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30日】 知名爱国人士李宗仁逝世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新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 北伐以后十年期间,他屡次发动和参与中原大战等内战。抗战时,动员广西将士抗日,指挥多次大战,在台儿庄大捷中名震一时。1948年国民党行宪后,他当选副总统。 蒋中正下野后,李宗仁一度任代总统,试图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但未果。之后他出走美国,偕夫人郭德洁经瑞士回到中国大陆,在文革期间病逝于北京。
【1977年1月30日】 中国地质学家李捷逝世
李捷(1894年4月29日-1977年1月30日),号月三,河北成安县人。地质学家、区域地质学家,是我国第一批地质学家之一,被称为“中国地质科学十八罗汉”之一。 早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建设厅厅长、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水利部勘测设计管理局地质总工程师、水电建设总局副总工程师等职。著有《周口店之化石层》、《直隶易、唐、蔚等县地质矿产》、《秦岭中段南部地质》、《广西罗城黄金寺附近地质》等。 1977年1月30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病逝。
【1983年1月30日】 中国物理学家王竹溪逝世
王竹溪(1911年6月7日-1983年1月30日),名治淇,号竹溪,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文字学家。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理学评议组成员。 1979年当选为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副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和数学物理等方面深有研究。1983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1899年1月30日】 南非医学家蒂勒在美国诞辰
蒂勒(Theiler,1899年1月30日—1972年8月11日),南非-美国微生物学家,生于南非的比勒陀利亚。 他发明了有关黄热病和相关预防措施,并于195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蒂勒于1972年8月1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1900年1月30日】 中国历史学家吕振羽诞辰
吕振羽(1900年1月30日—1980年7月17日),湖南省武冈(今属邵阳)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1900年生于湖南武冈,1931年奋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大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历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等。 撰写了大量史学理论建设的论文,辑入《史学研究论文集》、《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 1980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
【1933年1月30日】 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
1933年1月30日,经过一个月的秘密谈判后, 纳粹领导人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
【1995年1月30日】 江泽民提出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8点主张
1995年1月30日(农历199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单位举办新春茶话会。 江泽民在会上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江八点”主张: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和平统一谈判,并可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双方可先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但并非针对台湾同胞。 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应采取实际步骤加速直接“三通”,促进两岸事务性商谈。 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 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并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事,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
【1993年1月30日】 美军撤离索马里
1993年1月30日(农历1993年1月8日),索马里主要派别和有关国际组织举行了和平大会,表示愿携手重建家园。 美国宣布将从1月底开始陆续撤离索马里。
【1992年1月30日】 我国与摩尔多瓦建交
1992年1月30日(农历1991年12月26日),我国与摩尔多瓦建立外交关系。 摩尔多瓦位于东欧平原与喀尔巴阡山交界地带,与乌克兰毗邻,与罗马尼亚接壤。其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人口436.7万人。摩尔多瓦族占63.9%,乌克兰族占14.2%,俄罗斯族占12.8%。主要语言为摩尔多瓦语。 首都基希讷乌是摩尔多瓦古老的寺庙之一。原为苏联水果、玉米、向日葵和蔬菜的种植区,工业以食品工业为主。1940年8月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共和国,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0年6月5日改名为摩尔多瓦苏维埃共和国,同年6月23日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宣布独立,后加入独联体并与我国建交。 1992年1月30日,中国在基希讷乌设大使馆。1996年3月,摩在北京设大使馆。 2012年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外交部长杨洁篪分别与摩时任代总统卢普、总理菲拉特、副总理兼外长良格互致贺电,庆祝中摩建交20周年。7月,摩总统蒂莫夫蒂、议长卢普分别致信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就中国南方遭受洪涝灾害表示慰问。9月,摩总理菲拉特致信温家宝总理,就云南省发生地震表示慰问。 2012年中摩互访情况如下:3月,摩农业与食品工业部长布马科夫访华;4月,贸促会会长万季飞率团访摩,同月,摩议会对华友好小组议员代表团访华。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过境摩;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访摩,摩副外长波波夫来华举行中摩外交部磋商。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摩贸易额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其中,中方出口9738万美元,同比增长21.0%;进口1280万美元,同比增长90.8%。 德涅斯特河山谷是世界上最大的酒窖之一。摩尔多瓦国家图书馆收藏丰富。摩尔多瓦的传统美食包括Sarma和Mamaliga。
【1978年1月30日】 苏联间谍卫星坠入加拿大
1978年1月30日(农历1977年12月22日),加拿大政府宣布,一颗苏联核动力侦察卫星坠落在加拿大北部。 上周已由搜索人员发现卫星主要部分的残骸。政府人员说,宇宙954号卫星脱离轨道降落已有几天时间,并且已经被监视多天。该卫星坠落后造成一个直径为9英尺的弹坑。 苏联证实发射这颗卫星用于追踪美国海军,带有含100磅重放射性物质的核反应堆。卫星在坠落过程中横跨加拿大北部,留下一条含有放射性的地带。
【1968年1月30日】 越共发动新春攻势
1968年1月30日(农历1968年1月1日),越南共产党的游击队打破新年休战的平静,使美国和越南政府受到震动。他们发动了广泛攻势,遍及各地,从湄公河三角洲的各城市到西贡,北边则一直达到高原地带。越共此次新春攻势目标指向100多个城市。 消息传到华盛顿,在西贡的美国大使馆也在攻击范围内。在西贡的战斗中死亡的南越士兵。
【2005年1月30日】 中央发表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2005年1月30日(农历2004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 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1968年1月30日】 北朝鲜俘获美舰普韦布洛号扣压82名船员
1968年1月30日(农历1968年1月1日),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在朝鲜东部元山附近海面从事间谍活动时,被朝鲜人民军海军俘获。 由于俘获前美方的顽抗,朝鲜海军舰艇奉命予以还击,打死打伤美军数名,生俘82名。船长劳埃德·马克·布克被俘后供认,他们是接受了美国驻日本海军司令的间谍使命后,侵入朝鲜沿海水域进行间谍活动的,并曾多次在朝鲜和亚洲其它地区沿海进行间谍活动。 1968年12月23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发表声明。鉴于美国间谍船船员被俘后“坦白供认”并一再请求宽恕,而且美国方面已于当天向朝鲜“赔礼道歉”,朝鲜政府宣布没收该船以及所有的设备和武器,并将全部被俘船员驱逐出境。 1969年1月23日,普韦布洛号船长劳埃德·马克·布克海军中校证实,他曾在一份自白书上签字,承认他的船从事过间谍活动。以拯救82名幸存海员的生命这位有16年海军军龄的41岁的军官哽咽、啜泣地向海军审查法庭诉说:“我不想看着我的水兵们被枪杀。” 他详细地述说了他在自白书上签字之前如何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北朝鲜审问者的殴打并受到死亡的威胁。早些时候,由5名海军上将组成的法庭曾警告布克,他没抵抗就放弃了他的船可能要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 他证实了他没有进行战斗就放弃普韦布洛号是“因为那样只不过是一场大屠杀,我不能看着全体船员无缘无故地被杀掉”。他还描述了他如何请求援助但没有收到美国海军指挥部的任何指令。
【1966年1月30日】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小行星,后命名为“安徽”
1966年1月30日(农历1966年1月10日),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 后来,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安徽”。
【1964年1月30日】 越南发生军事政变,临时政府被推翻
1964年1月30日(农历1963年12月16日),越南发生了又一起军事政变。这起政变将11日刚刚推翻南越吴庭艳总统后建立的军事临时政府赶下了台。 此次政变是由越南陆军第一军司令阮庆少将领导的。他宣称自己为国家领袖,取代了11日政变中领导人的杨文明少将,并兼任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阮庆声称,他夺取政权是为了反对法国阴谋,防止越南成为一个中立国。
【1947年1月30日】 山东、华东两野战军合并,新四军番号撤消
1947年1月30日(农历1947年1月9日),山东、华东两野战军合并,新四军番号撤销。
【1948年1月30日】 飞机的发明人之一美国人奥维尔·莱特去世
1948年1月30日(农历1947年12月20日),飞机的发明人之一美国人奥维尔·莱特去世。 莱特兄弟于1871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上过中学但未获得毕业文凭。他们与威尔伯·莱特是兄弟,并从1899年开始试用风筝和滑翔机。1903年申请专利权后,他们在动力飞机领域成为世界最佳、最有经验的滑翔飞行员。 1903年12月7日,在北卡罗利纳州猫头鹰村附近的歼魔山上,莱特兄弟进行了首次飞行。奥维尔·莱特做出的第一架飞行12秒,飞行距离为120英尺;威尔伯·莱特做出的第二架飞行51秒,飞行852英尺。 这架飞机造价不到一千美元,并被命名为飞行者Ⅰ号(今称猫头鹰号),机翼长约40英尺,重约750磅。引擎功率为12马力,重量仅为170磅。目前该原始飞机陈放在华盛顿哥伦比亚区美国国家航天博物馆内。 1905年又制成了飞行者Ⅲ号,这架经过改装的样机非常实用。 1909年联邦预算中包括了30,000美元拨款用于发展军事航空。一时间莱特兄弟与一些申请对手之间为专利权打了许多官司。最终在1914年,法院判决专利权归两兄弟所有。然而,威尔伯·莱特因伤寒于1921年去世,享年45岁;奥维尔·莱特则于1948年1月30日去世。两位兄弟均未曾结婚。
【1943年1月30日】 英美空军袭击柏林
1943年1月30日(农历1942年12月25日),不畏纳粹严密布防和晴空万里,英国皇家空军仍然两次轰炸了柏林。当时德军元帅霍尔曼-戈林正在发表广播讲话,庆祝阿道夫-希特勒执政十周年之际,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新型蚊式轰炸机突然出现在德国首都的上空。 第二次袭击柏林是在午后,这次打断了宣传部长戈培尔的讲话,但是没有关于伤亡的官方报道。两次轰炸被认为都是成功的。皇家空军的进攻是在美国空军进攻德国本土,摧毁了纳粹重要的海军基地3天后进行的,为夜袭准备重磅炸弹。
【1928年1月30日】 两广战争:桂系胜粤系
1928年1月30日(农历1928年1月8日),两广战争:桂系胜粤系。 1928年1月上旬,粤、桂两派军队在东江紫金东北地区的潭落圩激战3昼夜。缪培南所属的一师长被打死,黄镇球负重伤,所部退入赣南。桂系军队胜利,两广战争结束。 去年11月广州事变后,粤系张发奎部门赶走了广州的桂系绍闳部,张发奎、黄琪翔由于受到国民党内部的攻击,被迫出走香港,所部由缪培南指挥。黄绍闳乘机发动进攻,以期重新回到广州,两广战争爆发。
【1926年1月30日】 英军撤出莱茵区
1926年1月30日(农历1925年12月17日),英军撤出莱茵区。
【1937年1月30日】 希特勒保证不侵犯比利时与荷兰的中立
1937年1月30日(农历1936年12月18日),希特勒保证不侵犯比利时与荷兰的中立。
【1948年1月30日】 甘地被暗杀
1948年1月30日(农历1947年12月20日),印度国大党领袖、民族解放运动著名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者,享有“圣雄”称号的甘地在德里作晚祷时,被印度教极右分子开枪暗杀,终年79岁。 杀害甘地的刺客纳特胡拉姆-戈德塞是印度教的一个极端派别的成员。该派别完全拒绝甘地发出的善意、和平与爱的呼声。 1869年出生于西印度波尔班达尔贵族家庭,年轻时留学英国,攻读法律,1891年取得律师资格回国后应聘前往南非任一家公司的法律顾问。 1894年在南非纳塔尔省组织印度侨民投入反对南非当局种族歧视的斗争,首次提出非暴力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甘地再次回到印度,在印度各地周游了解情况,并组织“坚持真理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发动要求“撤离印度”的运动,该运动遭到残酷镇压。 印度独立后,甘地呼吁人民团结一致结束教派流血冲突。他一生曾创办和主编过四种刊物,主要著述有《印度自治》、《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等。甘地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精神领袖,他发起和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非暴力方式抵制英国统治和英国商品,手纺车运动便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甘地赢得了许许多多男女老少对他的爱戴和忠诚,包括各种宗教信仰的欧洲人以及几乎不同政治倾向的所有印度人。甘地坐在纺车旁边读书的情景广为人知。甘地生前照洒满花瓣,圣雄遗体总督前往参加甘地葬礼。 甘地的遗容。
【1902年1月30日】 日本成为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盟国
1902年1月30日(农历1901年12月21日),日本与英国缔结防御联盟。两国同意互相尊重双方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并同意,在与第三国缔约之前要相互进行协商。日本和英国在远东的贸易计划和帝国主义政策有相似之处,两国间新的盟约似乎有利于他们的共同利益。 经历了1894-1895年之间的对华战争之后,日本认识到一个严峻的事实:它需要一个欧洲盟国。俄国、法国、德国迫使日本将它在那场战争中夺得的南满地区交还给中国。义和团运动之后,俄国人占领了南满并接近朝鲜。日本显然更加感到它已受到威胁。 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来,英国一直在中国扩大自己的利益。现在,英国感到俄国、德国和法国的发展成了对自己的威胁。伦敦还感到在远东有了一个新的盟国之后会更安全些。2月12日条约公布,第一次英日同盟成立。
【1911年1月30日】 菲律宾吕宋岛西南部塔尔火山爆发
1911年1月30日(农历1911年1月1日),菲律宾吕宋岛西南部塔尔火山爆发。该地区有个面积244平方公里的塔尔湖,水深170米,实际是个火山口。湖心有一个岛屿,即塔尔火山,高仅300米,是地球上最低、最小的一座活火山。 从1572年以来,塔尔火山已爆发20多次,不断改变岛和湖的面貌。1911年1月30日,塔尔火山半腰爆裂,烟云直冲万米之高,类似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遮没了阳光。火山灰扬撒至5000平方公里的范围。火山爆发后,塔尔火山岛大部被炸毁,只剩一点点露出湖面,整个湖泊也加深了。 灼热的岩屑摧毁了塔尔湖周围的村镇,致使1400人丧生。自此以来,塔尔火山每隔几年喷发一次,最猛烈的是1965年9月28—30日的喷发,在60平方公里内覆盖了25厘米厚的火山灰,堆积物达7000万立方米,造成数百人伤亡。
【1912年1月30日】 英上院否决爱尔兰自治提案
1912年1月30日(农历1911年12月12日),英上院否决了爱尔兰自治提案。
【1911年1月30日】 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立文学社
1911年1月30日(农历1911年1月1日),革命党人在武昌黄鹤楼举行文学社成立大会。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团体出于秘密工作的需要,经常更换名字以迷惑当局。1910年8月,群治学社更名为振武学社后,人数迅速增至近千人。 同年12月,振武学社的活动被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侦知。革命党人决定再次更名,并成立了文学社。成立大会上推举蒋翊武为文学社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复基为评议部长。 会议决定扩大组织、发展力量,借“研究文学”之名,在新军士兵中发展社员,并出版《大江报》,免费派送给各营队。 文学社成立仅1个月,就在除马八标外的湖北新军各都发展了社员。
【1882年1月30日】 美国历史上唯一四届任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诞辰
1882年1月30日(农历1881年12月11日),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第四届未任满)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诞辰。 罗斯福是美国第32位总统(1933年3月4日——1937年1月20日,1937年1月20日——1941年1月20日,1941年1月20日——1945年1月20日,1945年1月20日——1945年4月12日)。 他出生于纽约的海德公园,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外交界和商业界的活跃人物,母亲萨拉·德拉诺是出身上层且受过国外教育的女性。幼时随家庭教师学习拉丁语、法语、德语、书法、算术及欧洲历史。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 在威尔逊总统任内,罗斯福担任海军助理部长七年,表现杰出。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第32届美国总统,并连任四届。 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重要角色,被学者评为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二战结束时,美国实力达到巅峰,而罗斯福无疑是一个时代的伟人。他的行为方式更多地体现出了实用主义的倾向,这种不拘泥于教条理论的务实态度使他在内政与外交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1945年4月12日逝世。
【1820年1月30日】 南极洲被发现
1820年1月30日(农历1819年12月15日),南极洲被发现。南极洲又称第七大陆,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目前,关于南极大陆被发现的时间有多种说法。英国人说:“是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于1774年1月把船驶到了南纬71°10海域”。俄国人说:“是俄罗斯航海家别林斯高晋率领的探险队1820年1月16日发现了南极大陆”。挪威人说:“挪威海员博尔赫格列文于1895年登上罗斯海人口处的岬角”。法国人说:“法国人布维在1738-1739年发现的,他航海时发现了南极大陆附近的一个岛(今布维岛)”。 但现在一般认为南极大陆到19世纪才被真正发现。据说美国人于1820年首次看见南极大陆,这些都可以作为最早发现南极的依据。
【1649年1月30日】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49年1月30日(农历1648年12月18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标志着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终结。他于1625年继承王位,坚信“君权神授”,独断专行。 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征税,他曾几次解散议会,并长期不召集议会。此外,他还压迫清教徒、打击新兴工商业并压榨广大人民群众。这些行为导致了工商业萧条和物价上涨,大量劳动者失业。随着时间推移,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激化,资产阶级革命条件日益成熟。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镇压起义,于1640年被迫重新召集关闭了11年的议会。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这引发了内战。 1642年第一次内战开始,在克伦威尔领导下,国会军队打败了王军,查理一世逃往苏格兰。1647年第二次内战开始,国会军又粉碎了苏格兰王军并俘虏了查理一世。最终,在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定罪为“暴君、人民公敌”,在伦敦白厅前的广场上被处决,并在其怀特霍尔宫外被斩首。
【1754年1月30日】 美国政治家约翰·兰辛诞辰
1754年1月30日(农历1754年1月8日),美国政治家约翰·兰辛诞辰。他是一位美国建国时期的政治家、律师,来自纽约州。在独立战争期间的1776年—1777年,他曾担任菲利普·斯凯勒的军事秘书。进入政界后,他任六届纽约议会议员,并出任奥尔巴尼市市长。 1787年费城立宪会议时,他代表纽约州参加会议,但反对新宪法,并与好友罗伯特·耶茨一起愤然离开会议。1788年他在纽约宪法批准会议上再次强烈反对宪法。宪法被通过后,他积极参与法律事业。1829年,他在纽约市旅行寄信时失踪,从此不知去向,怀疑被谋杀。
【1945年1月30日】 古斯特洛夫号空前海难 7700人遇难
1945年1月30日(农历1944年12月17日),古斯特洛夫号空前海难导致7700人遇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法西斯全线崩溃,纷纷从占领区撤回人员。1945年1月29日,德国训练船“维尔海姆·古斯特洛夫”号奉命装载伤员、后方人员和家属,从波兰格丁尼亚港撤往基尔港。 该船载重25484吨,设计载客量为1468人,但实际搭载了8600多人,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由于争相登船,秩序大乱,直到1月30日中午才起锚启航。“古斯特洛夫”号绕过黑耳半岛的岬角后进入波罗的海。 夜里,“古斯特洛夫”号贴近海岸航行时,被一艘780吨的原苏联潜艇“S-13”号发现。潜艇误判为大型巡洋舰,遂潜水全速追击并发射4枚鱼雷,其中3枚命中船只,炸毁了主机、辅机和水泵,导致船只瘫痪。 在爆炸声中,乘客涌上甲板,妇女和儿童被踩死或淹死;伤员嚎啕大哭。巨轮迅速向左倾斜,护航艇靠近救援,但多数跳海者因寒冷已冻毙。午夜11时10分,“古斯特洛夫”号沉没于海底。 德国巡洋舰赶到时,船影已不见,仅救起964人,共约7700人遇难。这是世界航运史上单船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海难。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1月30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
为爱发电,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