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年10月3日】 爱国词人辛弃疾逝世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 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现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1877年10月3日】 李鸿章筹办开平矿务局
开平矿务局成立于1878年7月24日(清光绪四年六月二十五日),位于唐山开平镇。 这是清末创办的大型近代化煤矿。
【1897年10月3日】 法国作家阿拉贡诞辰
阿拉贡1897年10月3日生于巴黎,1982年12月24日卒于同地。 他的父亲曾任巴黎警察局长和法国驻西班牙大使。母亲在他出生时已另有配偶,因此名义上将阿拉贡视为小弟弟抚养。
【1904年10月3日】 清末学者文廷式逝世
文廷式(1856~1904),近代词人。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号云阁(亦作芸阁),别号纯常子、罗霄山人、芗德。江西萍乡人。出生于广东潮州,少长岭南,为陈澧入室弟子。
【1935年10月3日】 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爆发
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反对意大利殖民主义统治的战争是以埃塞俄比亚的胜利、意大利殖民者的失败而告结束的。 它对西欧殖民主义势力是一次有力反击,为整个非洲反殖民统治的斗争树起了一面旗帜。
【1945年10月3日】 世界工会联合会成立
世界工会联合会,简称世界工联,1945年10月3日在巴黎成立,总部设在布拉格。 其宗旨是捍卫劳动者的利益。
【1947年10月3日】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逝世
马克斯·普朗克(德语:Max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最大的贡献是首先提出了量子论。这个理论彻底改变人类对原子与次原子的认识,正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这两个理论一起构成了20世纪物理学的基础。
【1950年10月3日】 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它是一所以综合性研究为主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 其在文、法、哲等多领域国内领先,近来还在理工科发展方面努力取得重大进步。 人大的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之后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等时期,最终于1950年定校址于北京,并正式定名“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
【1972年10月3日】 美苏签署限制武器条约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迅速发展战略核武器至60年代,双方都已拥有庞大的核武库。 60年代后期,美国进行战略收缩,希望减轻军费的压力,同时遏制苏联的发展;苏联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开始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苏于1969年10月25日达成协议,决定自11月17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始举行会谈。会谈包括两个阶段。
【1977年10月3日】 新华社报道陈景润事迹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福建福州人,中国数学家。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 1978年由于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的杰出工作,与王元、潘承洞一起,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0年10月3日】 分裂45年的德国重新统一
10月3日是德国的统一日,是全国法定假日。 该节日是为了纪念1990年10月3日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原西德)和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原东德)正式宣布统一的历史时刻。
【1993年10月3日】 萧山发生江潮卷走观潮者重大事故
萧山,古称余暨、永兴,位于东经120°04'22''~120°43'46'',北纬29°50'54''~30°23'47''。地处中国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南翼,钱塘江南岸。 东邻绍兴县,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市,西北临钱塘江,与杭州主城区一江之隔,北濒杭州湾,与海宁市隔江相望。陆域总面积1420.22平方公里。 萧山拥有8000年文明史,2000年建县史,是越文化的中心地带和新时代浙江精神的发源地之一,综合实力居浙江各县(市、区)首位,被誉为“浙江文明之源头、浙江交通之枢纽、浙江经济之首富、浙江休闲之胜地、浙江民生之乐园”。
【1994年10月3日】 联合国确认卢旺达发生大屠杀
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在中非的卢旺达,是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的种族灭绝大屠杀。从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一百天里,约有50万-100万人被杀,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20%。 屠杀的背景是胡图族政府军与图西族卢旺达爱国阵线之间的卢旺达内战。在1990年,由图西族难民组成的反政府集团卢旺达爱国阵线从乌干达攻打卢旺达北部,旨在推翻由胡图族领导的政府。 在卢旺达内战期间,非洲法语国家和法国支持胡图族,而乌干达则支持图西族。这加剧了卢旺达国内种族之间的紧张气氛。
【1995年10月3日】 辛普森被判无罪
辛普森(O.J. Simpson,1947年—),男,原是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被誉为橄榄球职业比赛史上的最佳跑锋。 后他成为影视和广告明星,并担任体育评论员。1994年前因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
【1998年10月3日】 霍华德连任澳大利亚联邦总理
约翰·温斯顿·霍华德(John Winston Howard,1939年7月26日-),政治家,澳大利亚前总理。当地华人报章译作“何华德”或“贺华德”。 1996年3月11日成为澳洲第25任总理,并两度连任成功。 他曾于1985年至1989年担任在野自由党的党魁,之后渡过了他政治生涯上的低潮。但他的对手都低估了他的强韧,使他在1995年再次成为自由党的领导人,并于1996年击败基廷成为澳洲第25任总理。 由于澳洲并没有对总理的任期设限,所以虽然他经常在报章被讥笑为“没有选择中的选择”,他仍然在2004年的选举中成功第三度连任,超越了霍克,成为澳洲任期第二长的总理。
【1999年10月3日】 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逝世
盛田昭夫(もりた あきお/Akio Morita, 1921年1月26日—1999年10月3日),日本著名企业家,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日本公司国际化的先驱。 他于1921年1月26日出生在日本爱知县常滑市的造酒厂。盛田昭夫毕业于旧制爱知第一中学(现・爱知县立旭丘高等学校)、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教养部)以及大阪帝国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 1999年10月3日上午10点25分,因肺炎在东京都济生会中央医院逝世。
【2019年10月3日】 塔里木油田发现千亿方级大气田
2019年10月3日(农历2019年9月5日),正当全国人民喜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博孜9井试井成功,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日产天然气41.82万立方米、凝析油115.15立方米,成为塔里木油田一年内在天山南部发现的又一个千亿方级大气田,这标志着塔里木盆地第二个万亿方大气区横空出世。 博孜9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一口预探井,2017年10月开钻,今年3月完钻,是一口深度达7880米的超深井。 塔里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田军说,博孜9井的成功发现,落实了博孜9气藏含气规模,预计含油气面积40.9平方千米,气层段厚度共178米,初步预计天然气地质储量1153亿方、凝析油2166万吨,这标志着塔里木油田又发现一个超千亿方的优质、整装、高产凝析气藏。 据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介绍,博孜9井压裂测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证实了库车坳陷在8000米深层仍有优质储层,展示了库车深层巨大的勘探潜力,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博孜-大北气区已发现构造近50个,天然气总资源量1.2万亿方,预计可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万亿方以上“预计该区块11月可以建产。 ”田军说,此次博孜9井获得突破,不仅为塔里木油田建设3000万吨大油气田增添了“底气”,也将为西气东输和南疆用气增加新的气源,进一步保障国内天然气供给我国深层凝析油气探明储量80%以上集中在塔里木盆地。 目前,塔里木油田成功开发了牙哈、迪那2、塔中1号等14个超深、超高压复杂凝析气田,形成了年产凝析油超200万吨、天然气100亿立方米产能,建成了我国超深层凝析油气生产基地。 塔里木油田是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也是西气东输主气源地之一,承担着向华东、华北地区15个省市、120多个大中型城市约4亿人口、3000余家企业的供气任务。
【2007年10月3日】 朝鲜金正日和韩国卢武铉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
2007年10月3日(农历2007年8月23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 韩国总统府发言人在首尔表示,韩国总统卢武铉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当天上午开始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韩国总统府发言人称,金正日于当地时间9时27分(北京时间8时27分)抵达卢武铉下榻的百花园国宾馆,双方亲切问候并合影留念,还交换了礼物。 韩朝首脑会晤于9时34分(北京时间8时34分)开始举行。
【2005年10月3日】 河南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
2005年10月3日(农历2005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河南省鹤煤(集团)公司二矿发生瓦斯爆炸。当时井下有53人作业,其中19人升井,34人遇难。 据悉,该矿是省属原国有重点煤矿,高瓦斯,证照齐全,立井开采,核定年产70万吨。2004年产煤69.3万吨,2005年1至9月产煤51.82万吨。
【1995年10月3日】 马其顿总统遇刺受伤
1995年10月3日(农历1995年闰8月9日),马其顿总统格利戈罗夫在上班途中被炸弹击伤。据马国家电视台报道,格利戈罗夫已被送往医院抢救,并且他神志清醒。 据目击者说,3日上午10时15分,格利戈罗夫总统乘坐的“奔驰”轿车在驶往总统府途中被停在路边的一辆雷诺牌轿车中的遥控炸弹击中。总统司机当场死亡,格利戈罗夫受伤;另有3名行人受重伤,还有几辆轿车被炸坏。凶手为来自马其顿铁托韦莱斯的两名男子,已被当场抓获。 格利戈罗夫现年78岁,从1991年1月起就任马其顿总统。
【1992年10月3日】 我国水稻遗传工程育种获重大突破
1992年10月3日(农历1992年9月8日),由湖南农学院万文举等人主持的“遗传工程水稻研究”课题,首次把玉米DNA导入水稻并育成高产优质水稻品系。 自70年代杂交水稻投入生产以来,科技工作者为了育出更优化的水稻品种,先后开展了“两系法”、灿粳亚种间杂交和超高度育种,并取得较大进展。但是,要从根本上把多穗、大穗和高结实率统一起来,必须从生物技术着手,走遗传工程育种途径。 1989年以来,湖南农学院“遗传工程水稻研究”课题组根据分子育种理论和技术,运用DNA浸胚法进行玉米DNA导入,获得了大量的变异后代材料,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他们通过多代选育,找到了基本稳定的GER·1品系,具有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的性能,平均每穗约200粒,结实率达80%,米质较优。 这个品系在湖南适于作中稻和晚稻种植。这项研究日前通过了由湖南省科委主持的现场评议,极有推广价值。
【1990年10月3日】 我国与新加坡建交
1990年10月3日(农历1990年8月15日),我国与新加坡建立外交关系新加坡魅力大都市新加坡,全称新加坡共和国意为“狮子城”位于亚洲马来半岛南端的岛国面积641.4平方公里人口310万(1996),华人占77.5%,其他还有马来、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人。 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用语多信奉佛教、伊斯兰教,还有印度教、基督教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目前以服务业作为发展中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2.36万美元(1996)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粮食全部靠进口主要种植蔬菜,饲养家禽和经营水产。 工业有炼油、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船舶修造、纺织和交通设备等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出口石油及其制品、电子、电器、纺织品等;进口原油、机械设备、工业原料、食品等新加坡古称单马锡公元8世纪建国后归属印民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成为马来西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 1945年重被英国统治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9月参加马来亚联邦,1965年8月退出,成立新加坡共和国8月9日(1965)为独立日(国庆日)奉行“大国平衡”政策;积极开展以经济外交为重点的对外交往1990年10月3日同中国建交城市街道,新加坡的一条具有阿拉伯特色的街道。
【1989年10月3日】 日本法院判决教科书美化侵略合法
1989年10月3日(农历1989年9月4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第三次教科书诉讼案作出判决,宣布文部省在对1980年至1983年度的历史教科书的审定中,对有关“日本的侵略”、“南京大屠杀”等的记述提出的审定意见“不能算违法”这一判决遭到当地有关人士的批评和谴责。 所谓“教科书诉讼案”是指原东京教育大学教授家永三郎就他写的历史教科书问题以政府为被告提出的诉讼,这种诉讼迄今已提出3次。 1984年1月,家永教授第三次提出,文部省在1980年至1983年度的教科书审定中,对他为高中生撰写的历史教科书《新日本史》中有关“侵略”的用语和对“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的记述提出的审定修改意见,“违反了宪法保障的表现自由和学问自由”在审理过程中,曾有31位历史学家和作家出庭作证这就是第三次教科书诉讼案。 据报道:在这一诉讼案中对有关具体记述的争论,有多处是与日本侵华战争有关如当时文部省提出的审定意见中,认为对南京大屠杀“不能断定是日军有组织地挑起的”,对有关七三一细菌部队问题,文部省认为“学术界处于搜集史料阶段,现在提及为时尚早”,命令修改或删除。 在这次判决中,法院虽然认为家永教授对南京大屠杀等的记述“有相当的理由”、对审定意见的妥当性“有批判的余地”,但又说文部省的审定修改意见“从社会一般看法来说,不能说是明显欠妥”,因而“不算违法”,驳回了家永的主张家永表示不服判决,决定上诉。 有些日本人士认为,虽然10月3日判决的第三次教科书诉讼案内容是指1982年教科书事件以前的事,文部省目前按照新标准进行审定,但判决结果显系对过去审定意见的追认,表明在某些人的心理上仍不愿承认或有意掩饰美化日本对外侵略的历史。 曾就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问题出庭作证的著名作家森村诚一说,“在教科书中不刊登对战争的反省和日本在战争中所犯的错误,对国际社会来说是非常耻辱的”日本近代史教授藤原彰表示,日本侵略中国、南京大屠杀等都是历史事实,文部省没有权力决定历史。
【1986年10月3日】 苏联一核潜艇起火沉没
1986年10月3日(农历1986年8月30日),苏联一艘装有弹道导弹的核潜艇的一个隔舱在百慕大群岛东北约一千公里处起火,潜艇上有三人在火灾中死亡。莫斯科的专家委员会根据对情况的分析认为,不会因起火而发生核爆炸和放射性污染环境的危险。 10月6日,发生故障着火的苏联扬基级核动力潜艇在美国东部海面沉没。据报,该潜艇可载十六枚导弹,最大巡航范围为一千八百海里。美国认为该核潜艇是苏联巡航在大西洋中部的三艘主要核潜艇之一,其导弹主要目标为美国东部的军事设施。
【2017年10月3日】 伊拉克前总统贾拉勒·塔拉巴尼去世
2017年10月3日(农历2017年8月14日),伊拉克国家电视台报道称,伊前总统、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领导人贾拉勒·塔拉巴尼当天在德国一家医院去世,终年84岁。 塔拉巴尼1933年出生于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地区,作为库爱盟的创建者之一和重要领导人,塔拉巴尼曾长期领导库尔德人反抗萨达姆政权。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根据各方达成的政治默契,政府总理由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担任,国民议会议长由逊尼派担任,而总统则由库尔德人担任。 塔拉巴尼在2005年4月当选伊拉克总统,成为伊拉克历史上首位库尔德人总统。2012年12月,塔拉巴尼因动脉硬化导致中风,随后前往德国治疗,并于2014年7月返回伊拉克。同年,塔拉巴尼正式卸任总统。
【2017年10月3日】 中国社科院何方所长逝世
2017年10月3日(农历2017年8月14日),凌晨2点10分何方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据中国社科院官方网站介绍,何方出生于1922年,陕西临潼人,中共党员。 1938年,何方赴延安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和工作,1945年毕业于延安外语学院俄文系。抗战胜利后去东北,先后任县委宣传部长、省青委副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方进入外交部工作,先后任驻苏使馆研究室主任和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1959年受到错误处理,1978年平反。 此后,何方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8年,接着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7年,1998年底离休。何方于1984年被北大聘为兼职教授,后又受聘于南开大学,1993年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何方曾任中苏、中俄友协副会长10年,还曾担任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等社会职务。学术专长为国际问题、中共党史。
【1952年10月3日】 英国在澳大利亚沿海的一艘船上试爆原子弹成功
1952年10月3日(农历1952年8月15日),英国在澳大利亚沿海的一艘船上试爆原子弹成功1939年,英国的牛津、剑桥、利物浦和伯明翰大学即全面展开了原子能的研究工作,并得到逃亡到英国的许多外国科学家的帮助。 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后,在首都成立了以帝国化学公司华莱士·佩林为助手的秘密理事会,代号为“饶管厂”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为英国人提供了德国人“利用慢中子连锁反应制造炸弹”的重要情报,加速了英国人的科研速度。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英国人在核武器结构和供弹芯用的稀有铀同位素分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英国已被战争消耗得精疲力尽,英国政府1941年7月派出了以澳大利亚科浓家马库斯·奥利劳特率领的代表团出访美国,敦促美国加速研制原子弹1942年夏,丘吉尔和罗斯福在伦敦海德公园会晤,决定以美国为研试地点。 但美国拒绝向英国提供有关原子弹的情报美国试爆原子弹成功后英方向美方多次交涉,但仍无法获取有关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迅速在伯克郡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基地,在坎伯兰市温克尔建立了一座钚反应堆第一任负责人是约翰·科克罗夫特爵士1946年6月,K·福克斯从美国回到英国担作原子能研究机构理论部主任。 1946年8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麦克马洪法案,决定由美国垄断原子弹生产,彻底堵塞了美英原子情报交流渠道1949年2月,布鲁诺·蓬泰科尔从加拿大回到英国接任该基地主管科学的主任职务,使得英国的核科研工作具备了雄厚的科技力量。 1952年10月3日,英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澳大利亚蒙特贝洛沿海的船上试爆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56年,英国在空军装备原子弹3年后又爆炸了氢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爆炸氢弹并具有核作点能力的国家。
【1949年10月3日】 中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3日(农历1949年8月12日),中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交的友好国家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以公函向各国政府发出毛泽东主席的公告后,苏联政府业已收到此项公告。 并于2日21时45分以葛罗米柯署名的照会电达周恩来部长,表示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中两国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葛罗米柯的照会如下: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先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业已收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本年10月1日之公告,其中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苏联政府在研究了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建议之后,由于力求与中国人民建立真正友好关系的始终不渝的意愿,并确信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意志的代表者,故特通知阁下: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受苏联政府之委托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安德列-葛罗米柯1949年10月2日21时4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3日以照会电复莫斯科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表示热忱欢迎中苏两大国立即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周部长复电称:莫斯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外交部副部长安德列-葛罗米柯先生: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很荣幸地收到阁下本年10月2日来电关于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深信苏联政府具有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今天又成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友邦,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感到无限的欢欣我现在通知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热忱欢迎立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1949年10月3日于北京。
【1928年10月3日】 国民政府宣告进入训政时期
1928年10月3日(农历1928年8月20日),国民党第172次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并公布《训政纲领》,共6条基本内容为:1.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时,则将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国执行委员会。 2.依照孙中山的《建国大纲》所定的选举、罢免、创制、复决4种政治权利,训练国民逐渐推行3.将治权分为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5项,付托国民政府总揽执行4.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的施行同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通过了五院制政府组织法。 规定国民政府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监督下“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国民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 8日,南京政府公布《国民政府组织法》,并于当天由国民党中常会任命蒋介石、谭延闿、胡汉民等16名国民政府委员,以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海陆空军总司令,谭延闿、胡汉民、王宠惠、蔡元培、戴季陶分任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院长10日,蒋介石等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举行宣誓就职典礼。 10月26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宣言声称,目前军政时期已经结束,训政时期已经开始训政时期的开展,关键在于实业计划的推行而社会的安定,裁兵节饷与整理财政为实业建设的两个先决条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教育建设是实际建设的3个主要内容。
【1910年10月3日】 清政府设立资政院
1910年10月3日(农历1910年9月1日),清政府设立资政院。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成立于1910年9月,议员二百名,钦选、民选各一半,终止于1912年初由民国临时参议院替代。 院址在北京西城区象来街,民国时期改名为国会街,1949年后又改为象来街。
【1954年10月3日】 毛主席与赫鲁晓夫在中南海正式会谈
1954年10月3日(农历1954年9月7日),毛泽东主席与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中南海正式会谈会谈时,毛泽东委婉地提出:“我们对原子弹、核武器比较感兴趣”并询问能不能得到苏方的帮助赫鲁晓夫听了这话后,露出一脸的惊讶,并说:“我们这个大家庭有了核保护伞就行了。 ”赫鲁晓夫认为中国如果真的搞核武器,就是把现有的所有的电力投进去也不够如果中国真的对核武器感兴趣,苏联可以帮助中国先建设一个核反应堆,以此培养一批干部,并接收中国留学生去苏联留学听了这话后,毛泽东没言语,他知道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第二个年头,连飞机和汽车都造不出来。 可是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不断地对新中国实施核威胁,已经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中国要想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拥有原子弹赫鲁晓夫的委婉拒绝,表现出了核垄断和对华“老大哥”的心态,这让毛泽东忧心忡忡1954年秋天,从广西传来了发现铀矿的消息,这无疑坚定了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研制原子弹的决心。 1955年1月15日,中南海举行了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毛泽东指着身边的几十位中央领导对莅临会议的李四光和钱三强说:“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的有关问题,请你们上堂课”紧接着,李四光和钱三强带着铀矿石和仪器在现场进行了讲解和辐射演示毛泽东表情严肃地说:“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 ”一个伟大的构想在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心中诞生了(本文部分内容源自《原子城揭秘》一书)。
【1903年10月3日】 台湾画家蓝荫鼎出生
蓝荫鼎(1903年10月3日-1979年2月4日),台湾知名画家。曾在1941年改名为石川秀夫。出生在宜兰罗东,他曾师事石川钦一郎。著名作品有《养鸭人家》(1966年,伦敦剑桥美术馆收藏)。 1971年,欧洲艺术评论学会以及美国艺术评论学会将他选入第一届世界十大水彩画家之一。有别于其它台湾画家,蓝荫鼎在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曾于台湾电视公司(台视)和华视出任要职。 他在画作之外的文学作品以《宗教与艺术》、《艺术与人生》、《鼎庐小语》这三本书最为知名。文章曾被收录于中学的教科书之中。
【1884年10月3日】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发表
1884年10月3日(农历1884年8月15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发表。 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研究,补充他本人对古代罗马、希腊和日耳曼人社会的研究材料,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后来科学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恩格斯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 在本书中,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恩格斯根据大量史料,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脱离的特殊公共权力,其作用是协调各阶级的矛盾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本书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它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10月03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