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肠通便,补中益气
补中益气、解毒、宽肠、凉血、清热、生津、通便、益气、止渴、止血
别名:地瓜、红苕、白薯、朱薯、山芋、甘薯、红薯、金薯、番茹、土瓜、红山药、香薯蓣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归经:归脾、肾经。
煎法:
适用体质:
可生津,凉血,止血,止渴,宽肠,通便,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用于消暑热,利尿,发热,水肿,无名肿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便秘,便血,血崩,创伤发炎,痈疮肿毒,抽筋,霍乱等症。
茎叶:味甘、涩,性微凉。入肺、大肠、脾、肾、肝经。块根:味甘,性平、微凉。番薯(红薯)主治番薯(红薯)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
疫疟痢肿胀等证皆忌之。
日常用量:块根研粉35~70g,茎叶35~70g,水煎服。
1、腹痛吐泻
组成:番薯老茎37.5克,那拔叶18.8克,枫香树叶11.3克,竹茹15.0克,水哆哖叶11.3克。
用法:水煎服。
2、肺热咳嗽
组成:番薯叶187.5克,冰糖75.0克。
用法:共水煎服。
3、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
组成:番薯老藤茎75.0克,樟树二层皮18.8克。
用法:水煎,分3~4次服。严重者樟树皮可加量。
4、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组成:番薯粉150.0克。
用法:温开水调服。4小时服1次,日服3次。第2次及第3次服用时每次用75.0克。
5、蜈蚣咬伤
组成:鲜番薯叶适量。
用法:捣烂,外敷伤口周围。
6、肠炎,痢疾
组成:番薯老茎75.0克,凤尾草37.5克,海金沙藤37.5克,车前草18.8克,大飞扬18.8克。
用法:水煎服。
7、脚底入刺
组成:番薯1个。
用法:烤熟敷之。
8、尿酸,肾衰弱,小便起泡
组成:番薯藤1200.0克。
制法:洗净切碎,加水15碗,煎剩5碗当茶喝。加他药应用更佳。
9、痢疾
组成:番薯粉100.0克,蜜糖100.0克。
用法:番薯粉用水调匀,煮至稠,加入蜜糖,再煮沸即可。
10、病毒性肝炎
组成:番薯487.5克,红糖56.3克。
用法:加水适量,煮至熟透,食薯饮汤。番薯(红薯)怎么吃番薯(红薯)古籍摘要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