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9月4日】 中国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诞生
向警予(1895年9月4日-1928年5月1日),原名向俊贤,湖南溆浦人,土家族。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 她最早嫁给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后与中宣部部长彭述之恋爱。1928年春,向警予因叛徒出卖在汉口法租界被捕。1928年5月1日,她在武汉余记里空坪刑场被处决,终年33岁。 死前遗言为:“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地牺牲自己。人总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慷慨激昂”。
【1908年9月4日】 美国作家理查德·赖特诞生
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1908年9月4日—1960年11月28日),生于密西西比州纳切兹。美国黑人作家。 15岁起独立谋生。自幼受种族歧视,对周围白人世界怀着又恨又怕的心理。这种心态在他的自传《黑孩子》和小说中有生动的描述。 1932年加入美国共产党。三十至四十年代是美国左翼文学“抗议小说”的创始人之一。1938年出版中篇集《汤姆大叔的孩子们》,1940年出版代表作《土生子》,使他一跃成为享誉美国文坛的黑人作家。 1960年11月28日逝世,长篇小说《今日的主》和短篇小说集《八个男人》在他死后才出版。
【1963年9月4日】 有“欧洲之父”称号的法国总理舒曼逝世
罗贝尔·舒曼(1886.6.29—1963.9.4),法国前总理。有着“欧洲之父”的称号。 他生于卢森堡。 毕业后当律师,之后他在波恩、慕尼黑、柏林和斯特拉斯堡等地大学攻读法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07年9月4日】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去世
爱德华·哈盖鲁普·格里格,也译作爱德华·格里格(挪威语:Edvard Hagerup Grieg ,1843年6月15日-1907年9月4日),挪威作曲家。他出生于卑尔根,祖先是苏格兰人。 他具有民主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倾向,作品大多以风俗生活、北欧民间传说、文学著作或自然景物为题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人物;代表作有《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霍尔堡组曲》和《钢琴抒情组曲》。 他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重要作曲家,其作品以民族性著称。
【1763年9月4日】 法国作家夏多勃里昂出生
夏多勃里昂是法国19世纪颇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对当时法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1763年9月4日,夏多勃里昂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高傲、自负、富于幻想,生性孤僻、忧郁。
【1924年9月4日】 孙中山组建北伐军
1924年9月3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召开第七次会议,孙中山、伍朝枢、翟秋白、鲍罗廷出席。议决:发表北伐宣言及大本营移驻韶关宣言,以“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方军阀”为号召,进行北伐,联合卢永祥、张作霖“共抗直系”。 4日,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北伐军。 当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召开筹备北伐会议,决定湘、赣、豫军全部参加北伐,滇粤军抽调一部随行;迁大本营于韶关,广州设留守府,任胡汉民为代大元帅兼广东省长;以谭延恺为北伐军总司令。
【1944年9月4日】 中共提出建立联合政府
1944年9月4日,中共中央电示林伯渠、董必武等,鲜明地提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熟,其方案为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召集各党各派各军各地方政府各民众团体代表,开国事会议,改组中央政府,废除一党政治,然后由新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宪政,贯彻抗战国策,实行反攻。” 中共中央估计:“此项主张国民党目前绝难接受,但各小党派、地方实力派、国内外进步人士,甚至盟邦政府中开明人士会加赞成,这一主张应成为今后中国人民中的政治斗争目标,以反对国民党一党统治及其所欲包办的伪国民大会与伪宪。”
【1993年9月4日】 “银河号”事件真相大白
银河号事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次外交冲突,发生在1993年7月到9月间。 “银河号”是一艘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所属中东航线上的一艘集装箱班轮。7月23日起,美国声称握有确凿证据,指责“银河号”货轮载有可以制造化学武器的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运往伊朗的阿巴斯港,“银河号”在印度洋的国际公海海域上被美军军舰截停并扣留长达三周之久。 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同意检查,最终没有发现任何化学武器。该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外交历史上的耻辱事件。
【1998年9月4日】 首批稽察特派员赴企业实地稽察
1998年9月4日,首批21名国务院任命和派出的稽察特派员赴国有重点大型企业进行实地稽察。 为了切实搞好稽察工作,从制度上保证稽察结果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人事部制定了《稽察工作“六要”“六不”的行为规范》。
【1958年9月4日】 中国宣布领海权
1958年9月4日(农历1958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中国领海的划定采用直基线法,在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渤海湾、琼州海峡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在同一区域内的岛屿,如东引岛、高登岛、马祖列岛、“白犬列岛”、乌岛、大小金门岛、大担岛、二担岛、东碇岛等,也属于中国内海岛屿。 声明还宣布,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及领海上空。任何外国船舶在中国领海航行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相关法规。 声明中的以上各项原则同样适用于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2007年9月4日】 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
2007年9月4日(农历2007年7月23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其火花点亮夜空。 熔岩从火山流入无人居住的山谷。 埃特纳火山(Mount Etna)是意大利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欧洲最大的火山。它位于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海拔高度约3300米。
【2001年9月4日】 欧盟委员会通过亚洲新战略
2001年9月4日(农历2001年7月17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一项新的亚洲战略,旨在加强欧盟和亚洲诸国的关系,加强欧盟在亚洲地区的存在。这是欧盟在1994年通过一项亚洲政策后第二次调整欧盟的亚洲政策。 这项被称为“欧亚:强化伙伴战略框架”的文件指出,欧盟这项新的亚洲政策是根据世界新的战略变化,着眼于双方在未来十年发展关系而制定的。文件认为,欧盟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加强,因而,欧亚关系也要适应欧盟在国际关系中不断变化的地位。 为此,欧盟将在六个方面进行努力:加强欧盟同亚洲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的磋商;发展双方的经贸关系和投资;有效地减少亚洲地区的贫困;推动亚洲地区的民主、良政和法制国家建设;与亚洲主要伙伴国建立世界性的联盟关系;促进欧盟与亚洲国家的相互了解。 欧盟的第一份亚洲政策文件是于1994年通过的。
【2001年9月4日】 华安推出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
2001年9月4日(农历2001年7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准发行华安创新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标志着证券投资基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证监会发言人介绍说,自2000年10月8日《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颁布以来,中国证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对开放式基金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经中国证监会组织的境外专家评审小组和会内有关部门多次评审,中国证监会批准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 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批准,交通银行获准开办开放式基金销售代理业务。
【1995年9月4日】 日本抗议美军强奸冲绳女童
1995年9月4日(农历1995年8月10日),3名驻冲绳美军士兵强暴了一名日本女小学生,在日本列岛掀起轩然大波。各种群众抗议集会和游行接连不断,并从冲绳发展到全国,参加人数从数百人增加到数万人。 日本各大报纸亦纷纷撰文,要求政府以此事为契机,修改不平等的《日美地位协定》。 2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此事表示遗憾。面对日益高涨的抗议浪潮,冲绳检察院起诉施暴美军士兵。根据《日美地位协定》,3名美军士兵已引渡给日方,美国亦同意整顿美军冲绳基地。
【1965年9月4日】 德国音乐家施韦策逝世
1965年9月4日(农历1965年8月9日),医生、音乐家阿尔伯特-施韦策逝世。他曾说过:“人道主义的含义是‘从不以人作为牺牲来达到某一目的’。”直到在他90高龄弥留之际,仍实践“尊重生命”这一信条,并相信这样的道德准则与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运动相符合,要求个人的智力最高度的发展。 1906年,这位年仅34岁的出色风琴演奏家、巴赫作品权威,哲学、神学和音乐博士宣布:他要成为一名医生,并到赤道非洲去工作。7年后,他在加蓬的兰巴雷斯创建了诊所。 他为数百万人所尊敬和崇拜。1952年施韦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金。他的这一生表明道德之光可以为人们所接受,纯洁的爱将万古长青。
【1998年9月4日】 《汉语大词典》光盘问世
1998年9月4日(农历1998年7月14日),世界上第一张大型、权威的多媒体汉语电子辞书《汉语大词典》光盘,经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三年的努力已开发成功。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千余名专家学者历经18年精心编纂完成的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汉语辞书。1993年它正式出版,竖起中国辞书编纂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并被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国家的一件大事”。 而在《汉语大词典》印刷本基础上开发的电子版《汉语大词典》,将洋洋12卷大书浓缩于薄薄一盘,收入原词典的主要内容,包括2.9万多个汉字、34万多条复词、2.3万多条成语、51万多项释义、1万多张关联字表、500多幅图片等。
【1951年9月4日】 美国操纵对日和约问题的签署
1951年9月4日(农历1951年8月4日),根据《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他有关国际协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应由对日作战盟国订立全面对日和约,并通过和约使日本成为民主和平的国家。 但美国背信弃义,在侵朝战争惨败时,片面决定召开对日和会。1951年9月4日,在美国操纵下,于旧金山召开了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参加的对日和会,签订了对日单独和约。 同月18日,中国政府即发表严正声明,拒绝承认这一和约。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发表联合声明,才结束两国间不正常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12日,两国又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苏联与日本于1956年10月发表联合宣言,宣布结束战争状态,恢复邦交。
【1945年9月4日】 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
1945年9月4日(农历1945年7月28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时局的特点既存在着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严重危险和局部内战的既成事实,又存在着实现和平的迫切需要和可能。 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妄图独吞抗战胜利果实,维持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蒋介石妄图利用“和谈”,争取时间作好军事部署;同时,争取有利的舆论,混淆视听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中共中央决定和蒋介石在重庆进行谈判。 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向全党通报了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决定8月28日,毛泽东在机场向新闻界发表了简短的谈话,指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以期实现全国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毛泽东亲自到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毛泽东到重庆后,蒋介石作出了以礼相待的姿态,由于国民党本来没有和谈的诚意,没作谈判的任何准备,谈判的程序、议案均由共产党方面首先提出,才使谈判筹备工作得以基本完成9月4日开始,国共两党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 整个谈判过程几经周折,充满着激烈的政治斗争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和解放区问题在军队问题上,国民党处心积虑地要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深深认识到,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但为了争取和平,共产党在谈判中作了必要的让步。 中国共产党提出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表示中共领导的军队可以大量消减当时人民军队人数已超过1百万,共产党方面提出改编为48个师,而当时国民党的军队为263个师但国民党方面断然否定中共的提议,苛刻地要求“中共军队之组编,以12个师为最高限度”,甚至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 其后共产党又进一步作出让步,同意国民党263个师,共产党43个师,比例接近1/7国民党方面提出军队将编至140个师,中共方面提出可相应改编为20个师,双方军队比例仍为1/7经过共产党多次让步与力争,国民党方面才表示“可以考虑”。 关于解放区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解放区民主政府的存在是革命发展的结果,它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谈判一开始,共产党方面就提出“承认解放区及一切收复区的民选政府”,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将解放区斥之为“封建割据”争论最激烈的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10月上旬,谈判获得进展,毛泽东表示国共双方在一起商量团结合作、和平建国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强调“和为贵”,一定要用和平的方针来解决两党的争端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和周恩来、王若飞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纪要》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其中有的达成了协议,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见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 毛泽东、蒋介石、赫尔利在重庆合影延伸阅读:蒋介石与周恩来下棋的故事重庆谈判结束后,蒋介石留下周恩来,提出要跟他下一盘棋周恩看慨然应允对局中,蒋介石充分调动车马炮,气势汹汹,俨然大军压境,胜利在望。 周恩来却不急不躁,运用几枚过河的小卒子,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入了蒋介石的后方,还没等老蒋反应过来,一枚卒子已经登堂入室,将老帅紧紧钉住蒋介石冷汗都下来了。 旁边一大帮亲信们起哄说:“周主任棋艺高超,但好像也杀不掉委员长的老帅,和棋!和棋!”周恩来见目的已达到,也鸣金收兵,哈哈一笑,一语双关地说:“委员长的大炮赛过秦琼的杀手锏,很见功底,只不过你太轻视过河卒子了”。
【1959年9月4日】 中国第一座生产合成纤维工厂建成
1959年9月4日(农历1959年8月2日),中国第一座生产合成纤维的工厂——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工厂建成,开始试车生产。
【1942年9月4日】 中日浙赣会战宣告结束
1942年9月4日(农历1942年7月24日),中日浙赣会战宣告结束。 日军经过三个多月的作战,攻占了浙赣一带蕴藏大量战略物资的金华、武义、兰溪等地区,并掠夺了大量物资,破坏了浙江境内的机场。战役中,日军伤亡17148人(包括“生病”11812人),其中1名中将师团长被击毙。 中国第三战区在战役中遭到巨大的人员、物资损失(日方称第三战区阵亡40188人,被俘10847人)。作战地区的民众更是遭到沉重的遭难和损失。
【1941年9月4日】 “格里尔号”事件发生
1941年9月4日(农历1941年7月13日),“格里尔号”事件发生。美国驱逐舰“格里尔”号在冰岛东南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时,与德国潜艇U-652号发生接触,并引导英国巡逻机投下深水炸弹。 德国潜艇对“格里尔”号发射了鱼雷但未能命中,“格里尔”号随即也对德国潜艇投下了深水炸弹,并炸伤了U-652号。“格里尔”因此成为第一艘对德国潜艇开火的美国军舰。 9月11日,罗斯福总统就“格里尔”事件发表声明,宣布只要轴心国的潜艇进入美国防务所必须保护的海域,一经发现,不加警告立即攻击。美国的强势开始凸显。
【1922年9月4日】 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
1922年9月4日(农历1922年7月13日),孙中山在上海召集各省国民党负责人53人,讨论改组国民党问题。陈独秀、马林、张太雷均应邀参加。孙中山解释了联俄、联共政策,马林也发表了讲话。与会者一致同意进行改组。 9月6日,陈独秀被孙中山指定参与由丁惟汾、张秋白等9人组成的国民党党务改进起草委员会,负责起草国民党改组方案及草拟国民党党纲和党章草案。 9月18日,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了“致国民党员书”的党内通信。信中沉痛地回顾了与陈炯明的分歧、陈炯明叛变的过程及其严重后果。他说,民国奋斗三十年来,虽屡经失败,但“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他在信中提出了今后的对策方针,并作了自我批评:“任用非人,变生肘腋,致北伐大计,功败垂成”,决定引咎辞职。并决定联俄联共,彻底改组国民党,以重新振兴国民党的威望,实现国家统一。
【1941年9月4日】 纳粹包围列宁格勒
1941年9月4日(农历1941年7月13日),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圈收紧,从南部、西部和东部紧紧围住了这座城市。芬兰人则从北部沿着卡累利阿地峡南下。 尽管希特勒未命令他的士兵强攻该城市,他计划将城内军民全部饿死。当部队占领并沿诺夫哥罗德城沃尔霍夫河谷北进时,德军便有效地包围了列宁格勒。 当德军到达施吕瑟尔堡时,他们切断了重要的铁路线,包括通向摩尔曼斯克的铁路。俄国人试图由拉多加湖及涅瓦河上乘船逃跑,但有些船被击沉在西部。德国人先赶到了普希金诺,从西、南方向进犯并占领了卢加。 在战争的中段,苏军顽强抵抗德军的进攻。但是苏军缺乏新坦克,许多坦克是旧的,甚至依赖农用拖拉机。在南部前线,德军遇到了巨大困难,他们要克服在乌克兰遇到的反抗。敖德萨城依然坚守。 纳粹包围列宁格勒图示。
【1918年9月4日】 徐世昌当选为总统
1918年9月4日,总统选举会在北京象坊桥众议院正式举行当日,绒线胡同、宣武门大街一带,军警戒备森严,居民商铺奉命悬挂国旗众议院门首树彩架,中嵌黄色“总统选举会”五字众议院议长王揖唐任大会主席。 参议员出席者131人,众议员出席者305人,超过《大总统选举法》规定的须有选举人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出席的法定人数投票结果,徐世昌得425票,当选中华民国第二任大总统全场一致鼓掌欢呼。 会后,徐树铮通电告知各省督军说:本日选举,天气晴和,人心静穆,议场秩序雍容,投票整肃,外人参观者,同声赞美,且谓既无武力作用,又无金钱关系,在历史上殊不多见此前,徐世昌未正式表示是否愿意出任总统1日,参议院议长梁士诒和众议院议长王揖唐特往东四五条胡同徐宅敦劝。 徐世昌说:“诸君何苦推我衰朽之人登台?”梁王说:“除你之外,无人能解决时局”徐说:“诸君以国家为前提,责我以大义,我亦无法但是诸君举我,是希望我将一切事件办好,究竟我出山之后办得好不好,我亦无把握”9月3日,安福俱乐部在太平湖分部搞了一次总统预选会到会者384人,共得383票(一人弃权),一致举徐世昌为总统。 徐世昌徐世昌(1855-1939),字卜王,号菊人直隶天津县人早年随父亲到河南当塾师,因得与袁世凯订交在袁的资助下,徐赴北京应试,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延徐为总文案,后来步步提拔他做到首任巡警部尚书和第一任东三省总督。 西太后去世,袁奉旨养疴,归隐洹上,而徐虽为袁党,却在宣统时代仍为红极一时之汉人大官辛亥年袁世凯东山再起,徐亦为从中奔走最力之人袁洪宪称帝前把徐从青岛召入北京,任国务卿袁洪宪称帝后,徐以局势难卜求去,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起用徐为国务卿徐在公私两方面为袁尽力。 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任职仅一月力荐段祺瑞继任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二人不久即发生府院之争,徐以北洋元老资格应邀抵京,先调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後又调解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矛盾。 1918年,在选举民国第二届总统之际,段祺瑞、冯国璋相持不下,一向两面讨好的徐世昌遂成为“理想人选”9月4日,总统选举会在北京象坊桥众议院正式举行众议院议长王揖唐任大会主席参议员出席者131人,众议员出席者305人,超过《大总统选举法》规定的须有选举人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出席的法定人数。 投票结果,徐世昌得425票,当选中华民国第二任大总统民国史上第一次总统交接仪式于1918年10月10日上午举行,徐世昌乘汽车进公府(中南海),礼官导徐至怀仁堂礼台9点正,临时大总统冯国璋由居仁堂到怀仁堂,与徐同向国旗行三鞠躬礼,礼毕,冯东向致颂词,徐西向致答词,词毕互相一鞠躬,礼官送冯回居仁堂,冯即迁出公府。 10时整,徐在居仁堂南向,向议长及议员宣读誓词,词毕转北向,与议长议员同向国旗三鞠躬,礼毕议长议员转东向,阁员及文武百官西向,徐立于礼台宣读就职宣言读毕,各行三鞠躬礼庆贺,完成了仪式徐世昌才具平庸却是“最会做官的人”。
【1905年9月4日】 复旦公学开学
1905年9月4日(农历1905年8月6日),复旦公学开学。震旦学院因学潮解散后,马相伯、严复、熊师复等人筹办复旦公学。 该校“系考取中学较深之学生,以英文教授高等普通科学,使能直入欧洲专门大学为宗旨”。 请两江总督周馥拨银1万两作为开办费,并划吴淞营地70余亩为校园。同时暂借吴淞提督行辕作为临时校舍。 学生共计170余人,分甲、乙、丙、丁、戊5班,公推马相伯为监督,李登辉主教务。
【1781年9月4日】 洛杉矶建城
1781年9月4日(农历1781年7月17日),洛杉矶建城(CityofLosAngeles,缩写为L.A.)。这座城市位于美国西岸加州南部,按照人口排名,是加州的第一大城(拥有超过400万人口),也是美国的第二大城,仅次于纽约市。 它的面积为469.1平方英里(1214.9平方公里)。洛杉矶-长堤-圣安娜都会区拥有1300万人口;而大洛杉矶地区所涵盖的范围更大,包括5个郡,大约1800万人口。在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路的世界级城市名册上,洛杉矶属第一级全球城市。 洛杉矶是在1781年9月4日由FelipedeNeve所创建。它曾是西班牙的一部分,在1821年墨西哥从西班牙赢得独立后属于墨西哥;在1848年,墨西哥在美墨战争中失败,将加利福尼亚割让给美国。1850年4月4日,洛杉矶正式建市(5个月之后,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洛杉矶是全世界的文化、科学、技术、国际贸易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还拥有世界知名的各种专业与文化领域的机构。该市及紧邻的区域,在大众娱乐—诸如电影、电视、音乐方面构成了洛杉矶的国际声誉和全球地位的基础。
【1843年9月4日】 清末世界首富伍秉鉴逝世
1843年9月4日(农历1843年闰7月11日),大清国的世界首富“十三行”伍秉鉴逝世,伍秉鉴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在1834年以前,伍家与英商和美商每年贸易额达数百万两白银,伍秉鉴还是东印度公司的“银行家”和最大债权人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西方学者更称他是“天下第一大富翁”。 1801年,伍秉鉴接手怡和行,善于笼络其他行商,1811年,伍秉鉴担任英国公司羽纱销售代理人,他将利润按比例分给全体行商,长期担任十三行公行的总商。 伍秉鉴又善于与洋人建立良好的情感,伍秉鉴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被认为是当时的中国首富,财产有2600万银元,建在珠江岸边的豪宅,可与章回小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媲美英国商人称赞他“善于理财,聪明过人”,又说“他天生有懦弱的性格”。 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年,伍秉鉴包庇外商走私鸦片,曾遭到林则徐多次训斥,1817年,一艘由怡和行担保的美国商船被官府查获走私鸦片,伍秉鉴被迫交出罚银16万两林则徐封锁商馆,断绝粮、水等供应,伍秉鉴暗中供应给外国人食品和饮水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时,伍秉鉴和其他行商积极募捐,出资修建堡垒、建造战船。 战后,曾独自承担《南京条约》中外债300万中的100万,朝廷恩赐三品顶戴同年在广州伍氏花园病逝,谭莹撰墓碑文说:“庭榜玉诏,帝称忠义之家;臣本布衣,身系兴亡之局”他的五儿子伍绍荣接手事业,以刻书闻名。 茶叶是风靡欧洲的饮品,怡和行茶叶却被英国公司鉴定为最好的茶叶约1840年,广州十三行商馆的同文街,沿街设有售卖各种货物的中国店铺《南京条约》规定,广州行商不得垄断贸易,开放五口对外通商,十三行不再拥有外贸特权。 鸦片战争让十三行遭到前所有未的冲击,居十三行之首的怡和行更所当其冲,晚年的伍秉鉴告诉美国友人J·P·Cushing说他想移民美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广州十三行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从1760年到1842年的182年间,中外贸易史所称的“广州贸易时期”,其实就是“十三行贸易时期”。
【1998年9月4日】 瑞士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
1998年9月4日(农历1998年7月14日),瑞士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加拿大水警在搜寻失事的瑞航客机的残骸。 瑞士航空公司一架从美国纽约出发直飞瑞士日内瓦的班机,于9月4日凌晨在飞到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以南60公里处的大西洋海面时突然坠毁。机上215名乘客和14名乘务员全部遇难。 这是瑞士航空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空难。飞机坠毁前,驾驶员曾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机舱里发现了烟雾,随后飞机失去了与地面的联系,在雷达显示屏上消失了。 在这起空难中丧主的美国人最多,有137名;其次是瑞士人,包括机组成员共41名。在美国参加完网球赛的瑞士小将辛吉斯原来打算乘这一班机回国的,后来临时改变了主意。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9月04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