一行为,并声称这是德国纳粹所为。据不完全统计,在卡廷被屠杀的人包括20名大学教授等。 1991年1月22日,俄罗斯政府正式向波兰大使承认,苏联内务部秘密警察部队领袖贝利亚将军应当为这场大屠杀负责。 历史反思 两国有着数百年理不清的恩怨情仇。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乘坐俄罗斯造的飞机参加纪念会在俄罗斯土地上失事,这无疑又为这两个斯拉夫民族间的情感纠葛再添新的一笔。
【1937年4月3日】 江苏法院对“七君子”提出公诉
1937年4月3日(农历1937年2月22日),江苏法院对“七君子”提出公诉。 救国会主要领导人(左起前排)沈钧儒、史良、王造时、沙千里等参加上海各界群众的示威游行。检察官翁赞年指控:“因不满意于现政府,在上海以联合各党各派抗敌御侮为名,倡人民救国阵线口号,组织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并发表刊物,以资号召。未几复扩大范围,组织一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主张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红军议和,建立一统一之抗敌政权,对于中央施政方针多所抨击,用以削弱民众对于政府之信仰;复组织罢工后援会,募集款项,接济各工人。” 在罗列了十条罪状之后,起诉书道:“综上所述,本件被告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陶行知、罗青、顾留馨、任颂高、张仲勉、陈道弘、陈卓共同以危害民国为目的而组织团体,并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依刑法共犯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六条之罪,除陶行知、张仲勉、陈道弘、陈卓等所在不明已予通缉外,合依刑事诉讼法提起公诉,并将人卷及证件送请查收,依法审判。” 沈钧儒在狱中自书“还我河山”以明志。
【1847年4月3日】 广州人民取得反英军入城斗争第二次胜利
1847年4月3日(农历1847年2月18日),广州人民取得反英军入城斗争第二次胜利。1846年,在英国公使德庇时的胁迫下,两广总督耆英与广东巡抚联合发布准许英人入城的告示,群众将告示撕毁。耆英派知府刘浔与英人密订入城日期,数千名群众闯入府衙,将刘浔的朝珠、公服烧毁,德庇时迫不得已将兵带回香港。 1847年4月3日(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八日),德庇时再次提出入城要求,并把兵船闯入省河。由于广州人民的斗争,英方没有得逞。但耆英与英方密约两年后开放广州,到了1849年4月,英国公使文朝以两年已满为由,要求履约入城。继任粤督的徐广缙看到人民的激烈反抗,不敢实行密约。 英国侵略者又使用武力威胁,把兵船再次驶入省河。广州各乡社学勇10万多人齐集在珠江两岸示威,迫使文翰放弃入城要求。
【1783年4月3日】 美国文学之父欧文诞辰
1783年4月3日(农历1783年3月2日),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出生在纽约一个富商家庭。欧文从少年时代起就喜爱阅读英国作家司各特、拜伦和彭斯等人的作品。中学毕业后,他遵从父命在律师事务所学习法律,但他的志趣却在文学方面。 1802年,19岁的欧文在《早晨纪事报》上发表了几篇书信体散文,崭露头角。后来他因病赴欧洲休养,游历了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并作了大量旅途笔记,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809年,他的第一部作品《纽约外史》以“迪德里希·尼克博克”的笔名出版。这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诙谐之作,充分显露出欧文的幽默才能。 《纽约外史》出版后,欧文便成为纽约文坛风靡一时的人物。在此之前,美国虽然获得独立已有三十余年,在文学方面却始终未能摆脱英国的束缚,创作出足以代表这个新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作品来。欧文运用本国题材写出的《纽约外史》,这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对于促进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815年,欧文再度赴英。他游遍英国的名胜古迹,怀着对英国古老文明的仰慕和对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向往,写出了著名的《见闻札记》和风格类似的《布雷斯勃列奇田庄》。《见闻札记》是欧文的代表作,包括小说、散文、杂感等32篇,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和富于幻想的浪漫色彩,描写了英国和美国古老的风俗习惯以及善良淳朴的旧式人物。这部作品在英国出版后,受到欧美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826年,欧文到西班牙搜集了许多有关哥伦布的珍贵资料,游历了格拉纳达的名胜,并在阿尔罕伯拉宫逗留了将近三个月。这一切激起了他对研究西班牙历史的兴趣。1929年前后,他写了三部有关西班牙的著作:《哥伦布传》、《攻克格拉纳达》和《阿尔罕伯拉》。在这三部作品中,欧文以讲故事的形式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并歌颂了摩尔人为追求自由幸福而进行的斗争。 写了《阿尔罕伯拉》之后,欧文的创作热情便衰退了。1832年,他回到了阔别17年的祖国。他的晚年,除了当过几年美国驻西班牙公使外,绝大部分是在家乡度过的。1859年11月28日,欧文与世长辞。美国人民为了怀念这位在文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作家,在纽约下半旗致哀。而欧文的许多优秀作品则被人们传诵至今,成为珍贵的文学遗产。他本人更被尊为“美国文学之父”。
【1932年4月3日】 漳州战役
1932年4月3日(农历1932年2月28日),漳州战役爆发。 漳州战役背景 - 国共内战中的战役:此役是国共内战中,中共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后的一次战役。 - 守军配置:漳州守军主要是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第一四六旅及第一四五旅余部。主力位于天宝、南靖(今靖城)一线,依托杨梅岭、十二岭、风霜岭、宝林一带山地固守;另有部分兵力置于漳州市区。 红军东路军的作战决心 - 红军东路军:决心首先歼灭漳州外围之敌,尔后乘胜夺取漳州。 - 战略背景:1932年3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撤围赣州后,国民党军加强了赣江流域大中城市的防御。苏浙皖边、浙赣边及福建境内的兵力相对薄弱。 毛泽东的建议与苏区中央局决策 - 毛泽东的战略主张:提出向赣东北方向发展,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建立苏区。 - 苏区中央局决定:拒绝了毛泽东的意见,坚持沿赣江两岸向北发展,并夺取赣江流域中心城市。随后决定将中路军和西路军分别改称东路军,临时赴福建打击国民党军及粤军。 战役部署与执行 - 红军行动:1932年4月3日,红军第1军团总指挥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率红4、红15军由长汀出发,向龙岩和漳州前进。 - 进攻进程:10日,在龙岩以西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49师第145旅约两个团,俘虏600余人,并攻占龙岩城。14日,红5军团加入,与红1军团会合。 - 战役部署:红1军团第4军为主攻部队,第15军为助攻;红3军和红13军为预备队;第12军位于闽西地区,监视粤军行动。19日拂晓,红军对国民党军发起攻击,突破十二岭并占领天宝、南靖及漳州市区。 战役结果 - 战果:攻克漳州后,红军在当地共产党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相继占领角尾、海澄等地,并实行分兵发动群众、宣传抗日主张等行动。 - 重要数据:歼灭国民党军第49师大部,俘虏副旅长以下23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0余支、火炮8门、飞机2架及大量物资。筹款百万(银元)。 历史意义 - 战役总结:漳州战役是中央红军在执行外线作战任务时的一次城市进攻战,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选择正确战役方向并取得胜利的典范。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4月03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