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8年5月30日】 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逝世
伏尔泰(法语:Voltaire,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天主教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 个人哲学和科学著作《形而上学》、《牛顿哲学原理》;戏剧《凯撒之死》、《穆罕默德》、《放荡的儿子》、《海罗普》;哲理小说《查第格》等。伏尔泰的著作和思想与托马斯·霍布斯及约翰·洛克一道,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响。 1778年5月30日逝世。
【1431年5月30日】 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被烧死
圣女贞德(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被称为“奥尔兰的少女”,是法国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天主教会的圣女。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时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并为法国胜利做出了贡献。 最终被俘后,贞德因异端和女巫罪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死后,很多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布莱希特等人都创作过有关她的作品。 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
【1939年5月30日】 陈云提出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是陈云于1939年5月30日在《解放》第72期上发表的文章,收入《陈云文选》。 陈云在文中根据党的性质和任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
【1918年5月30日】 俄国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普列汉诺夫逝世
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年12月11日-1918年5月30日),俄国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俄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之一。1873年毕业于沃罗涅什军事学校,1875年走上革命道路。 起初参加民粹派,1882—1883年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与民粹派决裂。 主要著作有《没有地址的信》(又名《论艺术》)、《从社会学观点论十八世纪法国戏剧文学和法国绘画》、《艺术与社会生活》、《论西欧文学》、《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等。1918年5月30日逝世。
【1992年5月30日】 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盗窃案主犯被处决
哈尔滨3.15农业银行盗窃案指1992年3月15日农业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动力办事处被盗,涉案金额为128万元人民币。 1992年1月以来,哈尔滨安装公司一队技术员盛伟强,勾结沈阳无业游民马文志,多次潜入中国农业银行哈尔滨分行动力办事处地下室,企图打开金库,但未得逞。 之后,盛、马二犯又勾结哈尔滨日报印刷厂工人金永浩,雇用民工在与金库一墙之隔的无人民宅,凿洞6天,于1992年3月14日晚,将近半米厚的墙壁凿开,盗走人民币128.2万多元。 盛伟强在捕获时畏罪自杀,其余两主犯金永浩、马文志于1992年5月30日在哈尔滨被处决。
【1994年5月30日】 日本首相细川护熙遭枪击
日本新党代表、前首相细川护熙于1994年5月30日晚7时许,在东京新宿京王广场饭店出席一个记者招待会时,突然遭到枪击。
【2018年5月30日】 首个3D打印人工角膜问世
2018年5月30日(农历4月16日),首个低成本人工角膜通过“生物墨水”技术成功制造出来。这项技术为全球严重依赖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角膜短缺问题 目前,全球有约1500万患者亟需接受角膜移植以防止失明,但由于供体数量有限,仅每70位需要角膜移植的病患中只有一个人能够获得角膜。在美国和斯里兰卡等国拥有较为完善的捐献机制的情况下,其他国家依然面临严重短缺。 中国现状 在中国,约有400万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病变而处于不同程度的视力丧失状态(即“角膜盲”),每年新增10万例。其中207万人属于第三阶段病症,需要紧急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另有203万名第四阶段病患需接受全层角膜移植。 市场前景 如果以目前的患病率和治疗费用估算,中国市场对于角膜修复材料的需求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此外,考虑到存量患者市场的教育普及速度较慢及新增患者的数量等因素,实际市场空间可能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人民币。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D生物打印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模具制造和工业设计等领域,并逐渐扩展到个性化医疗产品制造领域,例如用于模拟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打印机。此次在角膜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不仅为解决全球范围内的供体短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整个3D打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结论 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发标志着3D生物打印技术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并将对眼科医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促进相关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随着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有望极大改善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角膜移植难题。
【1996年5月30日】 我国“严打”取得阶段性成果
1996年5月30日(农历1996年4月14日),我国“严打”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大批非法枪支被收缴。 从4月中旬开始,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严打”行动在全国全面开展。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许多省市自治区的党政一把手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纷纷深入“严打”斗争第一线,精心组织和指挥政法、公安部门积极行动。 至本月底,“严打”行动已取得显著成果: - 多起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被侦破; - 许多犯罪团伙和恶势力被铲除; - 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落网; - 社会丑恶现象得到大规模扫荡,参与“黄赌毒”的违法犯罪分子及其窝点也被查封。 例如,在辽宁省,“严打”行动已收缴各类枪支8000余支;河北、湖北和山西等省也分别查获了数千只非法枪支。 各地针对治安问题较多的地区和路段采取重点治理措施,如打击“车匪路霸”、“市霸”、“菜霸”,并将其绳之以法。同时,大批违法犯罪分子主动到政法、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此外,在对刑事案件犯罪分子进行侦查追捕的同时,各级检察、审判、司法机关也积极参与了此次行动。“
【1983年5月30日】 中国第一台大型X线断层颅脑扫描装置通过技术鉴定
1983年5月30日(农历1983年4月18日),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X线断层颅脑扫描装置,经过246个病例的临床使用,证明效果良好,在上海通过技术鉴定。 X线断层颅脑扫描装置是当代的一项重大科技成就。当时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能生产,它能够有效地诊断脑肿瘤、脑出血和脑栓塞等许多脑疾病。
【1992年5月30日】 北京燕莎中心竣工
1992年5月30日(农历1992年4月28日),北京燕莎中心竣工,在北京市东郊亮马河畔,如期竣工并投入试营业。 北京燕莎中心是由北京市商业网点服务中心与联邦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等数家公司合资建设经营的综合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由旅馆、购物中心和公寓/办公楼三幢主要建筑物构成。该项工程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联邦德国菲利普-霍尔兹曼建筑公司以及贝尔芬格-伯格建筑公司联合总承包,整个工期为39个月。 这么大的工程,采用中外联合总承包的管理方式,严格按照国际通用承包合同进行施工管理,在当时我国还是第一次。我国的建筑工人是工程的骨干力量,占总人数的96%。 中建公司组成以年轻人为主的项目领导班子,强化合同约束,逐级招标分包,与外方密切协作,创造了主体工程十天一层,全部工程一年装修完毕的“燕莎速度”,工期优于欧洲同类工程。
【1988年5月30日】 中央决定创办《求是》杂志
1988年5月30日(农历1988年4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原则,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理论上的探索和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中共中央决定委托中共中央党校创办全党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全面地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改革总揽全局,防止僵化和自由化。 刊物的读者对象是县以上干部和理论宣传工作者。《求是》杂志于7月1日创刊,邓小平为其题写刊名。中共中央原来理论刊物《红旗》在6月16日出版最后一期后停刊。
【1972年5月30日】 特拉维夫国际机场发生血腥惨剧
1972年5月30日(农历1972年4月18日),特拉维夫国际机场发生了一起血腥事件。三名看似日本人的人士乘坐从巴黎起飞的法国航空公司132次客机到达该机场,随后在海关取出武器并发动袭击。 他们在行李中携带了苏制AK47型短枪和手榴弹,在海关向大约250位旅客和工作人员开火投掷。至少有26人死亡、73人受伤,场面一片混乱。三名罪犯中的两人被当场击毙或自杀身亡,另一个人被捕。 贝鲁特的阿拉伯游击队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PELP)发表声明称此次袭击是复仇行动。本月初该组织试图抢占比利时萨别纳航空公司的飞机,造成两名成员死亡。 6月2日,《朝日新闻》报道了被抓捕者的真实身份——他叫冈本公三,是一位鹿儿岛大学农学部的学生。经过调查确认其供词属实后,以色列法庭判处冈本无期徒刑。
【1971年5月30日】 火星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
1971年5月30日(农历1971年5月7日),火星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 1971年,当美国的“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时,整个火星正被一场大尘暴所包围。火星表面70~80千米的高空被尘埃笼罩,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无法观测;除了赤道附近隐约见到4个坑洞外,其它地方模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这场特大尘暴竟连续不断地刮了半年时间才渐渐平息下来,在地球上是从未有过的。 原来,大风沙时看到的4个坑洞,竟是4个高达25千米以上的大火山。最大的火山被命名为奥林匹斯火山,高26千米,直径600千米,大约形成于近10亿年前。 位于赤道下方的是一个庞大的峡谷,也就是火星上最壮观的特征之一——“水手谷”大峡谷。著名的水手谷长4000千米,宽约300千米,最深处达7千米。 火星上南北半球地质结构很不一样,大火山、大峡谷等都在北半球。
【1967年5月30日】 尼日利亚东区比夫拉宣布独立
1967年5月30日(农历1967年4月22日),东尼日利亚军事长官奥杜梅古-奥朱古陆军中校声称,该地区脱离尼日利亚并宣布成立比夫拉共和国。 尼日利亚联邦政府首脑陆军中校雅库布-戈万谴责这种脱离是一种背叛行为,要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以对抗比夫拉,并发誓要作出快速的军事反应。有报道说,至少两营尼军在比夫拉北部边境集结。 尼日利亚饱受长年紧张之苦,这种紧张形势存在于多数为豪萨族成员的北部穆斯林和大多数为伊伯族部落的东部泛灵教和基曾教徒之间。
【1967年5月30日】 埃及联合阿拉伯国家准备进攻以色列
1967年5月30日(农历1967年4月22日),埃及联合阿拉伯国家准备进攻以色列,战争的狂热正在中东这个大锅里沸腾。联合国紧急部队应纳赛尔总统的请求撤出埃以边境,纳赛尔警告以色列,如果它进攻埃及或者进攻叙利亚,就将冒全面战争的危险。 “我们的主要目标”,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总统说,“就是消灭以色列”。 今天,纳赛尔同曾是棘手敌人的约旦国王侯赛因缔结了出人意外的军事联盟。纳赛尔说,叙利亚、伊拉克、科威特和阿尔及利亚已经备战就绪。叙利亚国防部长说,应当给以色列以“惩罚性打击”,并警告说,“他的国家准备推翻犹太主义的实体”。 伊拉克副总理说现在到了“消除犹太主义毒瘤”的时候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据说正在准备对以色列发动新的进攻。 以色列对纳赛尔封锁南部港口埃拉特表示愤怒,威胁要用武力打开港口。以色列还威胁要对叙利亚入侵它的北部边境采取报复行动,一些部队已经动员起来。 联合国部队撤出西奈和加沙地区以后,预备役部队就已经召集起来。
【1961年5月30日】 多米尼加独裁者特鲁希略遇刺身亡
1961年5月30日(农历1961年4月16日),多米尼加独裁者特鲁希略遇刺身亡。他是在离开他在圣-克里斯托波尔的宅邸时,遭到他的对头、陆军裘安-托马斯-迪亚兹将军所组织的一个7个小组伏击的。 特鲁希略上台以来,以残酷的恐怖手段对这个加勒比海小国实行独裁统治而臭名昭著。他分别在1930年(他上台的第一年)和1937年下令杀死了1000多名多米尼加人和15000多名海地移民,他还杀死了许多政敌。
【1956年5月30日】 我国与埃及建交
1956年5月30日(农历1956年4月21日),我国与埃及建立外交关系。 金字塔所在的埃及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地跨亚洲和非洲两洲。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仅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该国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831万(截至1992年)。其中,87%的人口是阿拉伯人,约11.8%为科普特人。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主要宗教信仰为伊斯兰教。 首都开罗,被称为“城市一千尖塔”,以众多清真寺的圆顶和尖塔闻名。埃及经济中农业占据重要地位,超过一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主产棉花、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等多种作物,还有甘蔗、亚麻、花生及水果蔬菜等。 工业方面,纺织业、食品加工、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行业较为发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00美元(1992年)。货币名称为埃及镑。主要出口原油和棉花等产品,进口机械、运输设备以及粮食和蔬菜等。 尼罗河可通航,苏伊士运河连接亚欧非三大洲,是重要的国际航运通道。主要港口包括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港,还有5个国际机场,其中开罗机场是重要的国际航空站之一。 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200年就出现了奴隶制的统一国家。在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1世纪期间,先后被亚述、波斯帝国及罗马帝国征服。640年并入阿拉伯帝国版图,后成为奥斯曼帝国行省直至1517年。 埃及于1914年沦为英国保护国,并在1922年获得名义上的独立。1952年7月23日(国庆日),法鲁克王朝被推翻;次年6月18日,成立埃及共和国。 1958年至1961年间,与叙利亚合并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71年改名为现用国名。 开罗街头的伊斯兰建筑和清真寺尖塔引人注目,亚历山大图书馆夜景迷人。尼罗河畔景色宜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被视为埃及象征。此外,伯西加姆温泉、哈里杰绿洲的罗马堡垒等地标也颇具特色。 白沙漠中的色彩代赫舒尔金字塔,图坦卡蒙陪葬面具以及亚历山大港全景等景点展现了古文明的魅力与辉煌。
【1952年5月30日】 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
1952年5月30日(农历1952年5月7日),中共中央向各级党委发出《关于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的指示》。 《指示》指出,“三反”运动对全国人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则是一次严格的考验。这一过程大大地创造了建党的有利条件。中央要求各地: (一)在“三反”运动中,结合党员的八项标准进行一次教育,以提高所有党员的思想觉悟并改正缺点和错误。全国各级机关应争取在1952年内完成整党工作。 (二)“三反”、“五反”运动提高了工人、店员的政治觉悟程度,各地应在有领导、有计划的情况下分批吸收优秀分子入党。“三反”运动使非党员积极分子受到锻炼并产生了大批新积极分子。因此,应积极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和接收新党员的工作。 (三)经过抗美援朝、思想改造和“三反”运动,高校学生与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大量优秀积极分子,纷纷要求入党。为此,在1年内应在大学生中吸收10%的人入党,并在大中小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吸收3%的人入党。 (四)农村的整党建党工作必须和生产、城乡交流等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同时应吸收一些新的积极分子入党。此外,全国还有大量新区新村未建立党组织,需要争取在未来一年内完成建党的任务,在农村中接收近100万党员。 中央最后指出,各级党委应该利用“三反”运动的结果,以积极的态度讨论研究,认真地进行整党建党工作。
【1943年5月30日】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
1943年5月30日(农历1943年4月27日),经过近两年的谈判,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正式成立。由戴笠任主任,梅乐斯任副主任,中方参谋长李崇诗、美方参谋长贝乐利。下设军事、情报、心理、气象、行动、交通、经理、医务、总务等9个组和1个总办公室、1个总工程处。 这是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海军情报所为收集对日作战情报而与军统美国站站长肖勃联系并提出意向的去年春天,美海军情报所正式派遣梅乐斯到重庆与戴笠进行谈判,并于今年4月在重庆磁器口签订合同。其内容共10项,主要有:军统局向美方提供日本陆海空军在华活动的一切情报,并协助解决美方人员在华期间的食宿、交通问题;美方无偿供给军统局必要的武器、无线电器材、气象器材及交通医药器材;美方人员在华享受外交人员待遇,并帮助军统局训练特务部队。中美合作所拟在重庆磁器口渣滓洞设立集中营,在福建建阳设立东南办事处,下辖上海、闽侯、定海、漳州4个情报站。 并在安徽雄村、临泉,湖南南岳,河南临汝,绥远陕坝,贵州息烽,江西修水,福建漳州、建瓯,浙江瑞安,广东梅县等地开办训练班,培训特工。
【1941年5月30日】 德国攻占克里特岛
1941年5月30日(农历1941年5月5日),德国攻占克里特岛。克里特岛位于东地中海,正处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岛,也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 克里特岛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以空降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登陆战役,不仅在二战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登陆作战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942年5月30日】 上千架皇家空军轰炸机空袭科隆
1942年5月30日(农历1942年4月16日),上千架皇家空军轰炸机对科隆进行了空袭。英国皇家空军全部出动,派出上千架轰炸机进行此次袭击。 黎明时,英方估计其空军已摧毁了科隆市的200余座工厂。皇家空军轰炸机向科隆市投下了2000余吨炸弹。 据皇家空军估算,在这次夜间空袭中,他们给科隆市造成的破坏程度比他们在以前发动的1300余次进攻中所造成的破坏总和还要大。 英国空军元帅哈里斯爵士承认,此次进行的饱和轰炸并没有具体目标。但他希望通过更多的地毯式空袭来打乱德国的经济秩序。
【1935年5月30日】 著名作家倪匡出生
1935年5月30日(农历1935年4月28日),著名作家倪匡出生。原名倪亦明,后改名为倪聪。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 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等各种类型。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想象奇特;也曾代金庸写《天龙八部》连载。 倪匡先生的作品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及杂文、散文评论、剧本等。他印象中总是在帮人代笔,还曾为古龙代笔过,据说写得以假乱真,稿费比古龙高。 最为人熟悉的当然是天龙八部中代笔阿紫那段。倪匡给古龙写了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这个挽联已是经典!但他还给自己写了一个寿联,也挺有意思:“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么;时已无多,无欲无求,无非是这样。”
【1977年5月30日】 中国与巴巴多斯建交
1977年5月30日(农历1977年4月13日),中国与巴巴多斯建立外交关系。 巴巴多斯是位于北美洲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部的岛国,首都布里奇敦。巴巴多斯在16世纪前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居住地。1518年,西班牙人登岛,10余年后葡萄牙入侵。1624年被英国占领,1627年设总督管辖。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 1961年10月获内部自治地位。1966年11月30日宣告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1977年5月30日,中国与巴巴多斯建交。近年来,两国高层往来不断,各领域友好合作进一步加强,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与配合。 2011年6月,巴总理斯图亚特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访巴。 议会大厦位于巴巴多斯首府布里奇敦的议会大厦。巴巴多斯街景。巴巴多斯东海岸。巴巴多斯破旧的公交车行走在巴巴多斯街道上的车辆。球场位于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顿的椭圆球场。
【1968年5月30日】 法国发生反对戴高乐的全国性抗议活动
1968年5月30日(农历1968年5月4日),法国爆发了反对总统戴高乐的全国性抗议活动,学生涌上街头自发地进行示威,抗议政府政策。 罢工席卷整个国家,火车停工、机场关闭。数百万工人选择留在工厂或办公室内不上班,邮件停止投递,电话服务中断,大学也暂时关门。学生们明确表示要等到他们的要求得到满足才会复课。由于大规模的罢工行动,政府和国家的职能显著减弱。 一位知名政治家警告称,法国正面临内战的风险。戴高乐总统对罢工工人与学生感到极为不满,并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推迟全国性公民投票,并表示如果必要的话,将采取武力来阻止他所谓的共产主义专政出现。他的讲话通过广播和电视播出,但电视台由于罢工只播放了静止的图像。 在此次抗议活动中,学生们由丹尼尔·科恩-本迪领导,在月初占领了索邦大学并点燃了罢工的导火线。防暴警察于5月3日进入校园,并与数千名学生发生了冲突,导致多人被捕和受伤。这是索邦800年历史上首次被关闭。 同时,巴黎郊区的农泰尔学院也因学生们煽动摆脱学校过多控制以及鼓吹推翻“资本主义体制”而被迫关闭。13日当天,成千上万的学生涌上了巴黎街头示威抗议,并且高呼戴高乐是“暗杀者”。反殖民主义者也在游行中表达对戴高乐的支持。
【1981年5月30日】 孟加拉国粉碎军事政变
1981年5月30日(农历1981年4月27日),南亚次大陆东部孟加拉国吉大港市政府宾馆内突然枪声大作,火炮轰鸣。前一天晚上来这里视察、下榻在该宾馆的齐亚·拉赫曼总统听到动静异常,开门查看时被全副武装的军人袭击。冲在最前面的一名军人扣动扳机,45岁的拉赫曼应声倒地,当场毙命。这是孟加拉国陆军驻吉大港第24师师长曼苏尔·艾哈迈德少将策划军事政变的开始。 曼苏尔对总统不满始于1977年,当时齐亚·拉赫曼改组三军,免去了他主管作战、情报和通讯的参谋局长职务,并把他调往吉大港任第24师师长。自此之后,曼苏尔一直心存怨恨。经过三年的准备,曼苏尔使第24师成为他的私人军队。 1981年5月30日凌晨,在暴风雨夜色掩护下,由16名亲信军官组成的突击队袭击了宾馆。他们切断向外界通道并冲进总统套间开枪杀害拉赫曼。随行人员和警卫伤亡28人,只有两名叛军受伤。 同日清晨,达卡的陆军参谋长艾尔沙德中将得知总统遇害后,即刻通告总理等政府领导人,并请副总统萨塔尔出院代理总统职务,决定在180天内举行选举选出新总统。同时采取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叛乱。 5月31日,第24师的三个兵团向政府投诚,炮兵团、第三零五旅等部队也相继倒戈。政变集团头目惊慌失措,纷纷逃离。6月1日凌晨,曼苏尔携带家眷逃往缅甸边境地区。当天下午,在吉大港东南40英里的一片茶园内,警方配合当地居民抓获了曼苏尔,并将其押送到兵营当场击毙。 至此,以刺杀齐亚·拉赫曼为开端的政变彻底失败。
【1934年5月30日】 日本海军元老东乡平八郎去世
1934年5月30日(农历1934年4月18日),日本海军元老东乡平八郎去世。萨摩藩武士原名仲五郎,后改平八郎。 1863年参抗击英军入侵的“萨英战争”。1868年任萨摩“春日”舰三等士官参加戊辰战争。 1870年任“龙骧”舰见习军官。1871年赴英国研修海军建设及战术指挥。 1886年授衔海军大佐,成为骨干军官。1894年作为“浪速”舰舰长,下令击沉清军“高升”号运兵船,率先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率舰队侵占澎湖、台湾。1896年任海军大学校长,1898年晋升海军中将。 1900年指挥日舰队进攻大沽口。1903年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 1904年指挥日本海军偷袭并重创驻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同年晋升海军大将。1905年部署日本海大海战,歼灭俄国波罗的海舰队。 同年任海军军令部部长,1909年转任军事参议官,参与军国大计。1913年获帝国元帅头衔。 1925年晋封侯爵,此后以海军元老的地位支持强硬派,反对海军裁军。1934年病故后,被日本军国主义奉为“军神”。
【1933年5月30日】 中日签署《塘沽协定》
1933年5月30日(农历1933年5月7日),中日双方在塘沽举行华北停战会议。中方首席代表是参谋本部厅长熊斌,而日方首席代表则是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 下午四时,双方交换全权证书。第二天上午九点半,停止战争谈判正式开始。会上,冈村宁次提出了一份停战协定草案,并表明这是日本方面的最终提案,不允许有任何改动。他要求中方在十一点前给出答复。对此,熊斌提出的《中国军代表停战协定意见书》被日方拒绝考虑。 双方僵持到了上午十点五十分,在最后时限的十分钟内,熊斌被迫签署了一字不改的日方草案,《塘沽停战协定》由此诞生: 一、中国军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县、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的线以西和以南地区,并承诺不再越过该线前进,也不实施任何挑衅行为。 二、日本军有权随时使用飞机等手段对中国军队遵守撤退线的情况进行核查。中国方面有义务配合提供便利与保护措施。 三、一旦确认中方已经遵从第一条的规定,那么日方将停止追击并退回长城沿线位置。 四、长城以南以及第一条规定范围内的治安维护工作由中国的警察机关负责,并且这些机构不得使用令人反感的武装力量来执行任务,以免激怒日本方面的情绪。 五、协定一经签字盖章生效。
【1814年5月30日】 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米哈伊尔·巴枯宁出生
1814年5月30日(农历1814年4月11日),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米哈伊尔·巴枯宁出生(Михаил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Бакунин)。 他出生于一个俄国的贵族家庭。马克思和巴枯宁发生过多次冲突。例如,马克思在写给德国友人的秘密信件中称,巴枯宁是泛斯拉夫主义党的间谍;而巴枯宁认为,马克思虚荣、恶毒,空谈理论又怯于行动,空谈生命又缺乏生活,喜欢玩弄文字,他们这些人才是彻头彻尾的偏狭的资产阶级。 1872年第一国际代表大会上,巴枯宁被开除出第一国际。晚年隐退家中。 巴枯宁并不像马克思那样创立了一个系统的学说(其继承者克鲁泡特金的著作近似可说是做到这一点)。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在国际上的影响很广。中国著名作家李尧棠的笔名巴金也取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
【1841年5月30日】 英军抢掠广州,史称“三元里抗英”
1841年5月25日(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五),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设司令部于地势最高的永康台(土名四方台),距城仅一里,大炮可直轰城内。 清军统帅奕山等畏惧求和,5月27日与英订立《广州和约》,以支付英军赎城费、外省军队撤离广州等条件,换取英军交还炮台、退出虎门。但和约墨迹未干,英军就不断窜扰西北郊三元里及泥城、西村、萧冈等村庄,抢掠烧杀,奸淫妇女。 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各地团练共图抵抗。29日,三元里村民击退来犯小股英军。次日,南海、番禺百余村团练手持戈矛犁锄,群起围困永康台,相持近半日。英军司令卧乌古(郭富)亲自带兵出击,团练且战且退。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时,大雨骤至,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团练民众冒雨反击,将英军分割包围,在肉搏鏖战中,英军一个连队几遭全歼,其余逃回炮台。 31日清晨,广州手工业工人以及附近州县如花县、增城、从化等地团练也陆续赶来,围台民众增至数万。相约饿死英军。卧乌古不敢再战,转而威胁官府,扬言毁约攻城。奕山等闻讯恐慌,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先安抚英军,复率番禺、南海两县令向团练中士绅施加压力。士绅潜避,团练逐渐散去,台围遂解。
【1640年5月30日】 比利时画家鲁本斯逝世
1640年5月30日(农历1640年4月10日),比利时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去世。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佛兰德斯画家。 鲁本斯的父亲是一名新教律师,为了躲避宗教迫害而移居到德国。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接受了天主教洗礼。他的作品中经常涉及宗教主题。 少年时期,鲁本斯曾在伯爵夫人家做侍童,有机会接受贵族式教育并精通多门语言。后来在母亲安排下拜多位画家为师,在21岁时获得安特卫普画家公会的承认成为一名正式的画家。 1600年,他前往意大利继续深造,曾为曼图亚公爵作画。这段经历使他的艺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受到提香、米开朗基罗和卡拉瓦乔等人的风格影响。鲁本斯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莱尔马公爵骑马像》、《圣海伦娜》、《竖起十字架》与《基督戴荆冠》,作品带有威尼斯画派的风格。 1608年,鲁本斯的母亲去世后回到安特卫普,并成为布鲁塞尔宫廷画家。一年之后他迎娶了人文主义者的女儿伊莎贝拉·布拉恩特。为安特卫普主教座堂创作的《上十字架》和《下十字架》,确立他作为比利时最杰出宗教画家的地位。 此后,欧洲许多王室与贵族向鲁本斯订画,因其作品宏伟且动感十足深受喜爱。同时他的社交网络广布,包括几乎所有的显赫家族。因此订单不断,他在安特卫普开设私人工作室,并雇佣多名助手。 鲁本斯的作品主题广泛涵盖宗教、人物肖像和神话故事,如《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与《玛丽·美迪奇的生平》,其中肖像画作品在欧洲上流社会受到极大欢迎。从1621年至1630年间,他受西班牙王室委任进行外交工作,并成功为西班牙和英国缔结友好关系。 鲁本斯第二任妻子是海伦娜·芙伦肯,53岁时娶了她,她是多幅晚期作品的模特儿。他们共有五名孩子,最小的孩子在他去世后八个月才出生;与伊莎贝拉共同有三名子女。 他对欧洲绘画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德拉克洛瓦、康斯太勃尔和雷诺阿等艺术家都受到他的画风影响。
【1615年5月30日】 明代梃击案
1615年5月30日(农历四月初四),明代张差闯宫案在万历朝期间爆发。由于立太子问题曾引起朝廷激烈的争论,万历帝长子朱常洛虽然为太后所生却长期受到冷遇;而宠妃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则深受万历帝宠爱,并与之密誓立常洵为太子。 朝臣依据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力争,但万历帝以各种借口拖延。直到皇太后施加压力后,于1601年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并同时封朱常洵为福王,藩国洛阳。这场长达十五年的“争国本”斗争最终在13年后结束,当福王离开北京去往洛阳时才真正确立了朱常洛的太子地位。 然而宫闱权力之争并未停止。张差手持木棒闯入大内东华门,一直打到皇太子居住的慈庆宫后被捕。关于此事,朝臣们意见不一:支持郑贵妃的一方认为是张差精神失常所致;而支持皇太子的则认为这是阴谋陷害。 刑部会审结果表明,张差系红封教成员,其首领马三道、李守才与郑宫太监庞保、刘成勾结,指使张差行凶。此事震惊了朝野内外,并联系到1613年发生的诅咒皇太子事件。 万历皇帝试图平息争端,一方面斥责郑贵妃,另一方面让朱常洛改变说法,认为此案只涉及张差一人即可解决。他还宣布除了惩治直接参与者外,不波及无辜之人。最终,在六月二十四日,张差被磔死,马三道、李守才被流放戍边;庞保和刘成则在内廷处决。 虽然梃击案的风波暂时平息了,但宫闱争斗并未真正结束。“红丸案”、“移宫案”相继发生。梃击案与权力之争有关,但其内情至今仍无定论,成为明朝宫廷疑案之一。
【1925年5月30日】 “五·卅”惨案发生
五卅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反帝爱国运动,始于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发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和罢工。该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顾正红(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上海日本纱厂被杀害,引发了工人阶级以及社会各界对帝国主义剥削压迫的巨大愤慨。 五卅运动迅速从上海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并得到了全球范围内进步人士的支持与响应。这场运动不仅加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觉醒,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族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联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展现了其强大的斗争精神和社会影响力。 然而,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压力下以及一些妥协势力的作用下,五卅运动未能达到最初设定的所有目标。尽管如此,它仍然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追求民族独立与民主权利斗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1902年5月30日】 台湾林氏家族殉难
1902年5月30日(农历1902年4月23日),台湾抗日首领林少猫在后壁林的住地突遭日军袭击,猝不及防之下仓促应战,最终后壁林被攻陷,林少猫战死。 林少猫出身屏东大族,为台南凤山地区抗日军首领,与北部的简大狮、中部的柯铁合称“三猛”。他在高屏一带有多处秘密基地,多次率众袭击日本的宪兵队、军营、警署和台湾日军及地方政权。1898年12月,他会同高屏地区抗日武装3000多人围攻潮州办务署和宪兵队,激战3日因寡不敌众撤退至恒春一带。 日本企图通过暗杀行动对付林少猫未果后,便通过高屏绅商出面与林少猫谈判,并允诺让其在后壁林一带开垦。然而,林少猫在后壁林经营了3年之后,势力逐渐强大,令日军难以控制。于是日军伺机发动突袭,参加行动的日军第三混成旅团在两日内杀死林氏家属和亲友共计231人之多,制造了血腥的“归顺式场”惨案。
【1574年5月30日】 法国国王查理九世逝世
1574年5月30日(农历1574年5月11日),法国国王查理九世逝世。其原名Charles-Maximilien,是亨利二世与凯瑟琳·德·美第奇之子。 他生于巴黎西郊的圣-日耳曼-昂-莱伊,并于1560年因兄长弗朗索瓦二世英年早逝而成为奥尔良公爵。1561年,查理九世在兰斯加冕为法国国王,在位期间,他完全受野心勃勃的母亲凯瑟琳·德·美第奇的控制。 查理九世在位时,法国爆发了宗教战争,他站在天主教徒立场上反对胡格诺派。1570年,胡格诺派取得暂时优势后,查理九世同意与他们和解,并与胡格诺派的政治领袖海军上将科利尼修好。 然而,最终在1572年,他接受了母亲的怂恿,允许吉斯公爵亨利策划了1572年8月24日的圣巴托洛缪之夜大屠杀。查理九世是一个软弱的国王,一生都处于母亲的阴影之下,在1574年于万塞纳去世。 他的弟弟亨利三世继承了王位。 家庭方面,查理九世于1570年11月26日与奥地利的伊丽莎白结婚。他们的唯一子女是玛丽·伊丽莎白(1572年10月27日—1578年4月9日)。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5月30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