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2月15日】 美国动画制作家迪斯尼逝世
华特·迪士尼,全名为华尔特·伊利亚斯·迪士尼(Walter Elias Disney,1901年12月5日—1966年12月15日),美国著名导演、制片人、编剧、配音演员和卡通设计者。他创造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木偶奇遇记》等许多知名电影,还有米老鼠等动画角色,并且与兄长洛伊·迪士尼(Roy O. Disney)一同创办了世界著名的华特迪士尼公司。 1966年12月15日,华特·迪士尼因肺癌医治无效逝世。他对于梦想的勇敢追求、卓越的洞察力和对商业敏锐的眼光使他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1999年12月15日】 路易十七的心脏被送到巴黎作基因分析
1999年12月15日,装在水晶瓶内的路易十七的心脏将送往法国巴黎的一家实验室做DNA测试,以解开他的身世之谜。 2000年4月19日,波旁王室的继位人路易亲王和实验室两位教授一起正式宣布:1795年死于巴黎圣殿骑士团寺院监狱的男童确实是路易十七,不是替身。
【1931年12月15日】 蒋介石第二次下野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第二次通电下野。 国民党四大在南京、广州、上海分别召开以后,宁方国民党中央电邀粤方、沪方中央委员来南京举行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但粤方坚持蒋介石必须下野,否则不去南京参加会议,而要求在上海召开四届一中全会。 迫于粤方的压力,蒋介石于当日通电请辞国民政府主席等本兼各职。
【1025年12月15日】 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逝世
巴西尔二世(958年~1025年12月15日),拜占庭皇帝(963—1025年在位)。罗曼努斯二世之子,人称“屠杀保加利亚人的刽子手”。他在位期间,于公元1018年灭亡了盛极一时的保加利亚第一王国。 同时,他还重申了罗曼努斯保护小农的法律,此举缓和了国内的矛盾。拜占庭国力达到了查士丁尼一世之后5个世纪以来的极盛。 巴西尔二世从未结婚,也没有孩子。在他死后,其弟君士坦丁八世继位。拜占廷帝国在一系列平庸的君主统治下逐渐走向衰落。
【1912年12月15日】 北京政府颁布《戒严法》
戒严法(Martial Law),亦译军事管制法,是军事当局在紧急时期认为当地文官政府无法行使职权而对该地区实行临时统治。 法制健全的国家对宣布实行戒严是有保留的,因为实行戒严就中止正常的公民权利,并把军事裁判权或军法扩大应用于一般老百姓。戒严状态虽然理论上是暂时的,事实上可以无限期地继续下去。 1912年12月15日,北京政府颁布戒严法,共17条。
【1949年12月15日】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成立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成立于1949年12月15日,是已故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倡导建立的新中国第一个研究外交政策和国际问题并从事人民外交的社会团体。周总理生前一直担任学会的名誉会长,另一位名誉会长是已故的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 外交学会的宗旨是对世界形势、国际问题以及外交政策进行研究,同世界各国的政治活动家、学者、知名人士以及有关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进行交流,以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国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1988年12月15日】 北大研制出新一代电子出版系统
1988年12月15日,北大研制出新一代电子出版系统。有段1000字的横排文章,版面编辑想把它变成直排的形式。 一位技术娴熟的拼版师傅至少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用手把一个个铅字扭过来。现在,只需轻击几下键钮,不消1分钟光景,它们就在组版终端的屏幕上依次来了个90度大转弯,变成直排文。 这是“华光4型”电子出版系统具有的一种新功能。
【1993年12月15日】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全面协议
1993年12月15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会议终于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结束。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出席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署了乌拉圭回合协议最后文件和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谷永江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上述文件,至此乌拉圭回合谈判正式宣告结束。
【1998年12月15日】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题报告会举行
1998年12月15日,“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中之重”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举行专题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瑞环说,夏商周三代是我国文明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我国文化底蕴的奠定时期。这一时期的文明成果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时期我们却没有确切的纪年。三代年表的确立,为科学研究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是对世界历史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
【2001年12月15日】 欧盟首脑会议15国首脑一致通过《拉肯宣言》
2001年12月15日,欧盟首脑会议15国首脑一致通过《拉肯宣言》。
【2008年12月15日】 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 开创历史新页
2008年12月15日(农历2008年11月18日),在天津港码头,中国海运集团所属的“新烟台”轮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大洋洲”轮两艘万吨巨轮满载着集装箱整装待发当日,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首航仪式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举行。 在历经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15日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分析人士说,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启动,标志着两岸交流更加紧密、关系更趋缓和,并为台海地区的合作、和平、和谐铺设了光明之路。 15日8时05分,迎着绚丽的曙光,大陆东方航空公司的MU2075航班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首度沿“截弯取直”的台湾海峡空中双向直达航路飞向台北6分钟后,伴着期盼的目光,台湾复兴航空公司的332号航班从台北松山机场腾空,也第一次沿双向直达航路前往上海。 8时47分,这两架执行两岸空运直航的首班包机在相隔3000尺的空中相遇,乳白色的烟迹汇合成两岸关系交往史上的新节点12月15日,三位台胞在深圳机场登机时挥手致意当日早上7时20分,作为两岸直接“三通”首个飞往台湾的大陆航班,深圳航空ZH9095航班正式从深圳机场起飞。 新华社记者壮锦摄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通邮仪式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航空邮件交换站举行。
【1989年12月15日】 第4个《洛美协定》签署
1989年12月15日(农历1989年11月18日),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谈判,欧共体12国和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68国在多哥首都签署了第4个《洛美协定》。 根据这一协定,欧共体在未来的5年内将向非加太签约国提供总数为120亿欧洲货币单位(约合132亿美元)的赠款和优惠贷款协定自1990年2月起生效这是一项南北国家签定的重要的经贸协定与前三个协定签定时的气氛相比,非加太国家的热情已大大减退。 东道国总统埃亚德马在致词中强烈要求欧共体不要为了改善同一些国家的关系而损害了老朋友的利益他建议召开一次欧共体和非加太国家的会议,以便讨论制订一项在“乌拉圭回合”国际贸易谈判和1992年欧洲大市场建立之后对非加太国家的援助和补偿措施。 他说:“只要少数人掌握着这个星球上的大部分财富并使大多数人长期陷入贫困和依附的状态,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的和平”第三世界国家“被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失业和通货膨胀压的喘不过气来,这才是真正的危险”《洛美协定》是欧共体国家和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协定,这些发展中国家过去不少是英法的殖民地。 协定第一次签定的时间是1975年2月28日,因在多哥首都洛美签字,故称《洛美协定》协定有效期为5年,1979年10月和1984年12月因协定到期续签过两次协定规定,欧共体应该在促进工业化、金融和技术援助、关税和稳定出口收入等方面对非加太国家给予优惠。 前三个协定的援助金额分别为35亿、56.07亿和85亿欧洲货币单位这些款项除一部分直接资助非加太国家的发展项目外,相当一部分专门用于稳定非加太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收入诚然,这些措施对帮助非加太国家克服经济困难,减轻它们出口收入的损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稳定收入补贴总额不够,经常不能满足出口国申请补贴的要求。 以1988年为例,非加太国家因咖啡和可可等热带作物产品价格暴跌,要求欧共体补贴5.79亿欧洲货币单位,但实际批准的只有3.75亿欧洲货币单位再如,科特迪瓦1988年的出口收入损失为6000亿西非法郎,而得到的补贴只有400亿西非法郎。 正是因为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1980—1987年间,非加太国家的购买力下降了64%,南北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鉴于前三个《洛美协定》并未阻止非加太国家的贫穷化,使其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对第4个《洛美协定》寄予厚望。 他们曾要求欧共体增加财政援助,提高稳定出口收入的基金,希望对现有的稳定出口收入制度进行改革,放宽补偿的限制条件等尽管此次协定的援助金额明显高于前三次,但是,由于非加太国家的上述合理要求未能得到认真的讨论和对待,有的甚至遭到断然拒绝,致使非加太国家普遍感到失望。 科特迪瓦《博爱晨报》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欧共体和非加太国家的合作是彼此利益的结合,从签约起至今合作双方都从中得到了好处现在的问题是非加太国家受到了损害”塞内加尔商业部长呼吁说:“事情很清楚,欧共体是能够提出一项改革方案,以解除人们的忧虑的,这就要看它是否真正有诚意了”。
【2006年12月15日】 地球出现特大磁暴
2006年12月15日(农历2006年10月25日),地球上出现了特大磁暴。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空间天气室研究员乐贵明介绍,北京时间13日10时40分爆发了X3.4级太阳耀斑,并伴有日冕物质抛射(CME);这些CME到达地球后,使地球于15日凌晨出现特大磁暴。 北京时间15日6时15分又爆发了一个X1.5级太阳耀斑,同样伴有CME。受此次太阳耀斑影响,太阳高能质子流量再次增加,该质子事件预计15日晚些时候或16日结束。这些CME可能于16日晚到达地球,届时有可能再次出现大磁暴。 乐贵明表示,大磁暴能改变人造地球卫星的姿态,比如它能改变卫星上遥感器的探测方向;大磁暴还会影响定位、导航和短波通讯,但一般不会影响手机。此外,大磁暴产生的附加电流对电力系统会有一定影响。 当出现大磁暴时,放飞的鸽子会因迷路而回不了家,因为鸽子是沿磁力线飞行的,而大磁暴会改变磁力线的方向。
【1993年12月15日】 中国第一条海底光缆
1993年12月15日(农历1993年11月3日),中国的第一条海底光缆——从上海南汇至日本九州宫崎、全长1252公里的中日海底光缆正式开通。这条海底光缆系统通信总容量达7560条通话电路,相当于建于1976年的中日海底同轴电缆的15倍以上。 中日海底光缆的开通,使中国国际通信能力增长80%以上。
【1961年12月15日】 纳粹分子艾希曼在以色列被判死刑
1961年12月15日(农历1961年11月8日),阿道夫·艾希曼没有得到宽恕。一个以色列法庭做出决定,这个前纳粹分子根本就不值得宽恕。 今天,在耶路撒冷,这位党卫军犹太人部的头目因参与杀害数百万犹太人而被判绞刑,并被判处有反犹太人罪。 他是1960年在阿根廷被以色列特工人员抓获的。执行法官宣称他犯有1000次蓄意谋杀罪,每一次他都将一列装有1000名犹太人的火车送进死亡营。 艾希曼面色苍白,但仍挑战似的笔直站立。他以审判结果不公平为由而拒不接受这一判决。他承认犹太人遭受了疯狂的迫害,但他说那不过是在执行政治领导人的命令而已。
【1946年12月15日】 中国军事法庭设立
1946年12月15日(农历1946年11月22日),中国军事法庭设立,除收审在中国捕获的有关日本战犯外,还将南京大屠杀重要罪犯谷寿夫、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军吉等先后引渡来华受审。 1946年12月21日,中国军事法庭审讯谷寿夫时,400余人出庭作证12月31日,该庭检察官对谷犯起诉集体屠杀列为28案,零散屠杀列为858案1947年2月6日至8日,中国军事法庭在励志社对战犯谷寿夫进行了为期3天的公审,有80余名证人出庭陈述谷寿夫等部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其中有外籍证人3名。 3月10日,中国军事法庭在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确认:“我被俘虏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19万余人”,被日军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构收埋者15万余具被害总数达30万以上”“谷寿夫在作战期间,共同纵兵屠杀俘虏及非战斗人员,并强奸、抢劫、破坏财产”,被判处死刑4月26日,在南京执行枪决。 此后,中国军事法庭又对从无锡至南京沿途进行“杀人比赛”的暴徒向井敏明、野田毅和屠杀南京同胞300余名的刽子手田中军吉等3名战犯,进行审判1947年12月18日判处死刑,并于1948年1月28日在南京执行枪决中国军事法庭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307号,现为钟山宾馆黄埔厅礼堂。
【1931年12月15日】 黄显声组建“辽宁抗日义勇军”
1931年12月15日(农历1931年11月7日),黄显声组建“辽宁抗日义勇军”。 发起组建“辽宁抗日义勇军”的黄显声,于1931年12月下旬与熊飞组织了这支抗日武装。 这支抗日武装是在他们带领由沈阳撤出的部分警察和公安队向锦州且战且退的途中,以原辽宁省警务处长名义发布命令,组织各县民团、警察队,收编胡匪,消灭张学成、凌印清汉奸武装,并统一改编而成。总指挥部设于北票,下辖22路义勇军,每路人数不等,多者万余,少者一二千,共6万余人。 在此期间,黄显声即与东北民众救国会联合行动。之后,郑桂林、赵大中、于百恩、耿继周、赵殿良各部在绥中、北镇、黑山、新民、沈阳沿北宁路左右各树一帜,纷纷抗敌,四处主动出击,使日本侵略军昼夜不安,终日疲于奔命。 辽宁抗日义勇军在战壕中作战。
【1904年12月15日】 上海发生亚齐夫事件
1904年12月15日(农历1904年11月9日),上海发生亚齐夫事件。在日俄战争中败北的俄国巡洋舰蒙嘉尔号停泊在上海港,寻求保护。清政府根据中立原则,在收缴其兵械以后,允许其在上海逗留。 但这批残兵败将却不改其豺狼本性,继续胡作非为,制造事端。12月15日这天,该舰士兵特兰堤·亚齐夫在南京路外滩乘坐火力车,不但拒付车资,反而执斧行凶,将一过路宁波人周生有劈死。 租界内华捕将其抓获,但巡捕房却将凶手送到俄驻上海领事馆,俄领事又将他释放回舰。外国官员如此草管人命,激起了上海人民的公愤,掀起了拒俄运动的高潮。 俄国银行的钞票被停用,中国人民群众纷纷酝酿成立民命互保会,人人执戈,专为被外人惨害的中国人申冤复仇。在全国民众的压力之下,清政府与沙俄多次交涉,终于在1905年初把凶手亚齐夫送进了监狱,并判刑8年。
【1852年12月15日】 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者亨利·贝克勒尔出生
1852年12月15日(农历1852年11月5日),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者亨利·贝克勒尔出生。他是法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天然发射性现象,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时,贝克勒尔选择的材料是铀和钾的双硫酸盐。他让这两样材料曝露于阳光,然后用黑纸把曝光过的材料和感光底片包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冲洗底片,显示出铀晶体的影像。贝克勒尔下结论说:“发磷光的材料所发出的辐射能穿过不透光的纸张”。刚开始时他以为是铀会吸收太阳的能量,然后发出X射线。 在1896年2月26日和27日,巴黎上空多云。贝克勒尔原本打算把包好的铀和感光底片晒太阳,只好送回抽屉。到了3月1日他冲洗底片,本来以为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想不到却看到非常清晰的影像,使他大为惊讶。铀不需要外来的能源如阳光也能发射辐射,因此他发现了放射性,从材料中自发地发出辐射。
【1859年12月15日】 语言学家、世界语创造者拉扎鲁斯·柴门霍夫出生
1859年12月15日(农历1859年11月22日),语言学家、世界语创造者拉扎鲁斯·柴门霍夫出生。 世界语的创始人柴门霍夫纪念邮票世界语(Esperanto)的创始人柴门霍夫(L.L.Zamenhof)于1859年诞生在波兰一个犹太人的家里,他的故乡是波兰东部的一个小城镇——比亚里斯托克,在这里居住着犹太人、日尔曼人、波兰人、俄罗斯人当时帝俄统治着波兰,经常屠杀犹太人,并且制造民族纠纷和仇恨。 幼年的柴门霍夫,见到这种情况非常痛心,他立志要创造一种平等中立的语言,以增进各民族的互相了解和友谊,进而消除他们彼此之间的隔膜和仇恨,实现天下大同,人类一家。 柴门霍夫的父亲是一位语文教师,这为儿子学习语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童年时代,柴门霍夫就学会了波兰语、俄语、德语,上中学以后,他勤奋学习,又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英语、乌克兰语。 从16岁起就开始致力于国际语的研究,他仔细分析各种语言的特点,探索它们之间的共同规律,经过两年多的刻苦钻研,终于完成了后来叫做世界语的初步方案,这时他才19岁为了庆祝新语言的诞生,柴门霍夫邀请同班同学到自己家里聚会,这批年青人,第一次用这种新的语言,热情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篇。 但是,柴门霍夫的行动受到社会的无情嘲笑和非难,甚至被斥责为“狂妄”在舆论的压力下,他的父亲也严厉予以制止为了不致影响儿子的学业,让他集中精力学习医学,在他去莫斯科上大学时,他父亲竟狠心地把有关材料烧掉了然而任何打击也动摇不了柴门霍夫的意志,他坚信自己从事的事业对人类是有益的。 大学毕业以后,一面从医,一面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对国际语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用这种新的语言,进行大量的翻译和创作实践,不断地修改自己的语言方案使之日臻完善1887年7月,当他28岁时,在他岳父的资助下,他以“希望者博士”的名义,自费出版了《第一书》,正式公布了世界语方案,并对这本书放弃全部著作权。 次年他又声明自己不愿做新语言的创造者,只暂作一个发起人,他宣布把世界语交给群众,让它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得到发展此后,他继续日间行医,夜间致力于世界语的译著和通讯工作,他甚至把自己的财产都献给了世界语的发展和推广经过十八年的千辛万苦,终于迎来了1905年法国布洛涅“第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的召开。 从这以后,世界语便逐步在全世界传播开来1914年,柴门霍夫病逝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波兰战区,年仅58岁,他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巨大的,值得人类永远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他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以表彰他对人类的贡献拉扎鲁斯·柴门霍夫1859-1917。
【1161年12月15日】 金朝第四代皇帝金海陵王辞世
1161年12月15日(农历1161年11月27日),金朝第四代皇帝金海陵王辞世。 金海陵王完颜亮、本名迪古乃(天辅六年正月十六丙子日儒略历1122年2月24日—正隆六年十一月乙未日儒略历1161年12月15日),金朝第四代皇帝(皇统九年十二月丁巳日儒略历1150年1月9日—1161年),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太祖庶长子辽王完颜宗干第二子,母大氏他迁都中都,使金国逐步封建化、汉化。 海陵王在位期间不但扩大皇帝权威,甚至于滥用权力,诛杀大臣;而且海陵王的宫廷生活相当荒淫,史载“营南京(燕京)宫殿,运一木之费至二千万,率一车之力至五百人宫殿之饰,遍傅黄金而后间以五彩,金屑飞空如落雪一殿之费以亿万计,成而复毁,务极华丽”(《金史》)。 据说他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即兴题诗称:“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 ”(《鹤林玉露》卷一)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四月,降封为海陵郡王,谥号为炀,所以又称海陵炀王,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的墓地中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正月,由于为海陵王所弑的金熙宗于大定十九年供入太庙,又再被降为海陵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金史》评价:“海陵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欲为君则弑其君,欲伐国则弑其母,欲夺人之妻则使之杀其夫三纲绝矣,何暇他论至于屠灭宗族,剪刈忠良,妇姑姊妹尽入嫔御方以三十二总管之兵图一天下,卒之戾气感召,身由恶终,使天下后世称无道主以海陵为首可不戒哉!可不戒哉!”其中“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一句,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商纣王的评语原文。
【1965年12月15日】 美国两艘飞船在太空轨道相会
1965年12月15日(农历1965年11月23日),美国宇航员操纵着两艘双子星座飞船在轨道上相会。这两艘飞船在不同轨道上并列飞行,其间距只有6到10英尺、离地球高达195英里处。 这次相会是由乘坐双子星座6号的小华尔特-P-希拉与汤姆斯-P-斯塔福德与乘坐双子星座7号的弗兰克-鲍曼与小詹姆斯-A-路维尔进行的。他们的成功是完成1969年将要进行的载人月球飞行的重要步骤,那时将要求在太空中相会。 双子星座号是11天前在卡纳维拉尔发射的;双子星座6号是今天上午8时27分发射的,这时7号正在她的上空飞过。第一轨道的端点处,6号点燃一个燃烧18秒的火箭,使它朝7号较高的轨道接近。双子星座6号驾驶员希拉在以后的两个圈中重复操作了几次。会合是在第四圈上进行的,这时他们正在太平洋上空。 4小时以后,6号降到较低的轨道上;它将于明天返回地球;7号将在轨道上再飞行三天。
【1832年12月15日】 法国土木工程师埃菲尔出生
1832年12月15日(农历1832年10月24日),巴黎埃菲尔铁塔建造者埃菲尔出生埃菲尔古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Eiffel)法国著名建筑大师、结构工程师、金属结构专家,因设计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而闻名于世埃菲尔出生于1832年12月15日法国东部的第戎城。 他的父亲是军队的文职人员母亲是一位富有想象力的妇女19世纪中叶,拿破仑第一帝国灭亡后,法国经济一片萧条为摆脱家境的贫困,埃菲尔的母亲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决定单独经营一家煤栈于是就将埃菲尔交给外婆抚养埃菲尔的外婆心细善良。 正是由于长期受到母亲和外婆耳濡目染的影响和教育,埃菲尔从小养成了善于独立思考、大胆设想、勤学好问的好品格这就为他日后成为一个出类拨萃的工程师奠定了基础埃菲尔12岁进入本地的一所皇家中学学习开始时他的学业不算好,中学毕业也没能考上著名的巴黎理工大学。 他并不灰心,刻苦地补习功课,到了20岁那年,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培养工程师的技艺学校在那里他租用了单身宿舍,经常挤在桌子和火炉中间通宵达旦埋头读书不久,他以良好的成绩领到了工程师的毕业文凭技艺学校毕业后,埃菲尔经朋友介绍进入西部铁路局研究室任工程师。 从此埃菲尔踏上了一个建筑结构工程师的工作道路,为人类的进步与文明贡献自己的才华1860年,埃菲尔完成了当时法国著名的波尔多大桥工程,将长达500米的钢铁构件,架设在跨越吉隆河中的6个桥墩上这项巨大工程的完成,使埃菲尔在整个工程界的名声大振。 埃菲尔肯钻研,敢革新,大胆使用钢材和混凝土,使土木建筑从“土”和“木”中解脱出来他为设计铁塔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仅设计图纸就有5000多张这些宝贵的资料,作为埃菲尔劳动的结晶,至今仍被人们妥善地保存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12月15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