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2月11日】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诞辰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早年留学美国,通过外交手段终于回到祖国,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去世。 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1927年12月11日】 广州起义爆发
广州起义,是1927年12月11日3时中共党人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在广州市区领导发动的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 这是一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此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 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战斗,并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
【1803年12月11日】 法国音乐家柏辽兹诞辰
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Hector Louis Berlioz,1803年12月11日—1869年3月8日),出生于法国南部小镇柯特·圣·安得烈。 他是一位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和评论家,是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幻想交响曲》、《葬礼与凯旋交响曲》等。 1869年3月8日,柏辽兹逝世于法国巴黎,终年66岁。
【2001年12月11日】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成立于1994年4月,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1999年11月15日,中国和美国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2001年11月10日,中国被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1918年12月11日】 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诞辰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拉丁化:Aleksandr Isayevich Solzhenitsyn,1918年12月11日-2008年8月3日),苏联—俄罗斯的杰出作家,苏联时期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18年生于高加索基斯洛夫茨克市。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物理数学系。 1942年入炮兵学校受训,结业后任大尉炮兵连长。 1945年因“政治问题”在前线被捕,判刑8年。 刑满后流放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次年恢复名誉。 此后定居梁赞市,任中学数学教员。
【1996年12月11日】 董建华当选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1996年12月11日,香港港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
【1929年12月11日】 百色起义
百色起义,又叫百色暴动、右江暴动,是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等同志利用蒋介石和桂系军阀俞作柏、李明瑞之间的矛盾,在广西百色发动的旨在反对蒋中正和国民党,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成功的军事暴动。 起义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次起义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1995年12月11日】 女作家杨沫逝世
杨沫(1914年9月25日—1995年12月11日),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籍贯湖南湘阴,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 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文学》主编等职务。 其代表作是描写一个知识女性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其中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林道静等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于1958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并被改编为电影。 1995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2002年12月11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辞世
袁世海(1916年2月11日-2002年12月11日),原名袁瑞麟,中国北京市人,著名京剧花脸演员,以擅演曹操闻名。 袁世海8岁开始学习京剧,1927年进入富连成戏班学习老生,后改学花脸。1934年开始登台演出,1940年拜郝寿臣为师,成为郝派传人。 1950年参与创建中国国家京剧院的前身之一的新中国实验京剧团,后曾担任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2年12月11日上午10时50分,因心肺功能衰竭导致脑死亡抢救无效,在北京复兴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6岁。
【1903年12月11日】 殷墟甲骨开始流失国外
1903年12月11日(农历十月廿三),殷墟甲骨开始流失国外。美国在山东潍县的传教士方法敛和英国在山东的传教士库寿令购甲骨,其中400片卖给了英国人办的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
【1914年12月11日】 日本内阁通过对华“二十一条”
1914年12月11日,日本内阁通过《对华交涉案》,即“二十一条”。这月2日上奏天皇批准,随即召驻华公使日置益回国述职。 日本政府除“二十一条”外,还附有交涉时日本可对中国保证的事项。
【1931年12月11日】 英国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
《威斯敏斯特法案》(The Statute of Westminster Adoption Act)是在1931年12月11日由英国议会制定的。 该法案规定:白种人统治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爱尔兰共和国及纽芬兰与联合王国组成英联邦。自治领是“独立和平等的主权国,共同拥戴英王为国家元首”。 自此,英帝国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已遭到削弱。
【1947年12月11日】 开明绅士李鼎铭逝世
李鼎铭(1881―1947年12月11日),原名丰功,生于米脂桃镇桃花峁。 他是一位中国著名的开明绅士、陕北爱国民主人士。曾先后当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边区政府副主席。以他建言“精兵简政”的远见卓识而名垂中国近代史册。 1947年12月11日,李鼎铭因患脑溢血症在米脂县杨家沟不幸逝世。
【1961年12月11日】 唐代长安城遗址被发掘出来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是隋唐两代的都城遗址。于1961年12月11日被发掘出来。 长安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唐代进一步修建完善,并增建了大明宫、兴庆宫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隋大兴、唐长安城作为国都320余年后,全部废毁。 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区东南部,城址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总体按中轴线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皇城组成。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密,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
【1964年12月11日】 美国在南越开始进行“特种战争”
1964年12月11日(农历冬月初八),美国在南越开始进行“特种战争”。“特种战争”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一方面加紧准备“核战争”和“常规战争”,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特种部队”,准备“特种战争”。南越,就是它进行“特种战争”的试验场。
【1981年12月11日】 中国首次举办托福考试
1981年12月11日,北京首次举办“托福”考试。这是在中国的第一次“托福”考试。 从那时起,这项专门用来考核计划赴美国、加拿大等国留学的英语考试成了高校大学生的热门。
【1994年12月11日】 俄罗斯决定解除车臣非法武装
1994年12月11日,根据俄罗斯叶利钦总统12月9日颁布的命令,俄政府决定解除车臣及与之接壤的北高加索地区境内的非法部队的武装。
【1994年12月11日】 中科院首次获企业捐资
1994年12月11日,中国中医研究院汇源制药公司在人民大会堂向中国科学院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用于设立“中国科学院中汇杯野外科学奖”。 这是我国最高科学机构中国科学院首次接受企业捐赠设立科学奖。
【1996年12月11日】 超级计算机问世
1996年12月11日,美国英特尔公司最近为美能源部开发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4万亿次,在超级计算机发展史上首次突破每秒万亿次大关。 研究人员说,该计算机开发耗资5500万美元,它可以在15秒内完成笔算需要25万年、个人计算机需要运行2天才能完成的运算任务。 此前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日本日立公司在1995年研制的,其运行速度为每秒3680亿次,而英特尔公司的超级计算机速度相当于它的3倍。
【1997年12月11日】 华盛顿联邦地方法院处罚微软公司
1997年12月11日,华盛顿联邦地方法院宣布一项暂时性决定,微软公司必须停止强迫电脑制造商在购买“视窗95”时安装微软的因特网浏览器“探索者”的传统做法。 但同时拒绝了司法部要求对微软“因违反1995年反托拉斯协定必须每日交纳100万美元罚款”的条款。 助理司法部长克莱因对这项初步裁决表示欢迎。
【2002年12月11日】 世界最大野生动物保护区建立
2002年12月11日(农历2002年11月8日),南非著名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开始拆除与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的边界围栏,从而拉开了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大林波波河跨国公园的序幕。 南非、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三国总统于9日在莫桑比克小镇赛赛齐聚,在林波波河入海的地方签署协议,将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津巴布韦的戈纳雷若国家公园和莫桑比克的林波波国家公园合三为一,成立大林波波河跨国公园。 根据协议,三国将逐步拆除边界围栏和铁丝网,使这3个公园连成一片。跨国公园占地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 新成立的一个3国部长级联合委员会将负责整个公园的管理工作。
【1995年12月11日】 柏林发生一起信件爆炸事件
1995年12月11日(农历1995年10月20日)夜间,一枚信件炸弹在德国柏林附近的一个分信站爆炸。上面写着的收信人是德国联邦总理科尔。 据德国联邦检察院透露,11日晚上八点十五分左右,当一位邮局工作人员把这一邮件放到一个框里时,邮件发生了爆炸。 夜里一点十五分,专家在触动这一邮件的残片时,再次发生了爆炸。这起爆炸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炸弹信件没有落款,至于肇事者是谁,究竟出于何种动机,均不得而知。
【1981年12月11日】 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神庙
1981年12月11日(农历1981年11月16日),美国和西班牙的考古学家在西班牙北部海港城市桑坦德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世界最古老的神庙。据考证,这个保存完好的神庙建于石器时代初期,距今已有一万四千年之久。 神庙位于山洞洞口,中央有一块重量近1吨的祭祀板和一个不寻常的石雕头像。头像放在一个小土墩上,面朝山洞的入口处。雕刻者利用石头上天然的竖裂纹把石头像分成两部分,半边是留着胡须的人脸,另外半边是动物的脸。头像下部的横裂纹形成了人和动物的嘴。石雕头像是本世纪的独特发现,在考古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人类学家弗里曼说,他们发现的这个神庙是用来举行某种集体祭祀活动的场所。洞内的画、葬礼祭品和动物遗骸等表明,宗教信仰可追溯到五万年以前。
【1980年12月11日】 中国颁发第一个工商个体户营业执照
1980年12月11日(农历1980年11月5日),中国颁发第一个工商个体户营业执照。 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一份特殊的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竟然成为了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她本人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章华妹年轻的时候家里很贫困,人口又多那时章家还住在温州市解放北路,此时这条路上已经有人开始偷偷摸摸地摆摊做小买卖。 曾经经营布匹生意的父亲告诉章华妹,别人能做,咱们也做做试试就这样,一张小桌子前,章华妹摆起小百货,她的经营生涯从19岁那年开始了“从那时开始,我就在店铺里喊大家来买我的毛巾、纪念章,嗓子就是这么喊坏的”1979年11月,当地的工商局成立,工商部门找到章华妹,说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国家允许个人经商了。 章华妹在父亲的劝说下递交了申请第二年的12月11日,“工商证字第10101号”营业执照送到章华妹的手中那年她才20岁她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虽说有了营业执照,可是大家仍旧未从“挖社会主义墙脚”的思想中走出很多人都进国企,他们仍旧瞧不起经商的人。 章华妹的很多朋友都觉得她做的是丢人的事,见面了都不理睬迎着困难,章华妹还是扩大店铺面积,开始经营纽扣生意1990年,章华妹又开始尝试做皮鞋加工销售生意,由于皮鞋业务上缺乏经验,那年她亏得很惨在兄弟姐妹的帮助下,两年后她重新回到纽扣代理生意上,一直到今天。 现在的章华妹是“伟星”纽扣温州总代理、华妹服装辅料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她的店铺加上仓库已经有200多平方米,主要做批发,生意十分红火。
【1948年12月11日】 平津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地区
1948年12月11日(农历1948年11月11日),平毛泽东给林彪、罗荣桓等发出《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 为使蒋介石不迅速作出让傅作义集团放弃平、津南下的决策,毛泽东明确指示,从12月11日起的两星期内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有些则是隔而不围,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11月29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主力联合举行平津战役。 毛泽东于10月31日指示东北野战军休整1个月,然后入关,协同华北军区主力于1949年上半年歼灭傅作义集团主力,夺取平津等地,完成东北与华北的统一从11月29日至12日20日,人民解放军将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等地并歼敌2个军中6个师,封闭了该部主力西逃和南撤的道路。 从12月21日至1949年1月17日,人民解放军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势同时并举,逐次歼灭被围的傅作义集团的方针12月22日,全歼傅作义第三十五军军部及所属2个师共16000人24日,解放张家口;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市。 从1月18日至31日,人民解放军采取政治攻势和军事攻势相结合,终于使北平傅作义率部25万人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历时64天,取得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共52万余人(内改编25万人)的巨大胜利,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
【1937年12月11日】 南京保卫战激烈进行中,蒋介石决定令守军全部撤退
1937年12月11日(农历1937年11月9日),南京保卫战激烈进行中。当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遭中国教导总队两个师坚决抗击,进展甚微。 同日,日军第10军第114、第6师团猛攻雨花台,中国守军第88师第二线阵地再度丢失,被迫据守核心阵地。同时,114师团进攻中华门,并用炮火摧毁击破城门,少数日军突入城内,但被第88师部队全歼。 日军坦克攻打南京中华门同日,蒋介石为避免南京守军被全歼,令在江北的顾祝同转告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决定令守军全部撤退。
【1936年12月11日】 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宣布退位
1936年12月11日(农历1936年10月28日),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宣布退位并 发表了告别广播讲话,宣布正式退位,成为温莎公爵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自愿退位的国王。 12日,爱德华八世的弟弟乔治六世继位辛普森夫人本名叫沃丽丝·沃菲尔德,1896年6月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她5个月时丧父,其母随后改嫁小沃丽丝是靠有钱的叔父抚养长大的20岁时,她与美国海军航空兵的一名中尉结婚,可惜这位年轻的军官爱海甚于爱妻子,性格刚强而又有教养的沃丽丝不堪忍受,于1927年结束了第一次婚姻。 翌年,她嫁给了一位入了英国籍的美国富商辛普森,移居伦敦1930年11月她在伦敦上流社会的交际场合第一次见到了当时的威尔士亲王,即英国王太子。 沃丽丝此时已人到中年,依然窈窕如少女,然而称她为“美人”却并不够确切,论长相,她不及当时追逐王太子的一些美人儿,可是她历经世态炎凉,达于事理,开朗豪放,其风度和谈吐举止,令王太子为之倾倒受“现代派”思潮影响的王太子,与沃丽丝情投意合,相见恨晚,由此过往日密1936年2月,乔治五世驾崩,王太子继位,即爱德华八世。 爱德华八世的身边谋士曾劝他以王职为重,了结与辛普森太太的来往,他的回答却是:“我现在所知道的最高责任是考虑自己配不配当沃丽丝的丈夫,我所向往的幸福就是永远同她在一起”在法院同意辛普森夫妇离婚后,国王遂于11月正式通知鲍德温首相说,他要与沃丽丝结婚。 首相说,立一个两度离婚的美国平民女子为王后“太荒唐”,国王建议再加审度国王退一步,提出要实行“贵庶联姻”,只与沃丽丝结为配偶而不立她为王后,不要子嗣鲍德温说:“英格兰法律不知‘贵庶联姻"为何物”与沃丽丝情爱甚笃的爱德华八世说,婚事不成宁肯退位。 12月3日,国王的风流韵事终于在英国爆发,舆论哗然,王室、内阁和议会齐声谴责,鲍德温首相宣布,国王要么与辛普森太太绝交,要么娶她为妻而逊位,否则内阁辞职作为议会在野党领袖的工党首领艾德礼也支持政府立场在这一政治风暴关口,沃丽丝悄然离去,从国外至信爱德华八世,表明愿作自我牺牲,劝国王割断情丝。 国王却视忠贞爱情高于一切,说“即使我独自一人同你在一起,也比一顶王冠、一根权杖和一台御座更令我心悦”12月11日,拿定主意的爱德华八世向国民发表告别广播讲话,他说:“我的朋友们,没有我所爱的那个女人的帮助和支持,我感到不可能承担我肩负的重任”第二天,他逊位于弟弟乔治,黯然出走。 就这样,在位仅10个月、还没有来得及举行加冕典礼就逊位的这位英国前国王,以温莎公爵身份侨居在法国1937年6月3日,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相依为命,过着感情上得到满足、物质上尚称阔绰、但精神压力始终未曾减轻的隐居生活。
【1905年12月11日】 清廷五大臣启程出洋考察
1905年12月11日(农历1905年11月15日),被清廷委派出洋考察西方政治的镇国公载泽、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锋,离京启程前往日本、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等国。 另2位出洋考察大臣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已于12月2日启程,前往美国、德国和奥地利。 五大臣出国一事由于发生了9月份的吴樾炸弹谋杀案而推迟至今。原定出国的兵部侍郎徐世昌已获任巡警部尚书,商部右丞绍英在谋杀案中受伤,均不能成行,清廷另任命尚其亨、李盛铎代替。 五大臣的出行路线是由德国驻华公使代拟和安排的。
【1901年12月11日】 中国劳工运动领导人陈郁诞生
1901年12月11日(农历1901年11月1日),中国劳工运动领导人陈郁诞生,广东宝安县人工人运动领袖、燃料工业部部长、煤炭工业部部长、广东省委书记、省长陈郁原名陈旭贵,出生于一个贫苦海员之家9岁入读私塾两年,便辍学劳动。 12岁时因与地主的纠纷远走香港,到一家机器厂当学徒,因受不了凌辱,后又15岁到一家香港汽车厂当学徒,并转而到广州汽车学校学习开车和修理技术,20岁时,因汽车公司破产失业后来到英国“亚洲皇后”号当海员次年他在船上认识了苏兆征,走上革命道路。 1922年他参加了苏兆征等发动的香港海员大罢工,罢工胜利后,1923年任香港海员工会亚洲皇后号支部负责人1924年起任香港海员总工会干事、副主席、主席,1925年参加了震动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后经陈权、梁祖贻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与同是共产党员的杨杏娥结婚1926年任中华全国海员总工会副主席、主席。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陈郁同志机智逃脱,转入地下10月,张太雷主持改组广东省委,陈郁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杨殷、黄平、陈郁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起义后,陈郁被任命为广州苏维埃政府司法人民委员。 起义终因寡不敌众而遭到失败陈郁指挥工人赤卫队余部撤退后,在海员工人掩护下转移香港他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4月被派往苏联列宁学院学习,曾被王明打为右派1939年11月,撤消右派处分并回国工作。 1940年2月,到延安中央高级学校学习1945年“七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先后在西北和东北地区工作抗日战争后陈郁被派到东北中国共产党占领东北后陈郁负责恢复辽宁省煤矿的生产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在东北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建国后,1949年任中央燃料工业部部长,1951年兼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1955年任煤炭工业部部长,1957年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广东省省长,1961年任中南局第三书记、广东省省长,1967年任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在党的“八大”、“九大”、“十大”中均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4年3月21日因患病毒性肺炎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三岁陶铸和毛泽东、陈郁合影1973年11月陈郁与袁涛之通知最后一次合影,三个月后陈郁去世。
【1876年12月11日】 波兰作曲家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出生
1876年12月11日(农历1876年10月26日),波兰作曲家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出生。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波兰语:MieczyslawKarlowicz)是波兰作曲家。 他先后在华沙和柏林接受音乐教育,1902年回国后,大力宣传推广瓦格纳风格的音乐,并与“青年波兰”作曲家小组关系密切。1909年因雪崩事故逝世于塔特拉山。 卡洛维茨的音乐风格受德奥浪漫主义影响较大,特别是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他的管弦乐作品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内蕴深刻崇高,但有时不易索解。 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波兰作曲家,代表作有交响曲“重生”,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立陶宛狂想曲》,以及交响诗《永恒之歌》和《斯坦尼斯拉夫与安娜》。
【1515年12月11日】 教皇利奥十世根据波洛尼亚条约把帕尔马等地割让给法国
1515年12月11日(农历1515年11月7日),教皇利奥十世根据波洛尼亚条约把帕尔马等地割让给法国1513年,新教皇利奥十世继位与朱理二世一样,也聘请名艺术家为他歌功颂德,绘制壁画利奥十世要求拉斐尔为他的梵蒂冈办公室作壁画。 这使拉斐尔穷于应付,后来他不得不招收大量徒弟以为帮手有些大构图壁画就是由他起草让学生们绘制的然后再由拉斐尔作些修改与润饰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拉斐尔的独立构思,但肖像画必须由他亲自去完成这是拉斐尔在去世前3年完成的一幅杰作从1518年开始画,至第二年正式完稿。 画上的三个形象呈垂直式端坐姿势,但脸部转侧的角度不同光线是从右边射来,人物的受光范围不一样,从而构成了人物空间的深度感主要人物是利奥教皇从教皇身上的猩红色披肩,到桌布的红色与桌上的书本杂物,红色被渐次地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又被背景上那一大片大理石般冰冷的暗影所调和。 教皇形象被刻画得较为细致,他手持放大镜,在阅读一本用细密画装饰起来的大手抄本目光凝滞,两手自然地搁在桌边据说,利奥十世对人文主义哲学很感兴趣,平时也爱从古典哲学中寻求真谛教皇那张浮肿的脸,显露出疲惫的精神状态拉斐尔似乎洞察这一切,以神来之笔把人物对经学与哲学矛盾的痛苦思索的精神刻画得很透彻。 据史料所述,拉斐尔对这位教皇一度怀有期望,因而对他表示异常的谦恭。 1519年,拉斐尔在致利奥十世教皇的一封长信中曾这样说:“很多教皇有您老人家的这种称号,但是从来不象您那样具备如此伟大的学识、勇气和精神……有许多教皇只知肆意破坏,歪曲古代教堂、雕像、凯旋门等建筑……而您首先要考虑的应是关怀那些不多的建筑如何得以保全,它们是古代祖国和伟大的意大利的光荣。 ”从这一段话中,使我们理解拉斐尔之所以敬重这位教皇的原因,是在于期望他能珍惜古代文物,不再像前任那样肆意破坏和掠夺。
【1843年12月11日】 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罗伯特·科赫出生
1843年12月11日(农历1843年10月20日),德国医学家、大名鼎鼎的罗伯特·科赫出生众所周知,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从古至今,鼠疫、伤寒、霍乱、肺结核等许多可怕的病魔夺去了人类无数的生命人类要战胜这些凶恶的疾病,首先要弄清楚致病的原因。 而第一个发现传染病是由病原细菌感染造成的人就是罗伯特·科赫,他堪称是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罗伯特·科赫1843年12月11日出生于德国哈茨附近的克劳斯特尔城他从小就表现出开拓者的远大志向有一天,科赫的父母在清点他们的13个子女时,发现不见了儿子科赫后来,焦急万分的母亲终于在一个小池塘边找到了她的儿子。 这时,小科赫正蹲在池塘边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只漂浮的小纸船当母亲不解地问他在干什么时,小科赫回答道:“妈妈,我要当一名水手,到大海去远航……”在科赫7岁那年,克劳斯特尔城的一位牧师因病去世,小科赫向前往哀悼的母亲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牧师得了什么病?”“难道绝症就治不好吗?”母亲无法回答小科赫的提问。 这件事在年幼的科赫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他立志将来献身于征服病魔的医学事业,治好母亲认为是无法医治的绝症正是凭着这股开拓志向,科赫在病原细菌学方面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1863年12月11日】 美国女天文学家、恒星光谱先驱者之一安妮·坎农诞生
1863年12月11日(农历1863年11月1日),美国女天文学家、恒星光谱先驱者之一安妮·坎农诞生(AnnieJumpCannon),美国女天文学家,在恒星光谱分类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安妮·坎农1863年出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的多佛市,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造船师坎农1880年进入马萨诸塞州的威尔斯利学院学习物理学,在那里她感染上了猩红热,几乎完全丧失了听力1884年毕业后,坎农回到家中,1894年回到威尔斯利学院担任物理系的助教,同时攻读硕士学位。 1895年,坎农前往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天文学,后来成为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爱德华·皮克林的助手,1896年成为该天文台的助理。 1900年代,坎农以恒星的颜色为依据,根据恒星的表面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爱德华·皮克林等人早期建立的光谱分类法改造为划分O、B、A、F、G、K、M、R、N、S等类型的分类法,称为“哈佛分类法”,在天文学上广泛使用。 皮克林去世后,坎农主持了哈佛大学天文台恒星光谱分类的工作,分类了20多万颗恒星的光谱,编纂出版了亨利·德雷珀星表1925年到1936年,她和同事们又继续分类了十余万颗恒星,编成了亨利·德雷珀扩充星表1925年,坎农获得了英国牛津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1931年,坎农因为在恒星光谱分裂方面的工作获得美国科学院颁发的亨利·德雷珀奖为纪念她,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为“坎农”。
【1745年12月11日】 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敬梓逝世
1745年12月11日(农历1745年11月19日),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敬梓逝世,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少年才子吴敬梓家族世代为地方世族,“家声科第从来美”,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间的探花祖父吴旦是个监生,伯叔祖吴晟、吴昺皆进士及第,“一时名公巨卿多出其门”吴敬梓十三岁丧母,十四岁随父至赣榆任所。 少时有文名,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刻苦的,头脑又聪颖,很快就打好了学识的功底,所谓“用力于学,已有初基”,“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程晋芳《勉行堂文集》载《文木先生传》),显露出很好的禀赋和才气不过,他决不死读书,也还不时浏览当地的山海风情,随父参加一些当地名士的聚会。 加之他毕竟出生于官宦人家,沾染些“家本膏华,性耽挥霍”的习气,从而养成一种放荡豁达的态度,胸襟开阔,睨尘俗,令人感到他是一个才识过人的才子有一次,他登上赣榆县城的高阁,参加县中名士的宴会,当众作了一首五律《观海》,使得满座皆惊,赞叹这个少年学子的诗思敏捷和诗境雄阔其诗曰:“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 鹏溟流陇域,蜃市作楼台齐鲁金泥没,乾坤玉阙开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他从高阁观海仰望俯闻的壮景落笔,想象百川汇海、海市蜃楼的奇观,进而发挥横看齐鲁、纵观天地的奇想,终以抒发自己年轻气旺、高阁与宴的豪情作结,气界,对这段时期所知怎少,几近空白。 在现有史料中,仅仅在《文木山房集》中见到吴敬梓少年时期收入的最早一首诗“观海潮”以及在“移家赋”中提到的有关他父亲在赣榆为官时的只言片语如此重要的时期,发生在吴敬梓身上大约有以下一些重大事件:见到了父亲吴霖起为官清廉、正直,鞠躬尽瘁,在教喻这个不起眼的职位上为赣榆县做了很多贡献。 到任之初,见到教舍凋零倒塌之状,先捐出自己一年的俸钱40两,继后又变卖祖产肥田三千亩,并变卖了在五河、天长、含山、和州等地的祖传当铺、布庄、银楼等,筹银近万两,修建因1668年在大地震中毁坏殆尽的文庙、尊经阁并且新建了“敬一亭”他亲眼目睹了其父的贡献,为他深感骄傲。 然而同时目睹了其父因不善于巴结上司,终被罢官回乡的不公待遇,使他对官场的腐败有了切身的体会在父亲的直接监护下,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和培养,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学基础同时,也在父亲的呵护下,16岁即早早完成了婚姻大事,与陶氏的第一次婚姻,使他与全椒望族金氏门第的关系更密切了18岁,回乡帮助料理岳父丧事。 20岁,去滁州为姐夫金绍曾病故奔丧过早丧母的吴敬梓很小就面对严酷的世事,对于他,虽然是冷酷了一点,但却磨炼了他,使他的思想提早成熟起来正因为有了这十年的种种经历,才使我们认识到他最终与官场决裂有着亲身体会的家庭因素。 也使我们知道,过早的婚姻没有能像第二次与叶氏婚姻那样,完全摆脱了父母包办,婚姻之言的封建传统的模式,而带给吴敬梓一个全新的自主婚姻在《儒林外史》中,所运用的语言,基本上是我们所熟悉的家乡方言但在仔细阅读之后又发现,其中又有不少方言完全不是我们的全椒方言,也不是淮扬语言。 吴敬梓在少年、青年时期生活于赣榆,是一个人在语言上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之一败家之子吴敬梓的父亲吴霖起留下了二万多两银钱的巨额遗产,可是敬梓“素不习治生,性富豪上”“倾酒歌呼,穷日夜”,“生性豁达,急朋友之急”,族人之间有“夺产之变”,“兄弟参商,宗族诟谇”,视之为败家子,“乡里传为子弟戒”。 在雍正十一年(1733),与续弦叶氏迁来南京,移家金陵秦淮水亭,住在秦淮河畔的白板桥西,家境已困,从此,吴敬梓在南京定居下来“枭鸟东徒,浑未解于更鸣”!(《移家赋》)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梓移家南京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 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仍好交友,“四方文酒之士,推为盟主”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 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穷困潦倒乾隆元年(1736年),安徽巡抚赵国麟、江宁巡导唐时琳,和学台郑江力荐他前去参加博学鸿词科廷试,他因消渴加剧拒绝,堂兄吴檠、友人程廷祚则落选而归晚年生活困顿,要靠卖文和朋友接济度日,“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以至以书易米。 每年一到冬天,气温苦寒,与朋友在晚上到城外绕行,歌吟啸呼,称之为“暖足”密友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描述:“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谓之暖足”“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 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窒其躬,传其学,天之于敏轩,倘意别有在,未可以流俗好尚测之也”吴敬梓在真州曾投靠革职回乡的官绅杨凯,由于生活困窘,他有《雨》诗曰:“明晨衔泥问杨子,妻儿待米何时还”,表示希望杨凯资助其生活。 醉酒辞世乾隆十九年(1754年),吴敬梓54岁那一年,到江苏扬州访友痛饮,微醉之中,反复朗诵唐人张祜的《纵游淮南》一诗,主要是去投靠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十月二十八日(1754年12月11日),与自北京南下的王又曾在舟中痛饮销寒归来之后,酒酣耳热,痰涌气促,救治不及,顷刻辞世时为一月十一日当时守在床边的只有幼子吴鏊。 生前好友金兆燕和王又曾协助料理丧事,其时,吴敬梓一贫如洗,“可怜犹剩典衣钱”,卢见曾替他购棺装殓,遗柩得以归葬金陵清凉山下。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12月11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