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苦椿菜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归经:归肺经。
煎法:
适用体质:
敛肺止汗。
用于体虚自汗、盗汗证。
主含麻黄碱、阿魏酰组胺、麻黄根素A、麻黄双酮、酪氨酸甜菜碱。具有降血压、降低心率活性作用。
1.麻黄根有降血压作用。2.麻黄根具有减慢心率的作用。
功专止汗,表邪未解者和实热里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孕妇慎用。
入汤剂3~9g;外用适量,以本品配牡蛎或滑石研粉撒扑。
1、治虚汗无度:麻黄根、黄芪、牡蛎各等分。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浮小麦汤送服,以止为度。
2、治产后虚汗不止:麻黄根60g,当归、黄芪各30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12g,水煎,去渣,取汁。不拘时候,温服。麻黄根怎么吃
《本草纲目》: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物理之妙,不可测度如此。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阴虚、脾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痉之诸证自汗,皆可随证加而用之。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治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本草但知外扑之法,而不知服饵之功尤良。
《景岳全书》:味甘,平,微苦微涩。用甘敛药煎服,可以止汗。同牡蛎粉、米粉,或用旧蕉扇杵末,等分,以生绢袋盛贮,用扑盗汗或夏月多汗,用之俱佳。
《得配本草》:甘,平。引补气之药外至卫分而止汗。得黄芪、牡蛎、小麦,治诸虚自汗。配黄芪、当归,治产后虚汗。和牡蛎粉、粟粉等分为末,生绢袋盛贮,盗汗出即扑,手摩之;夏月止汗,杂粉扑之。折去茎,不可和入同用。茎能发汗,故去之。麻黄惟身首拘急而痛,六脉浮紧有力可用。盖北地霜降后,受严寒之正气,为真正伤寒,初起邪在太阳经,用此升散寒气,是其所宜。若但感胃寒湿,或时邪疫症,恶寒发热者,用之则卫气大伤,津液干燥,立毙而不可救。况骁悍之药,过汗则心血动,吐衄不止,过表则真气伤,汗出无了,猝成大患。惟寒水溢于肌肤,遍身肿胀,用此发汗,使水气外泄,亦劫夺之一法也。
以质硬、外皮色红棕、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