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26日】 戴安澜在缅甸殉国
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著名抗日将领,以远征缅甸闻名。 1904年出生,1924年加入北伐军。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翌年参加北伐。 1939年12月在广西昆仑关与日军第5师团激烈鏖战,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赢得著名的昆仑关大捷。 1942年3月戴安澜率200师西出云南,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5月16日戴安澜于指挥所部撤退途中,不慎中弹负伤,至5月26日逝世,享年38岁。
【1938年5月26日】 抗日战争研究会召开 毛泽东作《论持久战》演讲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讲演《论持久战》。 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他总结了抗日战争10个月的经验,进一步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并将持久战的思想更加理论系统化。
【2005年5月26日】 国际著名记者、作家爱泼斯坦在北京逝世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1915年4月20日-2005年5月26日),中国籍波兰裔犹太人,中文名艾培,记者、作家。他于1931年起在《京津泰晤士报》任新闻工作。 1937年起任美国联合社记者。抗日战争期间,他努力向世界人民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解放区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 1957年加入中国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5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933年5月26日】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帮助下,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于1933年5月26日在华北北部察哈尔(旧省名,在北京西北部,今分属河北、内蒙、山西等地)组织部队进行抗日斗争。 这是中国爱国将领冲破政府当局错误的对日妥协政策而进行的一次抗日壮举。尽管由于日伪蒋的联合进攻,这一爱国壮举最终归于失败。 但是它在中华民族危亡关头,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所起到的鼓舞和推动作用则是不可估量的。也体现了在国民党内部,同样存在着相当强烈的抗日御侮的愿望和要求。
【1946年5月26日】 普密蓬继承泰国王位
普密蓬·阿杜德(英语:Bhumibol Adulyadej,1927年12月5日-),现任泰国国王。1946年登基。1946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廿六),普密蓬继承泰国王位。1950年5月5日举行加冕仪式。他是却克里(曼谷王朝)的第9位国王,也是目前全世界在任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 普密蓬·阿杜德精通多国外语并撰有专著,能讲流利的法语和德语;热衷音乐并作曲作词传唱至今,曾获奥地利音乐学院音乐博士学位;喜好摄影并多次出国举办个人影展,深谙机械并获得多项欧洲发明奖。他还是快艇和风帆好手,年轻时曾代表泰国参加国际快艇赛得过奖牌,还曾驾风帆横渡泰国湾。 他深受泰国民众尊重和爱戴。
【1952年5月26日】 美英法三国与西德签订《波恩条约》
《波恩条约》是1952年5月26日美、英、法三国与西德签订的条约,由一系列协定及附件构成。其中规定美国、英国和法国废除占领法规,但三国军队仍留驻西德境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参加“欧洲防务集团”等。 由于1954年8月法国的否决,“欧洲防务集团”未能组成,但西德在另一种形式下仍被重新武装起来。后来于1954年10月签署的《巴黎协定》实现了《波恩条约》所要达到的目的。
【1967年5月26日】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地对地中程导弹
中程弹道,即中程弹道导弹(英语:intermediate-range ballistic missile,缩写:IRBM),是将弹道导弹依射程进行分类时的一个子类,弹道导弹的一种。 它的射程比短程弹道导弹大,但是比远程弹道导弹小。不同的国家对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有不同的定义,例如美国国防部的定义为射程在1000公里至3000公里之间的弹道导弹;中国所说的中程弹道导弹包括了美国的中程弹道导弹和远程弹道导弹。 1967年5月26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地对地中程导弹。
【1972年5月26日】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签署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是美国和苏联在20世纪70—80年代签订的一系列协议。 1964年初,美国向苏联提出就限制战略武器问题举行谈判。1969年10月25日双方达成协议,并于1969年11月17日在赫尔辛基会谈。 1972年5月26日,美苏两国首脑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和《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以及一系列补充协定书,统称为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1981年5月26日】 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遭重创
尼米兹号航空母舰虽然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在1981年5月26日,却经历了一场和平时期的火灾。这场大火给它带来的破坏程度与遭受敌人袭击相当严重。
【2018年5月26日】 中国与布基纳法索建交
2018年5月26日(农历2018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布基纳法索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同布基纳法索外长巴里签署了联合公报。 布基纳法索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内陆地区。东边与贝宁、尼日尔相邻;南面则分别接壤科特迪瓦、加纳和多哥,西北方毗邻马里。全境大部分为内陆高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不足300米;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奥罗达拉地区相对较高,全国最高点纳库鲁峰位于此,海拔749米。境内主要河流有穆温河、纳康伯河和纳齐农河。 布基纳法索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占了全国近八成的劳动力。由于该国资源匮乏且地处沙漠边缘,可耕地面积有限,布基纳法索一直是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并成为周边国家主要的劳工输出地。境内唯一的铁路线连接首都瓦加杜古和科特迪瓦。 1960年8月5日,非洲上沃尔特共和国(现为布基纳法索)宣布独立,莫里斯·亚梅奥果担任首任总统。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及外交部长陈毅分别致电祝贺并予以承认。然而,亚梅奥果采取了亲美反华政策,并于1960年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 20世纪70年代初,持续的干旱和沙漠化导致包括上沃尔特在内的非洲多国遭遇饥荒威胁,中国在此关键时刻向上沃尔特提供了免费食品和疫苗援助。患难见真情,此举促使两国关系开始转变。1973年9月,拉米扎纳总统派遣外长约瑟夫·卡博雷率团访华,并于次日签署建交公报。 中布恢复外交后,在政治、经济及文化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特别是中国向该国派出医疗队并帮助建设水利设施和农业项目等。1984年,桑卡拉总统更将其国家名称改为“布基纳法索”,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直到1994年,在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的“支票簿外交”诱惑下,布基纳法索同台湾恢复了“外交关系”。中国政府于同年2月宣布中止与该国的一切外交联系。
【2014年5月26日】 高考新政全出炉
2014年5月26日(农历2014年4月28日),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三个重磅文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也带来很多猜测。 对此,从幼升小到高考的家长都应全面贯穿理解,不能仅就某一个年级或学段割裂式地看待。错误地局部认识可能会在不适应中导致孩子升学、考试被搞得“伤痕累累”。 对此文件我们的分析是至少有8个激变要早应对。高考新政全出炉!高考新政全出炉!高考新政全出炉!高考新政全出炉!高考新政全出炉!高考新政全出炉!高考新政全出炉!高考新政全出炉!
【2014年5月26日】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阳宝华被查
2014年5月26日(农历2014年4月28日),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阳宝华因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2014年7月,他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15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检察院已向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1982年5月26日】 台湾首宗“持枪抢劫银行”李师科被枪决
1982年5月26日(农历1982年闰4月4日),李师科被执行枪决。他是台湾治安史上“持枪抢劫银行”第一人,也是首件持枪抢劫银行案的犯案者。 1982年4月14日,李师科持着先前抢来的警枪,戴着假发、鸭舌帽和口罩,闯入台湾土地银行古亭分行洗劫。他最后抢走新台币531万余元后逃逸。经过23天的追捕,一名酷似李师科的出租车司机王迎先被检举,并遭到调查小组刑求,被迫承认犯案。 5月7日,在带领警方寻找犯案工具及赃款的过程中,王迎先趁机跳桥坠入新店溪中自杀(一说为警方加工自杀)。不久后,真抢匪李师科被逮捕。李师科于1982年5月21日被判处死刑,并在5月26日清晨执行枪决。 因王迎先事件发生之故,立法院通过了《刑事诉讼法》第27条修正案,规定被告可以随时选任辩护人,以期避免刑求逼供再度发生。
【1981年5月26日】 意大利内阁因马索尼克丑闻下台
1981年5月26日(农历1981年4月23日),近千名政府官员与一个叫做马索尼克的秘密组织有联系。当这一丑闻被披露后,意大利总理的内阁辞职。 上周,在非法组织马索尼克的P·2分会总头目利西奥·古利家中警方发现了一个有953个人名字的名单,其中包括内阁成员、国会议员、法官和银行家。尽管还没有证实这953人都是该组织的成员,但是这一事件却迫使总理福拉尼及其内阁辞职。
【2006年5月26日】 国务院部署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
2006年5月26日(农历2006年4月2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提出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国务院部署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
【1985年5月26日】 孟加拉国为全国哀悼日
1985年5月26日(农历1985年4月7日),孟加拉国为前一天遭受飓风袭击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并宣布28日为全国哀悼日。 25日的飓风至少使一万五千人丧生,二万五千人失踪,三十多万人无家可归,十四万头牲畜死亡。
【2012年5月26日】 人类首艘商业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2012年5月26日(农历闰四月初六),人类首艘商业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这是美国首个私营公司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历史性交会。 此前一天,即5月25日,“龙”飞船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升空,并于当天下午12时02分(北京时间26日凌晨零点2分)被安全固定在“和谐”号节点舱上。对接前两小时,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唐纳德·佩蒂和安德烈·凯珀斯使用长约17.7米的加拿大机械臂完成了对飞船的“抓捕”。 此次成功对接不仅标志着世界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意味着美国私营公司具备了向空间站提供补给的能力。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这是保持美国在太空领域领导力计划的重要一步。 “龙”飞船于5月22日携带超过500公斤货物升空,高约6.1米、直径3.7米。“龙”飞船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一周后,在5月31日承载约600公斤载荷返回地球,并落入太平洋海域由回收船打捞。 此次任务的成功使得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从美国航天局获得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后续向空间站发射货运飞船。此外,“龙”飞船的设计可经改装后运送宇航员,在未来可能成为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太空巴士”。 自去年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以来,该国一直依赖俄罗斯提供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运输服务。“龙”飞船的成功对接为美国民众带来了慰藉,并预示着私营公司在航天探索中的重要角色。
【1976年5月26日】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逝世
1976年5月26日(农历1976年4月28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逝世。海德格生于1889年9月26日,在弗赖堡大学学习哲学,其导师是现象学派创始人埃德蒙-胡塞尔。 1923年,他在马尔堡任教,并在包括神学家保罗-梯利奇在内的众多同事中获得首席教授职位。1928年,他返回弗赖堡大学,继任胡塞尔的职位。正当纳粹抬头时期,海德格被任命为校长,但一年后辞职。尽管与纳粹有短暂联系,旋即又分道扬镳,这波及了他余生的名声。部分原因是由于他对这一事件坚决不做任何解释。 虽然他否认自己拥有这些头衔,海德格对“生存问题”的思索开始了存在主义运动,他的著作《生存与时代》对让恩·罗·萨特产生了较大影响。
【1956年5月26日】 北京至拉萨航线试航成功
1956年5月26日上午9时23分,第一架从北京飞往拉萨的领队运输机安全降落在拉萨附近的飞机场,北京至拉萨航线试航成功。 以韩琳为机长的飞行员们驾驶试航领队运输机飞遍了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和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上空。他们以时速100多公里的高度,在高空风和汹涌澎湃的恶性垂直气流以及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冰雹中进行了无数次的英勇搏斗,终于顺利地在拉萨附近机场着陆。 他们受到一万多狂欢的藏族人民欢迎。藏民们往飞机上挂哈达、撒青稞表示祝福,并向飞行人员献彩花。继领队运输机试航之后,“北京号”旅客机于27日上午10点到达拉萨,开辟了从北京至拉萨的另一条航空线。
【1955年5月26日】 苏南关系实现正常化
1955年5月26日(农历1955年4月5日),苏南关系实现正常化。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为首的政府代表团访问了南斯拉夫,这是自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以来两国政府首脑的第一次会谈。 赫鲁晓夫抵达贝尔格莱德机场后,立即与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握手,并迫切地要求以列宁的名义和“为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利益”进行和解。苏联在对待独立的南斯拉夫领袖的态度上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是自1953年6月南斯拉夫被驱逐出共产主义阵营后的第七年。 在有苏联总理尼古拉·布尔加宁参加的首脑会议上,赫鲁晓夫恳请思想上的合作,并为过去曾使南斯拉夫“形势加剧恶化”深感抱歉。他将这一切归咎于1953年被处死的前苏联内务部长拉夫连季·贝利亚所捏造的信息。然而,在赫鲁晓夫说这些话时,铁托沉默地站立着,并未作出任何反应。 6月2日,两国发表了《贝尔格莱德宣言》,强调在彼此关系中以及在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均应互相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平等、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反对侵略和控制他国、发展经济和文化合作等原则。赫鲁晓夫原想通过亲自访问,直接恢复苏南两党的关系并将南斯拉夫拉回社会主义阵营,但铁托坚持其不依附于任何集团的立场。 因此,《贝尔格莱德宣言》仅标志苏南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随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不同程度地与南斯拉夫恢复了关系。同时,随着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逐渐恢复,南共党也不断巩固自身独立自主的地位,坚持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的立场,并声明“不会损害同西方的关系”。
【1926年5月26日】 里夫战争结束
1926年5月26日(农历1926年4月15日),里夫战争结束,在摩洛哥,叛乱首领阿布德-艾尔-克里姆投降。他在北部打败西班牙部队成为里夫部落的英雄,但当他进攻法属摩洛哥时,却贪多嚼不烂。 当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起来反对他时,他的部队根本无法抵御法国和西班牙先进的武器装备。 从上星期六开始,叛军被包围在塔奎斯特。阿布德-艾尔-克里姆曾夸口说此地坚不可摧,然而,他手下最多只有3万名士兵,而他的对手却是法国元帅亨利-菲利普-贝当和以强大炮兵作后盾的16万士兵。叛军由于陷入重围而被迫投降。 阿布德-艾尔-克里姆是欧洲列强在摩洛哥的眼中钉。法国现在计划恢复他们所谓的安抚政策。 从1912年开始,法国就控制了摩洛哥,成了摩洛哥的保护国,并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军队在这一地区都有警察。
【1914年5月26日】 著名记者雅各布·里斯逝世
1914年5月26日(农历1914年5月2日),著名记者雅各布·里斯逝世。1870年,21岁的雅各布-里斯从丹麦移居到美国寻出路。从此,通过对照相机使用的革新,里斯已成为全国社会改革运动的鼓舞者。 里斯作为一名纽约报纸的警察记者开始了他的事业生涯。他那尖锐的文章和令人震惊的照片于1890年发表《另一半人怎样生活》而达到顶点。这本书根据大量记实材料描述了“纽约贫民窟肮脏的核心”——这些肮脏的地区正像土匪的栖息处和盗贼常出没的胡同一样,引起了轰动,并赢得了西奥多-罗斯福的友谊和各地改革者的尊敬。 里斯多年后发表的《与贫民窟的斗争》报道了城市住屋改革的过程。在各种意义上说里斯是个开辟者,他创建了住宅区并在1901年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无情地警告同胞们“不能让人像猪一样生活......我们不必等待太平盛世来摆脱贫民窟我们现在就能够做”。 今天里斯去世了,贫民窟依然存在。
【1900年5月26日】 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
1900年5月26日(农历1900年4月28日),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当时,道士王圆篆在第17窟(现编号)中偶然发现了这个洞窟,里面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历代文物共计五六万件。这是20世纪初我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 除了汉文写本外,藏文、梵文、怯卢文、粟特文、古和阗文、回鹘文等民族文字的写本文献约占六分之一,并有绢本绘画、刺绣等美术品数百件。这些文物中不仅有大量的佛经、道经及儒家经典,还有史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多种文献。这些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中外友好往来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然而,在1907年至1925年间,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沙俄的鄂登堡、日本的桔瑞超、美国的华尔纳等人先后对这些文物进行了偷窃和掠夺。这使得莫高窟的史料蒙受了重大损失,敦煌壁画也因此遭受了损失。
【1840年5月26日】 林则徐反对闭关锁国
1840年5月26日(农历1840年4月25日),林则徐奏驳封关禁海议。林则徐于1840年1月初奉旨断绝中英贸易以后,曾望颜在1月15日上奏建议:英人反覆,请封关禁海,设法剿办,以清弊源。道光帝要求林则徐等“悉心妥议具奏”。 5月26日,林则徐与广东巡抚怡良、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共同奏驳曾望颜的主张。他认为对付英国侵略者必须“操纵有方,备防无懈”,讲究斗争策略。封关禁海只能是为渊驱鱼,不仅不能杜绝鸦片走私,反而会使西方国家“联成一气,勾结图私”。这对于中国禁烟抗英斗争极为不利。 他主张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取缔违法走私,保护正当贸易,争取多数,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英国侵略者。林则徐反对回到清王朝原来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在当时是有见地的。
【1660年5月26日】 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回国登基
1660年5月26日(农历1660年4月18日),查理二世回国登基。他生于圣詹姆斯宫,是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及英格兰国王,生前深受英国人的喜爱,并以“欢乐王”、“快活王”的名号闻名。 早年经历 查理二世(Charles II)出生于1630年5月29日,是查理一世与亨莉雅妲·玛利亚王后的长子。他的童年生活幸福且受教育良好。然而,在他十二岁时,英国内战爆发,随后查理被迫离开英国前往巴黎与其母汇合。 流亡苏格兰 1649年,查理一世被克伦威尔处决后,查理二世在苏格兰加冕为国王,并组建了一支两万余人的队伍企图推翻共和政权。然而,在英格兰的反叛未能成功,他被迫逃亡至法国。 复辟之路 1658年9月3日,“护国主”克伦威尔逝世后,查理二世的机会到来。英国政坛陷入混乱,国会支持君主制复辟。1660年5月23日,在荷兰贵族的欢送声中,他登上军舰返回伦敦,并于同年5月26日抵达多佛港。 正式加冕 1661年4月23日,查理二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正式加冕为不列颠国王,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不列颠”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他重赏跟随自己长期流亡的保王党人,并宣布赦免大部分反叛分子。 政策与形象 即位后,查理二世采取了更为开明的政治措施,如给予所有基督徒信仰自由,废除“清教徒般的禁欲制度”,并承诺同议会共同管理国家。这些举措使他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真心爱戴,并被广泛传颂为英雄。 个人特质与遗产 尽管查理二世在流亡期间成为了一名享乐主义者,但他的治国能力不容忽视。他在任期内成功处理了多次重大危机,并因其机警和权谋而被视为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最终赢得了全体人民的爱戴。 总结 查理二世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在流亡与复辟之间展现了非凡的生命力与政治智慧。他的统治不仅影响了英国的政治格局,也留下了深远的文化遗产,使他在后世被视为一位伟大的君主之一。
【1960年5月26日】 U-2型间谍飞机使四国最高级会谈难产
1960年5月26日(农历1960年5月2日),美国的U-2型间谍飞机被苏联击落,这一事件引发了严重的外交风波。 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展示U-2飞机的照片,并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他批评美国继续推行“反苏联的军事间谍和阴谋破坏活动”的政策,使东西方关系紧张,中断了四国首脑会谈,并影响了日内瓦裁军会议。美国使者洛奇则称赫鲁晓夫的言论是“荒谬的辩解”。 在安理会会议上,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指责美国试图将世界推向战争边缘。美国盟国认为这架飞机被击落是一个严重的外交灾难,因为美国对飞行员弗兰西斯-加里-鲍尔斯的任务解释模糊不清。 赫鲁晓夫宣布U-2型侦察机被击落后,西方国家采取紧急行动以避免四国首脑会谈破裂。然而,当艾森豪威尔总统拒绝为飞行任务道歉时,局势再度紧张,最终导致巴黎会议在17日告吹。英法两国的领导人随后发表联合公报谴责苏联的态度。 裁军会谈和禁止核试验谈判因美苏之间的摩擦受阻,北约也因此受益于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的不和而得到加强。苏联一家报纸登载了这架U-2飞机残骸的照片,并将其作为外交手段的一部分。鲍尔斯最终被判在苏联监狱服刑10年。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5月26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