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月27日】 解放军将领黄火星病逝
黄火星(1909-1971),男,汉族,字以和,曾用名黄火生,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龚坊镇姚家村人。 历任第十兵团政治部主任兼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厦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及主任。从1954年起,任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央军委总直属队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1年4月27日因病逝世于北京。
【1916年4月27日】 近代大买办官僚盛宣怀去世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杏生、荇生)、幼勖,号补楼愚斋、次沂、止叟等,出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和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 作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得力助手,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他曾任天津海关道、山东登莱青兵备道、会办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1916年4月27日在上海病逝。李鸿章曾称赞他:“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
【1903年4月27日】 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开学
北洋大学(英语:Peiyang University),又称北洋大学堂和国立北洋大学(1913年),源于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大学之一。 它为今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校的前身,校园旧址在今河北工业大学校园内。
【1656年4月27日】 荷兰画家霍延逝世
霍延(Jan Josephszoon van Goyen,1596年1月13日—1656年4月27日),荷兰画家。他是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荷兰画家中,最早成功地在画面上捕捉住光线与空气的细微变化以及云朵的浮动感。 其油画色调沉着含蓄,用色极为节制,仅以褐、灰二色作画,以后再在必要处染上几笔蓝色或红色,以突出重点部分。代表作有《莱顿风景》(1647)、《冰上》(1643)等。 1656年4月27日卒于海牙。
【1902年4月27日】 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
中国教育会是清末资产阶级教育团体。1902年4月27日在上海正式成立,蔡元培当选为事务长,王慕陶、蒋观云、戢翼翚、蒯寿枢等被举为干事。 中国教育会在其章程中宣布:“本会以教育中国男女青年,开发智识而增进其国家观念,以为他日恢复国权之基础为目的”。 中国教育会提倡教育,是出于改造中国的政治目的,是为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而办教育。它激烈地反对封建教育和奴化教育,鲜明地揭示了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教育宗旨。 1907年该会活动停止。
【1903年4月27日】 上海开展拒俄运动
1903年爆发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群众性反对沙俄侵占东北的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期间,沙俄入侵我国东北。1902年4月同清政府订约,规定将侵占中国东北的俄军分三期于13个月内全部撤走。1903年,沙俄不仅违约不撤,反而增派军队,并向清政府提出了7项无理要求,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4月27日,上海爱国学社召集各界爱国人士几百人在张园召开“拒俄大会”。
【1929年4月27日】 川东第一次武装起义
1929年4月27日,万源、宣汉、达县(今达川)、大竹等地农民300余人,在万源县固军坝附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川东游击军第1路,共300余人枪。 接着攻占固军坝,建立了以固军坝为中心纵横20余公里的游击根据地。
【1937年4月27日】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逝世
安东尼奥·葛兰西(意大利语:Antonio Gramsci;1891年1月23日—1937年4月27日),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 他的文艺理论著作大多写于狱中,战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和研究。他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艺观和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的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提出创立“民族-人民的文学”的口号,奠定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 著名著作《狱中札记》于1937年4月27日出版。葛兰西这位坚强的战士在法西斯狱中与世长辞。
【2015年4月27日】 云南“双百院长”王天朝被查
2015年4月27日(农历2015年3月9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天朝贪腐案在最高检的新闻发布会上被提起。 2005年至2014年,王天朝利用担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财物共计现金人民币3500万元以及价值人民币8000余万元的房产100套、停车位100个。 白恩培主政云南期间,王天朝主动成立了领导保健组。介绍称,“双百院长”与已经落马的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有染,且“双百院长”主动为白恩培提供保健服务。公众质疑“双百院长”为何要成立领导保健组。 据知情人士透露,“双百院长”曾留学美国,并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业务能力。他希望通过成立领导保健组来往上爬,最终成功进行了任职公示,拟任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由副厅级升任正厅级。“双百院长”的这一招看似有效,但公示结束后却迎来了仕途的终结。王天朝当官、当大官的梦想破灭。 一位医生表示,在王天朝主政医院10年间,医院发展缓慢、落后,并且对职工福祉考虑较少。这表明,“双百院长”专注于为领导服务,忽视了职工的利益。“双百院长”的落马提醒人们:巴结领导不可靠,反而会跟着倒霉;只有关注人民利益才能保平安甚至获得晋升。
【2018年4月27日】 朝韩首脑会晤
2018年4月27日(农历2018年3月12日),金正恩与文在寅举行会谈,这是韩朝双方的第三次首脑会晤。 金正恩成为自朝鲜战争后首个跨过军事分界线踏上韩国土地的朝鲜最高领导人。一个意料之外的细节是,金正恩与文在寅握手后,邀请文在寅跨越军事分界线进入朝方一侧,然后双方共同回到韩方一侧。韩国总统文在寅也在军事分界线朝方一侧做了短暂停留。 据人民日报报道,这是此前没有设置的环节。随后朝韩首脑共同检阅了韩国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由于板门店空间狭窄,这次检阅仪仗队从简进行,规模有所减小,升国旗和演奏国歌等环节被省略。之后,双方进入会晤地点“和平之家”(Peace House)。 金正恩在“和平之家”题词:“新的历史从此开始——在和平的时代,历史的出发点”。会谈于当地时间10:15正式开始。 会谈举行前,金正恩对文在寅表示,我们对这次会谈抱着真诚实意的态度,并带来了朝鲜冷面。会晤中双方开场白内容如下: - 金正恩说:“不要像过去的70年一样白白浪费,让我们开始新的历史,共同繁荣,展望未来,携手共进。我从平壤带来了冷面,平壤并不远,很近让我们坦诚相见,向大家致敬”。 - 文在寅说:“朝鲜半岛迎来了春天,你是第一个跨过军事分界线的朝鲜领导人,这次会晤举世瞩目。我们今天有10多个小时的沟通时间,过去11年我们没有见面,今天我们好好沟通对话”。 据新华社报道,会谈结束后,二人将在军事分界线附近举行共同植树仪式。之后继续会谈,并按计划签署和发表协议。 双方一致同意以朝方一侧的“板门阁”为起点安排韩方记者电视直播或采访。 回顾前两次首脑会晤: - 2000年6月13日至15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与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举行历史性会晤,并签署《北南共同宣言》,开启了朝韩和解合作与交流进程。 - 2007年10月2日至4日,金正日与韩国总统卢武铉第二次朝韩首脑会晤,双方发表《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主旨是要为朝鲜战争画上句号,并为朝鲜半岛永久和平立下基础。
【2015年4月27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天普被查
2015年4月27日(农历2015年3月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天普被查。
【2001年4月27日】 中国国际救援队诞生
2001年4月27日(农历2001年4月5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 中国国际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工程部队和武警总医院联合组建,成员共有222名。该队伍配备了现代化的生命探测、破拆及医疗救护装备,包括8大类360多种23400余件(套)装备、20余条搜索犬以及20余部车辆,达到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的标准。 自成立以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参与了国内外多次紧急救援行动。具体包括: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震、2003年12月1日新疆昭苏地震;以及阿尔及利亚地震(2003年5月22日)、伊朗巴姆地震(2003年12月26日)和印度洋海啸救援行动(2004年12月26日)。 在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期间,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功救出一名12岁幸存儿童;在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救援中,共派遣70人赴印尼班达亚齐。这次救援历时近30天,救治伤员超过1万名,并在当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为国家整体外交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们在北京首都机场登上了前往印尼执行救援任务的飞机。
【2014年4月27日】 韩国国务总理郑烘原辞职
2014年4月27日(农历2014年3月28日),韩国国务总理郑烘原因“岁月号”沉船事件辞职,并在发布会上向国民表示歉意。 郑烘原称自己应对此次沉船事件负责,希望家属能原谅并理解他的决定。他表示,“岁月号”沉船是一场难以想象的惨剧和悲剧,事故发生十多天后仍未找到幸存人员,他向遇难者表示悼念并向家属道歉。 郑烘原承认初期救援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并对此向国民深表歉意。他认为自己作为总理应对此次事件负全责,因此决定辞职。他表示原本早就想辞去职务,但考虑到搜救工作的优先性而延迟至今日作出决定。 通过这次事故,郑烘原指出韩国相关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并表示将以此次事故为契机改正所有错误,确保不再发生类似悲剧。他希望家属及各界能原谅自己并理解这一决定。 本月16日上午,韩国载有476人的“岁月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海域沉没,乘客中有325名前往济州岛修学旅行的京畿道安山市檀园高中的学生和14名教师。截至发稿时,已有183人遇难,仍有119人下落不明。 郑烘原于2013年2月被韩国总统朴槿惠正式任命为国务总理。
【2005年4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布
2005年4月27日(农历2005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布,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胡锦涛主席签发第三十五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于近日公布。该法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2005年5月11日,《人民日报》(第十五版)刊发了全文。 这部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是对公务员实行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对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治国理政水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都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贯彻公务员法,不断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区人事局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本法。 同时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广大公务员与人民群众了解颁布实施公务员法的重大意义,把握其精神,把培养和增强广大公务员的知法懂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结合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
【2007年4月27日】 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大提琴演奏家罗斯托波维奇逝世
2007年4月27日(农历2007年3月11日),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大提琴演奏家罗斯托波维奇逝世。 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托罗波维奇(1927-2007),俄罗斯杰出的大提琴家、指挥家,出生在阿塞拜疆。七岁随父亲学琴,二十岁获布拉格世界青年联欢节一等奖。1950年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大提琴比赛中再次获得第一名,1964年被授予前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他的演奏音色浓郁、雄浑,极富戏剧性的表现力,技术炉火纯青,任何难题都不在话下,几乎为所有大提琴保留曲目都录了音。既能为妻子维谢尼甫斯卡娅的独唱弹伴奏,也能指挥歌剧和交响乐的演出,而且还写了许多室内乐作品。1973年后旅居国外,以指挥家和大提琴家的双重身份活跃在欧美音乐舞台上。 2007年4月27日逝世,享年80岁。
【1998年4月27日】 国家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
1998年4月27日(农历1998年4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出台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 确定了此项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一,实行四分开:政府与企业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分开,新旧财务账目分开;二,完善粮食价格机制,实行粮食顺价销售。
【1995年4月27日】 中共中央批准陈希同引咎辞职
1995年4月27日(农历1995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批准陈希同引咎辞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常委、委员的职务。陈希同是因他对北京市发生王宝森(原北京市副市长)涉嫌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并自杀身亡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引咎辞职。 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撤销他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的职务,并建议依照法律程序,罢免其全国人大代表职务。1997年8月29日,中央纪委作出决定,开除陈希同党籍。鉴于陈希同的有些问题已触犯刑律,检察机关对其依法立案侦查。 1998年7月3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陈希同贪污、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16年。
【1996年4月27日】 中国金融界第一大案开审
1996年4月27日(农历1996年3月10日),中国金融界第一大案开审。 中国银行广东中山市支行行长郑道词等人挪用侵吞了人民币7亿元,这是当时中国金融业最大犯罪案件。
【1995年4月27日】 我国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建成下水
1995年4月27日(农历1995年3月28日),我国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三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 远望三号集我国90年代最高水平的造船、航天测控、电子、通信、光学等项技术于一身,该船满载排水量1万多吨,续航能力18000海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远望三号在上年担任了测控嫦娥一号任务。
【1992年4月27日】 英国喜剧界元老希尔和霍华德去世
1992年4月27日(农历1992年3月25日),本尼-希尔和弗朗基·霍华德双双去世,英国喜剧界失去了两位“元老政治家”。 希尔的喜剧总是那些动作十分激烈、引起哄笑的滑稽戏和讽刺剧,在他演艺生涯的晚年在美国比在英国更受欢迎。 而霍华德的笑料虽然在表面看来与之相类似,他在英国的声誉却更经久不衰。霍华德活跃于电影、广播剧与剧场中,他在70年代中在滑稽电视连续剧《在庞贝古城顶上》中的表演,使他保持了也许是最著名的滑稽大师的声望弗朗基·霍华德。
【1972年4月27日】 “阿波罗”16号月球考察成功
1972年4月27日(农历1972年3月14日),经过11天的月球探险飞行,“阿波罗”16号今天溅落在太平洋上。它此行从月球上带回了200多磅重的岩石。宇航员约翰-W-扬和查尔斯-M-小杜克在月球上度过了71小时,创造了世界纪录。 与此同时,这个机组的第3名成员托马斯-K-马丁正乘坐指挥船绕轨道航行。“你的钱花在这儿值得”,扬谈到这次飞行任务时说,在笛卡儿高地参加阿波罗16号考察的宇航员。
【1992年4月27日】 南斯拉夫联邦解体
1992年4月27日(农历1992年3月25日),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 1992年4月7日,欧共体承认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独立;同日,美国宣布承认波黑、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独立。 12日,波黑穆斯林、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3政党再次达成停火协议。然而,15日,波黑武装冲突又起。在欧共体调解下,波黑冲突三方于23日再次签署停火协议。同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分别通过了建立新共和国家宪法草案。 1992年4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紧急会议,要求外部势力停止干预波黑局势,并决定向波黑派遣100名军事观察员,帮助执行停火协议。27日,南联邦议会联邦院通过了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宪法。这意味着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彻底解体。同日,南联邦主席决定改组南人民军。
【1978年4月27日】 阿富汗发生流血政变
1978年4月27日(农历1978年3月21日),在阿富汗的喀布尔,坦克和米格21战斗机轰击了总统府,穆罕默德·达乌德政府被军事政变推翻。这场政变是在政府加紧限制持不同观点的政治派别后发生的;在这次事件中,有一名反对派领导人遭暗杀,不少人被逮捕。 叛乱分子杀害了总统本人和他的某些家属成员,并夺取了政权,成立革命委员会。由阿卜杜勒·卡迪尔领导的委员会任命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为总理。取缔一切公共集会,宣布实行无限期军事管制。 4月30日,苏联承认亲共的新政权;5月6日,英国也宣布予以承认。
【1957年4月27日】 马寅初发表人口问题的演讲
1957年4月27日(农历1957年3月28日),马寅初发表关于人口问题的演讲。 一九五三年,中国大陆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截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中国总人口为601,938,035人,估计每年增加1,200万人到1,300万人,增殖率为千分之二十。 这次人口普查引起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的注意。他经过三年调查研究后发现,中国人口增长率高达每年千分之二十二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于是,他撰写《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 一九五五年七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马寅初将文章作为发言稿提交给人大代表浙江小组讨论征求意见。同年二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他再次就“控制人口”问题发表主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必须包括人口控制,否则无法实现计划经济。 四月廿七日,马寅初在北京大学大饭厅发表关于人口问题的公开演讲。六月,《新人口论》作为提案提交至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并于七月五日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这篇文章从十个方面阐述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及其具体措施。
【1961年4月27日】 塞拉利昂宣布独立
1961年4月27日(农历1961年3月13日),塞拉利昂宣布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 原英国驻塞拉利昂总督莫里斯·道尔曼由英国女王任命为驻独立后的塞拉利昂的第一任总督和总司令。
【1961年4月27日】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成立
1961年4月27日(农历1961年3月13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成立。 新中国是一个海域辽阔的国度,中华民族的航海史绩为世界所称道。然而,在新中国成立时,对外海运几乎是空白。发展中国的航海业是振兴中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老一辈领导人对我国的远洋运输事业格外关心和支持。 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组建和发展中国远洋运输船队的设想。李富春、李先念、叶剑英以及国务院有关领导和三军将领都为如何组建中国远洋船队做过重要指示。1961年4月27日,新中国成立了第一家海洋运输企业——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 第二天,“光华”轮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起锚出发,揭开了中国远洋运输史上新的一页。陈毅元帅在1964年参观“光华”轮时,即兴填词一首《满江红》,充分表达了他对我国海运事业寄予的无限希望。 然而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它也经历了艰苦创业的年代。公司成立初期只有4艘小船,载重量22万吨,职工仅627人。由于当时国家无力对远洋船队大量投资,因此同意中远公司在国家投资占一定比例的基础上利用国内外贷款发展远洋运输船队。从那时起,中远公司就逐渐走上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约束的发展道路。 在周总理提出的“坚持买造并举,方利我远洋运输事业”方针指导下,中远公司取得了显著成绩: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中远公司看准时机利用贷款在国外大量买船和在国内造船。1975年船队总载重吨位突破500万吨大关,这一期间几乎以每年近百万吨的巨额数字飞速增长。 进入80年代,国际航运出现严重危机,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商船处于闲置状态。而中远公司因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而充满生机与活力。10年间,在国家基本没有投资的情况下,中远船队运力增长三分之二,货运量和周转量翻了一番。 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国的远洋运输事业,1993年初国务院批准组建了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基础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这是我国首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1995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更上一层楼,不但拥有了第四代大型集装箱船“珍和”号(有3800TEU箱位),还建立了一支功能多、种类齐的混合型船队,共有600余艘各种类型远洋运输船舶,载重量为1500万吨,年货运量上亿吨。中远集团以其综合实力跻身世界航运企业四强,在世界航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随着这支船队航行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个港口之间,密集的航线像一条条友谊的纽带,把中国和世界联结起来,传送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深情厚意。
【1941年4月27日】 希腊军队向轴心国投降
1941年4月27日(农历1941年4月2日),德军攻入雅典。希军已经崩溃,德空军仍向港口地区和首都外围孤军奋战的抵抗力量投掷炸弹。 希腊政府已逃至克里特岛,在岛上的干尼亚举行了首次会议。雅典以西25英里处仍有激战,那是顽强的澳大利亚部队正在掩护英国远征军的后卫部队。 被德军击败的英军企图逃进科林斯湾,并想撤走大部分武器和装备,但很多武器装备已被德国缴获。希腊的游击队后来给德国造成很大打击。
【1937年4月27日】 德国空军轰炸格尔尼卡
1937年4月27日(农历1937年3月17日),在西班牙比尔巴鄂附近的格尔尼卡镇数以万计的人死去,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 昨天德国飞机掠过天空向集市和农舍猛烈扫射。直到今晚,小镇仍然在燃烧。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动用空军大规模地轰炸不设防的平民城市。容克尔式和海克尔式轰炸机投下了半吨炸药、手榴弹和燃烧弹,并无情地向在田间干活的农民扫射。 那些幸免于难的人现正逃离格尔尼卡,他们的财物都装在牛车上。一直否认德国飞行员参加了这场战争的纳粹分子拒绝对这次攻击承担任何责任。 但格尔尼卡是巴斯克人的首府,看来这次袭击的目的是教训他们:站在我们的一边,不然这就是你们的下场。德国空军轰炸格尔尼卡的行为促使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这幅画图。 艺术家刘勃麟基于《格尔尼卡》创作了一幅作品。通过这个项目,他希望探索今日互联网中的批量生产和信息传播问题,并让观看者超越表面思考。 通过对《格尔尼卡》的再创作,刘先生将自己和他人置于艺术杰作和历史遗产中,重申了个体身份在西班牙内战中的位置。这件描绘人类苦难和战争灾难的作品体现了他对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拟、个体与历史复杂关系的反思。
【1928年4月27日】 二次北伐全线总攻获捷
1928年4月27日(农历1928年3月8日),二次北伐全线总攻获捷。蒋介石与冯玉祥在举行会议商议二期“北伐”大计。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9日,各路北伐军发起全线总攻。 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刘峙,指挥王均的第三军、缪培南的第四军、顾祝同的第九军、杨胜治的第十军和贺耀组的第四十军由徐州北进,担任津浦路正面进攻。曹万顺的第十七军、陈焯的第二十六军、夏斗寅的第二十七军、金汉鼎的第三十一军和陈调元的第三十七军进攻临沂、沂水,直趋胶济线为右翼。 第四军团总指挥方振武,率阮玄武的第三十四军、鲍刚的第四十一军、高桂滋的第四十七军和余念慈的独立骑兵师,沿鱼台、金乡进攻济宁为左翼。20日,方部攻占济宁,奉鲁军张宗昌残部退向泰安一带。21日,方部由济宁继续北进。28日晚,方部夺取万德、张夏之线,与津浦路正面的第一军团刘峙部会师。30日,各路军队对济南发起总攻。 当天夜晚,张宗昌率残部弃城北逃。
【1924年4月27日】 道斯计划被提交给战争赔偿小组
1924年4月27日(农历1924年3月24日),德国政府表示支持由美国查尔斯-G-道斯率领的专门小组为解决赔偿问题所提出的计划。在建议中,道斯专门小组要求德国“尽一切可能”支付条约所规定的赔偿费。它不建议外国贷款2亿美元,帮助德国以偿付这些债务款项。 在巴黎公开的一封信中,德国官员们说这项建议是“迅速解决赔偿问题比较切合实际基础”。4月初,法国和英国表示他们支持道斯和他的专门小组向国际赔偿委员会提出的计划。
【1911年4月27日】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农历1911年3月29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经3个月的筹划准备,黄兴于8日在香港召开统筹部发难会议,将在广州举事的时间定在13日,并拟分10路进攻。由于温生才行刺孚琦,广东当局加强了戒备,加之部分款项、枪械未到,原定计划被迫延期至23日。 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广东当局已风闻起义,加强了防备,并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26日晚,黄兴召集会议仓促间决定起事。 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亲随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黄花岗72烈士之一是喻培伦和林觉民。
【1903年4月27日】 北洋大学开学
1903年4月27日(农历1903年4月1日),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开学。 北洋大学前身是1895年由盛宣怀创设的天津中西学堂,又名北洋西学堂。分为头等、二等两校。当时聘美国人丁家立为总教习。 头等学堂设有工程、电学、矿务、机器、律例5科,学制4年,性质属于专科学校,毕业后可升入“专门之学”;二等学堂为普通中学性质,学制也是4年,毕业后升入头等学堂。1900年停办。 1902年9月15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恢复了天津头等、二等学堂,并将其改建为北洋大学堂。至1903年4月始正式开学。 本科为3年毕业,法科为4年毕业。学校设有土木工程、采矿、冶金等课程,为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 开学后,袁世凯先后派遣北洋学生赴美国和日本留学。现在的天津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
【1874年4月27日】 日本侵略台湾
1874年4月27日(农历1874年3月12日),日本借口琉球“牡丹社事件”,悍然出兵台湾。台湾高山族战士是日本第一次对外侵略扩张首选的目标,即为中国台湾,给清政府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暴露了日本霸占台湾的野心。 1879年,日本武力吞并了琉球,设冲绳县,台湾的安全再次受到威胁。 1885年10月,清政府下诏在台湾建省,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 1874年4月27日,日本借口琉球“牡丹社事件”,悍然出兵台湾。此次出兵其实质是为了占领整个台湾岛,此事与美国人李仙得有一定关联。以往史书对此叙述不详。 此次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资助,在日本查找资料过程中,发现一系列的资料能够证明日本此次征台从策划到实施确实都与美国退役军人李仙得(Charles William Legende)相关联。李仙得为日本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外交策略,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占领台湾。他策划让日本取得清政府对台湾蕃地无有效统治的所谓“化外之地”的口实,进而为出兵台湾提供借口。 同时,他还为日本提出了具体的攻台作战计划书。现将此“计划书”中译文呈献给各位朋友,并加以分析。
【1791年4月27日】 美国电报发明者塞缪尔·莫尔斯诞辰
1791年4月27日(农历1791年3月25日),美国电报发明者塞缪尔·莫尔斯生于麻省查理镇。 他喜爱绘画,曾参与创办《商业日报》(纽约)。 1826-1845年任国立图画院首任院长。 1832年听别人谈论新发现的电磁时,产生了开创电报的思想。1838年他制定点线系统,即后来世界通行的莫尔斯电码。 1854年,美国法院确定了他的专利权,从此,他声誉日隆,财富大增。 晚年从事慈善事业。 1872年4月2日病逝。
【1848年4月27日】 晚清改革先锋黄遵宪诞辰
1848年4月27日:黄遵宪诞辰 1848年4月27日(农历1848年3月24日),晚清改革先锋黄遵宪诞生于广东梅州(梅县)。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读书应试阶段(1863~1876)、出使阶段(1877~1894)、参加变法阶段(1895~1898)和乡居阶段(1899~1905)。 出仕与外交 1876年中举人,同年随驻日大使何如璋出使日本,曾被日本历史学界称为“最有风度、最有教养的外交家”。在驻日期间,撰写《日本国志》,详细论述日本变革及其得失。他还建议对日本采取强硬政策,以应对琉球问题。 保护华侨 1882年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适逢美国议院制订了《限制华工条例》(15条),旧金山侨民深受其害,多名侨民被捕入狱。黄遵宪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尽力保护中国侨民,并最终通过国际法争得总领事给华工签发执照的权利。 驻英与变法 1890年以分省补用道身份任驻英国二等参赞,1891年任驻新加坡总领事。在此期间,他改善侨胞待遇、保护财产,并发展华侨教育,取得一定成效。1894年参与上海强学会,创办《时务报》,并参与推动变法。 变法与晚景 戊戌变法期间辅佐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革,倡立近代警政。黄遵宪于1898年被任命为出使日本大臣,随后由于戊戌变法失败而辞职还乡。他晚年仍热心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并潜心新体诗创作。 逝世与影响 1905年3月28日,黄遵宪病逝于家乡梅州,终年五十八岁。六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在中国终结,黄遵宪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
【1521年4月27日】 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在菲律宾被杀
1521年4月27日(农历1521年3月21日),麦哲伦完成人类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他到达菲律宾后,在与土著居民的一次战斗中被杀。 麦哲伦是葡萄牙人,1496年参加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工作。他热爱航海事业,但十几年之后仍一无所成,意识到在葡萄牙国内已无前途,于1517年10月20日离开葡萄牙来到西班牙。 1518年3月18日,麦哲伦晋见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并叙述了自己的计划。3月22日,双方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组建了一支由261人组成的队伍,分乘五艘船,于1519年9月20日启航。 这是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线,他们面临茫茫大海与恶劣天气的挑战。 多次探索失败后,船上的口粮也成了问题。大部分海员失去了继续前进的信心,1520年10月2日,反对分子利用全船沉郁情绪爆发反叛,麦哲伦果断镇压了这次叛乱。 船队继续前行,在南纬52度处发现了一个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在缺乏粮食的情况下,人们开始用牛皮、木屑和老鼠充饥。疾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历经九死一生,1521年4月27日,船队终于到达今菲律宾群岛的马索毕岛。 麦哲伦从西方绕到东方的理想实现了。 麦哲伦死后,环球航行的最后一段航程由他的随员完成。当返回西班牙时,剩余船只仅剩一艘,乘载人员共十人。
【1929年4月27日】 川东起义
1929年4月27日(农历1929年3月18日),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省东部地区领导了川东起义,积极筹备武装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指派王维舟等党员回川东建立中共组织。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工作,在万源、宣汉边界地区的农民中建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1929年4月27日,万源、宣汉等地300余名农民在固军坝附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川东游击军第1路,并攻占固军坝,建立了以固军坝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随后转至外线,在宣汉、万源、城口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活动,游击队发展到1000余人。 1930年1月,中共四川省委正式命名川东游击军第1路为四川红军第1路游击队,下辖3个支队,共2000余人,800余支枪。3月,国民党军阀刘存厚调集重兵围攻,由于敌众我寡和叛徒出卖,游击军遭受严重损失,转入分散隐蔽斗争。 在此期间,中共四川省委军委书记李鸣珂在涪陵策动国民党军第26军两个连举行起义,组建川东游击军第2路,在长江南岸活动。同年7月26日,梁山(今梁平)县虎城场、南岳场等地农民举行武装起义,组成一支600余人、300余支枪的游击队。 游击队成立后即奉命东征武汉,途经忠县西北地区时与两支农民武装会合,编为游击军第3路。部队继续东进,在8月上旬于石柱县境与游击军第2路一部会合。中旬,部队在楠木垭至西罗坪时被敌包围,大部被打散,数百人突围回梁山、达县地区,分散坚持斗争。 1931年夏,王维舟根据中共四川省委指示组建川东军委,并重建川东游击军,兼任总指挥。川东起义建立的武装为后来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奠定了基础(张戎盛仁学)。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4月27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