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 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
九一一袭击事件(也被称为“9·11”恐怖袭击事件、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或简称9·11、九一一、9月11日攻击)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系列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根据官方说法,由基地组织所发动;当天早晨,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民航客机。 劫持者故意使其中两架飞机分别冲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造成飞机上的所有人和在建筑物中的许多人死亡,建筑均在两小时内倒塌,并导致临近的其他建筑被摧毁或损坏。
【1885年9月11日】 英国作家劳伦斯出生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通常写作D. H. Lawrence,是20世纪英国作家。他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 他写过诗,但主要以长篇小说著称,共有10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为《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 1930年3月2日,劳伦斯死于法国芒斯。他的旧寓所如今是一所博物馆。
【1913年9月11日】 国务总理熊希龄组成“名流内阁”
名流内阁,指1913年7月31日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任命中国进步党领袖熊希龄组成的内阁。该内阁于1913年9月11日正式组成,1914年2月12日被袁世凯解散,由孙宝琦内阁取而代之,前后共存在5个月。 内阁名单: - 熊希龄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 - 外交总长孙宝琦 - 内务总长朱启钤 - 陆军总长段祺瑞 - 海军总长冠雄 - 教育总长汪大燮 - 司法总长梁启超 - 交通总长周自齐 - 农林总长兼工商总长张謇
【1945年9月11日】 “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出生
弗朗茨·贝肯鲍尔(德语:Franz Beckenbauer,1945年9月11日-),德国足球运动员、教练及领队,被公认为是近代足球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绰号“凯撒大帝”。 贝肯鲍尔代表西德队出场103次,攻入14球,参加过1966、1970和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并在1974年率领西德队夺冠。 1986年和1990年,贝肯鲍尔作为主教练带领西德队参加世界杯赛,并于1990年夺得世界杯冠军。他是历史上唯一一名球员和主教练都获得过世界杯冠军的人(第一名是巴西人扎加洛)。 两次当选欧洲足球先生的他,现任德国足协主席。他在足球场上既能担任后卫,又能成为中场核心,被称为“自由人”,还被称为“足球皇帝”(Der Kaiser)。
【1948年9月11日】 巴基斯坦立国运动领导人真纳逝世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乌尔都语:محمد علی جناح),在巴基斯坦也被正式称为“伟大领袖”,即“国父”。他出生于1876年12月25日,逝世于1948年9月11日,均在卡拉奇。 真纳是一位英属印度和后来巴基斯坦的政治家,并担任巴基斯坦的第一位总督。他的生日被定为巴基斯坦的国定假日,被誉为“巴基斯坦国父”。 真纳著有《在巴基斯坦总督任内演讲集》。他因劳累过度于1948年9月11日在卡拉奇病逝。 巴基斯坦政府在卡拉奇修建了真纳陵墓,供后人瞻仰。
【1823年9月11日】 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逝世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年4月18日-1823年9月11日),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谷物法》等。 他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 李嘉图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823年9月11日逝世。
【1971年9月11日】 赫鲁晓夫逝世
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全名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是俄罗斯(前苏联)领导人。从1953年9月3日起,他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3月27日,赫鲁晓夫接任苏联总理,并在1958年至1964年间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在其执政期间,他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并且多次访问美国等西方国家。然而,他的对外政策依旧导致了美苏之间的核对抗。作为冷战时期的苏联主要领导人之一,赫鲁晓夫在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64年10月11日,他被赶下台。1971年9月11日,因心脏病去世。
【1983年9月11日】 引滦入津工程建成通水
引滦入津工程(Water Diversion Project from Luanhe River to Tianjin City)将河北省境内的滦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市的城市供水工程“引滦入津”工程从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开始,通过输水干渠经迁西、遵化进入天津市蓟县于桥水库,全长234公里。 1983年9月11日,天津人民结束了喝咸水的历史,这一天也成为引滦通水纪念日。
【1944年9月11日】 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创始人彭雪枫牺牲
彭雪枫(1907年9月9日 - 1944年9月11日),生于河南省南阳镇平县,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1941年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他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为了纪念和歌颂彭雪枫,在河南省南阳镇平县城北隅修建了彭雪枫纪念馆;另外还有多部影视作品反映了彭雪枫将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
【2018年9月11日】 评书大师单田芳病逝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2018年9月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4岁。单田芳于1934年12月17日出生于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单田芳于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79年5月1日,他重返书坛。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单田芳的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2011年7月,单田芳在青岛宣传自己的书籍;2015年7月,单田芳茶楼正式营业。愿大师一路走好。
【1992年9月11日】 云南摧毁平远地区贩毒贩枪团伙
1992年9月11日(农历1992年8月15日),云南摧毁平远地区贩毒贩枪团伙罪犯被抓获时的情景1992年8月31日,云南省和文山州人民政府派出由公安干警、武警官兵等组成的强有力的工作队,在平远地区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和非法贩卖枪支弹药犯罪的统一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平远地区位于滇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文山两县结合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从80年代中期以来,这里犯罪活动恶性发展,一股社会恶势力大肆从国外走私贩卖毒品和枪支弹药进入国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甚至暴力抗拒执法,冲击打砸政法部门和党政机关。 云南省和文山州各级党政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进行教育疏导,以争取改变这个地区的不正常状况但是不法势力以为党和政府软弱可欺,犯罪活动更加猖獗当地群众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铲除这个“毒瘤”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云南省采取果断措施,以武力的政治的强大攻势相结合,一举摧毁了平远地区的贩毒贩枪团伙。 击毙了少数顽抗到底的罪犯,捕获了一批首恶分子;收缴海洛因800多公斤,鸦片80多公斤;各种枪支900多支,子弹39,000多发云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一贯政策,发布了禁毒和收枪的《通告》,勒令犯罪分子限期投案自首。 有关人民法院多次召开宽严结合的宣判大会,兑现政策,有效地分化瓦解了犯罪势力在这次行动之后,平远地区绝大多数犯罪分子已被抓获,有7名罪犯被判处死刑,另有7名罪犯被分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1998年9月11日】 俄国组阁危机结束
1998年9月11日(农历1998年7月21日),俄国组阁危机结束,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当选为俄罗斯政府总理。 1998年9月1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举行全体会议,以317票赞成、63票反对、15票弃权批准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为俄罗斯政府总理,这标志着持续半个多月的俄政府危机终于得以化解。 8月23日,总统叶利钦解散基里延科政府后曾两次提名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但在国家杜马的两次投票中均未获通过。9月10日,叶利钦提名代理外长无党派人士普里马科夫为总理,受到国家杜马多数议员及政界人士的欢迎。 普里马科夫生于1929年,经济学博士,曾任《真理报》副主编、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所长,中央情报局局长等职,并自1996年1月起任外交部长。
【1987年9月11日】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罗兹勋爵逝世
1987年9月11日(农历1987年7月19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长期致力于增进英中人民友谊和发展两国贸易的罗兹勋爵病逝。 罗兹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英格兰北部一个工人家庭。1945年,罗兹首次当选为英国工党议员,之后连续任议员达19年之久。1964年他被英国女王封为终身勋爵,并于1972年荣获嘉德勋章,这一英国最高荣誉奖赏。 1978、1979、1981和1983年,罗兹勋爵4次率英国议会上、下两院代表团访问中国,为发展英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贡献。1986年他促成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又向英国皇家学会倡议以女王名义设立对华研究人员奖学金,并为募集奖学金花费了心血。
【1991年9月11日】 我国与爱沙尼亚建交
1991年9月11日(农历1991年8月4日),我国与爱沙尼亚建立外交关系塔林,爱沙尼亚的首都,也是2011年欧洲文化的首都爱沙尼亚,全称爱沙尼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东部波罗的海东岸面积45100平方公里人口1526700人(1993),爱沙尼亚人占61.5%,俄罗斯人占30.3%,余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等。 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爱沙尼亚族多信奉基督教路德宗,部分农民信东正教首都塔林资源有油页岩、泥炭、磷钙石、建筑材料等;森林占国土面积的36%工农业较发达,是苏联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0%以上主要工业部门有液体燃料和煤气的提炼、金属加工、机器制造、轻工业和食品工业。 畜牧业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种植业以谷物为主国内生产总值178亿卢布(1991)主要出口棉制品、奶及畜产品、木材、钢材、镍材及制品等;进口矿物燃料、核反应堆和锅炉、设备及机械装置、陆上运输工具、电机、光学仪器等交通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空运和水运也很发达铁路总长1026公里,公路总长29694公里。 爱民族形成于12~13世纪13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中叶被日耳曼十字军征服,成为立窝尼亚的一部分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先被瑞典、波兰立陶宛王国和丹麦瓜分,后由瑞典统治全境1721年并入俄国1917年10月末建立苏维埃政权。 1918年2月24日(国庆日)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1月29日又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9年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1940年6月,苏联根据1939年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秘密补充议定书出兵爱同年7月21日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6日加入苏联1990年5月8日改称现名。 1991年8月20日宣布独立;9月6日苏联承认其独立;9月17日加入联合国1991年9月11日同中国建交老厂房变身现代化工厂爱沙尼亚舞者在表演民族舞“新娘”赛跑,在爱沙尼亚纳尔瓦的古城堡,身穿婚纱的“新娘”参加赛跑爱沙尼亚的乡间小道黄昏的港口,别有一番滋味。 原野,阿尔巴尼亚的原野,有想去旅游的冲动了吗?灯塔,地下大写的“人”字路也渴望象灯塔一样屹立民居,色彩艳丽的民居湖中别墅,风景如画的湖中别墅,住在这种环境中,好幸福啊有木有~曾经的海滨哨岗,曾经的前哨,历史的遗迹赫马国家森林公园,爱沙尼亚北部拉赫马国家森林公园的秋日景色。
【1973年9月11日】 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遇难
1973年9月11日(农历1973年8月15日),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遇难。右翼分子袭击了智利总统阿连德的官邸。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于1908年出生于圣地亚哥,毕业于智利大学,并在1932年于意大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他参与创建社会党并担任过总书记、主席等职;曾任众议员、参议员、参议院副议长、议长。 1939~1942年,他在人民阵线政府中任卫生部长,并担任过智利医生协会主席、泛美医生联合会主席、智中文化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1952~1964年,他3次参加总统竞选;1970年,由社会党、激进党、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组成的人民团结阵线在大选中获胜,阿连德出任总统。 执政期间,他对铜矿等实行国有化,没收庄园,进行土地改革;对外反帝、反殖,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1973年9月11日,在抗击政变时遇难。1990年9月,他被重新安葬。
【1986年9月11日】 我国第一个野战集团军建成
1986年9月11日(农历1986年8月8日),华北某地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机械化集团军试点工作完成。将野战军改为集团军的变化是陆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缩影。 这个长期以单一步兵兵种为主的部队已经成为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通令兵、防化兵、工程兵、防空兵、航空兵、电子对抗部队等诸兵种组成。有激光、雷达、电子计算机、气象等370多个专业,要分别掌握1200多项技术。 侦察演习动用无线电、雷达、飞机等现代化手段,在看不见的空间,电子干扰对方雷达、电台,破坏对方指挥系统;空中,陆军航空兵的飞机在支援地面部队;陆地上,集群坦克进攻和防御,导弹和大口径火炮组成多层次火力网,指挥员动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进行空地一体化作战的自动化指挥。
【1979年9月11日】 万里顶压力推行
1979年9月11日(农历1979年7月20日),万里顶压力推行“包产到户”。 万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在滁县地区全椒县了解生产情况时,说:“什么是好办法?能叫农业增产就是好办法,能叫国家、集体和个人都增加收入就是好办法,适应生产力发展,叫农业很快上去就是好办法,反之,就是孬办法。谁吹这个风那个风,我们也不动摇。” 肥西县有的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怎么办?万里说:“我看既然搞了,就不要动了,一动就乱。” 当天,万里挂长途电话给国家农委主任王任重,汇报说:“我们已经干开了不宣传、不推广、不见报,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备个案,搞错了省委检查。”王任重说:“既然省委做了决定,可以干嘛!”
【1943年9月11日】 汪伪特工头目李士群被军毒死
1943年9月11日(农历1943年8月12日),南京汪伪政府特工总部主任、警政部部长、江苏省主席李士群被日本宪兵特高课毒死。 李士群,1905年生,浙江遂昌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大学毕业。大革命失败后,曾留学苏联,肄业于东方大学。1928年回国,以蜀闻通讯社记者身份从事地下活动。 1932年被国民党中统特务逮捕,自首叛变,被委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上海工作区直属情报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潜伏南京。1938年逃至香港,投靠日本人。之后回上海为日本侵略者做情报特务工作。 1939年任汪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秘书长、特工总部副主任,残酷迫害抗日军民。
【1937年9月11日】 中日两军鏖战平型关内外
1937年9月11日(农历1937年8月7日),日军进至河北蔚县附近,以一部南向涞源,一部西向山西灵丘进击归属第二战区的第十七军及第七十三师与日军鏖战,逐步西撤至平型关一线22日黄昏,日军第二十一旅团向平型关进攻,被第七十三师击退。 翌日,日军再度向平型关、团城口一线进攻平型关守军第七十三师、第八十四师独立第八旅诸部,与日军展开血战23日,新编第二师、第七十一师、第三十五军傅作义诸部向前线开进25日拂晓,第七十一师调整了部署全力攻击团城口正面之日军,而以新编第二师攻击团河口东北的日军。 当日晨,日军一支有护卫的辎重部队自灵丘西进,进入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的伏击圈,遭到第一一五师的突然袭击由于第一一五师消灭了日军辎重部队,截断了交通线,为正面阵地的中国军队围歼日军创造了有利形势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陷入重围板垣遂命令步兵第四十二联队主力向平型关增援26日,第一一五师主动撤离,转入敌后游击。 日军第四十二联队遂投入战斗日军第二十一联队也于28日投入平型关正面的作战27日至29日,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相持不下,伤亡累累这时,日军增援部队陆续赶到,关东军一部于27日投入平型关地区的战斗关东军另一部也向茹越口一线中国军队第三十四军阵地进攻,第三十四军不支而溃28日,茹越口失守。 29日,铁角岭失守,平型关中国军队腹背受敌9月30日夜,前线各部队奉命撤离战斗大1980年9月11日土耳其军队在政变中夺权WT1179图:军方在土耳其夺了权9月11日,在美国官员称之为一次“拯救民主”的尝试中,土耳其军方今天发动一次显然是不流血的政变,罢黜了苏莱曼-德米雷尔总理及其政府,解散了议会。 土耳其是美国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东地中海的一个主要盟国在伊朗国王被推翻之后,就更显得重要新领导人海达尔-萨尔土克将军因其造成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而闻名文官政府无能解这个国家的许多经济、政治问题政变反映了人们对此忍无可忍3个月以来,因为党的派系斗争,议会一直不能任命一位新总统。 更有甚者,在过去一年里恐怖活动杀害了2000人,一场内战随时可能爆发吕超然,陆军第七十三师四二四团上校团长9月12日在作战中忠勇殉国梁镜斋,陆军第六十九师二0三旅少将旅长9月28日在茹越口作战牺牲。
【1877年9月11日】 苏联克格勃的创始人捷尔任斯基诞辰
1877年9月11日(农历1877年8月5日),捷尔任斯基诞生于俄属波兰维尔诺省(今明斯克州斯托耳勃齐区)奥希米扬内县捷尔任诺沃小庄园里的一个小地主贵族的家庭,犹太人1887年8月,入维尔诺第一中学学习。 1894年秋,加入维尔诺社会民主主义小组1895年秋加入了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参加该党的国际主义左翼,领导维尔诺手工业和工厂徒工小组1896年4月,从维尔诺中学自愿退学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苏联克格勃的前身、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的创始人以秘密警察的红色恐怖手段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897年3月,捷尔任斯基在维尔诺转移到科夫诺从事革命工作,出版第一期波兰文地下报纸《科夫诺工人报》,并领导了阿列克索特(科夫诺市郊区)的罢工斗争1897年7月,因叛徒告密第一次被捕,判处3年流放1899年8月,从流放地维特亚卡省秘密逃回到维尔诺,后转到华沙。 在这里继续从事工人运动,成立“社会民主党工人联合会”;赴维尔诺就波兰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实行统一事同维尔诺组织商谈;被选入组织总部1900年1月,捷尔任斯基再次被捕,判处五年流放1902年6月,在流放途中逃跑,回到华沙,再到国外8月,参加了波兰五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在柏林召开的代表会议。 会议根据他的倡议决定成立波兰五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国外委员会并出版党的机关刊物《红旗报》捷尔任斯基被选为党的国外委员会委员1903年7月,捷尔任斯基参加了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作出了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实行统一的决定。 捷尔任斯基被选为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总执行委员会委员1906年4月,捷尔任斯基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一次见到列宁12月被捕1907年5月中,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缺席当选为党中央委员5月底,捷尔任斯基被保释出狱1908年4月,又遭被捕,被判终身流放西伯利亚。 1909年底,第三次从流放地逃出,他秘密回华沙,然后赴柏林此后,秘密地到克拉科夫、华沙、罗兹等地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12年9月,他第6次被捕,被判处3年苦役1916年5月,被莫斯科高等法院判处6年苦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获释。 同年10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当选为党中央领导武装起义的革命军事总部成员,被彼得格勒苏维埃选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是十月革命的组织者之一革命胜利后在第二次全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俄中央执委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2月根据列宁提议,担任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设委员会主席。 1918年初在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上持错误立场,接近“左派共产主义者”1919年任内务人民委员1920年5月任西南方面军后勤部长1921年1月任全俄中央执委委员会改善儿童生活委员会主席,3月任改善莫斯科工人生活委员会主席,4月任交通人民委员、全俄肃反委员会主席和内务人民委员。 1923年9月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局务委员会主席1924年2月任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同年6月当选为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同年6月当选为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4—1926年任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6年7月20日因心脏病逝世于莫斯科著有《捷尔任斯基选集》《狱中日记和书信》等。 捷尔任斯基于1926年7月20日逝世斯大林在悼词中用“燃烧”二字来形容捷尔任斯基的战斗一生,捷尔任斯基的死,对斯大林来说正是时候在此之前,他已在列宁去世后的长期的权力争斗中取得了胜利。 捷尔任斯基就算没有任何功绩,他也未必会同意斯大林的做法,即把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用作同党内持不同政见者斗争中的离间和欺骗的工具,尽管这些方法他也曾毫不犹豫地用来反对共产党人的敌人列宁去世后,捷尔任斯基成了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主席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主席。 无疑,他是会反对那些对工业部门中的“资产阶级专家”的攻击,会反对几年后斯大林在农村开始的残酷的阶级斗争的在去世前三小时所作的“言辞激烈的讲话”中,捷尔任斯基头一次如此不留情面地批评了党的机构:“我一看到我们党的机构,看到我们的组织体系,看到我们不可置信的官僚现象、懈怠的工作效率,以及极端混乱状态,我就感到恐惧。
【1862年9月11日】 美国小说家欧·亨利诞辰
1862年9月11日(农历1862年8月18日),美国小说家欧·亨利出生于美国北卡罗米纳州的一个小镇上,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他的父亲是一个医生他从15岁起就在叔父的药房里当学徒,后来,他还放过两年牛,做过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和银行出纳员。 1896年,欧·亨利因涉嫌银行少了一笔为数不多的款子而无故被判处5年徒刑在狱中,他就以“欧·亨利”为笔名,在当时有名的《麦克吕尔》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出狱后,他来到纽约,混迹于小客栈、公寓、公园、小酒馆、贫民窟及下等剧场等地他说自己是纽约“400万”小市民中的一员,而不是“400个”富翁之一。 欧·亨利写作勤奋,几乎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向报刊提供短篇小说,他写的小说约有300篇按题材分,基本上属于3类:写中美洲的,写美国西部的与写纽约市特别是曼哈顿区的其中最好的是写纽约的他把纽约曼哈顿区一带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的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由于欧·亨利一生颇多困顿,与“小人物”有着共同的命运他的小说既具有幽默的作品带来“含泪微笑”的效果,同时也加深了作品的现实的社会意义欧·亨利的最优秀的十几个短篇,至今仍然拥有不少读者。 其中《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藤叶》、《带家具出租的房间》、《市政报告》、《黄雀在后》和《我们选择的道路》等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作者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描写,爱憎分明,对失意落魄的小人物深表同情,用含泪的微笑嘲讽资本主义社会欧·亨利的作品,情节富于戏剧性,在结尾往往出现意料之外的结局。 他独具特色的小说做法,对美国短篇小说创作影响很大欧·亨利是美国本世纪初颇受读者欢迎的短篇小说家由于他经济上的经常拮据,终于因病与饮酒过度,于1910年过早地死去了,终年49岁。
【1964年9月11日】 桃园经验在全国推广
1964年9月11日(农历1964年8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个大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总结》,“桃园经验”是1963年11月至1964年4月,王光美带领工作队在河北省抚宁县卢王宕公社桃园大队开展四清运动后总结出来的。 其“经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 先搞扎根串边、访贫问苦,从小到大逐步组织阶级队伍; - 然后开展背靠背的揭发斗争,进行“四清”工作; - 再集中地和系统地进行阶级教育,开展对敌斗争; - 最后进行组织建设。 “四清”的内容已经不止是清工、清帐、清财、清库,而是要解决政治、经济、思想和组织上的“四不清”。 中共中央批示认为,“桃园经验”是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比较完全、比较细致的典型经验总结,在许多问题上有普遍性,值得在全国推广。
【1683年9月11日】 维也纳之战
1683年9月11日(农历1683年7月21日),奥斯曼帝国军队围困维也纳的两个月后这场战役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 这场大规模的战争由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率领的波兰-奥地利-德意志军队获得胜利,他们打败了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巴沙率领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奥斯曼帝国军队于1683年7月14日开始围困维也纳,军队大约有138,000人(虽然大部分并没有参与战斗,而且当中只有50,000名具作战经验的士兵,其余是作支持的兵员)。 当中决定性的一战发生于9月12日,神圣联盟有70,000人的援军抵达,对抗奥斯曼军队。 联军由以下的军队组成:约翰三世的30,000名波兰军队(立陶宛人未有参与战斗)查理五世率领的18,500名奥地利军队瓦尔德克的佐治·腓特烈亲王率领的19,000名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军队约翰·乔治三世率领的9,000名萨克森军队而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约翰三世是这支联军的主帅。 这场战役是中欧的多个王国与奥斯曼帝国持续300年的争斗以来的一次转折点战役之后的16年,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逐渐从奥斯曼帝国中夺回匈牙利南部和特兰西瓦尼亚,当中并消灭了大奥斯曼军队1699年两国签订和约,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扩张。
【1297年9月11日】 斯特灵桥之役
1297年9月11日(农历1297年8月24日),在苏格兰斯特灵近郊、横跨福斯河的斯特灵桥上,安德鲁·莫瑞(AndrewMoray)与威廉·华莱士(WilliamWallace)的军队击败了约翰·德·瓦朗,第七代萨里伯爵(JohndeWarenne,7thEarlofSurrey)与休·德·克莱辛翰(HughdeCressingham)所率的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联军。 萨里伯爵此前刚在邓巴战役(BattleofDunbar)中轻易战胜苏格兰贵族正规军,因此当他面对一支主要是由社会底层乌合而成的苏格兰军之时,有所轻敌,策略失当当时的斯特灵桥是座小桥,宽度仅容两马并辔而过河北岸的苏格兰人居高临下设阵,俯瞰河岸边一片松软平地。 战前,一个在艾文(Irvine)投降并加入英军的苏格兰骑士,理查德·隆迪爵士(SirRichardLundie),自荐率一骑兵部队取道附近可容60匹马同时渡河的浅滩,对敌实施侧翼包抄。 但萨里伯爵的副将克莱辛翰身兼英王爱德华的苏格兰司库,他担心战事将因此延长而增加不必要的开支,遂说服伯爵驳回绕道侧攻的建议,命令全军翌日从斯特灵桥正面进攻1297年9月11日清晨,大队英格兰和威尔士射手过桥来攻,苏格兰人陷入苦战,而射手们旋被召还本阵,只因萨里伯爵尚未起床稍后,英格兰骑士与步兵开始艰难而缓慢的过桥。 而苏格兰人不复1296年般散漫混乱华莱士和莫瑞尽可能牢固的约束了他们的士卒,按兵不动,等待战机根据《海明堡编年史》(ChronicleofHemingburgh)记载,一直等到“当过来的敌军数量多到他们确信他们可以取胜”之时,当由5400名英格兰与威尔士步兵以及数百骑兵组成之英军前锋尽数过桥之后,攻击令下达。 苏格兰的长矛手从高地向斯特灵桥飞速俯冲突进,很快夺取并控制了英军的桥头堡这样,萨里伯爵的前锋与后队的联系就被切断了在河北岸,中计的重骑兵被分割包围,而尚在南岸的同袍却无法施以援手。 只有一个骑士,约克郡人马默杜克·吐翁爵士(SirMarmadukeTweng)表现出非凡的沉着,成功从长矛丛中杀出一条路撤回桥南,但他超过上百人的骑士同袍被宰杀,其中包括副将休·德·克莱辛翰,他阵亡后尸体被剥皮并被切成小碎片,作为胜利的纪念品。 据《莱纳科斯特编年史》(LanercostChronicle)记载,华莱士有“一条(克莱辛翰的)宽皮……从头剥到脚跟,用来做他剑上的肩带”混编了很多威尔士人的步兵部队伤亡也同样严重,而有少数成功脱掉盔甲的士兵,则是靠着跳入河中游回南岸而得以幸免。 萨里伯爵身为名将,在河南岸仍然保有其强大可怖的弓箭手部队,并且依然大占地利他的主力仍然完整无缺,本可以扼守福斯河一线,阻挡住小尝胜果的苏格兰人过桥南下但失去信心的他在吐翁逃回之后下令毁桥,向贝里克郡(Berwick)撤退,丢下驻守斯特灵城堡的孤军,将苏格兰东低地拱手相让给叛军。 苏格兰加冕事务长詹姆士·斯图亚特(JamesStewart,theHighStewardofScotland)和莱诺克斯伯爵马尔柯姆(Malcolm,EarlofLennox)的军队原本是萨里伯爵大军的一部分,见到桥北的杀戮后,都相继撤退并叛变至苏格兰一方。 詹姆士·斯图亚特以及其他苏格兰贵族甚至在一名为保斯(ThePows)的沼泽密林中突袭英格兰的辎重队,并屠杀了许多溃逃的敌兵根据历史,发生战役的斯特灵桥实际上的位置应位于比今日的斯特灵桥更上游一点的位置处,后者是在战役结束不久之后建造的此战成为华莱士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点评在这场战役中,莫瑞与华莱士为了对抗英格兰而集结的七千苏格兰民军,以些微的伤亡代价,击败了萨里与克莱辛翰统领的两万联军由于以步兵为绝大多数的苏格兰军以寡击众,战胜了拥有大量骑兵的英格兰军,打破了传统上认为骑兵战力一定优于步兵的迷思。 虽然苏格兰在此次战役中得胜,但主帅安德鲁·莫瑞却在作战中多处负伤,一般认为受伤后的莫瑞至少在名义上仍然和华莱士共同指挥了苏格兰军一段时间,直至在11月间伤重不治而亡。 之后华莱士以护国主的身份继续统领苏格兰军,并挥师南下入侵北英格兰,但不久后就在1298年的福尔柯克之役(BattleofFalkirk)中,被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所率领的主力部队击败,流亡法国另有传说指他回到苏格兰后被俘,1305年遭绞死,尸体被剖腹取脏,砍作四块。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9月11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