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1月3日】 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1月3日,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 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立即开展禁烟工作。义律闻讯后要求外港的英国商船开赴香港,策划反抗禁烟。 6月3日,林则徐收缴洋商全部鸦片2376254斤,并开始在虎门滩上烧毁,至6月25日烧毕。
【2001年1月3日】 中国“西电东送”第一站并网发电
2001年1月3日,中国“西电东送”第一站并网发电。 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最后两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这两座大型水电站10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
【2005年1月3日】 多次来华谢罪的日本老兵东史郎病逝
东史郎(1912年4月27日-2006年1月3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后町。他曾在1937年8月应召入伍,系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二十联兵队上等兵。东史郎参与了1938年12月开始的南京大屠杀暴行,并曾参加过天津、上海、徐州等战役。 1939年8月因病回国后,在1944年3月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1945年8月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后返回日本。1987年,他将在中国期间写的日记整理为《阵中日记》和《手记》,同年12月,日本青木书店以其日记为蓝本出版了著名的《东史郎日记》,并向中国人民谢罪,揭露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 2006年1月3日,东史郎病逝于京都府医院,享年93岁。
【1883年1月3日】 英国政治家艾德礼诞辰
克莱门特·理查·艾德礼(Clement Richard Attlee,1883年1月3日—1967年10月8日),英国工党政治家和首相(1945年至1951年)。 他出生于伦敦普特尼,并于190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成为律师。1922年起担任工党下院议员,在1924年和1929年的麦克唐纳政府中任职,1935年成为英国工党领袖。 1940年5月,他任丘吉尔政府的掌玺大臣,并成为战时内阁成员和实际上的副首相。1942年2月,艾德礼担任英国副首相。 1945年7月因工党在大选中获胜而出任英国首相,取代了丘吉尔。 1955年12月,他退休并被封为伯爵。1967年10月8日去世。
【753年1月3日】 唐朝著名奸相李林甫逝世
李林甫(683-753年1月3日),小名“哥奴”,号月堂,陕西人。他是唐玄宗李隆基朝代的著名奸相。 他出身于李唐宗室,是李渊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孙。善音律,无才学,会机变,善钻营,是一个口蜜腹剑的阴险之人。他在朝专权十九年,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并助成安史之乱。 时人多认为他正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李林甫于天宝十一载(752年)十月抱病而终。死后遭杨国忠告发,尚未下葬,被削去官爵,子孙流放岭南,家产没收,仅以小棺材按照庶人礼安葬。
【1946年1月3日】 国民政府承认外蒙独立
1946年1月3日,国民政府发布公告,承认外蒙古独立。
【1967年1月3日】 “一月风暴”引发夺权之风席卷全国
1967年1月3日,上海《文汇报》被造反派夺取控制权,揭开了所谓“一月风暴”的序幕。 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于1月8日成立了上海市抓革命、促生产火线指挥部,取代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委,夺了上海市党政大权,并刮起了“一月革命”的风暴。 1月8日,毛泽东高度赞扬《文汇报》社、《解放日报》社的奇权和《告上海全市人民书》,称:“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上海革命力量起来,全国就有希望”。
【1777年1月3日】 普林斯顿战役,美军战胜英军
普林斯顿战役(Battle of Princeton)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777年1月3日的新泽西州普林斯顿。乔治·华盛顿的北美大陆军出其不意地向查尔斯·玛沃德带领的英国和黑森军队发动进攻并取得胜利。 普林斯顿战役后,英军在新泽西州日益陷入被动。康沃利斯被迫放弃大部分的新泽西哨站,最终退守到不伦瑞克及安博伊一带。 与此同时,华盛顿则留在摩利斯镇休养生息,并配合当地起义民兵与英军及效忠派争夺粮草,引发了粮草战争。
【1843年1月3日】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刻本出版
《海国图志》,是清朝魏源编撰的书籍。林则徐在做钦差大臣时,命人编译英国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集成《四洲志》。 但未及出版,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遣戍伊犁,将书稿全部交给魏源,希望他编撰《海国图志》。魏源以这些书稿为基础,搜集更多世界地理资料,一年后成书,初版五十卷于1843年1月3日刻印于扬州。 1847年至1848年,魏源将《海国图志》增补为60卷本;到1852年又扩充为百卷本。此书在中国未受到广泛关注,但流传至日本后启发了明治维新,并成为天皇及大臣的必读书籍。
【1851年1月3日】 法国物理学家傅科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1851年1月3日,法国物理学家傅科设计了一个大摆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傅科所用摆的长度为67米,摆锤是质量为28公斤的铁球。摆在重力和悬挂线的张力作用下,在其铅垂位置附近作振动。 由于傅科的实验直接验证了地球自转,因此他被授予荣誉骑士五级勋章。
【1911年1月3日】 伦敦警察痛恨俄无政府主义者
1911年1月3日,英国伦敦警方对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的活动深感愤怒。在抓捕行动不利后,他们失去了耐心并对这些人的住处进行了纵火,导致包括人员、财物在内的所有物品被焚毁。
【1923年1月3日】 《好兵帅克》作者哈谢克逝世
雅洛斯拉夫·哈谢克(1883年4月30日-1923年1月3日),捷克幽默作家、讽刺作家和社会无政府主义者,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 哈谢克是一位辛勤的作家。在1900至1908年间,他写过185篇讽刺小品;在他长达15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不下1000篇短篇小说,并对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他的最知名作品是《好兵帅克》,这是一部关于一战时一个士兵闹剧般遭遇的小说。尽管哈谢克生前未能完成这部作品,但它已经被翻译成了六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
【1944年1月3日】 中国军队在缅发起反攻
1944年1月3日,中印公路通车至新平洋,新三十八师全部及新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同时到达。 史迪威的指挥部和前方基地也推进至此。
【1959年1月3日】 阿拉斯加成为美国第四十九个州
阿拉斯加州(State of Alaska),是位于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它于1959年1月3日成为美国第49个州,也是面积最大的州。 世界最大的飞地地区“阿拉斯加”一名最可能源于阿留申语的“Alyeska”,意思是“很大的陆地”。 阿拉斯加州东接加拿大的育空和英属哥伦比亚,南邻阿拉斯加湾、太平洋,西濒白令海、白令海峡和楚科奇海。北临北冰洋。 原为俄罗斯领土,在1867年被俄国人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
【1990年1月3日】 巴拿马前国防军司令诺列加被押送美国
1990年1月3日,巴拿马前国防军司令、总统诺列加被入侵美军押送至美国。 12月21日,美国以侨民受到暴力威胁为由,派军队入侵巴拿马。诺列加被迫下台。忠于他的部分军队曾发起反攻,但诺列加本人逃进了梵蒂冈大使馆的院子里。 诺列加与中央情报局关系密切,一度在美国政府扶持下上台,但已失去美国的信任和支持。 乔治-布什总统表示,希望看到诺列加在美国接受关于他从事贩毒活动的审判。
【2019年1月3日】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持续负增长
2019年1月3日(农历2018年11月28日),《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在北京发布。该绿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 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来临 绿皮书指出,中国将在20世纪上半叶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预测显示,中国人口将于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随后从2030年开始持续负增长。到2050年时减少至13.64亿,2065年进一步减少至12.48亿,相当于1996年的规模。 如果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6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至2027年左右出现,2065年人口将减少到11.72亿,与1990年的规模相当。绿皮书强调,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已成趋势,需从现在起开展相关研究和政策储备。 二孩政策的实施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中国国家统计局依据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推算分析。结果显示,二孩出生数量显著增加:2016年大幅上升;2017年进一步增长至883万人,比前一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提高到51.2%,比2016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在所有新生婴儿中,二孩的比例明显提升,并超过了50%。 生育率趋势 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总和生育率自1996年起一直低于1.6,直至2013年回升至1.6,2016年达到1.62。绿皮书认为,若该趋势持续下去,中国的生育率有望恢复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着陆月背
2019年1月3日(农历2018年11月2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了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照片。玉兔二号是嫦娥四号月球车的命名。 这是中国探测器再度造访月球,也是自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正面之后。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均成功完成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并实现了月背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落差最高达6000米,探测器需完全依靠自己降落着陆。 嫦娥四号着陆后,通过鹊桥中继卫星的通信链路完成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并与地面控制中心建立了高速链路。11时40分获取了第一张月背近照。照片所示方向为玉兔二号即将驶离着陆器、前往月背的方向。 后续嫦娥四号将调整设备工作模式,巡视器择机与着陆器分离开展探测工作。荷兰的低频射电探测仪、德国的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和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将开始履行使命。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将在荒凉的月表上培育唯一的生命。 嫦娥四号着陆区域将进行进一步探索。
【2004年1月3日】 发射勇气号着陆火星
2004年1月3日(农历2003年12月12日),美国宇航局的双胞胎火星车在火星南半球的古谢夫陨石坑成功着陆,其中一辆叫“勇气号”。 “勇气号”通过缓冲气囊的方式登陆火星表面。气囊为巨大的球形缓冲装置,在火星表面微重力环境中弹跳数次后停下。美国宇航局为其设计了自动矫正功能,确保火星车在着陆后处于正面向上的状态。 “勇气号”的尺寸是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千克。它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在火星车上。 “颈”和“头”是指火星车上的桅杆式结构,距轮子底部高度约为1.4米,上面装有一对全景照相机作为“眼睛”。太阳能帆板是它的能源来源,面向太阳保证它在火星南半球整个冬季进行科学考察有足够的能量。因此,太阳能帆板的寿命大大延长,为科学考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充足电源。 “勇气号”登陆火星属于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之一。“勇气号”于2003年6月发射升空,在近10年的火星表面漫游期间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成果。它拍下了古谢夫陨石坑内部盆地和哥伦比亚山脉,以及古谢夫陨石坑360度景观,并被美国宇航局命名为“麦克默多”向世界公布。2011年5月,“勇气号”停止了探索任务。
【1992年1月3日】 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建交
1992年1月3日(农历1991年11月29日),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建立外交关系。 哈萨克斯坦,意为“自由之民的国家”,位于亚洲中部,面积271.7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738万人(1992年)。该国由130多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650万人、俄罗斯族620万人。官方语言为哈萨克语,俄语作为族际交流语言广泛使用。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逊尼派)、东正教以及基督教新教和佛教等。 首都从阿拉木图迁至阿克莫拉(1998年5月更名为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主要出口产品是石油及其制品,进口主要是食品和食品原料。该国在20世纪30-40年代并入俄罗斯帝国;1925年改称哈萨克斯坦苏维埃自治共和国,仍属俄联邦。1936年加入苏联,并于1991年12月10日改现名。同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 对外交往中采取全方位、有重点的务实外交政策,以经济利益为中心。1992年1月3日与我国建交。 阿斯塔纳市区内立有“独立纪念碑”,远眺天山山脉。东正教堂位于阿拉木图市中心广场西侧。戈壁草原是哈萨克斯坦的常态,荒无人烟。油气处理厂中石油投资了这一项目。MEGA商场为阿拉木图市最大的购物中心,只有三层高。 二战纪念雕塑位于阿拉木图市内。蒙古包内部装饰鲜艳无比,与外部单调色彩不同。圣尼古拉斯教堂位于市中心广场一侧。时尚的年轻人在城市广场上身穿热裤走动,制作馕饼的妇女和售卖新鲜蔬菜的农妇展示了当地生活场景。 国事访问:2011年6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总理与总统邮票发行于1993年。熏肠是哈萨克斯坦人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传统工艺制作的茶具非常精美,价格不菲。 阿拉木图最大的商业步行街和公交系统也进行了介绍。哈萨克斯坦女兵在军队阅兵军演中准备。高原公路站台前没有检票口可以直接进入阿克纠宾火车站。哈萨克斯坦女军人参加军演,并展示军用越野车。远处的雪山为天山山脉。 阿拉木图机场停机坪和公交车、火车站等场景也进行了描绘,展示了其独特的交通设施和城市风貌。
【1989年1月3日】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
1989年1月3日(农历1988年11月26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宣告建成,这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 历经整整18个春秋,葛洲坝1号船闸高度达20层楼,是当时世界同类机组中最大的。葛洲坝水利发电厂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是当时我国最大的发电厂。该工程主要由电站、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 大坝全长2595米,坝顶高70米,宽30米,控制流域面积达100万平方千米,总库容量为15.8万立方米。电站装机21台,年均发电量141亿度,建有船闸3座,可通行万吨级大型船队。 27孔泄水闸和15孔冲沙闸全部开启后的最大泄洪量可达每秒11万立方米。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巨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其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体现了我国当前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是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该工程成功地解决了大江截流、泥沙问题及大流量泄洪问题,为后来兴建三峡工程做了成功的实践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葛洲坝枢纽大江截流工程与二江工程分获国家优质工程优秀设计金质奖和银质奖,而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则荣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此外,该工程还获得了国家优秀勘察金质奖。
【1973年1月3日】 真菌学家戴芳澜逝世
1973年1月3日(农历1972年11月29日),真菌学家戴芳澜逝世。湖北江陵人。 1913年结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1914-1919年留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真菌学的创始人、中国植物病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早年对水稻、果树等作物病害及其防治进行了研究。30年代以后从事真菌分类学、形态学、遗传学及植物病理学,特别在霜霉菌、白粉菌、鹿角菌、锈菌、鸟巢菌、尾孢菌等菌的分类方面,以及竹鞘寄生菌的形态学和脉孢菌的细胞遗传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有关论文迄今仍为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
【1984年1月3日】 突尼斯因食品涨价问题发生骚乱事件
1984年1月3日(农历1983年12月1日),突尼斯因食品涨价问题发生骚乱事件。突尼斯政府宣布面包和食品涨价后,进而发生了骚乱事件,因此突尼斯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实行宵禁。
【1961年1月3日】 美国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
1961年1月3日(农历1960年11月17日),美国与古巴断绝外交关系。 古巴总统卡斯特罗于1959年1月1日率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统治,建立革命政府。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政府对古巴一直采取敌视态度。1961年美国雇佣军入侵古巴被粉碎后,1月3日古巴和美国断绝外交关系。 美国政府随后对古巴实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4月13日宣布解除对美国公民前往古巴探亲及向其在古巴亲属汇款的限制,并支持美国企业打入古巴电信网络和卫星广电服务市场。同时,古巴领导人不久前同到访的美国众议员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的友好会晤,冰冷的美古关系就有可能逐步转暖。
【1954年1月3日】 美军释放前日本关东军司令南次郎
1954年1月3日(农历1953年11月29日),美军释放前日本关东军司令南次郎,日本陆军大将,骑兵出身,九一八事变时的陆军大臣后历任关东军司令、朝鲜总督,东京审判的28个甲级战犯之一。他生于大分县,是日出藩士南喜平之子。 1890年9月考入陆军幼年学校,1893年6月毕业,以士官候补生资格进入陆军服役。1895年1月1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骑兵科,5月22日授予骑兵少尉军衔。 历任骑兵第6大队附、台湾守备骑兵第3中队附、骑兵第6大队附、陆军教导团附、陆士生徒队附兼教官等职。1903年11月28日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17期,骑兵第1联队中队长。 1905年参加日俄战争,历任大本营参谋、第13师团后方参谋。此后担任陆大教官,关东都督府陆军参谋,陆大教官,欧洲出差,骑兵第13联队长,陆军省军务局骑兵课长。 1919年7月25日晋升陆军少将,任支那驻屯军司令官、骑兵第3旅团长、陆军骑兵学校长、陆士校长、骑兵监、第16师团长、参谋次长、朝鲜军司令官。1930年3月7日晋升陆军大将,军事参议官。 1931年4月14日就任第2次若槻礼次郎内阁陆军大臣(九一八事变),军事参议官。1934年12月10日任第12任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大使,翌年12月23日授予勋一等旭日桐花大绶章、参谋本部附。 1936年8月5日任第8任朝鲜总督(1936-1942),后曾任枢密顾问官、大日本政治会总裁,贵族院议员。1945年11月19日指定为甲级战犯嫌疑。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犯有破坏和平罪(十八年间一贯为控制东亚及太平洋的阴谋、对华实行侵略战争),处以无期徒刑。 1954年1月6日假释,1955年12月5日去世。曾获四级金鵄勋章。子南重义为陆军少佐(陆士50期,陆大58期优等),女婿本多三男和西义章均为陆军少将(陆士32期、31期,陆大42期)。 南次郎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中所有军人战犯中资格最老的。他在1895年陆士毕业当少尉的时候,诸如武藤章之流还在穿开裆裤哩。他和金谷范三同为大分阀领袖,并且是宇垣一成保上来的。他之所以被推上审判席是因为九一八事变时的陆军大臣身份。 1934年南次郎任第12任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大使,之后担任伪满皇帝溥仪的特使,安排了溥仪1935年4月访问日本。二·二六事件发生后,南次郎的态度摇摆不定,时任关东宪兵司令官的东条英机则迅速控制了满洲局势。 1942年南次郎任第8任朝鲜总督,对朝鲜进行殖民统治并倡导对中国进行侵略。远东国际军事审判时他已72岁,并因监狱生活为乐,时常帮助打扫卫生。最终因为犯有破坏和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但仅服刑9年后便获假释出狱。
【1946年1月3日】 国、共、美协商成立停战机构
1946年1月3日(农历1945年12月1日),周恩来向马歇尔通告,中共中央欢迎他参加有关停战、受降、恢复交通诸问题的协商。 此前,马歇尔表示如果中共能接受政府关于三方会商的建议,建议国、共、美三方各出1人组成委员会,职责为处理有关停战、恢复交通和受降事宜,取一致协议方式,每方都有否决权。一切决议均须送国共最高当局核准后始生效。3人委员会可在离冲突地区较近的地方设一机构,处理有关的一切具体问题。 周恩来表示:中共欢迎外来的友谊,但也希望盟国恪守“不干涉中国内政”的诺言。 马歇尔提出:在北平设执行部,执行已取得协议的政策,监视停战,公正地作调查。执行部由国、共、美3人委员会组成,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作为三方代表参加,一切行动须根据一致协议。执行部下设4个交通中心、8个小组。
【1933年1月3日】 日军攻陷山海关
1933年1月3日(农历1932年12月8日),日军守备队长落全策划制造了在榆关宪兵分遣队前面的手榴弹爆炸事件,事发后咬定系中国军队所为,并指挥部队向南关和车站进攻。当晚来攻日军均被中国守军击退。 警备司令部令榆关守军待命行动。2日凌晨1时许,日方向中方提出四项条件:(1)南关归日方警戒;(2)撤退南关驻军;(3)撤退南关警察及保安队;(4)撤退城上守兵,并限即时答复。 中国方面言称:“俟天时调查真相后,再开始交涉”。3时,日方通知说:“本事件无须调查”,“否则即以武力夺取南关。”中方坚决拒绝,当即配置部队。日军将南关外中国警察缴械,并监视南关公安分局长,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2日9时,日军守备队用木梯攀登南关城墙,被中国守兵击退;10时许,由前卫开来的日步炮兵3000余人,在飞机、火炮和坦克支援下,企图从南门突破。中国守军沉着应战,至17时许,日军不支而去。傍晚,关东军命令增兵夺取该地。 1933年1月3日10时,日军增援部队加入战斗,在飞机、军舰和坦克的掩护下,向东南城角和南门附近发起重点进攻。中国守军以步机枪、迫击炮和手榴弹顽强抗击,经过激烈争夺,双方互有胜负。 至14时,日军发起总攻,炮火更加猛烈,南门守兵悉数战死,日军坦克趁势闯入。至此,榆关遂被日军占领。中国守军第九旅以一团之众不足2000人,与强敌激战3日,官兵伤亡过半,民众死伤4000人,毁于炮火房屋500户以上。
【1935年1月3日】 国联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采取绥靖政策
1935年1月3日(农历1934年11月28日),国联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采取了绥靖政策。 又一批意大利士兵出发前往非洲埃塞俄比亚,向国联控诉意大利的侵略行为,并要求国联进行干预。 国联实行“不干涉政策”,建议双方达成仲裁协议。
【1931年1月3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军总司令约瑟夫·霞飞逝世
1931年1月3日(农历1930年11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军总司令约瑟夫·霞飞逝世。 约瑟夫·雅克·塞泽尔·霞飞,1852年生于法国的韦萨尔特(Rivesaltes)。18岁参军,在几次殖民战争中表现突出,得到了一些称誉。1911年被任命为法军总参谋长,随即开始对军中的保守思想进行整顿。 两年后,采纳了旨在防御德国的战略——“17号计划”。该计划由费迪南德·福煦提出,计划在洛林与阿登南部向德军发起反攻。一战爆发后,霞飞担任法军总司令。由于德军的攻势猛烈,“17号计划”未能有效执行。但霞飞仍然尽力把阻滞德军的“史里芬计划”与他本人的战略相结合。 在关键时刻,他采纳了巴黎军事长官约瑟夫·加利埃尼将军的建议,在马恩河果断出击,重创德军。由于西线被突破及凡尔登战役的重大损失,1916年12月,霞飞被免去了职务,由罗伯特·内维尔接任。但他在法国公众当中的声望仍然很高,不久被晋升为元帅。 1931年1月3日去世。
【1927年1月3日】 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
1927年1月3日(农历1926年11月30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生宣传队在汉口英租界江汉关附近讲演,庆祝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当时聚集了数千群众,大家一直秩序井然。 可是到了下午,突然有大批英国水兵登岸寻衅干涉,强行驱赶群众,并当场用刺刀刺死群众一人、伤数十人,造成了严重的流血惨案。案发当晚,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向英国驻汉口领事馆提出抗议,限令英国在24小时内撤走水兵,由中国政府派军队进驻英租界。 次日,武汉工农商学等团体的代表举行联席会议,向武汉国民政府提出八项要求。其主要内容为:立即向英国领事馆提出严重抗议;由英国政府赔偿损失;惩办肇事凶手。 4日晚,国民革命军开入英租界,国民政府收回英租界管理权。
【1916年1月3日】 袁世凯令各机关对外仍称民国,对内则书“洪宪”
1916年1月3日(农历1915年11月28日),袁世凯令各机关对外仍称民国,对内则书“洪宪”。洪宪是袁世凯1916年称帝时的年号。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登皇帝位。1916年3月22日,因内外交困,袁世凯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复民国。
【1912年1月3日】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临时政府组成
1912年1月3日(农历1911年11月15日),各省代表联合会增选黎元洪为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临时政府九名国务员名单。 九名国务员分别是:陆军总长黄兴、外交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此三人为同盟会员);实业总长张謇、交通总长汤寿潜(此二人为江浙立宪派首领);内务总长程德全、司法总长伍廷芳;海军总长黄钟英、财政总长陈锦涛。
【1868年1月3日】 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1月3日(农历1867年12月9日),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五政复古”诏书,标志着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始。 19世纪中叶,日本一直奉行“锁国政策”,但由于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并且痛恨与侵略者勾结的幕府。 农民和市民纷纷起义,开展“倒幕”运动;中下层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中的改革势力也投入了“倒幕”斗争。1月3日发动政变,由明治天皇召开有倒幕派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出席的御前会议,宣布“五政复古”,恢复天皇亲政、废除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并责令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交出领地和财产。 1月6日夜间,德川庆喜逃往大阪。1月底,倒幕军在京都附近击败幕府军队,德川逃往江户。2月,天皇组织讨幕军。由于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积极配合,倒幕军最终打败了数量3倍于自己的幕府军,迫使德川庆喜投降。倒幕派取得胜利,建立起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新政府。 明治天皇废藩置县,将全国划为3府72县,消灭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自此以后,在明治天皇主政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一时期在日本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板垣退助是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始祖和立宪政治的先驱。日本人称他为宪政的"神样"并在帝国议会堂内为其竖立铜像。此外,日本今日通行的百圆钞票上还印有他的肖像,使他永为世人所怀念。 明治维新时期。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1月03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