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解毒、敛疮、杀虫、止咳
别名:赤芫、杜芫、头痛花、南芫花、药鱼草、九龙花、闹鱼花、芫花条、闷头花、老鼠花
性味:味辛、苦,性寒,有毒。
归经:归大肠、肺、肾经。
煎法:
适用体质:
止咳,化痰,敛疮,解毒杀虫,泻水逐饮。
1.泄水逐饮(水肿,鼓胀,停饮) 用治胸胁停饮所致的喘咳痰多,胸胁引痛等。其功用与甘遂、京大戟相似而功力稍逊。以泄胸胁水饮见长。
2.祛痰止咳(晐嗽咳痰)用治咳嗽、咳痰,但虽有祛痰之功,因其泻下峻猛,毒性较大,故临证一般鲜有使用者。
3.杀虫疗疮(头疮、顽癣及痈肿)外用治头疮、顽癣及痈肿,可单用研末,或配以雄黄用猪脂调敷。
主治肺癌结块,心腹癥结,胀痛,痈肿,痰饮癖积,喘咳,水肿,胁痛,食物中毒,疟母等症。
含芫花酯甲、乙、丙、丁、戊,芫花素、羟基芫花素、芹菜素及谷甾醇,另含苯甲酸及刺激性油状物。
现代药理研究,芫花素能刺激肠黏膜引起剧烈的水泻和腹痛。口服芫花煎剂可引起尿量增加,排钠量亦有增加。醋制芫花的醇水提取物及水浸液对一些菌类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芫花还有镇静、镇咳、祛痰作用。
1.芫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镇痛及抗惊厥作用。2.芫花有兴奋子宫、抗生育作用。3.芫花有镇咳、祛痰作用。4.芫花对胃肠道的作用:炙芫花在高浓度时对离体兔肠有兴奋作用。5.芫花有利尿作用。6.芫花有抗白血病作用。7.芫花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XO)有抑制作用。8.芫花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预防心律失常作用。9.芫花有抑菌作用。
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
本品有毒,不宜超量使用。
本品反甘草,不宜同用。
日常用量:1~3g,水煎服或入丸、散。
治通身微肿、腹大、食饮不消:芫花、甘遂、大黄、葶苈各30g,巴豆10g。将以上5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红小豆大每服5丸,食消即停。芫花怎么吃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
《名医别录》:味苦,微温,有小毒。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久服令人虚。
《日华子本草》:疗嗽瘴疟。
《本草纲目》:仲景治太阳证,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或利者,小青龙主之。若表已解,时头痛汗出恶寒,心下有水气,干呕,痛引两胁,或喘或咳者,十枣汤主之。盖小青龙治未发散表邪,使水气自毛窍而出,乃《内经》开鬼门法也。十枣汤驱逐里邪,使水气自大小便而泄,乃《内经》洁净府,去陈莝法也。夫饮有五,皆由内啜水浆,外受湿气,郁蓄而为留饮。流于肺则为支饮,令人喘咳寒热,吐沫背寒。流于肝则为悬饮,令人咳唾,痛引缺盆两胁。流于心下则为伏饮,令人胸满呕吐、寒热眩运。流于肠胃,则为痰饮,令人腹鸣吐水,胸胁支满,或作泄泻,忽肥忽瘦。流于经络,则为溢饮,令人沉重注痛,或作水气肿。甘遂、大戟、芫花之性,取效甚捷。不可过剂,泄人真元也。《三因方》以十枣汤药为末,用枣内和丸,以治水气喘急浮肿之证,盖善变通者也。《直指方》云:破癖须用芫花,行水后便养胃可也。治水饮痰澼,胁下痛。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有小毒。反甘草,使决明。散皮肤水肿发浮,消胸膈痰沫善唾。咳逆上气能止,咽肿短气可安。驱疝瘕痈疽,除蛊毒鬼疟。令人虚损,久服不宜。汁渍线丝,系痔易落。谟按:芫花泻湿利水为要。夫水者,脾、胃、肾三经所主,有五脏六腑十二经之部分。上而头目,中而四肢,下而腰膝。外而皮毛,中而肌肉,内而筋骨。脉有寸、关、尺之殊,诊有浮、中、沉之异。必当审其病在何经何脏,乃可用之。倘若误投,为害非浅。
《本草备要》:大通行水。苦寒有毒,去水饮痰癖,疗五不在五脏皮肤,胀满喘急,痛引胸胁,咳嗽瘴疟。五水者,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也。水积胸中,肾满如石,名石水;汗如柏汁,名黄汗。久下愈,必致痈脓。时珍曰:仲景治伤寒太阳证,表未解,心下有水而咳,干呕发热,或喘或利者,小青龙汤主之;表已解,有时头痛,出汗恶寒,心下有水,干呕,引痛两胁,或喘或嗽者,十枣汤主之。盖青龙散表邪,使水从汗出,《内经》所谓洁净府,去陈莝法也。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等分,枣十枚。
《本草崇原》:草木根荄之在下者,性欲上行,花实之在上者,性复下降,此物理之自然也。芫花气味辛温,花开赤白,禀金火之气化,主行心肺之气下降,故治咳逆上气,喉鸣而喘,以及咽肿而短气。禀火气,故治虫毒鬼疰。禀金气,故治疝瘕痈肿。辛温有毒,故杀虫鱼。
以花蕾淡紫色、多而整齐、无杂质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