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精而虚汗收
安神、补肾、软坚、散结、收涩、壮阳
别名: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牡蛤、蛎房、蠔山、左壳、蠔壳、海蛎子壳、海蛎子皮
性味:味咸,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煎法:先煎
适用体质:
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安神强志,补肾壮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证)用治阴虚阳亢之眩晕耳鸣等症,常与龙骨、龟版等同用,如镇肝熄风汤;亦可用治热病伤阴,虚风内动之四肢抽搐,如大定风珠。本品并略兼益阴之功。
2.软坚散结(痰核,瘰疬,瘿瘤,癥瘕积聚证)用治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等,常与浙贝母、玄参等配伍同用,如消瘰丸;用治气滞血瘀的癥瘕积聚,常与鳖甲、莪术等同用。因本品味咸,故能用治上述诸病。
3.收敛固涩(滑脱诸证)用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等滑脱病证。用治自汗,盗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等同用,如牡蛎散;用治肾虚遗精,滑精,常与沙苑子、龙骨等配伍为用,如金锁固精丸;用治尿频,遗尿可与桑螵蛸、金樱子等同用;用治崩漏,带下证,常与海螵蛸、山茱萸等配伍同用。
4.重镇安神(心神不宁,惊悸不寐证)用治心神不宁,惊悸怔忡,不寐多梦等证,常与龙骨相须为用,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亦可配伍朱砂、酸枣仁等同用。
5.其他煅牡蛎有制酸止痛作用,多与海螵蛸、浙贝母共为细末内服,用治胃痛反酸。
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目眩晕、心悸失眠、烦躁不安、耳鸣,以及瘰疬痰核、癥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遗尿、尿频、消渴、乳房硬结肿痛、疮疡、湿疹、胃痛泛酸等。
现代常用于肝脾大、颈淋巴结炎、甲状腺瘤、高血压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佝偻病等。
主含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及氧化铁等。具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牡蛎所含的碳酸钙有收敛、制酸、止痛等作用,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另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血脂等作用。
1.牡蛎具有抑制脊髓灰质炎病毒作用。2.牡蛎有促吞噬作用。还能增强动物对肺炎杆菌感染的抵抗力,且与腹腔给药的剂量有关。3.牡蛎有增强体液免疫作用。4.牡蛎有抗溃疡作用。5.牡蛎有增强消化力作用。6.牡蛎有放射增敏作用,但放疗前给药无增敏作用。7.牡蛎有滋阴润燥、保肝益肾作用。8.提取的牡蛎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促进机体免疫机能和抗白细胞下降作用等。9.牡蛎能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体虚有寒者忌用。
肾阳虚、精寒自出者不宜用。
有消化道疾患者慎用。
用量一般不宜超过30g。
日常用量:8~25g;煎服,宜打碎再煎服。外用适量,也可生用。
1、补肾壮阳:鲜牡蛎150g,淫羊藿8g,太子参20g,大枣20枚(去核),牡蛎、淫羊藿、太子参、生姜、大枣洗净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煮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2、治崩漏:鲜牡蛎150g,猪瘦肉100g,淀粉、盐各适量。鲜牡蛎和猪瘦肉切薄片,拌入适量淀粉,放入水中煮熟,加入盐调味即可。
3、治乳汁不下:牡蛎、川贝母、知母各等分。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5g,猪蹄汤调服。
4、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牡蛎、生龟板、炙甘草、鳖甲各12g,生白芍、生地黄、麦冬各18g,麻仁、五味子各6g,阿胶9g,鸡蛋2个。水煎,去渣,取汁。鸡蛋打入碗中,取鸡蛋黄,再冲入药汁,搅拌均匀,分3次温服。
5、治遗精、滑精:牡蛎24g,芡实、枸杞子各12g,补骨脂、韭菜子各9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每日1剂,每剂药煎两次,上、下午各服1次。牡蛎怎么吃
《神农本草经》:味咸,平。主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治泄精、喉痹、咳嗽、心肋下痞热。
《药性赋》:味咸,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四:男子梦寐遗精,女子赤白崩中;荣卫往来虚热,便滑大小肠同。
《本草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
《本草蒙筌》:牡蛎一名蛎蛤,味咸,气平、微寒。无毒。宜蛇床、牛膝、甘远甘草、远志,恶吴茱、麻黄、辛夷。入少阴肾经,以贝母为使。能软积癖,总因味咸。茶清引消结核疽,柴胡引去胁下硬。同大黄泻热,焮肿即平;同熟芣益精,尿遗可禁。麻黄根共作散,敛阴汗如神;川杜仲共煎汤,固盗汗立效。髓疽日深嗜卧,泽泻和剂频调。又单末蜜丸水吞,令面光时气不染。摩宿血,消老痰。闭塞鬼交精遗,收涩气虚带下。
《神农本草经读》:牡蛎气平者,金气也,入手太阴肺经;微寒者,寒水之气也,入膀胱经;味咸者,真水之味也,入少阴肾经。此物得金水之性,凡病起于太阳,皆名曰伤寒,传入少阳之经,则为寒热往来,其主之者,藉得秋金之气,以平木火之游行也。温疟者,但热不寒之疟也。症为阳明经之热病洒洒者,即阳明白虎证中,背微寒恶寒之义,火欲发而不能径达之也。主以特蛎者,取其得金之气,以解炎暑之苛,白虎命名,亦同此意也。惊恚怒气,其主在心,其以在肝,牡蛎气平,得金之用以制木;味咸得水之用以济火也。拘者筋急,缓者筋缓,为肝之病;鼠瘘者,即瘰疬之别名,为三焦胆经火郁之病,牡蛎之平以制风,寒以胜火,咸以软坚,所以全主之。止带下赤白,与强骨节二句,其义互见于龟板注中,不赘。
药材以个大、整齐、里面光洁、无杂质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