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4月30日】 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789年4月30日,美国著名将军、政治家乔治·华盛顿任美国首任总统的就职典礼举行。 华盛顿曾任大陆军总司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以远见卓识打胜了决定性的一仗。1792年他再度当选美国总统,1799年12月14日病逝,享年67岁。
【1979年4月30日】 邓小平提出创建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英语:Special Economic Zone,简称SEZ),主要是指国家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或国际跨国企业入驻而设立法律比本国更为宽松或具有优惠条件经济发展的区域,除有省级经济决策权外,还可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 1979年4月30日,邓小平提出创建经济特区。1980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经济特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4月30日】 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登基
贝娅特丽克丝女王(Beatrix Wilhelmina Armgard ,1938年1月31日-),全名贝娅特丽克丝·威廉敏娜·阿姆加德,于1980年4月30日正式登基继承王位,成为荷兰第六代君主。 2013年1月28日,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退位,并将王位移交给其长子。
【2005年4月30日】 润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简称润扬长江大桥,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架和跨长江公路通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联黑龙江省同江至海南省三亚、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南接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沪宁高速公路)。 大桥全长35.66公里,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总投资约53亿元,工期5年。2005年4月30日建成通车。 润扬大桥的建成,对完善国家和省公路网络结构、改善镇江、扬州两市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两市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沿江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14年4月30日】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逝世
渡边淳一(1933年10月24日-2014年4月30号),日本作家。出生于北海道上砂川町,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 一度曾任骨科医生,后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以小说《光和影》获直木文学奖,并发表《遥远的落日》等作品,于1980年获吉川英治奖。 2014年当地时间4月30日晚11点42分,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因前列腺癌在东京自家住宅内去世,享年80岁。
【1896年4月30日】 李鸿章出使俄国
1896年4月30日,李鸿章出使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 到达彼得堡后,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退出辽东半岛的事得遂。 此后,沙俄以“恩人”和“朋友”自居,利用此机会向清政府索取干涉还辽的报酬,并指名要清政府改派媚俄的李鸿章作专使。 清政府唯命是听,派遣李鸿章为“钦差头等出使大臣”,前往俄国。
【1908年4月30日】 云南河口起义
云南河口起义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一次武装起义。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年)4月,孙中山派黄明堂、关仁甫、王和顺等人将在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失败后撤出的革命军100多人秘密移至云南边境,会合河口一带会党、游勇,伺机举事。 30日,黄明堂率军与清军起义部队配合,攻占河口,全歼清河口副督办委员王镇邦部。由于起义军内部有矛盾,步调不一,加上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在与清军相持20余日后,败退。 26日,清军攻陷河口,黄明堂率军600余人退入越南,被法国殖民军缴械,强行遣散。
【1945年4月30日】 战争狂人希特勒在柏林自杀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德国籍奥地利裔政治风云人物,德国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种族灭绝政策的核心人物。他出生于1889年的奥地利,在父母去世后混迹于维也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服役于巴伐利亚步兵团,并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 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1921年成为该党的党首。1923年因啤酒馆政变被捕。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元首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希特勒于1939年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自杀。
【1945年4月30日】 苏军攻克柏林
1945年,苏军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于4月16日开始发起柏林战役。 4月30日,在猛烈的炮火和空袭掩护之下,苏联步兵几乎将柏林包围,只有城市的西侧还有一个三英里的缺口。德国首都三分之一的地方被苏联红军牢牢控制,处于柏林市中心的国会大厦地上部分也已被苏军控制,标志苏军攻克柏林。
【1970年4月30日】 尼克松向柬埔寨派遣部队
1970年4月30日,尼克松总统宣布,他已向柬埔寨派遣了美国作战部队,以摧毁在那个国家的共产党军队避难所。 在一次向全国的电视讲话中,总统将这次行动说成“不是对柬埔寨的侵略”,而是以保护美国军人生命安全和缩短战争时间为目的对越南战争的必要扩展。
【1975年4月30日】 越共占领南越首都西贡,越南战争结束
1975年4月30日,中午刚过,一面越共的旗帜在西贡总统府升起。仅仅当了9天总统的阮文明无条件地向共产党表示投降。 西贡(嘉定市)很快改名为“胡志明市”,获得了“胡志明战役”的完全胜利。“胡志明战役”是越南南方军民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完全解放越南南方的一次历史性战役,驻扎在这里已达20年的美国军队已经撤走。
【1981年4月30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朱蕴山逝世
朱蕴山(1887年11月3日-1981年4月30日),又名朱汶山,安徽六安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朱蕴山被选为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并暂代政治委员会主任。 1978年3月,朱蕴山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79年7月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9年10月,在民革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朱蕴山当选为民革中央主席。 1981年4月30日,朱蕴山逝世。
【1996年4月30日】 开国少将军衔钟国楚逝世
1996年4月30日(农历1996年3月13日),开国少将军衔钟国楚逝世。他是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大队政委、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闽赣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科长、团政委、旅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率部转战苏南一带,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纵队参谋长、师长、副军长等职,率部参加了苏中、豫东、淮海、渡江、淞沪等重大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军长、志愿军某兵团参谋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第二政委、江苏省军区第二政委兼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等职,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以及加强民兵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10年动乱中,他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钟国楚同志勤奋学习,治军严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深受官兵爱戴与拥戴。 他于20多天前在福建猪仔坝激战时受伤,被同伴抬往红军临时医院,在昏迷前写下遗书。因喉头凝固的血块堵塞气管而被误埋葬。 在被送往后山掩埋过程中,钟国楚喉头的血块滑出,重新恢复呼吸,获救并康复。 最终,经过两天两夜的奔波,他找到了游击队,却得知自己已被开追悼会的消息。
【1978年4月30日】 阿富汗总统在流血政变中被击毙
1978年4月30日(农历1978年3月24日),阿富汗总统穆罕默得·达乌德在流血政变中被击毙。 1978年4月27日,在阿富汗的喀布尔,坦克和米格21战斗机轰击了总统府。4月30日,穆罕莫德·达乌德总统被反叛军队击毙,其政府被军事政变推翻,反叛军队占领了位于首都喀布尔的总统府。 军队建立了一个新政府,由阿卜杜勒·卡迪尔领导的委员会任命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为总理。他们宣布实行无限期军事管制,并取缔一切公共集会。他们自称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家,北部与苏联相邻,巴基斯坦位于它的南部,伊朗位于西部,中国则位于东部。苏联是其主要贸易伙伴。
【1977年4月30日】 北海油井爆炸
1977年4月30日(农历1977年3月13日),北海油田一油井已经失去控制8天,喷出750万加仑原油,在挪威和英国之间的洋面上形成了一片45英里长、30英里宽的油层。今天,这一油井终于被控制。 挪威和美国工作人员成功地用一种液压柱塞封住了喷油井,两天前也用过这种方法,但是没有成功。 有关官员们说,因为这次加大了压力,所以成功了。挪威政府说,这一片巨大的浮油层正在慢慢地向西北方漂移,向苏格兰靠近,但是实际上“不可能”抵达海岸。官员们说浮油层对海中生物的影响“比较小”。由于天气和海浪的作用,大部分可见的浮油层将会在几天内消逝。但是,专家们说,剩下的浮油将在两年的时间里逐渐漂浮到海岸上来。
【1973年4月30日】 尼克松四名高级助手因水门事件辞职
1973年4月30日(农历1973年3月28日),尼克松总统的4名高级助手在断言白宫企图掩饰所谓水门事件之后提出辞职。 同时,尼克松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中说,他承担发生水门事件的责任,但他不知道它旨在刺探政治情报,他也没有要掩饰这一事件的企图。今天辞职的4位官员中有严肃的白宫四分之一主任H-R-鲍勃-霍尔德曼和总统国内事务首席顾问约翰-D-埃利希曼。 他们说,他们履行职务的能力受到破坏。扬言要把其上司拖入此案的白宫顾问约翰-W-迪安第三,应总统的要求也于今天辞职,至少在目前阶段,将由伦纳德-加门特接替他的职务。 辞职的还有司法部长理查德-G-克兰丁斯特,他说,他的一些密友成了水门事件的怀疑对象,“秉公执法”的原则使他无法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被任命接替他的是国防部长埃利奥特-L-理查森。理查森将负责调查闯入水门大楼办公室案件以及总统高级助手和党的官员后来进行的掩饰活动,国内事务顾问埃利希曼和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
【1965年4月30日】 多米尼加发生政变总统被罢黜
1965年4月30日(农历1965年3月29日),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唐纳德-里德-卡布拉尔已被推翻,一个新的军事临时政府控制了政权。据报道,它呼吁美国给予支持,以对付左翼叛乱分子。 约翰逊总统立刻表示应诺,1000名海军陆战队和82空降师抽出的2500名士兵立即开赴这个战乱中的加勒比海岛。他们的使命就是保护美国公民及财产,阻止共产党接管。 美国部队的到达受到古巴总理卡斯特罗的攻击,在这次内战中已死亡数百人。在今天与叛军初步交锋中,海军陆战队与空降兵有18名受伤,1名海军陆战队员阵亡。 海军陆战队在圣多明各的大街上巡逻,以确保美国在当地的利益。
【1962年4月30日】 中共中央批转“文艺八条”
1962年4月30日(农历1962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宣部定稿的《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简称“文艺八条”),由文化部党组、文联党组下令全国有关单位贯彻执行。 “文艺八条”主要内容包括: - 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正确开展文艺批评; - 批判地继承民族遗产和吸收外国文化; - 改进领导作风,加强文艺的团结。
【1946年4月30日】 美英反对成立犹太国
1946年4月30日(农历1946年3月29日),英美两国关于欧洲和巴勒斯坦犹太人问题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敦促尽快允许欧洲的10万犹太人进入这块圣地。这个主张是由杜鲁门总统提出的,但这份报告断然排斥了成立犹太国的主张和阿拉伯人对统治权的要求。 这一决定既维护了该地区基督教徒的利益,也使阿拉伯人的公民权及宗教信仰的权利得到了保障。报告是在7名英国士兵丧生的暴力事件之后提出的。驻巴勒斯坦的英国当局在他们负责管辖的特拉维夫犹太人聚居区强制实行宵禁令。
【1936年4月30日】 日本向东北武装移民
1936年4月30日(农历1936年闰3月10日),日本关东军在伪满洲国新京召开了第二次移民会议,通过了《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拟定由伪满政权划出移民用地1000万町,从1937年起的20年内,向东北移植日本农民100万户500万人。 计划分4期进行,每期5年,第一期10万户,以后每期递增10万户。通过移民,将改变中国东北人口的民族构成和土地占有关系,预计20年后在中国东北总人口中日本移民占一成以上,并占有东北耕地的1/3。 同时,日本贫苦农民将有一半输到东北,可以减轻日本国内压力。
【1919年4月30日】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1919年4月30日(农历1919年4月1日),五国会议对山东问题作出最后裁决,在对德和约中,将山东问题从中国问题中单列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问题。 山东问题共有三项条款: - 第一五六条: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条件获得的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尤其是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放弃给日本。 - 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的德国权利,包括支路、附属财产、车站、工场、铁路设备及车辆、矿产、开矿所用之设备及材料等,连同一切附属的权利和特权,以及自青岛至上海及自青岛至烟台的德国国有海底电线及其附属权利和特权,亦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 - 各项负担概行免除。在胶州领土内的德国国有动产及不动产,关于该领土因直接或间接负担费用、实施工程或改良而得以要求的一切权利,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 第一五八条:德国应将关于胶州领土内之民政、军政、财政、司法或其他各项档案、登记册、地图、地契及其他各种文件(无论存放何处),自本条约实行起三个月内移交日本。同样期间内,德国应将上述权利的所有权名义或特权之一切条约、协议或契约通告日本。 三条款没有写上日本须将山东交还中国的字样。 至此,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交涉完全失败。 自山东问题交涉发生后,中国始而提出直接归还,继而退为五国共管;美国则最初提议和会接管,次而提出五国处置,最后仅要求日本以文字声明将来交还山东。所有妥协方案均为日本拒绝。 4月30日会议结束后,中国代表团当日探听到会议消息,并立即报告北京政府。但和会没有将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立即公布。此事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1900年4月30日】 夏威夷成为美国的准州
1900年4月30日(农历1900年4月2日),夏威夷正式成为美国的准州。由一连串岛屿组成,位于北太平洋中心地带附近。多年来,夏威夷一直希望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1898年,美国同意吞并这些岛屿并赋予其美国领土的地位。然而直到今年春天,国会才颁布法令阐明在该岛建立一个新政府的条款。 麦金利总统曾为主把夏威夷变成美国领土,其理由是夏威夷诸岛是与东方进行贸易的天然门户,并且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夏威夷共和国前总统桑福德-B-多尔将走马上任成为这块新领土的总督。
【1904年4月30日】 中共的卓越领导人任弼时诞辰
1904年4月30日(农历1904年3月15日),中共卓越领导人任弼时诞辰。 任弼时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的卓越领导人。他于16岁时参加革命,并在1950年逝世,享年46岁。任弼时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一个贫苦的乡村教师家庭。 任弼时自幼聪颖好学,在长沙读完了中学二年级后,因家境贫困无法继续就读。他到商店买回炭墨和画纸,开始绘画。同学们惊叹不已,认为他可以以此谋生。没想到,后来任弼时成为职业革命家,并真的办起“画像馆”,用它掩护革命活动。 中学时代的任弼时表示,虽然社会职业的大门对他紧闭着,但他想要寻找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及革命的出路。“五·四”运动后受到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影响,他与同学准备去俄国留学。学校以“有意留俄,无心留学”的罪名开除了他们的学籍,但他们义无反顾地赶到上海学习俄文和介绍俄国革命情况的书刊,学习马克思主义。 1920年任弼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天与肖劲光等同赴莫斯科,在留俄期间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于192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任弼时在上海大学教俄文并参与团中央工作,先后担任组织部长、代理书记和书记。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大量文章揭露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罪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介绍十月革命的经验,并指导青年运动。他还亲自组织青年们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4年任弼时出席了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直到1950年病逝前,他长期担任党内重要职务,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1812年4月30日】 路易斯安那州加入美国
1812年4月30日(农历1812年3月20日),路易斯安那州加入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LA)位于美国中南部,北连阿肯色州,西界得克萨斯州,东邻密西西比州,南临墨西哥湾。面积为125675平方公里,排在美国第31位;人口4287768(2006年);首府是巴吞鲁日(BatonRouge)。 该州以法王路易十四命名,其州花为南方木兰花(SouthernMagnolia),州鸟为鹈鹕(EasternBrownPelican),州树是柏树(Cypress)。座右铭是“团结、公正、信心”(Union,Justice,Confidence)。 文献记载,1682年西班牙人赫南多·迪·索多(HernandodeSoto)发现了路易斯安那州北部的河谷;同年法国人热内(Rene-RobertCavalier,SieurdeLaSalle)宣布这片土地属于法国。1762年西班牙从法国手中得到了路易斯安那殖民地。 据估计,在18世纪初叶欧洲人开始移民时这一地区的印第安人约有15000人,现在仅剩五分之一。1541年西班牙探险家德萨托到达该州北部;1682年法国探险家拉萨尔以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名字命名这一地区为路易斯安那(意为“路易的土地”)。 1731年,路易斯安那成为法国殖民地。1762年归属西班牙统治。1800年重回法国管辖。1803年美国以1500万美元购入自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脉的整个地区,其中包括路易斯安那。1812年4月30日,该州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18州。 南北战争时它退出联邦,加入南方邦联。1868年重新加入联邦。19世纪中叶许多甘蔗和棉花种植园大量使用黑奴,积累了无数财富;至1860年,路易斯安那已成为全国最富饶的农业地区。如今黑人后裔仍占该州居民的三分之一。 然而种族歧视一直在该州存在,从1865年起3K党对黑人进行猖狂迫害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1965年,该州成立了“路易斯安那人类关系、权利和责任委员会”,力图缓和种族矛盾。
【1777年4月30日】 德国数学家高斯诞辰
1777年4月30日(农历1777年3月23日),德国数学家高斯诞辰。 在古今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中,像高斯那样从小就具有高度数学才华的情况极为少见。 他从小酷爱数学,3岁时就能纠正父亲算账时的错误。读小学时,老师让孩子们从1加到100,高斯很快得出答案5050,方法是利用等差级数求和公式。 高斯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一个又一个定理、公式和求证方法被他发现和证实。 11岁时,他发现了(X+Y)^n的展开式;17岁时,他发现了数论中的二次互反律。1796年3月30日,21岁的高斯解决了两千年来的几何难题,找到了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17边形的方法。 他在23岁开始研究天文,并解决测量星球椭圆轨道的问题。 1799年,他证明了一元代数方程都有一个根,即“代数基本定理”或称“高斯定理”。1801年,出版了《算术论文集》。这些成就源于天赋与勤奋。 家里贫穷时,爸爸让他早点睡觉以节省灯油,但高斯自制油灯继续阅读直到深夜。 15岁时,他已经读完牛顿、欧拉和拉格朗日的著作,并掌握了微积分理论。 妻子病重时,他仍在研究数学问题。最终,他决定先完成研究再去见妻子最后一面。高斯以天资聪明与勤奋好学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数学王子”。 1855年2月23日清晨,78岁的高斯在睡梦中去世。
【1934年4月30日】 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以独裁对抗纳粹
1934年4月30日(农历1934年3月17日),奥地利国会开会。可是半数席位都空着,这些席位属于社会民主党人和纳粹分子,他们中许多人还在监狱或集中营中。议会只开了3个小时,但竟然在471项政府法令上盖上了橡皮图章。 在议会解散期间,恩格尔贝特-陶尔斐斯总理拥有独裁权。国会通过一项议案允许陶尔斐斯不经审判把任何被怀疑为非法政党效力的人送进集中营。由于奥地利的邻国德国纳粹分子活动猖獗,尤其是他们宣扬日尔曼民族优越论,对同由日尔曼民族组成、又同是一战战败国的奥地利有很强的诱惑力。 为了保护奥地利的独立,陶尔斐斯下令解散所有政党,并把敢于反抗的纳粹分子送进监狱。两名倾纳粹议员提出抗议,其中一人对“得不到多数人拥护,只有靠武力维持的政府的为期12个月的违反宪法的统治”作了揭露。提出抗议的另一个人说:“这个政府12个月以来的违反宪法的统治,得不到多数人的拥护,是靠武力来维持的。”他们抗议破坏这种自由、迫害无辜的妇女和儿童的行为,并抗议建立集中营和间谍、告密者系统。 当这两名纳粹抗议者走出会议厅时,受到了陶尔斐斯支持者的嘲笑。
【1950年4月30日】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950年4月30日(农历1950年3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部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 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新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修订,新修订的婚姻法同日起施行。
【1945年4月30日】 第一次中东战争 阿拉伯人撤离海法
1945年4月30日(农历1945年3月19日),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人撤离海法。继本月为从阿拉伯手中夺取要害地区而发动进攻之后,犹太复国主义军事组织哈加纳迅速夺取了巴勒斯坦唯一的深水港——海法。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后,阿拉伯人同意投降,并且撤离这个城市。 犹太人在进攻之前首先进行炮击,把迫击炮火射进阿拉伯居民区。这时一缕缕烟柱在这座有14万居民的城市上空升起。14万居民中有8万犹太人,成千上万的阿拉伯人拼命地试图逃离这座城市,但没能成功,因为撤离道路上的一座桥梁被犹太人占领。 4月初,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民兵发动进攻,打死耶路撒冷前线的阿拉伯指挥官。同时,“伊尔贡”在代尔-亚辛村屠杀250名阿拉伯平民。 投降条款包括所有的阿拉伯人放下武器、将所有的阿拉伯士兵从海法赶走,并命令所有正在阿拉伯队伍中打仗的德国士兵和纳粹士兵投降。 一位犹太人代表告诉联合国:不管联合国对分割采取什么行动(指联合国可能会派警察部队),这一地区的英国托管结束后,到5月16日巴勒斯坦内的犹太国家即将成为现实。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一次招待会上说美国愿意参加这样一支警察队伍外约旦阿拉伯首领阿卜杜拉赫。
【1936年4月30日】 意大利攻占埃塞俄比亚首都
1936年4月30日(农历1936年闰3月10日),埃塞俄比亚抵抗意大利的防御力量已经崩溃,意大利军队已经做好了占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准备。街道上挤满了逃难的难民,首都已基本见不到部队,埃塞俄比亚首都的防御任务已交给了人数很少的警察部队。 贝尼托-墨索里尼一直在残酷无情地打击海尔-塞拉西的武装力量。他告诉他的内阁:“随着埃塞俄比亚军事力量被全部歼灭,安全将会得到绝对的保证,他们注定要灭亡,而且为期不远了。”墨索里尼的陆军部队一直得到空军部队的配合。 飞机不仅向敌军而且向平民扔芥子气弹,毒气使埃塞俄比亚士兵有的丧失了战斗力,有的窒息,有的被烧死;这样,在他们的防线上就出现了很大的缺口。红十字救护队中也有大部分人受伤,只有为数不多的医护人员在护理受伤的埃塞俄比亚士兵。 大多数观察家认为皇帝的士兵们已经不能再维持很久了,他们正在溃逃,并且根本不是正在进攻的意大利装甲部队的对手。埃塞俄比亚军队向侵略军发起冲锋,一名眼里闪着复仇怒火的埃军皇家卫队战俘。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4月30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