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解郁、理气、疏肝、调经、消肿、止痛
别名:生香附、香附子、附米、香附米、香附、碎香附、醋香附、雷公草、回头青、莎草根、雀头香、三棱草根
性味:味微苦,性平。
归经:归肝、脾、三焦经。
煎法:
适用体质:气郁体质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疏肝,消肿。
1、理气,助消化
中医认为香附有缓解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的功效,自古以来就是行气解郁的良药。
2、抗菌
香附所含的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3、降压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香附总生物碱、苷类、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并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4、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证)用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胀痛等症,宜与柴胡、枳壳等配伍为用,如柴胡疏肝散;用治气、血、痰、食、湿、热诸郁所致的胸膈满闷、吞酸呕吐等症,宜配伍川芎、苍术、栀子等同用,如越鞠丸;用治寒凝气滞之胃脘疼痛,多配以高良姜同用,如良附丸;用治寒滞肝脉之寒疝腹痛,每与吴茱萸、小茴香等配伍同用。乃疏肝、行气、解郁之要药。
5、调经止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用治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等,如四制香附丸;或配以当归、川芎等药同用。李时珍称其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本品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用于肝郁气滞之胸、胁、脘腹胀痛和消化不良、胸脘痞满、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以及冲任失调、胎气不和之胎动不安等。本品既能疏肝解郁,又能通调三焦气滞,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誉。
现代用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胃神经症、坐骨神经炎、丝虫病、扁平疣等。
主含挥发油,油中含香附烯、β-芹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广藿香酮等;尚含生物碱、黄酮类、三萜类等成分。具有镇痛、抗炎、解热等作用。
现代研究,香附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猫、犬等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的收缩;香附所含的挥发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香附醇提取物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水煎剂有利胆作用,能促进大鼠胆汁分泌,同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香附还有解热、镇静、镇痛、止呕、抗支气管痉挛等作用。
1.5%香附流浸膏使子宫平滑肌松弛,收缩力减弱,有抑制子宫的作用。香附还对月经不调有治疗作用。2.香附挥发油有雌激素样作用。3.香附有镇痛作用。香附醇提物有镇静、解热的作用。4.香附有抗菌、抗炎作用。
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不可独用、多用、久用,否则会耗气伤血。
忌铁器。
孕妇、儿童慎用。
日常用量:5~8g,水煎服;外用,研末调敷。
1、月经成块:佛手、川芎、香附各9g。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气滞血淤者。
2、妊娠呕吐:香附12g,紫苏叶、陈皮、生姜各9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3、疏肝解郁:当归20g,香附30g,黄酒250g。将2味中药洗净,浸泡酒中3天,每服15?30g,日服2次。
4、安神止痛:香附60g,川芎30g,炒后研成末,每日2次,每次6g,以茶水送服。
5、温经行气:香附6g,鸡1只,胡萝卜1根,水煎香附,去渣,取汁备用。鸡处理干净,切块。胡萝卜洗净,切块。鸡肉放入砂锅炖煮至八成熟,加入胡罗卜和香附汁,煮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6、冶脾胃阴虚型胃炎:香附、黄芩各10g,生石膏30g,黄连、枳壳、甘草各5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时时饮之。
香附猴头
材料:香附9g,猴头菇30g
调味料:盐适量
做法:香附加水煎汤,去渣后加入猴头菇煮熟,再加盐调味服食。
养身功效:疏肝和胃。适用于肝胃不和、胃脘胀痛、食入即吐、呃逆等。
温经行气——香附鸡肝
鸡肝100克,鸡肉200克,香附10克,洋葱2个,萝卜1根,芹菜、粉条、油豆腐、白酒、白砂糖、酱油、鸡汤各适量。先将香附切细,用水2杯,小火煎约1小时,煎成半量时,用布滤过,留汁备用;鸡肝、洋葱切块,萝卜切片,芹菜切成三四厘米长的段,粉条在热水里浸软斩短,油豆腐切开。锅内先用鸡肉垫底,将鸡肝放在鸡肉上面,其他辅料铺放在最上层,加白酒3茶匙,并放入香附汁、白砂糖、酱油,加鸡汤适量。先用大火煮开,继用小火煮烂即可。
理气止痛一一香附陈艾炖鸡
子鸡1只,香附、陈艾、红枣、生姜各10克,杜仲5克,盐8克,鸡精2克。将子坞去尽内脏,沸水焯去血水,鉍枣洗净,生姜去皮切成片。炖盅内放入子鸡、香附、陈艾、杜仲、红枣、生姜,调入盐、鸡精,加适量清水,隔水炖约3小时即成。
疏肝行气一一香附麦片粥
燕麦片100克,芸豆75克,香附10克,西芹60克。芸豆洗净,泡在清水中约4小时后捞出。香附洗净备用。锅中倒入四杯水,放入香附煮开,再转用中火,熬煮至汤汁剩下原来的3/4,滤出汤汁备用。燕麦片、芸豆放入锅中,再倒入熬好的汤汁煮开,转小火煮至熟烂。再加入西芹继续煮2分钟,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疏肝理气,固摄乳汁——香附芡实粥
香附10克,芡实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芡实捣碎,粳米淘洗干净。将香附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棠,去渣,加入芡实、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止痛经,艳皮肤——益母草香附汤
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抽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本品对准备怀孕的女性尤其适用。
《名医别录》:味甘,微寒,无毒。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本草纲目》: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气分主药,而兼通十二经气分。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炒黑,则止血;得童溲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青盐炒,则补肾气;酒浸炒,则行经络;醋浸炒,则消积聚;姜汁炒,则化痰饮。得参术,则补气;得归药,则利血;得木香,则疏滞和中;得檀香,则理气醒脾;得沉香,则开降诸气;得芳香、苍术,则总解诸郁;得栀子、黄连,则能降火热;得茯神,则交济心肾;得茴香破故纸,则引气归元;得厚朴、半夏,则决壅消胀;得紫苏、葱白,则解散邪气;得三棱、莪术,则消痞枳块;得艾叶,则治血气暖子宫,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韩懋云:香附能推陈致新,故诸书皆云益气。而俗有耗气之说,宜女不宜男者,非也。盖妇人以血用事,气行则无疾。老人精枯血闭,惟气是资。小儿气日充,则形乃日固。大凡病则气滞而馁,故香附于气分为君药,世所罕知。臣以参、芪,佐以甘草,治虚怯甚速也。懋游方外时,悬壶轻斋,治百病黄鹤丹,治妇人青囊丸,随宜用引,辄有小敏。人索不已,用者当思法外意可也。黄鹤丹乃铢衣翁在黄鹤楼所授之方,故名。其方用香附一斤,黄连半斤,洗晒为末,水糊丸梧子大。如外感,葱姜汤下;内伤,米饮下;气病,香汤下;血病,酒下;痰病,姜汤下;火病,白汤下,余可类推。青囊丸乃邵应节真人祷母病,感方士所授者。其方用(略炒)香附一斤,乌药(略炮)五两三钱,为末,水醋煮面糊为丸,随证用引,如头痛,茶下;痰气,姜汤下;血病,酒下。为妙。辛微苦甘,手足厥,手少阳药也。能兼行十二经,入脉气分。得童子小便、醋、川芎、苍术良。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腑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疱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本草蒙筌》:味苦、甘,气微寒。气厚于味,阳中阴也。无毒。若理气疼,醋炒尤妙。乃血中气药。凡诸血气方中所必用者也。快气开郁,逐瘀调经。除皮肤瘙痒外邪,止霍乱吐逆内证。炒黑色禁崩漏下血,调醋末敷乳肿成痈。宿食可消,泄泻能固。驱热长毛发,益气充皮毛。久服利人,疏利之剂。亦当解悟,又引血药至气分而生血,故因而称曰妇人要药也。谟按:《本经》诸方用逐瘀血调经,是下气而推陈也。用治崩漏不止,是益气而止血也。又云:引血药至气分而生血,是又能补,何如言相背戾,用相矛盾耶?虽然是亦阴生阳长之义尔,但《本经》未尝言补,惟不老汤用之,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盖于行中兼有补,补中有行。正如天之所以为天者,健而有常也,健运不息,所以生生无穷,即此理也。《景岳全书》:味苦辛微甘,气温。气味俱厚,阳中有阴,血中气药也。专入肝胆二经,兼行诸经之气。用此者,用其行气血之滞,童便炒,欲其下行;醋炒,则理气痛,开六郁,散寒邪,利三焦,行结滞,消饮食痰涎,痞满腹胀,〖HT”,SS〗月〖KG-*〗付肿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疗霍乱吐逆,气滞泄泻,及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中带下,经脉不调,胎前产后气逆诸病。因能解郁,故曰妇人之要药。然其味辛而动,若阴虚躁热而汗出血失者,概谓其要,则大误矣。此外,凡痈疽瘰疬疮疡,但气滞不行者,皆宜用之为要药。
《本草备要》:一名莎草根,宣,调气开郁。性平气香,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血中气药,通行十二经、八脉气分,主一切气。人身以气为主,气盛则强,虚则衰,顺则平,逆则病,绝则死矣。经曰:怒则气上,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劳则气耗,此七情之气也。以香附为君,随证而加升降消补之药。《素问》中仍有寒则气收,热则气泄,名九气。利三焦,解六郁,痰郁、火郁、气郁、血郁、湿郁、食郁。止诸痛。通则不痛。治多怒多忧,痰饮痞满,胸肿腹胀,饮食积聚,霍乱吐泻,肾气脚气,痈疽疮疡,血凝气滞所致。香附一味末服,名独胜丸,治痈疽由郁怒得者。如疮初作,以此代茶,溃后亦宜服之。大凡疮疽喜服香药,行气通血,最忌臭秽不洁触之。○故古人治疡,多用五香连翘饮。○康祖左乳病痈,又臆间生核,痛楚半载,祷张王梦授以方:姜汁制香附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遂愈。吐血便血,崩中滞下,月候不调。气为血配,血因气行,经成块者,气之凝;将行而痛,气之滞;行后作痛,气血俱虚也;色淡亦虚也,色紫气之热;色黑则热之甚也;错经者气之乱;肥人痰多而经阻,气不运也。香附阴中快气之药,气顺则血和畅,然须辅以凉血补气之药。丹溪曰:能引血药至气分而生血。此正阳生阴长之义。胎产百病。能推陈致新,故诸书皆云益气。行中有补,丹溪曰:天行健运不怠,所以生生无穷,即此理耳。时珍曰:凡人病则气滞而馁,香附为气分君药,臣以参芪,佐以甘草,治虚怯甚速也。去毛用。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则下走肝肾,旁彻腰膝。童便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或蜜水炒。青盐炒,则补肾气;酒浸炒,则行经络;醋浸炒,则稍积聚;且敛其散。姜汁炒,则化痰饮;炒黑又能止血。忌铁。时珍曰:得参术则补气;得归地则补血;得木香则散滞和中;得檀香则理气醒脾;得沉香则升降诸气;得川芎、苍术,则总解诸郁;得栀子、黄连则清降火热;得茯神则交济心肾;得茴香、破故纸则引气归元;得厚朴、半夏则决壅消胀;得紫苏、葱白则发汗散邪;得三棱、莪术则消积磨块;得艾叶则治血气、暖子宫。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仙药也。大抵妇人多郁,气行则郁解,故服之尤效,非宜于妇人,不宜于男子也。李士材曰:乃治标之剂,惟气实血未大虚者宜之,不然恐损气而燥血,愈致其疾矣。世俗泥于女科仙药之一语,惜未有发明及此者。
以个大、色棕褐、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应置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密封保存,以免香气挥发殆尽。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