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22日】 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逝世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宜伟,字沧白,广东梅县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1949年1月,任北平联合办事处主任,为接管北平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参加中共代表团,同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 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等职。
【1935年10月22日】 我国新闻界前辈戈公振先生逝世
戈公振(1890年11月27日-1935年10月22日),原名绍发,字春霆,号公振。江苏东台人。 他是一位新闻记者、新闻学者,并且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 代表著作有《中国报学史》。
【1962年10月22日】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英语:Cuban Missile Crisis),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加勒比海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 事件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上,人类从未如此近地从一场核战争的边缘擦身而过。
【1975年10月22日】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逝世
阿诺尔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的叔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专门研究经济发展史,名为阿诺尔德·汤因比(1852-1883)。为了区分两者,我们通常都称呼二人的全名,以免混淆。 汤因比著述颇丰,其中以他十二巨册的《历史研究》最为辉煌。汤因比治史时一反国家至上的观念,主张文明才是历史的单位;他把世界历史划分为26种文明,并以人的生老病死现象来解释文明的兴衰与死亡,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1985年10月22日】 许世友逝世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原名释友,字汉禹,法号永祥,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军事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1993年10月22日】 布隆迪被黜总统被害
梅尔希奥·恩达达耶(英文名:Melchior Ndadaye,1953年3月28日——1993年10月21日),布隆迪前总统,布隆迪胡图族政治家。早年曾在基特加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并在卢旺达国家大学教育系深造。 1993年10月21日凌晨,前总统巴加扎等人发动武装政变,恩达达耶被捕,随即遇害。
【1999年10月22日】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是国务院主管全国老龄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成立于1999年10月。 现成员单位包括:中组部、中宣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等28个单位。
【1992年10月22日】 澳一枚火箭在发射时爆炸
1992年10月22日(农历1992年9月27日),澳大利亚一枚火箭在南澳州伍默拉发射场发射时爆炸。 这枚名为“澳斯罗克2型”火箭是澳大利亚几所大学于4年前开始研制的,共耗资100万澳元。这是澳大利亚自行设计、制造和发射的最大的液体燃料火箭。 当火箭点火后,火箭上的高压油箱爆炸并起火。据初步分析,造成爆炸的原因是一只球形阀被液态氧冻结,使点火系统出现一系列故障。
【1991年10月22日】 河姆渡博物馆开工兴建
1991年10月22日(农历1991年9月15日),河姆渡博物馆开工兴建。 出土于河姆渡的“双鸟朝阳”工艺品在1991年10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兴建了我国国家级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总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总投资330万元。 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其中出土了大量的稻谷等植物和动物遗骸、陶器、骨镰、木镈、木杆等农业生产工具以及精美的原始工艺品。这些文物证明了浙东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方之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摇篮。 当时已出土的文物陈列在杭州浙江博物馆内。
【2013年10月22日】 俄印蒙三国总理访华
俄印蒙三国总理访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蒙古国总理诺罗布·阿勒坦呼亚格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和蒙古国总理诺罗布·阿勒坦呼亚格同一天开始访华,时间确定为10月22日。 为何三国总理同时访华?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因为中国领导人刚出访回国,此次三国总理同时访华,应该是日程调整的原因,是技术性的时间安排问题印度总理辛格将在中央党校演讲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10月22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高度重视辛格总理访华这是继李克强总理今年5月成功访问印度后,中印间又一次重要高层访问,也是自1954年以来两国总理首次实现年内互访,对深化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据其介绍,李克强总理和辛格总理将共同出席有关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共同会见记者和两国企业家代表李克强总理还将为其举行欢迎午宴习近平主席和张德江委员长也将分别会见辛格总理辛格总理还将到中央党校演讲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辛格启程前表示,此次访华“将带着向前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辛格在访华之前,访问了俄罗斯。 他说:“我相信,此次访问将加强和最重要的两个伙伴的关系,为印度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增长、繁荣和发展,创造新的战略合作机会”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印度非常希望和中国发展互利合作的关系尚不清楚俄中是否签署能源协议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将于10月22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梅德韦杰夫此访,是李克强总理履新后中俄总理的首次会晤据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月21日介绍,在访问期间,李克强总理将与梅德韦杰夫总理在北京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习近平主席等中方领导人将会见梅德韦杰夫总理除北京外,梅德韦杰夫还将赴安徽省访问。 华春莹介绍说,当前,中俄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两国各领域合作势头更加积极中方希望通过此次总理会晤,进一步挖掘两国合作的巨大潜力,重点推动双方在经贸、投资、能源、高科技、航空航天、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更多新成果华春莹进一步表示,至于此访期间是否将签署新的能源合作协议,目前没有信息可以发布。
【1996年10月22日】 美国首次宣布北约东扩时间表
1996年10月22日(农历1996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底特律市进行竞选活动时发表讲话称,北约应在1999年前接纳第一批东欧国家为新成员这是美国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和明确宣布北约东扩的具体时间表。 众所周知,北约东扩是美国及其欧洲盟国的既定政策,但由于俄罗斯的坚决反对和北约内部的不同意见,美国政府高层一直没有就接纳新成员的具体时间做明确表态克林倾在22日的讲话中说,第一批东欧国家应在1999年前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 虽然克林顿没有具体指出哪些东欧国家将是第一批成员,但美国政府官员透露,波兰、捷克,匈牙利是美国认为应第一批加入北约的国家按照有关规定,接纳新成员的决定需经北约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后才能做出,但此间舆论估计,鉴于美国的盟主地位,华盛顿的主张将会得到北约其它成员国的支持。 针对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克林顿在底特律发表的讲话中表示,北约以外的任何国家对北约接纳新成员一事都没有否决权他同时又声称,北约将与俄罗斯建立不同层次的交流关系,北约东扩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俄罗斯也将是受益者。 此间报界指出,外交问题绝不是美国总统大选辩论的主要议题,而克林顿选择距大选投票日只有两周的时间宣布北约接纳新成员的时间表,虽然不无外交政策需要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出于大选的政治考虑,要以此来争取数量众多的东欧裔选民的选票。
【1994年10月22日】 轰动京城的反贪展览开幕
1994年10月22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的“首都检察机关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展览”一开始就牵动人心从展出那天起,军博门前便出现了川流不息的人群和成片的停车应社会各界一再要求,举办者将其结束日期从11月5日延至10日。 北京市人民体察院白锡喜副主任告诉记者,自开展以来每天约有2万人前来参观参观有不仅有北京的干部群众,还有许多外地来京旅游和办事者以及专程从天津、唐山等地赶来的观众之多、情绪之高、反响之强烈为多年未见,亦为组织者所始料不及展览会由决策篇、警示篇、正气篇、呼唤篇4部分组成它们昭示了党和国家惩治贪污、反对腐败的决心。 揭露了贪污贿赂犯罪分子鲸吞国家和人民财产的触目惊心的罪行和他们的可耻下场,震慑了罪犯,敲响了警钟,展览会本身就是正气篇和呼唤篇生动的一页记者在几大本观众留言簿上看到了工人、干部、教授、学生、战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普通市民、外地观众以及来京打工仔的笔迹:“此展及时”。 “惩治腐败,势在必行、大快人心,深得民意,希望广泛宣传……警钟长鸣”,“希望进一步加入打击力度,更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惩贪反腐,是人民关心的热点,也是党和同家工作的重点这次京城反贪展览既是惩贪反腐斗争成果的体现,又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与愿望的体现这就是它轰动京城的缘由吧!展厅内。
【1991年10月22日】 关于建立欧洲经济区的协议达成
1991年10月22日(农历1991年9月15日),关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达成了建立欧洲经济区的协议。 根据协议,在1993年欧共体建成统一大市场的同时,欧共体12国和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奥地利、瑞士、冰岛、挪威、芬兰、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将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这19个国家之间将废除关税和进口限额,统一工业和产品标准,并将合作扩大到教育、科研和交通等领域。 协议还规定,由双方共同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和司法院作为最高决策和仲裁机构。协议确定建立经济区的原则是:欧共体的一体化发展处于优先地位,双方合作不能妨碍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建立;欧共体拥有决策的自主权;联盟成员国将修改本国法律,以适应欧共体的法律。 建立欧洲经济区是两大集团经济上相互依赖加深的必然结果。经济区并不是两大集团合并,而是进一步密切合作,但它仍然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一体化组织。
【1991年10月22日】 法国披露一起严重的输血感染案
1991年10月22日(农历1991年9月15日),法国披露一起严重的输血感染案一起严重的输血感染病毒案引起法国社会震惊,形成一场风波。 法国《世界报》1991年10月22日:到1985年底,在国家输血中心定期接受换血治疗的3500名血友病患者中,有一半人感染上了艾滋病毒,其中200人已经死亡;其他病患者也有7000人感染上艾滋病;输血中心库存的血浆中存活着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而70年代以来,总共有40万人在输血中心接受过输血,或者使用过它的血液制品。 据《世界报》另一篇文章揭露,输血中心在确知血液受感染之后,仍然将血液制品投入市场,直到1985年春天全部售完为止。 社会各界对这种行为义愤填膺,人们责问:卫生部门为什么迟迟未作出献血者必须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的规定?美国1983年底就发明了将血液加热至56℃便可以消灭其中的艾滋病毒的技术,并于第二年规定给血友病患者必须使用经加热处理的血液,为什么法国拖到1985年7月才作出相应的规定?为什么输血中心要把受感染的血液投放市场?10月下旬,涉嫌此案的国家输血中心主任米歇尔-加莱特、前卫生部部长雅克-鲁及卫生部实验室主任罗伯尔-耐泰受控成为被告。 但是,从前一周起,加莱特和雅克-鲁接连发表讲话,自称是“替罪羊”,说真正的责任者是当时的总理法比尤斯和财政部长贝雷戈瓦,是他们挪用艾滋病研究专款,截留血液测试中心的经费等等法比尤斯立即反驳,并对雅克-鲁提出诽谤诉讼这场争论已把10来个政界人物牵涉进去。 政府担心此事酿成一场政治危机,提醒人们“谨防把争论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政府的社会事务部已于10月29日宣布彻底改组国家输血中心密特朗总统也已接见了血友病协会主席,表示受害者将得到公正的赔偿。 此间舆论认为,输血中心暴露的种种弊端,如管理不善、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严重等等,只不过是人们谈论了很久却始终未能根除的“法国病”的一次大复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这个事件应该“集体负责”。
【1985年10月22日】 德国人民排成108公里长队反核竞赛
1985年10月22日(农历1985年9月9日),在德国,核武器竞赛的反对者们并肩站成了108公里的人墙,以示他们反战的决心。 1983年10月22日,约30万西德人沿着马路排成长龙,以抗议美制潘兴II式中程导弹在西德部署。 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对抗苏联核弹而决定在西德、英国、荷兰部署导弹后,欧洲陷入反核风潮。30万人的长龙约108公里长,人人手牵手,好比一条反核锁链。 这幅照片的拍摄者这样评论这次行动:“这是一支声势浩荡的队伍,他们充满着对和平的向往,他们善良、自信、有力。几乎所有战争发生时我们都没有考虑过,别人都有生存的权利。今天,这些厌恶战争、鄙视厮杀的人们终于联合起来,迈出了携手保护人类文明的第一步。”
【1959年10月22日】 火箭探月使月球出现新的“火山口”
1959年10月22日(农历1959年9月21日),火箭探月使月球出现新的“火山口”。 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在月球表面的若干巨大的“火山口”和寰形山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小“火山口”(陷坑),这个新“火山口”不是某一个小行星偶然坠向月球所形成的,而是由于地球的使者——苏联第二个宇宙火箭在月球表面着陆时造成的文章说,当苏联第二个宇宙火箭抵达月球时,各地都进行了观测。 苏联和外国的科学家们已获得了许多观测材料匈牙利天文工作者洛瓦什观察到了一个小黑点,看到它从开始扩散到逐渐消灭英国学者科耳布鲁克写信来说,他在火箭坠落地点观测到了带绿色的明亮的云层从奥地利、瑞典以及其他许多国家都有来信观测者中有一些人观测到了火箭撞击月球时所升起的灰尘和气体的云层另外一些人看到了云层的影子。 据观测的材料可以得出结论说,当时,由于火箭的撞击,在月球表面所扬起的尘土云高达五百到九百公里大部分升起来的泥土落到了爆炸地点的附近但是有一部分甚至抛到了离爆炸中心三千公里的月球表面最后,文章指出,新的人工“火山口”用强大的望远镜可以看到,但将来利用行星际站上的摄影仪器,这个小“火山口”就更容易被找到。 火箭探月使月球出现新的“火山口”凸圆隆起的月球月亮上的施密特(Schmidt)火山口。
【1947年10月22日】 晋察冀野战军出击清风店
1947年10月22日(农历1947年9月9日),经三天激战,晋察冀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1.7万余人,并生俘第三军军长罗历戎、副军长杨光钰。 这月,杨得志、杨成武率晋察冀野战军乘国民党军由关内抽调兵力赴关外作战之机,开始破击平汉铁路。并围攻徐水地区国民党第十六军和第九十四军各一部。分路南援,同时急调石家庄的第三军北进,企图夹击晋察冀野战军于徐水地区。 晋察冀野战军以小部兵力阻延第三军北进,主力6个旅于18日南下,20日将第三军主力包围于清风店地区。激战至22日,“飞雷组”的战士们冲向突破口。
【1936年10月22日】 蒋介石赴西安训示张学良、杨虎城
1936年10月22日(农历1936年9月8日),蒋介石到西安,分别召见张学良、杨虎城,宣布进一步“剿共”的计划张学良不赞成,并说东北军将士不同意继续“剿共”、打内战他建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蒋介石大发雷霆,厉声说:“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我叫你向东,你就应该向东;我叫你去死,你就得去死不要问为什么”蒋介石接见杨虎城时,杨说:“部队抗日情绪高,剿共士气低,值得忧虑”蒋介石说:“剿共势在必行”,“风吹草动,兵随将走”,士气问题他来解决。 27日上午,蒋介石在张、杨陪同下,向参加长安军官训练团的军官、西北“剿总”和十七路军总部上校以上军官和驻西安各部队团长以上军官训话他说:“我们革命军人先要明礼义,知廉耻,在家要尽孝,要孝顺父母;为国要尽忠,要服从长官,这是我们革命军人的本分同时,我们革命军人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急。 我们最近的敌人是共产党,为害也最急;日本离我们很远,为害尚缓如果远近不分,缓急不辨,不积极剿共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后倒置,便不是革命,那样在家是不孝,为国是不忠,对这样不忠不孝的军人,是要予以制裁的”张学良对蒋介石阻止人民抗日救亡的做法十分愤慨,他趁在洛阳向蒋祝寿之机,单独会见蒋,要求领导抗日救亡。 蒋大发雷霆说:“我就是革命,我就是政府,只有我可以代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反对我,就是反对政府,就是好党暴徒”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等陪蒋介石游汉武帝墓蒋介石登上苍龙岭10月31日,张学良、阎锡山等国民党大员赴洛阳参加蒋介石寿礼。
【1797年10月22日】 人类首次跳伞
1797年10月22日(农历1797年9月3日),法国人安德烈-雅克·加纳林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完成了从飞行器上的跳伞。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规律地成功运用降落伞的人,改进了降落伞技术,发明了无骨降落伞,令高空安全降落成为可能。加纳林出生于巴黎,年轻时研习物理学。1793年他成为了法军的侦查员,并开始倡导将气球技术应用于军事。但他在一次对英国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被处以两年监禁。出狱后他开始研究如何令气球飞得更高的课题。 1797年,加纳林在巴黎蒙梭公园公开表演,从1000米空中跃下,并靠丝质降落伞成功着陆。之后他开始在北欧进行巡演,并于1802年在伦敦从惊人的2400米的高度跃下。 加纳林改进的降落伞直径7米,用白帆布制成,呈雨伞型。他的大部分航空壮举都是在其兄让-巴布提斯特-奥利维·加纳林的协助下完成的。加纳林于1823年在巴黎逝世,当时使用的降落伞直径为7米。
【1906年10月22日】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逝世
1906年10月22日(农历1906年9月5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逝世(PaulCézanne),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1839年生父亲是银行家他执拗暴戾、喜怒无常、常常沉缅于幻觉之中他违背了父母意愿去学习绘画,他要“使印象派具有美术博物馆里的作品那样永恒、持久的性质”。 这表明了他对大自然、永恒结构的兴趣,而能抓住这永恒结构的就是色彩塞尚毕生奋斗,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观念而斗争他是画家中的画家,是绘画自身的革命者,他用色彩来认识这个世界并且对世界充满梦幻在1870年作的《田园诗》中他描绘的不是客观自然,而是沉浸于情歌之中的梦幻景象。 早期的塞尚就以其热情洋溢的幻想摆脱着“现实主义”他1875年所作的《狂饮作乐》更直截了当地以放纵的画笔描绘了肉体的挣扎塞尚不是一般意义的画家,他用色彩创造了自然他的意义和功绩在于他是20世纪绘画的导师1906年10月22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中最卓越的大师保罗-塞尚逝世。 塞尚的《儒尔当的监狱》(1906)是他最后的作品之一保罗·塞尚自画像。
【1811年10月22日】 匈牙利伟大音乐家弗朗茨·李斯特诞辰
1811年10月22日(农历1811年9月6日),匈牙利伟大音乐家弗朗茨·李斯特诞辰,只要他往钢琴前一坐,拨动那神奇的琴键,你便会听到:有时如狂风骤雨之来袭,有时则柔美温雅如泉流之洋溢,使你沉醉。 他仿佛有一个“魔网”操纵着听众们,把每一个人都紧紧缠绕住,要他们上那儿,就引他们到那儿德国诗人海涅称他是一位“伟大的鼓动家”,而更多的人称他为“钢琴之王”,因为他把钢琴的表演能力、音色变化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的名字叫李斯特·费伦茨。 1811年10月22日,李斯特生于匈牙利梭普隆州的多布良(今雷丁),他从小就喜欢民间歌唱和舞蹈,并在他爱好音乐的父亲教导下学习音乐9岁起已参加公开表演并即席作曲。 一次,在维也纳的音乐会因为即席演奏了贝多芬所指定的主题,得到贝多芬的赞扬,相传贝多芬听了他的演奏后,非常赞赏他的天才,曾上台拥抱亲吻李斯特,这成为李斯特音乐成长的佳话12岁随双亲迁居巴黎,随当时的名音乐家帕爱尔和雷赫学习1825年创作了哥剧《唐·山乔》,曾在巴黎大剧院上演。 这期间,他在法国各地和伦敦经常举行表演,获得很高的声望1835年起,一直到1847年,李斯特在欧洲10多个国家举行演奏会,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特别是29岁那年,他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为自己的同胞演奏,匈牙利人民象欢迎自己的民族英雄似地接待了他他到全国各地演奏,处处受到祖国同胞的热烈欢迎,使他很为感动。 1848年1月,李斯特迁到德国文化城魏玛定居,放弃了演奏家的生活,改向创作、教学、评论方面努力,一直到1861年这十几年,是他音乐创作最旺盛的时期,著名的12篇交响诗及《浮士德交响乐》、《但丁交响乐》等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1861年李斯特迁居罗马,并且信奉天主教,但1873年又回到魏玛城。 1886年7月31日逝世于拜勒特李斯特一生留下几百件作品,他用音乐作武器鼓舞本民族的解放斗争,他同情法国的革命运动他留下来的许多优秀作品,是人类进步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爱之梦》,S541,实际上是3首夜曲,据乌兰(LudwigUhland,1788-1862)与符利拉德(FerainandFreiligrath)的诗上所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DreiLiederFuteineTenorOderSopran-Stimme)的编曲。 共三首:1.据乌兰的《高贵的爱情》(HoheLiede)而谱曲,富于表情的小行板,降A大调2.据乌兰的《神圣的死亡》(SeligenTod)谱曲,极似慢板,E大调3.优雅的快板,降A大调,据符利拉德的《尽其所能爱德去爱》(Olied,solandduliederkannst)谱曲。
【1983年10月22日】 苏货运飞船“进步—18”与轨道站对接
1983年10月22日(农历1983年9月17日),莫斯科时间14时34分,苏联自动货运飞船“进步—18”号同有人驾驶的“礼炮—7”号——“联盟T—9”号轨道联合体实现了对接。“进步—18”号是于10月20日发射的。 它给轨道站送去了站上联合发动机所需的燃料、进行科学考察所需的设备,以及保证乘员生活所需的物资和乘员亲友寄去的信件、包裹等。 自动货运飞船“进步—17”号在完成向“礼炮—7”号——“联盟T—9”号轨道联合体运送货物与其共同飞行的任务后,于9月17日同轨道联合体分离。9月18日进入太平洋西部海域上空的稠密大气层时“消失”。 据报道,“礼炮—7”号—“联盟T—9”号——“进步—18”号轨道联合体目前工作正常,宇航员弗·利亚霍夫和亚·亚历山德罗夫自我感觉良好。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10月22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