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2日】 国画大师张大千在台北病逝
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最早本名张正权,后改名张爰、张猿,小名季,号季爰,别署大风堂,中国画家,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县。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畬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 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溥儒等及外国毕加索交游切磋。1958年以写意画《秋海棠》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并荣获金奖。1974年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 1983年4月2日逝世。
【1872年4月2日】 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张澜出生
张澜(1872年4月2日-1955年2月9日),字表方,汉族,四川南充人(今西充县莲池乡)。清末秀才,中国民主革命家。 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说仁说义》、《四勉一戒》和《墨子贵义》等。 1955年2月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2011年4月2日】 公益项目“免费午餐”正式启动
2011年4月2日,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免费午餐”正式启动。 该项目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它致力于帮助因家庭贫困而没有钱享受营养午餐的学生,并且已经有很多爱心企业和人士加入到活动中,通过社会捐助的力量,对一些贫困山区学校简陋的厨房条件予以改善。
【719年4月2日】 渤海郡王大祚荣逝世
大祚荣(?-719年4月2日),本名祚荣无姓,后因其尊称而取姓为大氏,靺鞨族粟末部人。公元7世纪末中国东北地区渤海郡国的创始人(698—719年在位),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军事家、政治家,史称创造渤海的海东盛王。 719年4月2日(唐开元七年三月初八日),大祚荣去世。唐遣使吊祭,并尊称他为“其子大武艺袭封”。 谥号:大圣明武高大王。渤海国是韩国古代满洲地区高句丽流民为主所建立的政权。朝鲜半岛认为大祚荣是高句丽移民,而高句丽被认为是朝鲜族。因此,在朝鲜和韩国,大祚荣被认定为“朝鲜族”。
【1974年4月2日】 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逝世
乔治·让·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1911年7月5日-1974年4月2日),法国政治家、银行董事长、教师。后任法国总理(1962-1968)、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69-1974)。 1911年出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任中尉,被引荐给法国临时政府首脑戴高乐。 1962年4月16日获提名为总理。1968年7月13日辞职。 1969年6月15日得到58.22%的高票当选成为法国总统。 1973年乔治·蓬皮杜总统访问中国,他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法国国家元首。 1974年4月2日因癌病逝世。
【1976年4月2日】 中国土壤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马溶之逝世
马溶之(1908年11月25日—1976年4月2日),著名土壤学家,中国土壤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08年生于河北省定县,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地质地理系。 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技正、室主任,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在土壤调查制图、土壤区划、土壤分类及地理分布、古土壤、第四纪地层成因、水土保持以及自然资源考察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组织领导工作。 为我国土壤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76年4月2日,病逝于北京。
【1989年4月2日】 阿拉法特出任巴勒斯坦国总统
1989年4月2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在突尼斯召开会议。会上一致选举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亚西尔·阿拉法特为巴勒斯坦国总统。 1929年生于耶路撒冷,本名穆罕默德·阿贝德·阿鲁夫·阿拉法特。早年在加沙上学时,他的老师为纪念死去的战友亚西尔,给他取了现在这个名字。 作为一位领袖,阿拉法特的演说才能十分出众,他还善于从人民中吸取智慧。巴勒斯坦人民对他的爱戴是由衷的,其他阿拉伯国家人民对他亦极为尊敬。阿拉法特将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献给了巴勒斯坦,他没有私生活,甚至从未单独进餐,即使在吃极其简单的早餐时,他也要会见客人。
【2015年4月2日】 肯尼亚一大学遇袭事件
2015年4月2日(农历2015年2月14日)清晨5时30分左右,4名蒙面袭击者携带炸弹闯入莫伊大学校区,对非穆斯林学生发动袭击。肯尼亚军队随后包围了校园,并将袭击者围堵在该校宿舍区内。 当天持续16个小时的营救行动已经结束,4名歹徒均被击毙,袭击事件共造成147人死亡,179人受伤,部分伤者已被送往首都内罗毕的医院接受治疗。肯政府军在此次营救行动中救出500多人。 索马里“青年党”承认制造袭击事件,报复政府对其打击。加里萨市莫伊大学袭击事件是自2011年出兵索马里围剿“青年党”武装以来肯尼亚遭遇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2013年9月,“青年党”曾对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发动恐怖袭击,导致67人丧生。 索马里“青年党”制造袭击事件盘点救援现场图。肯尼亚军队随后派出坦克包围了校园。一名女子在袭击中受伤。与“基地”组织有牵连的索马里“青年党”承认制造了此次袭击。 索马里青年党恶行累累,极端组织索马里青年党是索马里主要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同“基地”组织有关联、使用恶毒手段破坏索马里和平和民权社会。2008年,美国将青年党认定为“恐怖组织”,前任领导人也死于美军空袭中。2009年和2012年青年党两次宣布效忠“基地”组织。 索马里青年党不断制造着恐怖主义爆炸事件:2013年9月21日,肯尼亚购物中心袭击事件中至少59人遇难,200多人受伤,索马里反政府武装青年党宣布制造这起血案。中国驻肯尼亚使馆确认,有一名中国女性在袭击中死亡。 2014年6月15日,6·15肯尼亚姆佩凯托尼镇袭击事件被怀疑幕后真凶是索马里青年党。2014年9月1日,美军深夜对索马里青年党营地发动空袭,目标是“铲除”该组织头目艾哈迈德·阿卜迪·古丹。 2014年12月2日凌晨1点左右,索马里青年党袭击了北部曼德拉地区一处采石场,造成至少36人死亡。肯尼亚曾出兵索马里2011年,肯尼亚以北部旅游胜地频遭越境袭击为由,向邻国索马里出兵,在其他非盟国家部队夹击下,青年党节节败退,并撤出首都摩加迪沙。 青年党武装人数达到7000-9000人,仅2011年通过非法征税获得近1亿美元收入。
【2014年4月2日】 智利发生8.2级地震
2014年4月2日(农历3月3日)7时46分45秒,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0级地震。 海啸预警: - 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出海啸警告。 - 预计震中附近的海岸和更远的地方可能受到影响。 - 南美多国已发布海啸预警。 第一波海啸到达智利沿岸,海浪高度约2.1米。美国官员称,智利、秘鲁和厄瓜多尔已经发布海啸预警。 - 智利应急办公室预计一个大的海啸将在当地时间午夜前到达距离智利本土大约667公里的胡安·费尔南德斯岛。 智利8级强震引发2米高海啸的部分地区建筑摇晃。经测量,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约有2米高。 - 智利北部城市伊基克西北方向99公里处发生地震,距离智利北部海岸83公里。 - 地震发生时间为智利当地时间晚间8时46分。 智利应急办公室称预计一个大的海啸将在午夜前到达胡安·费尔南德斯岛。报道指出,智利是世界上地震最为多发的国家之一。 - 2010年2月,智利中部和南部遭8.8级强震袭击,导致500多人死亡及300亿美元损失。 智利是地震频发国家。1970年以后,智利至少经历过13次7.7级以上地震。 - 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9.5级地震是有史以来监测到的最大震级的地震。 2010年智利里氏8.8级地震是同年海地里氏7.3级地震威力的120倍,但智利死亡750人,而海地却死亡20多万人。 - 这跟楼房的设计考虑防震有莫大的关系。 近年来世界各地大地震: - 2010年4月14日中国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造成2000多人死亡。 - 2010年1月12日海地强震,约20万人死亡。 - 2009年4月意大利6.3级地震,至少294人丧生。 -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约7万人死亡、2万人失踪。 - 2007年8月15日秘鲁8.0级地震,510人死亡。 - 2006年5月27日印尼爪哇岛6.2级地震,5782人死亡。 -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约23万人丧生。
【2007年4月2日】 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2007年4月2日(农历2007年2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2003年4月2日】 王家瑞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2003年4月2日(农历2003年3月1日),王家瑞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王家瑞,男,汉族,1949年9月生,河北秦皇岛人。197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6月参加工作。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现兼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2009年4月2日】 G20峰会在伦敦召开,讨论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等问题
2009年4月2日(农历2009年3月7日),G20峰会在伦敦召开,讨论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等问题。 G20峰会在伦敦召开,讨论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等问题。
【1992年4月2日】 我国与阿塞拜疆建交
1992年4月2日(农历1992年2月30日),我国与阿塞拜疆建立外交关系。 巴库古堡外部位于首都巴库市中心。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前苏联外高加索东部,南面同伊朗和土耳其接壤,东濒里海,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下辖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均为处于亚美尼亚境内的“飞地”)。人口714.56万。首都是巴库,主要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在该共和国中,阿塞拜疆人占80%,俄罗斯人和亚美尼亚人各占7.9%,阿塞拜疆族信仰伊斯兰教。 阿塞拜疆于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0年4月28日成立了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12日,它同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组成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外高加索联邦加入苏联。1936年12月该联邦撤销后,阿塞拜疆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阿塞拜疆的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加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器制造、轻工业和食品工业较为发达。巴库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农业以种植棉花、烟草、茶叶、蔬菜和水果为主,葡萄酒产量占原苏联产量的近1/3。 阿塞拜疆共和国于1991年8月30日宣布独立。1992年4月2日,我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在巴库签署了两国建交公报。 古堡入口高大雄伟,石雕立体而精致。俯瞰巴库古堡古朴而小巧,左上部一个个突起的半圆盖子据称是古时的浴池。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位于巴库市区,现代建筑与古城形成鲜明对比。 英雄纪念碑为争取阿塞拜疆独立而牺牲的土耳其英雄建造。巴库的夜,漫步在海边大道,你会觉得这是高加索平原上的外滩路。晨光中的巴库有点儿欧洲小镇的样子。 清真寺、古堡和少女塔等建筑遍布巴库市区。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是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的国际机场。巴库港口有大型造船厂,长明火位于观景台,纪念无名英雄。古民居展示了阿塞拜疆的历史风情。 少女塔是巴库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火焰塔则是该市最重要的地标建筑。Eddi Gumbez陵园和Gobustan历史公园等地也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阿塞拜疆人爽朗宽厚的性格可能源于高加索平原的宽阔清远。古时的阿塞拜疆人居住在石洞建筑中,而如今的老城区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1984年4月2日】 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议正式接纳我为联盟成员
1984年4月2日(农历1984年3月2日),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举行第134次会议,宣布正式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该联盟的成员。他的这一宣布,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随后,大会主席、苏丹议长伊兹丁·赛义德先生邀请以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飚为团长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参加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会议。当中国代表团在热烈的掌声中进入会议大厅时,与会国家的一些代表同耿飚握手,祝贺中国人大代表团加入各国议会联盟。 接着,赛义德主席致辞说,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也是各国议会联盟保持平衡的一个因素。他指出,“中国代表团加入各国议会联盟并参加活动将起重要作用”。 各国议会联盟成立于188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成员都是西方国家的议会。战后,大批亚、非、拉国家的议会加入了“联盟”。该组织设有大会、理事会、执委会和秘书处等机构。 大会每年春、秋季轮流在会员国首都召开。大会下设5个委员会:1、政治问题、国际安全和裁军;2、议会、司法和人权;3、经济和社会;4、教育、科学、文化和环境;5、非自治领土及种族问题。理事会由每个成员国的两名议员,即参加大会的代表团长和另一名代表组成,任期3年。 执委会讨论常务工作,任期3年。理事会主席是执委会的当然成员,并担任执委会主席,其余10名成员由大会从“联盟”理事会理事中选举产生。“联盟”秘书处设在日内瓦,秘书长经选举产生,任期5年。 “联盟”的接纳程序如下:秘书长收到有关国家议员团的正式申请加入的函件后,提交“联盟”执委会研究、通过。之后再提交理事会讨论。理事会通过后,该国的代表团即可参加理事会和大会。 议员团可由参加“联盟”成员国的全体议员或部分议员组成。议员团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及秘书、司库等职位。议员团应制订章程,并将成立、成员数目、领导成员名单、章程等送交“联盟”秘书长,作为申请加入文件的组成部分。同时,还需提出议员总数和全国人口总数,以便计算投票数。 “联盟”每个成员认为有8票表决权,另外可再按国家的人口数增加票数。人口在3亿以上的国家可增13票。如50%以上的议员参加议员团,则可再增加两票。我国代表团如果全体人大代表都参加,即可有23票表决权。
【1962年4月2日】 周恩来提出国民经济要调整
1962年4月2日(农历1962年2月28日),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上指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的调整要“争取快,准备慢;争取好,准备差”。 对调整的措施是:一、精减城市人口;二、进行行业企业排队,决心关一批,并一批,转化一批,缩小一批。三、控制购买力和全面节约;四、控制货币投放,抽紧银根;五、紧缩文教、科研部门。
【1945年4月2日】 美军开始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
1945年4月2日(农历1945年2月20日),美军开始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最后摧毁日本的经济力量和瓦解日本的军心,美国加紧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 从1945年4月2日起,美军在2日、13日、15日、17日、18日、21日、22日、28日、29日等日期,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编队由美国战略空军第20航空队从马里亚纳群岛袭击了东京、横滨和九州南部的日军机场及其他目标。5日,美海军第5舰队的舰载机空袭了日本九州。 至战争结束时,美国对日本本土进行了81次轰炸,共达1.4569万架次,投弹14万吨,从而加快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崩溃。
【1928年4月2日】 美国物理化学家理查兹逝世
1928年4月2日(农历1928年闰2月12日),美国物理化学家理查兹逝世。理查慈是美国著名化学家,是美国第一个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人,被誉为“测定原子量专家”。 1868年1月31日,理查慈出生在费城一个美术家庭,从小爱画画,但更迷恋天文和化学。 1885年去哈佛大学深造,在库克(D·P·Cooke)指导下学习工作。去德国进修期间,受迈耶尔(V·Meyer)测有机物分子量的启发,回哈佛后继续进行原子量测定工作。20岁时,获博士学位,是哈佛创立以来最年轻的博士。 他不迷信权威,对以前的原子量提出质疑,改进了测试方法,重新精确核定了6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并对铅的同位素进行了研究。除了在哈佛任教外,还兼任吉布斯(WalcottGibbs)研究所所长,曾两次被选为美国化学会会长。 他又是一个以善教著称的教授,培养了许多有名物理化学家,如L·J·享德森、G·N·路易斯等。1928年4月2日,在哈佛大学逝世,享年60岁。
【1975年4月2日】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逝世
1975年4月2日(农历1975年2月21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董必武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1885年生)。 董必武,湖北黄安(红安)人。青年时代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从事党和红色政权的建设工作。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和日本投降以后,是中共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同国民党破坏抗战、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建国后,历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第二届政协副主席,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1872年4月2日】 “电报之父”莫尔斯逝世
1872年4月2日(农历1872年2月25日),美国科学家、电报发明家莫尔斯逝世。 莫尔斯(Morse, Samuel Finley Breese),1791年4月27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查尔斯顿,后为波士顿的一部分;1872年4月2日卒于纽约。 1810年,莫尔斯毕业于耶鲁大学,未遵从父母意愿去英国深造艺术。在1812年的战争期间他留在英国,回国后成为颇有名气的艺术家,但因生活困难不得不重操旧业。 莫尔斯坚持不懈地进行电报机研究。1836年,他不得不重回艺术家的职业以解决生计问题,但他始终没有中断研究工作。通过实验和创新,莫尔斯终于获得成功,在1837年设计出了著名的莫尔斯电码。 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莫尔斯亲手操控电报机,发出“嘀”、“嗒”声组成的世界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成为第一封电报内容。 莫尔斯电码表经过几年的琢磨。电报机有人工和自动两种方式,还有有线发送和无线发送两种方式。 1892年3月24日,Morse,Harold Marston(摩尔)生于缅因州沃特维尔,1977年6月22日卒于普林斯顿。 莫尔斯继承了G.D.伯克霍夫在动力学上的工作,在1925年推广极小极大原理,首次得出莫尔斯不等式,并形成了莫尔斯理论。该理论是将拓扑学与分析学结合成为大范围分析的开端。他还与其他数学家合作研究动力学、测地流和单复变函数论中的拓扑方法等。 70年代以来,基于莫尔斯工作的临界点理论在偏微分方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510年4月2日】 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晴出生
1510年4月2日(农历1510年2月24日)—1550年5月20日,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晴出生。 足利义晴是室町幕府第12代将军,出生于近江冈山城。他是第11代将军足利义澄的长子,其母为日野永俊之女、日野富子之侄。初名龟王丸,法名为万松院晔山道照,官位为从三位权大纳言,后赠从一位左大臣。 足利义晴被播磨守护赤松义村养育。1521年(大永元年),将军足利义稙因与细川高国不和而逃往淡路岛,赤松义村进京后被细川高国打败。随后,细川高国迎入龟王丸,并改其名为足利义晴,就任左马头。同年十二月,为义晴举行元服仪式。 自始,足利义晴便成为室町幕府第12代将军,而细川高国本人则就任幕府管领。1526年(大永六年),香西元盛被杀引发细川氏内部纷争,细川晴元拥立义晴之弟足利义维。 1527年(大永七年),细川高国在桂川之战中失败后,足利义晴移往近江阪本城。幕府实权被阿波国人三好元长掌握,元长拥立界公方足利义维与义晴对立。次年,义晴与细川晴元议和失败并移居朽木。 1531年(享禄四年),在天王寺之战中,细川高国被击败身亡。战后,细川晴元与三好元长对立。晴元获得本愿寺协助废去界公方,并在同年三好元长去世后,足利义晴得以回归京都。 1534年(天文三年),在六角定赖、六角义贤父子的支持下,足利义晴再次成为将军。然而,将军权威荡然无存,将军成为傀儡。1546年(天文十五年),将将军职位让给其子足利义辉。 1547年(天文十六年),细川晴元攻击京都,导致京都陷落。1550年(天文十九年),足利义晴去世,享年44岁。
【1834年4月2日】 美国纽约著名的自由女神像的作者巴特勒迪出生
1834年4月2日(农历1834年2月24日),美国纽约著名的自由女神像的作者——法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特勒迪出生在法国阿尔萨斯。他在巴黎学习建筑和绘画。 自由女神像是因为美国摆脱英国独立而由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巴特勒迪塑造自由女神像时,据说依照自己母亲的面容设计,并且有传言称是由设计埃菲尔铁塔的法国建筑师爱菲尔设计内部支撑铁架和整个支撑结构。为了安置女神像,巴特勒迪亲自到美国选择地点,并由美国人集资建造了塔座。 整个铜像分成350块,装了214个包装箱,用船运到美国,在巴黎塞纳河畔树立原型,正对着爱菲尔铁塔。 他的其他作品还包括:在阿尔萨斯和瑞士边界的贝尔福山上为纪念普法战争胜利而雕刻的巨大的“贝尔福的狮子”;由斯特拉斯堡送给瑞士巴塞尔的雕像“瑞士援助斯特拉斯堡”,感谢在普法战争中来自瑞士的援助;在华盛顿的巴特勒迪公园中的巴特勒迪喷泉;在纽约联合广场的拉法叶雕像;波士顿教堂的“四个吹号天使像”;以及法国里昂的巴特勒迪喷泉。 巴特勒迪在巴黎死于肺结核,下葬于蒙马特公墓。
【1805年4月2日】 童话大师安徒生诞辰
1805年4月2日(农历1805年3月3日),童话大师安徒生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安徒生童年丧父,母亲改嫁他从小为贫困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1819年后开始学习写作,但他的作品不适合演出,没有被采用。后来他得到资助上学,写了一些作品。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受到社会的初步承认。 1833年写了《埃格内特和美人鱼》(诗剧)、《即兴诗人》(小说,1835),两部作品出版后,他的名字开始享誉国际。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 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 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一些作品中,如《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 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 叶君健对安徒生原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直接从丹麦文把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全部译成中文。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出版了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
【1979年4月2日】 总政开始平反冤案
1979年4月2日(农历1979年3月6日),总政治部开始平反冤案。 1979年4月2日,总政治部召开大会,为“总政阎王殿”等冤案彻底平反。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为“总政阎王殿”等冤案彻底平反的通知。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4月02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