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1月23日】 陈独秀主持起草《中国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宣言》,是1920年11月23日在陈独秀主持下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 宣言的正文分三个部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共产主义者的目的和阶级斗争的最近状态。 《中国共产党宣言》是当时接纳临时党员的标准,也是全国建党的纲领性文件。
【1993年11月23日】 古巴政府向江泽民授勋
1993年11月23日,古巴政府授予江泽民主席“何塞·马蒂”勋章。 以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命名的勋章是古巴政府授予内外人士的最高荣誉。授勋仪式在哈瓦那的革命宫举行。
【1921年11月23日】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关税自主案被拒
1921年11月23日,顾维钧在太平洋及远东问题总委员会上提出关税自主案。这是北京政府第一次事实提案,此案提出中国有自行规定及区分本国税率的完全自由。 议案一经提出,即遭到英、美、法、日等国反对,尤以日、英两国为最。 1922年1月3日,美国代表恩德伍提出数种办法,最后通过方案:有关各国立即派员在上海召开修正税则会议,切实执行值百抽五,满4年后得一修正,此后每7年修正一次。 顾维钧提出保留案声明:“将来遇适当机会,再求考虑自主权问题”。 后大会据此决议制定《中国关税条约》,并于1922年2月6日正式签字。
【1988年11月23日】 世界贩毒要犯马利克在卡拉奇落网
萨利姆·马利克是世界走私毒品的要犯。 1988年11月23日,他在卡拉奇被警方抓获。据警方称,他曾将数以吨计的麻醉品和海洛因贩卖到欧洲、北美以及沙特阿拉伯。 他长期以卡拉奇作为走私的大本营。之前,他曾于1984年被捕,但不久便越狱潜逃了。在此之前,他的毒品也曾在沙特阿拉伯被查获。
【2001年11月23日】 日本著名史学家井上清逝世
井上清(1913年12月9日-2001年11月23日),是日本当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他著名于钓鱼岛问题研究,并且是京都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日本明治史权威。曾短暂担任日共党员,但在1967年因支持中国文化大革命被剔除出党派,之后任教于由大冢有章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学院。 作为著名的马克思史观历史研究者,井上清在战后多次参与中日友好活动,并对日本侵华政策持批判立场。他积极支持日本原著民族解放运动,在1954年至1964年期间担任部落问题研究所评议员。他曾撰文揭露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并指出钓鱼岛在近代以前不属于日本,这一举动在日本引起了极大反响,因此被誉为“最勇敢的日本人”。
【1983年11月23日】 日本暴徒蓄意破坏兵马俑
1983年11月23日,日本大阪21世纪协会专务理事加藤良雄代表该会会长松下幸之助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对在大阪展出的一件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被损坏一事向中国方面道歉。
【1998年11月23日】 江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
1998年11月23日上午,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举行了两国国家元首首次非正式会晤。由于叶利钦总统突患肺炎正在住院治疗,会晤是在莫斯科中央门诊医院进行的。 双方在亲切友好、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会晤取得了积极和重要的成果。 叶利钦总统热烈欢迎江主席来俄访问,并对实现两国元首首次“不扎领带”的会晤表示十分高兴。
【2009年11月23日】 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逝世
杨宪益(1915年1月10日-2009年11月23日),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 主要译著包括《史记》、《资治通鉴》、《楚辞》等;曾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全本《红楼梦》、全本《儒林外史》等多部中国历史名著,在国外皆获得好评,产生了广泛影响。 2009年11月23日,杨宪益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1935年11月23日】 陕北红军直罗镇告捷
1935年11月23日,陕北红军直罗镇告捷。 此战役红军共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师又一个团,俘虏5300余人,缴获各种枪3500余挺。这一胜利,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1963年11月23日】 日本“校园杀人魔王”宅间守出生
宅间守(1963年11月23日—2004年9月14日),于2001年6月8日在大阪池田小学发生的杀人事件中,杀死8位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刺伤13名学生和2位教师,被称为“校园杀人魔王”。 在2003年8月28日,宅间守多次被裁定杀人罪被判死刑。 他对此毫无悔意,不愿意对受害者家属致歉,并表示希望尽快将他处决。最终,他在2004年9月14日被处以绞刑。
【1986年11月23日】 日本大岛火山爆发
1986年日本大岛火山爆发。11月23日凌晨,三原山开始大量释放能量,冲天的大火伴着岩浆向四面扩散。 除旧喷火口之外又出现了十六处新喷火口,同时发生地震。仅23日这天,“就发生四级地震8次,有感地震80次”。事态越来越严重。
【1925年11月23日】 国民党右派召开西山会议
西山会议,指1925年11月23日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的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 参加这一全会的国民党政治人物,被视为国民党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西山会议派”。
【1962年11月23日】 肯尼迪政府宣布对古巴加强禁运
1962年11月23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马萨诸塞州海恩尼斯港他的家里召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扩大会议,策划今后侵略古巴的措施。 白宫代理新闻秘书哈奇尔会后宣布说,会议“全面回顾了古巴局势”。
【2017年11月23日】 我科学家预言的T-碳问世
2017年11月23日(农历2017年10月6日),我科学家预言的T-碳问世碳原子是神奇的,既可构成世界最软的矿物质石墨,也能构成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 最近我国科学家又在碳原子研究上获得突破:由中科院大学物理学院苏刚教授等人通过理论计算预言的一种三维碳结构T-碳(T-carbon)诞生,中外科学家联合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T-碳,从而使T-碳成为可与石墨和金刚石比肩的碳的另一种三维新结构。 2017年11月23日,苏刚表示,T-碳是一种蓬松的碳材料,内部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如果用作储能材料,其储氢能力重量百分比不低于7.7%苏刚认为,T-碳将会在光催化、吸附、储能、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98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获得碳的新结构兴趣浓厚,并催生了两次诺贝尔奖。 这不仅在化学、物理、材料和信息科学等相关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也催生了工业和技术上的大量应用基于这些结构,科学家又合成了许多新的衍生物,并制成了新的功能器件和相关产品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发生轨道杂化(原有一些能量较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轨道)后它就像四只手,具有很强的与自身及其他元素相结合的能力。 碳可以形成sp2杂化的石墨烯,形成sp3杂化的金刚石,还有sp-sp2杂化的石墨炔,sp-sp3杂化的金刚石炔“化学上,碳可以与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组成包括DNA、蛋白质和其他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从而使碳成为地球上组成生命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苏刚说。 2011年,苏刚指导博士生胜献雷等通过大量对比研究后提出,如果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将会形成碳的一种新型三维立方晶体结构他们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发现这种结构在几何、能量以及动力学方面都是极其稳定的他们把这种碳的新型同素异形体命名为T-carbon。 研究表明,T-碳具有与金刚石相同的空间群,是一个具有直接带隙的半导体,可通过掺杂来调控带隙以适用于光催化T-碳还有一个鲜明特点,密度非常小,约为石墨的2/3,金刚石的一半苏刚等人通过计算发现T-碳可能在负压环境下更易形成T-碳有可能在宇宙星际尘埃或太阳系外行星中被观测到。 对于发现T-碳的工作,业内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T-碳开启了碳结构研究的新纪元,将激发其他科学家进行广泛的理论和实验研究”T-碳能否在实验室合成?苏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T-碳的实验合成工作。 2017年年初,西安交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皮秒激光照射悬浮在甲醇溶液中的多壁碳纳米管,在极端偏离热力学平衡态的条件下,成功地实现了从sp2到sp3化学键的转变,其形成的新型碳材料与理论预测的T-碳完全一致,证明合成了T-碳有关合成T-碳的实验结果前不久在《自然·通讯》上公布。
【2010年11月23日】 朝鲜炮轰朝韩争议小岛已造成4死20伤
2010年11月23日(农历2010年10月18日),14时30分左右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 当天,朝鲜向韩国延坪岛方向发射了百余枚炮弹。此次炮击造成韩海军士兵两名死亡、20人受伤。韩国也发射了80多枚炮弹予以反击。双方对炮战一事各执一词。朝鲜称,此次炮战是由韩国护国军演在朝西海海域发射炮弹引发的;而韩国则坚称军演是在韩国海域内进行。 两国争议小岛延坪岛,韩军开炮还击。23日下午,韩国召开紧急首席秘书官会议,李明博强调要大幅增强白翎岛、延坪岛火力。
【2006年11月23日】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生连环爆炸
2006年11月23日(农历2006年10月3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生连环爆炸。武装分子在这里引爆了5枚汽车炸弹并发射2枚迫击炮,造成至少160人死亡、257人受伤。据伊拉克官方称,这起连环爆炸案是基地组织导演的最为惨重的血腥屠杀。 这是2003年美国入侵以来,伊拉克发生的伤亡最为惨重的袭击事件,内战一触即发。从当天下午3时10分开始,萨德尔城接连发生3起自杀式汽车炸弹爆炸,每次间隔大约15分钟。遭袭的是2座市场和一个广场。 伊拉克官方发言人AbdelKarimKhalaf谴责基地组织的血腥屠杀。他说,这起连环爆炸案很明显是基地组织所为,在袭击中并没有政府大楼和武装设备受损,他们伤及到的是许多无辜平民百姓。这是基地组织一贯的做法。并称,警方已经成功抓获了一名引爆一辆装满炸药的汽车的嫌疑犯,但他并没有公布此人的国籍。
【2006年11月23日】 中国生化学家邹承鲁去世
2006年11月23日(农历2006年10月3日),中国生化学家邹承鲁去世,江苏省无锡县人,1941年重庆南开中学毕业,1945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1951年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 1951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生物物理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由于在胰岛素人工合成,蛋白质和酶学方面的贡献,曾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及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多次。 自传在国外出版的综合生物化学丛书·生物化学史卷发表,对当代生物化学发展的贡献已载入史册1978年起担任全国政协第五至八届委员,八届常委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荣誉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生物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多年来,历任一些国内外重要科学期刊编委,包括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AnalyticalBiochemistry及BiochimicaetBiophysicaActa编委,美国Biochemistry及FASEBJournal顾问编委等1981-1982曾应聘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 1986-1990年间曾分期担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Fogarty研究员。 邹承鲁院士发现纯化的细胞色素C与在线粒体结合时性质的差异;对呼吸链酶系的研究,为我国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胰岛素人工合成中负责A链及B链的拆合,确定了合成路线;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和作图法,被称为“邹氏公式”和作图法;关于酶作用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理论和反应速度常数测定的新方法,得到国际上广泛采用;关于细胞色素b的三相还原,胰岛素A链及B链本身含有形成完整分子的必要信息,在弱变性条件下酶活性丧失先于分子整体的构象变化,因此酶活性部位具有较高柔性并为酶活性所必需等,都是开创性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研究论文二百余篇由于在生物化学领域内的贡献,1992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生物学奖人工合成胰岛素,及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酶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工作,分别获第二次和第三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后者还获得1989年陈嘉庚奖。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部位新荧光团的形成,酶活性部位的柔性,和酶作用不可逆抑制动力学工作,先后三次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或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外还获得国家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多次。 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已载入史册,应外国朋友的邀请,自传已在综合生物化学comprehensiveBiochemistry,三十七卷,生物化学史发表。
【1988年11月23日】 意大利培养成功艾滋病试验鼠
1988年11月23日,意大利帕维亚市圣马泰奥医院科研人员成功地培养出受艾滋病HIV病毒感染的试验鼠,为研究艾滋病疫苗和治疗药物提供了方便的试验动物,是艾滋病研究方面的一大进展。这一消息是在米兰医学讨论会上正式宣布的。 报道说,受艾滋病毒感染的试验鼠是他们在刚刚培养出来的。其办法是先诱发腹膜炎,然后接种感染细胞。用试验鼠做艾滋病科研试验既经济,效果又好。
【1979年11月23日】 三k党在美国南部再次活跃
1979年11月23日(农历1979年10月4日),美国种族主义组织——臭名昭著的三K党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城再次活跃起来,此事在当地人民中间引起极大不满。 11月初,在格林斯博罗举行了一个名为“三K党必亡”的抗议示威游行。一群携带武器的三K党人冲进了游行队伍,向示威者开枪射击,当场打死4名示威者,还有10人受伤,其中1人在几天后因伤势过重在医院去世。据报道,参加这次抗议游行的大都是当地的黑人和白种工人。 示威者和死伤者的家属指责警方对这次暴力行动反应缓慢,因此使袭击者有足够的时间来施展暴行。 白宫新闻秘书鲍威尔说,卡特总统对南方新发现的反对黑人、反对犹太人和反对外国人的三K党组织的力量感到关注。
【1970年11月23日】 葡萄牙入侵几内亚
1970年11月23日(农历1970年10月25日),葡萄牙入侵几内亚—几内亚。该国正式名称为几内亚共和国,在西非,东南接象牙海岸,南临赖比瑞亚,西及狮子山,北邻几内亚比索、塞内加尔,北和东北与马里接壤。 日尔河、塞内加尔河、甘比亚河在几内亚发源。几内亚本来是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几内亚湾以北的整个地区,它来源于柏柏尔语,意思大约是「黑人的国家」。
【1949年11月23日】 我国与阿尔巴尼亚建交
1949年11月23日(农历1949年10月4日),我国与阿尔巴尼亚建立外交关系发罗拉市的夜景阿尔巴尼亚,全称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南巴尔干半岛西岸面积28748平方公里人口330万(1992),98%为阿尔巴尼亚族人,少数民族有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等通用阿尔巴尼亚语。 1990年解除对宗教的禁令,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首都地拉那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沥青、铬、铜、铁、镍、煤等水力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粮食自给全国90%以上的土地已私有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美元(1995)。 出口以电力、铬矿石、镍、铁矿石、石油产品、铜钱、纺织品、烟草和农产品为主,进口工业原料、设备及成套项目、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及部分日用消费品公元前5世纪开始建国1190年建立封建制公国自1415年起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近500年1912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1992年11月,阿议会定是日为国庆日)。 一次大战期间被奥匈帝国、意、法军占领1920年11月伦敦大使会议承认其独立1925年成立共和国二战期间先后被意、德法西斯占领1944年11月29日全境解放1946年1月11日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76年底改为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3月改现名1949年11月23日同中国建交。
【1943年11月23日】 英国和美国开始空袭德国柏林
1943年11月23日(农历1943年10月26日),英国和美国开始空袭德国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美国空军从1940年5月至1945年4月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实施了军事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略轰炸,整个空中进攻作战分四个阶段。 在1943年1月至1944年1月的第二阶段作战中,1943年11月23日,英美空军开始空袭柏林当天,402架轰炸机向柏林投掷了1593吨炸弹参加这次轰炸的是英空军元帅加里斯指挥的英军轰炸航空兵司令部和美伊克尔将军指挥的美空军第8集团军。 空中进攻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加强对德国军事、工业和经济体系的破坏,使之瘫痪,并动摇德军的斗志,削弱其实施武装抵抗的能力轰炸中,美空军采取白昼瞄准轰炸摧毁单个的重要军事和工业目标,而英空军则在夜间采用面积投弹法实施密集的轰炸,英美空军在空袭时,采取各种方法迷惑德军,使其无法判断真正的攻击目标。 比如,在选定轰炸机航线时力图使德军确认轰炸机正飞向某个目标,但在最后一刻,飞机往往突然变换航向,飞往真正的目标,使德军歼击机指挥导航站的雷达操纵手无所适从当天的轰炸使柏林街头瓦砾遍布,人心惶惶,夜不成眠。 德军用歼击机和高射炮击落英美飞机9架,至1944年3月,英美共出动2万余架次飞机对柏林空袭16次,对其它城市空袭12次,轰炸给城市造成很大的破坏。
【1936年11月23日】 绥北抗击战
1936年11月23日(农历1936年10月10日),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起绥北抗击战。 1936年11月初,日本关东军参谋、驻嘉卜寺(即新明,今德化)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指挥伪军1.7万余人,在关东军航空兵、炮兵各一部支援下侵犯绥远(今并入内蒙古)中国绥远省政府主席、晋绥剿匪军总指挥兼第1路军司令官傅作义奉命率部3万余人,在绥远东、北进行绥远抗战,以抗击日伪军的进攻。 11月中旬,中国军队取得了绥东反击作战的胜利此后,傅作义下令骑兵第2师1个团、第211旅2个团和补充团、炮兵营各1个,装甲车20辆,以奇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方式,围歼进驻绥北百灵庙的伪蒙军第7师等部。 23日夜,中国军队各部分四路向驻守百灵庙的约3000伪军发起突然进攻,战至翌日,将守军大部歼灭,迫其残部向锡拉木伦庙(即大庙,今红格尔)和布拉图庙溃退傅作义判断日伪军不会轻易放弃百灵庙,遂令部队大部撤至二分子集结待机,以避敌机轰炸,留下少部兵力诱敌来攻,以便歼之。 果然,12月3日,伪军2000余人在日军顾问指挥下由锡拉木伦庙乘汽车逼近百灵庙,并在关东军航空兵掩护下,对百灵发起多次攻击,均被傅部第211旅等部击退,伪军被歼过半,被迫后撤与此同时,伪军骑兵3000余人由土木尔台窜至武川东北,牵制傅部增援百灵庙,但在傅部骑兵第2师迎击下,败退大庙。 为全歼由百灵庙和武川溃败的伪军,6日傅部发起攻击,伪军仓皇跳溃逃,随后在锡拉木伦庙的伪军2个旅反正20日,驻绥东南壕堑的伪军2个旅起义至此,绥远抗战结束。
【1936年11月23日】 七君子事件
1936年11月23日(农历1936年10月10日),"七君子"被捕入狱。 1936年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红军议和,共同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11月,上海日商纱厂中国工人举行反日罢工斗争。 救国联合会组织罢工后援委员会,予以支持。1936年11月23日,南京政府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在上海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逮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 南京政府企图将7人转解苏州高等法院审判,在张志让等辩护律师的反对下,当日在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开庭。法官被迫驳回捕房律师和公安局特务的请求,裁定将“被告”责付辩护律师,听候审理。 1937年4月3日,江苏高等法院罗织10条罪状,向被告7人提起公诉。沈钧儒等据理驳斥。 此间,宋庆龄、何香凝等16人发起救国入狱运动,积极营救“七君子”。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7月31日,沈钧儒等7人被释出狱。
【1920年11月23日】 苏俄租让法令颁布
1920年11月23日(农历1920年10月14日),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指示颁布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租让制法令》,规定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或开发的一些企业、矿山、森林等,按照一定条件出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承租人享有相当优惠的待遇。 随后,人民委员会又制定了关于缔结租让合同的10条基本原则,以保护租让企业中苏维埃公民的劳动。该法令颁布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或集团向苏俄提出租赁申请。 租让政策在苏俄实施的10余年中发展并不大,只签订135项租让合同,承租人投资总额为4800万金卢布。1938年,苏联取消了租让制。
【1887年11月23日】 原子序数的发现者莫斯莱在英格兰出生
1887年11月23日(农历1887年10月9日),原子序数的发现者莫斯莱在英格兰出生(Henry Gwyn Jeffreys Moseley)。 他用实验证明了元素的主要特性由其原子序数决定,而不是由原子量决定,确立了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之间的关系。莫斯莱在研究元素的X射线谱时发现,以不同元素作为产生X射线的靶时,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的波长不同。 他把各种元素按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的波长排列后,发现其次序与元素周期表中的次序一致,他称这个次序为原子序数,并认为元素性质是其原子序数的周期函数。关于原子序数的发现被称为莫斯莱定律。
【1874年11月23日】 美国物理学家西奥多·赖曼诞生
1874年11月23日(农历1874年10月15日),美国物理学家西奥多·赖曼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893年,他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并于189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19年,他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两年,1921年回到哈佛大学,担任教授职务。自1926年起,赖曼担任杰菲逊物理实验室的主任。他曾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他在波士顿于1954年去世,终年80岁。 在研究生涯中,赖曼致力于远紫外光谱的研究,并研制成能够测量波长短于200nm谱线的真空摄谱仪。1906年,他与密立根合作,在氢原子光谱的远紫外区发现了赖曼线系,完善了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印证了里德伯公式、玻尔模型和里兹光谱项组合原则的正确性。 此后,赖曼又观测了氖、氦、铝、镁等元素的光谱,并研究了太阳光谱中的短波成分。但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后来,在他去世后的1959年,由火箭搭载的仪器才观测到了太阳光谱中的赖曼α线。此外,他还研究过紫外线的灭菌作用。
【1863年11月23日】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第三次查塔努加战役打响
1863年11月23日(农历1863年10月13日),美国南北战争中的第三次查塔努加战役打响,托马斯指挥的坎伯兰军以勇猛精神连续突破南军防线。 格兰特指挥的密西西比军团(约5.6万人),成功击破了南方邦联军田纳西军团(约4.4万人)的防御,攻克南方重镇查塔努加,并几乎占领全部的田纳西州。战役中,北军伤亡失踪5800人(753人死亡),南军伤亡被俘6667人(其中死亡361人)。此战使北军打开了通往南方联盟后方佐治亚州的道路。
【1864年11月23日】 太平天国“改革家”洪仁玕逝世
1864年11月23日(农历1864年10月25日),太平天国领袖洪仁玕逝世,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者,“拜上帝会”创始人之一字益谦(一作谦益),汉族号吉甫广东花县(今花都市)人洪秀全族弟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参加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后,1852年(咸丰二年)曾被捕,脱险后转至香港直至1860年4月辗转到达天京5月,被洪秀全封为“精忠军师”、“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执政之年,作《资政新篇》,提出一套统筹全局的革新方案。 如禁朋党,设新闻官;主张发展交通运输业,修筑道路,制造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办企业,奖励技术发明;创立银行和发行纸币文化思想、社会风俗方面,主张关闭寺庙道观,反对传统迷信,提倡崇信上帝教;设办医院、学堂,革除溺婴、吸食鸦片、妇女缠足等陋习,禁止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 外交方面,提议与各国通商,允许外国人来中国传授科学技术,但不准其干涉内政这个方案的基本精神是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洪秀全审批,旨准刊刻颁布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没有也不可能付诸实施他又策划和组织了东征和西征,虽取得某些进展,但终未成功。 他资历不深,骤膺高位,难以取得众将领的支持;又因与洪秀全的观念颇有异同,引起洪秀全的猜疑洪秀全死后,他虽辅佐幼天王,却已无力回天1864年7月,天京陷落他迎突围的幼天王辗转于安徽、浙江、江西,拟与侍王李世贤会合10月兵败石城,与幼天王等相继被俘11月23日于南昌就义。 资政新篇《资政新篇》这部充满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国方略,仅仅一万一千字,完全出自洪仁玕一人之努力全文共分四篇“用人察失类”,是主张团结奋斗的行政纲领;“风风类”,是移风易俗,改变传统中国不思进取、庸庸碌碌生活方式的主张;“法法类”,即“以法法之,其事大关世道人心,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以立法以为准焉”。 “刑刑类”,即惩治顽民,严肃法制洪仁玕还是尽量按《圣经》的原则来设立刑法他不仅要求“善待轻犯”,而且对所有犯人都必须严格按照“一定之章程,一定之礼法,方不至妄生别议”其后三篇,是洪仁玕治国思想的精华。 针对太平天国的现状,洪仁玕参照西方治国之策,意在否定《天朝田亩制度》冀图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财产和贫富差别的空想,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转移到支持和依靠私人资本主义上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资本主义经济思路,使他成为鸦片战争后第一位明确提出变法维新思想的改革资政新篇家。 但是,太平天国和满清朝廷斗争的复杂性,使得洪仁玕的理想成为一纸空文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金龙城(天王府内城)中死去40多天后,曾国荃的湘军攻陷天京全城,天王的遗体被挖出焚烧洪仁玕等则突围而出,转战皖浙边界,9月底入江西,不久战败被俘11月,洪仁玕、幼天王洪天贵福被杀于南昌《资政新篇》成为天国之遗恨。 近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筚路褴褛,走过不少艰难曲折的道路洪仁玕就是其中之一的杰出的代表他所提出来的《资政新篇》——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革新的计划,不但早于洋务派和维新派,而且走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前面点评太平天国著名的领袖,出版了较为著名的著作《资政新篇》.。
【1880年11月23日】 清廷派员招抚关东金王韩宪宗
1880年11月23日(农历1880年10月21日),清廷派帮办大臣吴大从省城出发,单骑就道,前往夹皮沟招抚韩宪宗,抵韩宪宗住处木齐河吴大向韩宪宗宣播朝廷德意,不追既往之咎韩宪宗感激涕零,愿为国效力。 吴大即具折奏请,仍给韩宪宗五品顶戴,任南山练总,赏其子七品功牌,并新笔为其书写“安分务农”匾额,取代其原“威震江东”匾韩宪宗随吴大进省面见将军铭安铭安在省城西关外为韩宪宗拨地建宅,安置家眷,并将其名改为韩效忠。 ?“黄金王国”的缔造者--韩宪宗韩宪宗(1819-1897),字国瑞,号瑞臣“韩边外”,山东登洲文登人,后定居桦甸县(现桦甸市)清道末年,韩宪宗在桦甸县老金厂、夹皮沟一带以挖参,采金谟生后来他与李茂林等人驱走土匪,他被选为统领,私人武装达3000人,清廷对采金者进行招抚,使韩宪宗的势力得以壮大。 清廷曾赏给他木其河、桦树林子一带的闲荒给金工开垦韩宪宗借“居功得地”之机,不断扩张势力,建立统一管理的“会房”由于治理有方,境内民众安居乐业,诸业兴旺清光绪年间,清廷把辉发河以南苏密甸子一带闲荒赏给韩宪宗,并委以南山练总之职。 ,韩家势力扩大到磐石、敦华、蒙江、抚松、安图等县境内,在他的治理下,以夹皮沟为中心的一带金矿,被称为“黄金世界”,驰名全国。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11月23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