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1月14日】 毛泽东妻子杨开慧被害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乡,是杨昌济的女儿。她与毛泽东是第二任夫妻关系,并生有三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 在毛泽东率领中共红军第二次进攻长沙后,杨开慧被捕。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逼问,她拒绝退党或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最终,杨开慧于1930年11月14日被杀害。 1957年,为纪念杨开慧,毛泽东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
【976年11月14日】 宋朝第一任皇帝赵匡胤逝世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是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为赵朓,祖父为赵敬,是赵弘殷的次子。 948年,赵匡胤投奔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在周世宗柴荣时期,他官至殿前都点检。 周世宗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了宋朝,并定都开封。
【1860年11月14日】 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是沙皇俄国和清朝于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使清政府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917年11月14日】 韩国第3任、第5至第9届总统朴正熙生辰
朴正熙(박정희,1917年11月14日—1979年10月26日),号中树,韩国庆尚北道人。他亦曾经用过“冈本实”和“高木正雄”这两个日本名。 他是韩国第3任、第5至第9届总统。朴正熙于1961年5月16日以政变方式推翻张勉政权,培植特务机构,并通过规定总统终身制的《复活宪法》;但正是他带领韩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他的女儿朴槿惠在2012年成功当选韩国首位女总统。
【1954年11月14日】 前非裔美国国务院国务卿赖斯出生
康多莉扎·赖斯(Condoleezza Rice),1954年11月14日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是美国共和党成员。 她是美国历史上就任此职的第一位女性非裔美国人,继克林·鲍威尔后的第二位非裔美国人和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玛德琳·奥尔布赖特)国务卿。
【1840年11月14日】 印象派创始人之一莫奈出生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巧。他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如何完美地表达。 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565年11月14日】 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逝世
查士丁尼一世(约483年5月11日-565年11月14日),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西元526~565年在位。他曾经镇压平民起义,征服汪达尔王国和东哥特王国,并主持建造了圣索非亚大教堂(Hagia Sophia)以及位于帝国西部意大利拉芬纳(Ravenna)的圣维托教堂(San Vitale)。 统治期间,不仅阻挡了野蛮民族在边疆的骚扰,甚至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因此后人称这段时间为拜占庭帝国的“第一次黄金时代”(First Flowering period)。
【673年11月14日】 中国唐代画家阎立本逝世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11月14日),是中国唐代的画家兼工程学家。 他擅长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道释人物画著称。除了绘画技艺高超之外,他还颇有政治才干,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库直,太宗贞观时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等职。
【1919年11月14日】 赵五贞在花轿中自杀引发社会大讨论
赵五贞,湖南省长沙人。因不满父母包办婚姻,在多次反抗无果,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出嫁当天(1919年11月14日)在花轿中用剃刀刎颈自杀。此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长沙各报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并纷纷发表文章加以讨论。 此事也激怒了青年毛泽东。他从11月16日至28日的十几天中,接连在湖南《大公报》、《女届钟》等报章杂志以西堂、新城、毛泽东等名发表了《论赵女士自杀事》、《改革婚制的一个先决问题》、《“社会万恶”与赵女士》等9篇文章,猛烈抨击封建旧道德旧礼教,把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在长沙、在湖南引向纵深发展。
【1889年11月14日】 第一任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诞生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地语: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7日),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选获胜,连任总理。 他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同时更为人所知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他活跃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经常被人称呼为博学尼赫鲁(पंडित,班智达在梵语和印地语及英语中有大博学者的意思),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称呼为伟大的学者(पंडित जी Panditji,加上जी ji一词表示尊敬之意)。
【1988年11月14日】 台湾核发首批“入台旅行证”
1988年11月14日,台湾“入出境管理局”首批核发了4位大陆同胞赴台奔丧、探病的“入台旅行证”。 据称,大陆申请人持“入台旅行证”影印本到香港,向台湾设在香港的“中华旅行社”提出返港签证和保证两个月内离台的具结书,才能获得“入台旅行证”的正本,并持正本赴台。
【1991年11月14日】 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返抵金边
1991年11月14日,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上午11时(当地时间)乘专机由北京抵达他阔别了十多年的柬埔寨首都金边。 受到柬埔寨人民隆重热烈的欢迎。
【1993年11月14日】 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逝世
野坂参三(のさかさんぞう,1892年3月30日-1993年11月14日),山口县人,庆应大学毕业。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前名誉主席,日本政治家、共产主义者。 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友爱会”(日本劳动总同盟前身),毕业后任该会常任书记。1919年7月以友爱会特派员身份赴伦敦,考察英国工会运动。 他在中国期间的名字是冈野进,这个名字是毛泽东为他起的。
【1994年11月14日】 王府井新华书店停业扩建
1994年11月14日,根据北京市政府的总体规划,王府井新华书店停止营业,开始翻新扩建。 扩建后的王府井新华书店位于东单三条西口,仍面临王府井大街,毗邻新建的东方广场。面积由现在的10472平方米扩大到17525平方米。 3年后新建成的王府井新华书店将是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图书、音像制品为一体的文化大世界。
【2000年11月14日】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婉芬去世
李婉芬(1932年1月29日—2000年11月14日),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人,1949年考入华北大学戏剧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华大文工团任演员。 她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风趣幽默、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如北京人艺话剧《茶馆》中的庞四奶奶,《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武则天》中的武则天,《王昭君》中的姜夫人,《女店员》中的齐伯母,《虎符》中的平原君夫人以及《祸起萧墙》中的组织部长等。 尤其是1983年在中国第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中扮演的“大赤包”形象,获得了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
【1889年11月14日】 印度尼赫鲁总理诞生
1889年11月14日(农历1889年10月22日),印度尼赫鲁总理诞生尼赫鲁与周恩来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圣雄甘地的忠实信徒,其培育的尼赫鲁王朝至今影响印度政坛尼赫鲁也是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创始人之一,在思想上接受资本主义制度、执行社会主义政策,冷战时期在美苏之间偏于亲苏。 尼赫鲁的大国雄心后来导致了中印边界冲突,留下了迄今依然困扰中印关系的边界问题尼赫鲁(1889年11月14日-)出身于克什米尔的一个富裕婆罗门家庭,在16岁以前由私人家庭教师教育,1905年入英国哈罗学校,1907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10年获荣誉学位,1912年在伦敦内殿法学会取得律师资格,回国担任律师。 1916年在家庭的包办下,和一个克什米尔商人的17岁女儿结婚1917年生下他们的女儿英迪拉·甘地1916年尼赫鲁在国大党年会上第一次遇见甘地,甘地坚持的争取印度独立运动对他有很大影响,和国大党的关系日益密切1921年国大党被英国统治当局宣布为非法,尼赫鲁第一次被捕入狱。 1923年和1927年两次担任国大党总书记,曾到印度各地视察,发现农民的极端贫困1926年尼赫鲁访问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感到兴趣1929年当选国大党主席,宣布党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印度完全独立以后他8次被捕,先后住狱9年,在狱中他也研究马克思主义,撰写书籍1932年因发动不合作运动和甘地一起被捕。 1936年,他的妻子因肺炎在瑞士去世1940年再次和甘地一起被捕1942年国大党通过要求英国撤离印度的决议,他又一次被捕1947年印度独立,尼赫鲁开始任总理,直到他去世,长达18年,同时兼任国大党主席。 尼赫鲁在印度实行一种基本为资本主义溷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成分的经济政策,彷照苏联实行五年计划,尼赫鲁当政时期印度的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为4%,超过当时美国和其他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不如西欧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增长速度尼赫鲁强调对贫民和流浪者给予必要的社会关怀,所以在印度人民中威信很高。 在政治体制上,尼赫鲁彷照英国体制,包括司法、立法议会、政府和教育系统尼赫鲁领导改革了古代的印度民法,维护寡妇的财产继承权,改革印度教,从法律上取消种姓制度他对内政策的四大原则是:民主、社会主义、团结和现世主义尼赫鲁坚决反对殖民主义,是不结盟运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潘查西拉)的创始人之一。
【1985年11月14日】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逝世
1985年11月14日(农历1985年10月3日),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逝世,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中华民国高级外交官员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汉族字少川。 英文名“ViKyuin"Wellington"Koo”,1888年1月29日(清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七)生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初入旧式私塾,后于1899年考入上海英华书院,1901年考入圣约翰书院1904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 1912年回国后,任总统秘书、内阁秘书、外务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1915年起历任北洋政府驻墨西哥、美国、古巴、英国公使1919和1921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 1922~1926年先后任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其间,于1924年5月曾代表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以中国代表身份参加了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调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侵略罪行1932年起先后任驻法、英、美大使和驻国际联盟代表等职。 1945年6月,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其后任国民党政府驻联合国代表1956~1967年,历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台湾国民党总统府资政等职退休后定居美国,以十七年时间完成口述回忆录,记述了五十多年从事外交工作的经历。 1985年11月1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
【1983年11月14日】 美提出削减中程核武器新建议遭苏拒绝
1983年11月14日(农历1983年10月1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龙伯格宣布,美国在日内瓦美苏削减中程核武器谈判中已向苏联提出一项新建议,主张把双方在全球范围内所拥有的中程核导弹弹头限制在420个以内。 龙伯格说,美苏日内瓦削减中程核武器谈判美方代表尼采已向对方提出一项建议,表示美国“准备接受一项420个中程导弹弹头的临时性的、均等的和全球范围内的最高限额”他还说,这项建议是美国同其盟国磋商之后提出的另据报道,美国的建议立即遭到了苏联的拒绝塔斯社评论说,美国的建议对苏联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苏联之所以拒绝,是因为美国导弹大多部署在国内,因此主要是远程导弹,而苏联导弹中,中程导弹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削减中程核武器对苏联的影响要大于美国英国国防大臣赫塞尔廷在下院宣布,按照北约计划在英国部署的第一批美制巡航导弹今天早上已经运抵英国这批导弹是由美国空军的C141大型运输机运送到伦敦西部的格林汉康芒空军基地的。 赫塞尔廷没有透露这批导弹的具体数字,但据此间人士估计共有16枚按照北约早先的计划,共有160枚巡航导弹要部署在英国赫塞尔廷说,这批导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准备工作包括最后安装、试验和人员训练等。 这位英国国防大臣表示,如果在此期间美国和苏联在日内瓦举行的削减中程核武器谈判能够达成协议,这批已经运来的美国导弹可以随时撤离他还强调,这批导弹只有在英美两国事先作出统一决定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在赫塞尔廷宣布美国导弹运抵英国的消息时,议会内不断爆发出强烈的指责声。 反对党工党前领袖富特批评英国部署美国巡航导弹“可耻地放弃了英国主权”英国核裁军运动的一位负责人今天在接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时攻击英国部署美国巡航导弹“给人类造成了一大悲剧”他认为,这样做“不会给任何人增添安全感”,而“将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据悉,该组织已在准备组织全国范围的示威和抗议。 据来自格林汉康芒基地的消息说,目前该基地周围气氛相当紧张基地四周除架设了电网外,还增派了大批军警巡逻,基地上空不时有军用飞机在盘旋与此同时,数千人冒着寒风在基地周围举行示威,并扬言要冲进基地。
【2015年11月14日】 南昌西汉黄金海昏候墓开棺
2015年11月14日(农历2015年10月3日),南昌西汉黄金海昏候墓开棺南昌的一项考古新发现——西汉海昏侯墓,备受关注网上相关报道不少,但比较零散,历史今天整理了各家讯息作此综合报道,以便读者了解这次重大考古发掘。 据介绍,2015年11月14日,发掘主椁室,清理、提取棺椁周围的文物;11月18日,对对1号主墓的棺椁位置进行确认;12月10日,将“打包”好的棺椁运至实验室开展实验室考古;12月20日,清理棺椁,对棺椁内出土的文物等将会比较清晰;12月25日,组织专家论证会和新闻发布会,正式揭晓墓主身份等信息。 2016年1月15日,整体提取到实验室2016年3月2日,专家组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确认墓主为汉废帝”刘贺。 海昏侯墓发掘现场历时5年的抢救性发掘据资料显示,迄今为止,我国已发掘汉代诸侯王陵墓近60座,但和其它墓葬群能零星发现文物相比,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江西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墓葬西汉海昏侯墓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民小组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长期以来,有不少盗墓贼跃跃欲试,企图打开棺椁但墓穴里面注满了水,使盗墓贼无从下手不过现在盗墓工具和手段提高了2011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群众举报,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墎墩山上一座古代墓葬遭盗掘专家组现场查看发现一个直径半米,深度14米的盗洞。 据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张仲立介绍,“盗洞打的位置很准,就在棺椁的正上方棺椁外层覆盖了多层木头保护,盗洞已深至第4层木头,再深入1至2层就将触及主棺所幸及时制止了盗墓者的行为,未伤及棺椁内部文物”不过,张仲立说,棺椁内可能不如人们想象中的完整,这与江西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有关。 “由于水的冲击,内室很多墙壁都坍塌了也正是因为墓穴内充满水,这种绝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墓内的文物才得保护,腐蚀程度不高。 ”据报道,2011年4月15日至2015年10月31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昌市、新建区文博单位组成的考古队,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解剖了以西汉海昏侯墓为核心的墓园而在发掘前,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亲自组织编写各发掘对象的具体方案,并做出详细预案。 为确保文物安全和人身安全,专家们创新了一些从未实践过的保护方法如考古过程中,国家文物局派出数位考古专家,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指导考古发掘,为今后大遗址保护展示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考古过程中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提取文物信息,实现了发掘现场全程数字化、影像化、科学化。 有学者认为,海昏侯墓的发掘应该代表了当今中国第一流的考古水平,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文物保护水平海昏侯主墓西侧的车马陪葬坑占地约80平方米考古价值超过马王堆经过5年的科学发掘,海昏侯墓考古目前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多项成果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有专家认为,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 据了解,南昌海昏侯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数件出土文物创下了全国首例,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此前江西官方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公布,海昏侯墓园平面呈梯形,有长达868米、保存较完整的墓园墙,墓园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 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在对葬墓规格之大啧啧称奇,更称汉代古墓出土铁质编磬为前所未见他说,海昏侯墓出土三堵悬乐,西汉礼乐制度沿袭周代,而根据周礼乐制度,三堵悬乐应为“王”所用,墓主身份特殊“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编钟和车马比如出土的编钟,两堵24件,保存完好,保存了2000千年,现在仍可以完整地奏乐。 还有一堵编磬,以前出土的常见的是石编磬,而海昏侯墓出土的是铁编磬,这也是我考古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这在全国应是首例!”铜制编钟车马坑也是海昏侯墓的一大亮点据悉,其中有每乘4匹马拉动、共计5辆木质彩绘马车4匹马一辆车是汉代王侯出行的最高配备,海昏侯墓现车马坑,可见其身份之高。 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说,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从修建木椁时留下的熟土二层台和二层台上腐朽殆尽的椁顶板痕迹判断,椁室高约0.5米。 随葬木质彩绘车辆5辆,为实用高等级安车,马车经过拆卸,被拆卸下的车马器装入彩绘髹漆木箱内放置在椁底板上陪葬马匹20匹,骨架已腐朽殆尽,仅存痕迹车马器据杨军介绍,目前考古人员正对主椁室进行扫尾清理,已揭开覆盖在主椁室上的2层盖板。 “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主椁室与回廊上均为两层盖板”,杨军说,“但主椁室底部比回廊的底部要高出1层盖板的厚度,约30厘米”另据相关专家介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上的盖板尺寸宽约80厘米、厚约30厘米,长达8米,重约2000斤,一根根紧密排列。 在发掘现场,考古人员通过有轨滑车将这些重约2吨的盖板一根根运出,难以想象的是,西汉时人们怎样将其一根根放置并排列的如此整齐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无疑是该墓园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11月10日,在我国漆木器保护专家吴顺清的带领下,漆木器保护团队正式开启清理竹简工作。 据悉,“整体打包”的竹简打开后,腐烂程度距离专家预想有一定差距也正是因为“整体打包”,附加在泥土中的有不少玉石碎料虽然看似玉石碎料,但不少碎料上刻有文字和图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刻有五铢钱的图案海昏侯墓中出土了10余吨近200万枚的五铢钱五铢钱初铸于汉武帝时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 五铢钱出土首次以考古方式证明唐宋以来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方式最迟起源于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五铢钱专家介绍,南昌海昏侯墓主人是西汉中晚期的某一代海昏侯墓由于竹简和木牍还在认定中,棺椁已经被损毁,现在不能认定墓主人具体是哪一代海昏侯,需要在主墓区开掘后及通过实验室找到充分证据,才能宣布海昏侯是第几。 图为海昏侯墓主椁室出土的龙凤纹玉佩饰考古工作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东侧发现一件做工精美的玉佩饰,玉佩饰上雕有龙、凤等图案据考古专家介绍,这块玉佩饰很可能是韘(音同“射”)形玉佩,质地和工艺都代表汉玉的最高水平,表明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高贵西汉海昏侯墓发现大量马蹄金和金饼11月17日,考古人员在清理出土的马蹄金。 当日,考古工作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发现1盒马蹄金和2盒金饼,总数超过75枚考古专家认为,这批金器是中国汉墓考古史上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发现。
【1998年11月14日】 中国乡村走进直选时代
1998年11月14日(农历1998年9月26日),中国乡村走进直选时代。在美国总统克林顿参观中国陕西农村并与中国农民交流了农村选举情况之后不久,6月29日,全国主要报刊纷纷在重要位置全文刊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事实上,在这个法律草案公布之前,中国大部分乡村就已经进行了直选。 1997年7月6日,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CNN)向全球播放了一条长达17分钟的中国报道,详细介绍了CNN记者赴福建沙县、官庄两个村拍摄的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全过程,“中国有这样一种民主,是许多西方人根本想象不到的。” 1998年11月1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标志着中国乡村走进了直选时代。法律颁布后不久,广州市就宣布明年将有1200多个村会全部直选。
【1990年11月14日】 德国和波兰两国奥得——尼斯边界问题化解
1990年11月14日(农历1990年9月28日),德国外长根舍和波兰外长斯库比谢夫斯基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了德波边界条约,使两国悬置45年之久的奥得——尼斯边界问题得以最终解决。 历史上,奥得——尼斯河以东及波罗的海的大片土地属波兰领土,1815年被德国封建主吞并1939年,苏联根据同德国签订经济和互不侵犯条约时双方达成的秘密附加议定书,占领波兰东部17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 1945年2月,法西斯德国战败,波兰是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害者之一,美、苏、英3国克里米亚会议商定,波兰这一损失由德国补偿同年8月,美、苏、英3国签署的波茨坦协定规定,奥得——尼斯河以东10万多平方公里划归波兰管辖但当时留了一个尾巴,规定边界的最终确定应留待以后签订对德和约时解决,并由新的全德政府认可。 后德国发生分裂,并延续40多年,“新的全德政府”一直没有出现原民主德国虽曾于1950年7月6日同波兰签订格尔利茨条约,正式承认奥得——尼斯边界,但原联邦德国则拒绝承认,认为波茨坦协议无权将德国领土割让给波兰。 1970年,联邦德国在同波兰签订的《两国关系正常化基础条约》中,虽然承认“由波茨坦会议规定了走向的现有边界为波兰西部边界”,确认其不可侵犯性,但仍拒不承认边界的“最终性质”奥得——尼斯边界问题一直成为波兰和联邦德国争论的焦点和关系紧张的根源。 德国统一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后,波兰担心统一后的德国在边界问题上不认帐,会重新提出领土要求为此,1990年2月波兰提出要求参加关于两德统一问题的“2+4”会议,并要求两德政府在统一前分别同波兰草签边界条约,然后由统一后的德国政府正式签署为争取苏、美、英的同情和支持,波兰还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 1990年6月21日,两德议会分别通过关于德波边界问题的声明,保证统一后的德国承认波兰现存边界同日,科尔总理在联邦议院讲话表示,波德边界将是“最终边界”7月17日波兰外长应邀参加“2+4”巴黎外长会议。 9月12日,“2+4”莫斯科会议签署的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规定,奥得——尼斯边界为德波永久性边界,德国放弃任何领土要求,从而使关系到波兰三分之一领土主权的西部边界得到国际条约的保证。
【1979年11月14日】 约旦河西岸所有市长全体辞职
1979年11月14日(农历1979年9月25日),约旦河西岸的所有市长都在下午提出辞职,抗议以色列当局驱逐纳布卢斯市市长沙卡的决定。 黎巴嫩电台报道指出,由于以色列内阁安全委员会坚持原来的驱逐沙卡市长的决定,截至14日为止,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已有29个市政委员会辞职。电台还提到被以色列当局逮捕的沙卡市长进行了绝食。这些市长的辞职使以色列占领区陷入了动荡不稳的局面。 据中东通讯社报道,埃及总理穆斯塔法-哈利勒指出,以色列驱逐约旦河西岸纳布卢斯市长沙卡的决定是“非法和挑衅性的”。哈利勒是在埃及内阁举行的一次会议后发表这一讲话的。萨达特总统出席了这次会议。哈利勒还指出沙卡市长在关于去年巴勒斯坦突击队行动的谈话中讲的是巴勒斯坦人民的悲惨境况,并指责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建立定居点是违反国际法和戴维营协议的行为。
【1965年11月14日】 德浪河谷战役
1965年11月14日(农历1965年10月22日),德浪河谷战役是美国介入越南战争以来,美军与北越人民军第一次正面交战。这两场战役使北越从此决定避免与美军进行正面冲突,改而采取游击战术。 1965年11月14日星期日早上10时48分,美国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第一营营长穆哈尔·摩尔中校率450名弟兄,在炮火掩护下用UH-1休伊直升机以机动运输的方式降落在素有「死亡之谷」之称的德浪河谷(Ia Drang)。 不巧和北越第66团在德浪河谷相遇。北越正规军有2000人驻守,是奠边府战役的精锐之师。于是爆发美军及北越间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3天激战后,北越阵亡1037人,美军阵亡234人,以平手收场,但北越将南越分为两段的计划也因此失败。 第二场战斗是来解围的第二营在第一营脱离后返回基地途中,又遇上了北越的生力军。在一场遭遇战中几乎被全歼。德浪河谷战役是美国介入越南战争以来,美军与北越人民军第一次正面交战,这两场战役使北越从此决定避免与美军进行正面冲突,改而采取游击战术。
【1960年11月14日】 三年困难时期
1960年11月14日(农历1960年9月26日),六一二年大饥荒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中国大陆在农业集体化和大跃进运动之后,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发生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大饥荒与之类似的发生在共产主义国家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性大饥荒有乌克兰大饥荒和1932年苏联大饥荒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在1980年代以前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大陆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饿饭年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或三年大灾荒,西方学者也称其为大跃进饥荒、中国大饥荒。 1960年,全国大面积受灾,其中以河北、山东、山西最为严重,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以克服困难,渡过灾荒中央并根据中国科学院的建议,推荐玉米根粉、小麦根粉、玉米杆麦粉、橡子面粉、叶蛋白人造肉精、小球藻等若干代食品。 方法主要是发动城乡大小食堂,土法为主,自己动手,自做自吃1960年,安徽省和县、无为县出现灾荒,并发生饿死人的事周恩来写信给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要求查明情况后复函。
【1955年11月14日】 剧作家罗伯特·舍伍德去世
1955年11月14日(农历1955年10月1日),4次获普利策奖的59岁的舍伍德死于心脏病发作他出生于一个富有幽默传统的家庭--他父亲创办了《哈佛讽刺报》而他的悲剧和喜刷作品都是出类拔萃的身高两米的舍伍德在战争情报处工作。 他结识了罗斯福并负责起草他的讲稿1949年他写了《罗斯福和霍普金斯》并因此获普利策奖他一连写了3部剧本,《白痴的欢乐》、《亚伯-林肯在伊利诺斯》和《不会有夜晚》都获得了普利策奖,然而他最伟大的作品《石化林》却没有得奖该剧揭示了大萧条时期人们的幻想。 舍伍德(1896-1955),美国剧作家,其作品反映了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切在米尔顿学院和哈佛大学上学时,成绩不佳,但在表演上却表现出色。 1917年未毕业就应征入伍,到法国服役,曾被(毒气熏倒,1919年退役)1919-1920年任《名利场》杂志戏剧编辑,并与同事D-帕克、R-本奇利一起加入纽约文学界一个小团体阿尔贡金圆桌午餐会1920-1924年任幽默杂志《生活》副主编,1924-1928年任主编。 所写第一个剧本《通往罗马之路》(1927)批评战争的无聊,这一主题后来贯串在他的许多剧本中《石化林》(1935)、《白痴的欢乐》(1936)中描写的主人公都是自命清高的青年,最后认识到他们自己是失败者,而为同胞作出自我牺牲。 《亚伯-林肯在伊利诺伊》(1939)、《不会有夜晚》(1941)中的和平主义主人公决定起来进行战斗,作者的论点是一个人只有为他人牺牲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他写的《林肯》一剧使他被介绍给E-罗斯福并最终成为F-罗斯福总统的讲稿起草人和顾问由于他的努力使受雇为政界名流代写文章的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1940年任陆军部长特别助理,1941-1944年任陆军部情报局海外分局局长,1945年任海军部长特别助理,他战时在F-罗斯福身边工作,掌握了大量材料,写出《罗斯福与霍普金斯》,除《我们生活中的黄金岁月》(1946)获得学院奖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没有写出什么精彩剧本。
【1949年11月14日】 江竹筠被害牺牲
1949年11月14日(农历1949年9月24日),革命烈士江竹筠被害牺牲。 1928年年她随母亲到重庆外婆家寄居,不久,她就进厂当了童工1932年,进孤儿院小学免费读书1936年考入重庆南岸中学1939年考入中国公学附属中学读高中,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班,任该校党组织负责人1941年,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 1944年去成都,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并以学生身份做群众工作1946年7月回到重庆搞学运工作,帮助西南学院和女子师范学院分别建立了中共党组织及党的外围组织“六一社”,领导学生开展抗议美军暴行和反饥饿、反内战运动1947年11月,以联络员身份随彭咏梧一道离渝去下川东开展武装斗争1948年1月。 彭咏梧在云阳、奉节暴动中牺牲她回重庆向川东临时工委汇报情况后,要求重返下川东工作4月,因叛徒出卖,江竹筠及其他一批同志被捕,押往重庆,关押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在狱中,特务头子徐远举得知她是川东临委和川东临时工委联络员,掌握着川东云阳、奉节、巫溪、巫山等县党组织和游击队的情况,妄图从她身上打开缺口。 徐远举及其手下特务接连对她进行刑讯,用夹手指、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折磨她,后采更丧心病狂地在她的指尖上钉进一根根竹签子,致使她一次次痛昏过去,但她始终未吐露一点情况,表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与31名难友一道壮烈牺牲于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的电台岚垭,年仅29岁江竹筠。
【1946年11月14日】 中共中央发出对俘虏工作的指示
1946年11月14日(农历1946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对俘虏工作的指示》,指出“对俘虏释放或留用,应权衡利害,灵活动用,应以积极争取为主”。 《指示》规定:对旅级以上军官,要进行教育,特别优待,争取做宣传号召工作,基本上不释放;对团营级干部,要争取部分为我使用,选择其中比较进步而又愿回去者,个别先行释放,其余视情况分散释放;对连排级军官,经短期训练后,除可留用者外,大部即时释放;对士兵,应大部分争取补充我军,或选择一部分进行教育后,放回作瓦解工作。 《指示》要求我军全体指战员尊重俘虏工作,大胆使用,瓦解敌军。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结出一整套“即俘、即补、即打(参加战斗)”的溶俘经验,使大批原蒋军的士兵,成为解放军兵员的重要来源之一。
【1912年11月14日】 中国结构工程师林同炎出生
1912年11月14日(农历1912年10月6日),中国结构工程师林同炎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是家中第4个小孩(共有11个)。后来在北京成长。他的父亲当时是中华民国最高法院的法官。 到11岁才正式受学校教育,14岁时以数学第一名及其他科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交通大学的唐山工学院就读(今西南交通大学),于1931年获得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随即赴美国加州的柏克莱加州大学攻读土木研究所硕士,并于1933年取得硕士学位。林同炎学成归国后,到铁道部工作,担任成渝铁路的桥梁总工程师,监造铁路沿线的一千多个桥梁及工信公司总工程师和台湾糖业铁路处长等职务。 1946年,他应柏克莱大学之聘,前往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担任教授。直到1976年退休后以专注于自己于1954年成立的土木工程事务所——T.Y.LinInternational并于1992年成立T.Y.LinChina,以放眼于中国大陆的土木工程。 1996年,林同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他在91岁高龄因心脏病发作在其艾尔赛利度的家中逝世。
【1911年11月14日】 摩洛哥危机结束
1911年11月14日(农历1911年9月24日),摩洛哥危机结束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纷纷瓜分非洲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北扼直布罗陀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法德帝国主义因此对摩洛哥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02年法国与西班牙缔结瓜分摩洛哥的秘密条约。 同年,法、意签订条约,规定不妨碍各自在摩洛哥和利比亚的计划1904年法、英两国秘密交易:法国承认埃及完全属于英国,英国则承认摩洛哥属于法国德国反对这笔交易,认为摩洛哥不应为法国所有。 1904年5月,法国以控制摩洛哥重要港口的关税、聘用法国军事教官和开矿筑路为条件,向摩洛哥提供巨额贷款,促使其实施“改革计划”,与德国发生矛盾,1905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时,声称摩洛哥苏丹是“独立君主”,列强在摩洛哥“地位绝对平等”,公开反对法国把摩洛哥变为其保护国法、德关系紧张。 1906年在西班牙阿尔吉西拉斯举行1880年《马德里公约》参加国会议,由于英、俄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会议宣称摩洛哥“独立”,同时又承认法、西对摩洛哥拥有警察权随后法国在摩洛哥的势力日益扩大,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抵抗1911年摩洛哥首都非斯居民起义4月,法国借口护侨和平定骚乱,出兵占领非斯。 德国迅速作出反应,派遣炮舰“豹”号到阿加迪尔示威,准备夺取摩洛哥战争一触即发,英国不能容忍德国在直布罗陀附近建立海军基地,决定支持法国,声称在摩洛哥问题上不惜和德国一战德国被迫与法国谈判11月14日,两国签订条约,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但以获得法属刚果一部分(面积27.5万平方公里)作为补偿。 危机虽告结束,但危机加强了英、法结盟,却加剧了法、德的对抗1912年法国宣布摩洛哥为其保护国。
【1908年11月14日】 光绪帝病逝
1908年11月14日(农历1908年10月21日),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死年38岁(1871年生)载湉乃咸丰帝醇亲王奕譞子同治帝死,无子,由他入承大统,1875—1908年在位即位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仍由慈禧“训政”。 1889年,慈禧“撤帘归政”,实际仍掌大权中日甲午战争起,他力主抗战《马关条约》签订后,他深感时局危殆,愤然思变他读到康有为《上皇帝第三书》,“毅然有改革之志”他决心不作亡国之君,力排众议,于1898年6月11日颁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期间,多次下诏,推行一系列新政,是变法魂实际主持者。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再出“训政”,他被幽禁于瀛台终于抑郁成疾,先慈禧太后一日死于瀛台涵元殿光绪帝一生政绩,主要表现为“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却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自上而下发动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朝皇帝中,只有光绪帝一人认识到传统政治和传统文化有所不足,认识到西方政治和西方文化有其长处,认识到救国之道不仅在于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根本的还是要实行新政虽然不过是改良,但对于一个封建帝王来讲,堪称难能而可贵他的失败,除却客观原因以外,他本人缺乏当年康熙帝那样雄大的气魄,也是重要原因。 光绪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1908年光绪皇帝葬礼,光绪皇帝灵柩出殡队伍路边跪送的百姓,看得出,百姓并不严肃,抬头张望人很多路边观看的外国人和警卫出殡队伍出殡队伍出殡队伍出殡队伍光绪皇帝出殡的纪念邮戳光绪皇帝出殡的纪念邮戳,以及贴有邮票的上色照片光绪皇帝出殡的纪念邮戳光绪皇帝出殡的纪念邮戳。 光绪皇帝出殡的纪念邮戳,以及贴有邮票的上色照片光绪皇帝出殡的纪念邮戳光绪皇帝出殡的纪念邮戳清西陵光绪皇帝下葬的墓地在拍摄这副照片时仍在建设之中慈禧太后的葬礼要比光绪皇帝的晚几个月清西陵地宫内的光绪皇帝棺椁光绪皇帝棺椁前的介绍崇陵地宫内宝床上光绪帝,隆裕皇后棺椁光绪帝尸骸照片。 光绪皇帝的椁和棺是被盗墓者用锤斧凿开的,死者头向北,盗洞是在死者脚部的棺椁档板上,棺椁上的洞东西长1.10米,高85公分被盗现场:左侧为光绪皇帝棺椁,右侧敞口为隆裕皇后棺椁,皇后椁盖倾侧在皇帝椁盖上光绪帝的发辫。
【1980年11月14日】 陈云提出搞好党风的重要意见
1980年11月14日(农历1980年10月7日),中共中央纪委在北京召开第三次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 会议期间,胡耀邦等作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讲话,并传达了陈云关于搞好党风的重要意见: 一、执政党的党风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二、纪委工作会遇上困难,但是经过统一认识是可以解决的; 三、必须实事求是,查清问题,核实材料,再处理问题,并和本人见面。 1981年1月8日,中共中央批转座谈会纪要中央的批语指出,纠正不正之风是当前全党一项重要的任务。邓小平在去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陈云在这次纪委会议期间提出的重要意见,是我们搞好党风的基本指导思想。 从领导做起,层层带头,一级抓一级,是贯彻执行《准则》、纠正不正之风的关键。 特别是中央一级党政机关和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部队军以上领导干部,更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首先做出榜样。
【1979年11月14日】 美国冻结伊朗政府在美财产
1979年11月14日(农历1979年9月25日),伊朗宣布将从美国银行取出它的120亿美元存款,并且把这些存款存入没有同美国一起抵制购买伊朗石油的欧洲国家的银行这个决定是伊朗代理外交部长巴尼萨德尔在德黑兰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 他说,转移这些资金的要求是伊朗中央银行的“兄弟姊妹们”提出来的,并且得到了伊朗革命委员会的批准他还说,伊朗在美国的利益约值500亿美元伊朗政府打算从美国提取120亿美元存款的消息,14日在西欧金融市场上引起波动:黄金价格上涨,美元汇价猛跌。 在伦敦、法兰克福、苏黎世和巴黎等西欧重要金融市场上,美元对西欧主要货币的汇价都下跌了在伦敦市场上,每一美元兑换西德马克的数目几乎减少了两个芬尼(一马克等于一百芬尼),兑换瑞士法郎的数目减少了两个生丁(一法郎等于一百生丁)市场经纪人指出,美元持有者在抛售美元。 每盎司黄金价格原来已降到384.5美元,但是14日早晨在伦敦和苏黎世市场上分别上涨到391.25和389美元伦敦市场的经纪人说:“来自伊朗的消息在市场上引起了风暴”一些金融市场上的经纪人指出,在这一天稍晚的时候,价格的变动比较缓和了美国总统卡特今天发布命令,冻结伊朗在美国的所有官方财产,包括银行存款。 白宫新闻秘书鲍威尔在一项声明中说,“有消息说,伊朗政府准备提取它的资金,这项命令就是回答这个消息的”声明说,“这项命令不涉及个人的款项,只涉及伊朗政府、伊朗中央银行和其他被控制的实体在美国的银行及其海外分行的存款”关于伊朗存款的数目,白宫的声明说:“所涉及的准确款额目前无法核实”。
【1885年11月14日】 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诞辰
1885年11月14日(农历1885年10月8日),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诞辰,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费伦德城。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早年投身于进步活动。 1918~1920年,任西雅图工会刊物《工会记事报》特写编辑。1921年访问苏联后广泛介绍苏革命成就。 抗日战争时期两次到中国,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斗争和人民军队的英勇抗战。1946年访问了延安和其他解放区。 1958年来中国后定居北京,向全世界报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1970年在北京病逝。 著有《战斗的西班牙》、《斯大林时代》、《中国人征服中国》、《我为什么72岁时来到中国》等书;编有《中国通讯》10期。
【1831年11月14日】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逝世
1831年11月14日(农历1831年10月1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逝世,享年61岁。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围绕这个基本命题,他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评议:德国盛产哲学家。
【1889年11月14日】 “阿拉伯文学之柱”塔哈·侯赛因诞辰
1889年11月14日(农历1889年10月22日),“阿拉伯文学之柱”塔哈·侯赛因诞辰一个自幼就双目失明的盲童,长大后竟会成为一位举世敬仰的大文豪,这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却确有其事,他就是埃及著名作家和文艺批评家塔哈·侯赛因。 塔哈·侯赛因于1889年11月14日出生在埃及南部尼罗河左岸小城马加加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父亲在糖业公司当雇员,职低薪微,子女又多,生活异常困苦塔哈自幼聪明活泼,3岁时因患眼疾不幸双目失明,成为一个盲童但是,塔哈决不向命运屈服,他要以坚强的意志去和命运抗争。 他从学习背诵《古兰经》开始,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学习,25岁在埃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接着,他又到法国留学,他请一位法国姑娘教他法语,为他朗读书籍他不但很快掌握了法语,还学会了其他几国语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塔哈完成了他在法国的学业,回国后在埃及大学任教。 他一面翻译、介绍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和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丰硕成果,一面整理、研究阿拉伯古代文化遗产,探索发展埃及新文学的道路1926年他出版《论蒙昧时代的诗歌》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文学主张他在书中提出“一切从头开始”的口号,因此受到保守分子群起而攻之。 塔哈在逆境中坚持写作,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特别是他的自说体小说《日子》代表了他的思想和风格,被认为是埃及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他在阿拉伯人民心目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他先后担任过文学杂志主编、亚历山大大学校长、教育部长、阿拉伯语言协会会长、阿拉伯国家联盟文化委员会主任、埃及作家协会主席等重要职务1973年逝世。 塔哈是阿拉伯人民的忠实儿子,十分关心改变阿拉伯的落后面貌他认为:“必须首先消灭愚昧,才能消灭贫困和疾病”他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对于人民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他当了教育大臣以后,签署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免费教育法”他对阿拉伯文化作出杰出的贡献,他对文学、历史、哲学等都有精深的研究,著述很多。
【1716年11月14日】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逝世
1716年11月14日(农历1716年10月1日),莱布尼茨逝世(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德国哲学家、数学家。 涉及的领域及法学、力学、光学、语言学等40多个范畴,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有人认为,莱布尼茨最大的贡献不是发明微积分,而是微积分中使用的数学符号,因为牛顿使用的符号被普遍认为比莱布尼茨的差。 莱布尼茨是历史上少见的通才,他的专长包括数学、历史、语言、生物、地质、机械、物理、法律、外交等领域。他本人是一名律师,经常往返于各大城镇,许多公式都是在颠簸的马车上完成的。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11月14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