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1月23日】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1328—1398),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农家庭。 小时候曾在直觉寺作过和尚。 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嚎州郭子兴部红巾军。 1368年正月,北伐军进占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1368年1月23日(明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
【1783年1月23日】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诞辰
马利-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笔名“司汤达”(Stendhal),是19世纪著名法国作家。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帕尔马修道院》(1839)。 1842年3月22日傍晚在巴黎街上行走时突然患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23日清晨2时去世。
【1891年1月23日】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诞辰
安东尼奥·葛兰西(意大利语:Antonio Gramsci;1891年1月23日—1937年4月27日),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 他的文艺理论著作大多写于狱中,战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和研究。他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艺观和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的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提出创立“民族-人民的文学”的口号,奠定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 著名著作《狱中札记》于1937年4月27日,葛兰西这位坚强的战士在法西斯狱中与世长辞。
【1719年1月23日】 支敦士登公国独立
在294年前的今天,1719年1月23日(农历腊月初四),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允许列支敦士登公国独立。
【1793年1月23日】 俄、奥、普第二次瓜分波兰
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根据协定,俄国割占了包括明斯克在内的白俄罗斯的一部分、立陶宛的一部分以及第聂伯河以西的大部分乌克兰地区,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 清鲁士占领波兹南、伊里什、陈斯比霍夫、托伦、革但斯克等地区,其面积为5.8万平方公里;波兰其余部分领土上的实权也被俄国驻波兰大使所掌握。 第二次瓜分后,波兰不复为一个独立国家。
【1576年1月23日】 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
天主教澳门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Macaonensis,葡萄牙文:Diocesano de Macau),是由教宗额我略十三世于1576年1月23日下令在远东成立的教区。 教区奉锡耶纳圣加大肋纳(St Catherine of Siena)及圣方济各沙勿略(St Francis of Xavier)为主保圣人,格言为“科学与道德(拉丁语:Scientia et Virtus)。 天主教澳门教区在澳门的社会福利服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老人院、孤儿院、青年中心、伤残中心、医疗所、寄宿、社区服务机构等三十二个组织单位,影响全澳一半以上的人口。澳门天主教学校更是澳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828年1月23日】 日本西乡隆盛出生
西乡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前期一直从事于倒幕运动,维新成功后鼓吹并支持对外侵略扩张,因坚持征韩论遭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 后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兵败而死。1877年西乡隆盛之官位遭到剥夺,然民间同情声浪甚高,明治天皇也曾表示惋惜之意。 在黑田清隆努力奔走下,于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时同时获得特赦,并追赠正三位之官阶。
【1907年1月23日】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诞辰
汤川秀树(ゆかわ ひでき,1907年1月23日—1981年9月8日),生于京都府京都市,是日本理论物理学家。他投入研究位在原子核内部使质子与中子结合的强交互作用,并在1935年发表推测其之间应有介子的存在。 1947年,英国物理学家塞西尔·鲍威尔从宇宙线中发现π介子,同时也证明了汤川的理论。于1949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他也担任母校京都大学、大阪大学荣誉教授,并被授予文化勋章、从二位勋一等旭日大绶章以及京都市荣誉市民的身份。
【2019年1月23日】 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疾病模型猴在中国诞生
2019年1月23日(农历2018年12月18日),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疾病模型猴在中国诞生。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供图,上海松江。 中国科学院神经研究所公布了两项重大的科学成果。2019年1月24日,5只生物钟紊乱体细胞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标志着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走向成熟,实验用疾病模型猴批量克隆“照进现实”,全球实验动物使用数量有望大幅降低,药物研发驶入“快车道”。 其一,在2017年11月27日,中国诞生了中中、华华两只克隆猴之后,中科院神经所于苏州的实验平台再次成功培育出了5只克隆猴。 其二,这五只克隆猴的诞生,出发自神经所的科学家们对节律紊乱猴模型的建立设想,来助力人类的精神疾病的研究。目前,全世界科学家针对抑郁症、失眠症、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等常见的、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寻找到根源性的解释。而生物节律紊乱致病的研究则有可能是解决这些疾病的重要研究方向。这次克隆的五只小猴的“本体”正是一只被科学家发现存在有生物节律紊乱,并且具有精神疾病病症的实验猴。
【2015年1月23日】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陆武成被查
2015年1月23日(农历2014年12月4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陆武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 2015年02月01日,他被免职。
【2019年1月23日】 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
2019年1月23日(农历2018年12月18日),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终年65岁。林清玄,1953年出生,中国台湾地区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他的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受到广泛好评。文章《和时间赛跑》与《桃花心木》,被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中。 他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担任过《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3年1月23日】 中国政府公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3年1月23日(农历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大力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深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页岩气出厂价格实行市场定价。 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指出,“十二五”期间除加大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产品的储备应急保障能力外,天然气开发将成为国内能源发展的重点,在保持2亿吨原油生产能力的同时,国家将大力提升天然气产量。2015年前力争实现10%以上的年均增长,其中煤层气、页岩气的商品量分别达到200亿立方米和65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成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增长极。 成品油、天然气的定价机制将逐步改革。 电力将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理顺电价机制,加快建立现代电力市场体系,建立理顺煤电关系的长效机制。中宇资讯分析师关大利认为,理顺电价定价机制对于缓解近年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煤电矛盾有较大帮助。 煤炭价格市场化,在解决煤电矛盾上已经迈出了一步。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可能向电力改革入手。 虽然短期内电力改革不会一步到位,但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可能是目前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 水电将积极有序发展;研究建立水能资源开发权公平竞争、有偿取得及利益合理分配机制。 大力发展水电是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石油消耗量的重要举措。萧函认为,“十二五”期间水电行业将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大规模上马的序幕仍未拉开且环保生态、区域移民、产能布局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因地制宜开发煤炭共伴生资源,探索煤炭分质转化、梯级利用的有效途径。 推进煤炭洗选和深加工升级示范。李廷指出,受资源禀赋影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基础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如何清洁地利用煤炭以及提高使用效率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 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61%以内。 集约化发展炼油加工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完善化石能源的消费税,稳步推进石油分销市场开放。齐绪名认为,“十二五”规划中“能源机制体制改革,完善税收政策”等项目条款的规定将对山东地炼产生巨大影响。 生物质能有序开发,以非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重点,加快发展生物液体燃料。 鼓励利用城市垃圾、大型养殖场废弃物建设沼气或发电项目。张平认为,“十二五”规划明确了生物质能源开发的目标、布局与技术路线图;发展生物质能源需要面对原料多元、技术多元等诸多挑战。 风能、太阳能优化布局,有序推进。 协调配套电网与风电开发建设,布局储能设施,建立电力调度体系。积极开展海上风电项目示范,促进规模化发展。加快多元化利用,推进光伏产业兼并重组和优化升级。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提高分布式利用规模。积极开展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加快发展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应用。 IMSResearch原资深光伏分析师王润川认为,“十二五”规划在发展太阳能方面的表述中多用“大力”、“加快”等字眼,在风能发展方面则多用“有序”、“优化”等字眼。这表明目前推动光伏发展的力度比风电大,经过多年发展,风电已经逐步成熟可以实现独立的良性发展;而太阳能的应用规模较小,仍需依赖政策支持。光伏制造环节实际上已完全竞争,政府重点在于扩大终端市场,这个方向是科学理性的。
【2004年1月23日】 中国公布首例确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004年1月23日(农历2004年1月2日),广西隆安县丁当个体养鸭场的禽只发生了大面积死亡疫情。这一疫情被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这是中国公布的首例确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004年2月18日,广西隆安县防疫部门的防疫人员坚守在我国首个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点丁当镇的动物防疫封锁区路口。
【2005年1月23日】 维克托·尤先科宣誓就职乌克兰总统
2005年1月23日(农历2004年12月14日),维克托·尤先科宣誓就职乌克兰总统,这一天是“橙色风暴”的高潮。在基辅独立广场上,飘扬着橙色旗帜,数万名支持者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尤先科在议会内高声宣读就职誓词,随后部分与会者齐声高呼:“尤先科!尤先科!”宪法法院院长尼古拉·谢利翁宣布:“新当选乌克兰总统维克托·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已正式宣誓忠于乌克兰人民,并就任总统。” 在简短讲话中,尤先科表示:“总统选举结果诚实,权力移交属合法之举,这是一项全国胜利。”他强调:“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建设一个民主繁荣的乌克兰”。尤先科承诺新政府将积极为民众创造就业机会,给予合理薪水。同时要打击腐败、加强税收、使商业活动透明化。 在国歌声中,尤先科手抚胸前,因中毒而受损的面容显得平静。 为贺尤先科就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以贵客身份亲赴乌克兰。两人于就职典礼前先行会晤,共叙“民主”。鲍威尔称赞尤先科:“在如此公开、自由而平等的选举中胜出是一项巨大成功。”他还表示将继续全力支持尤先科及其政府。 尤先科就职后将24日首次出访的目的地定为莫斯科。随后他将进行为期四天的欧洲之行。他在会见欧盟高级代表索拉纳时强调:“融入欧洲”是目前乌克兰的首选目标,并在就职典礼上重申:“乌克兰正处于欧洲中心……我们的位置在欧盟中……一个团结的欧洲要走的方向就是我们的未来之路”。
【2004年1月23日】 “火星快车”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水的痕迹
2004年1月23日(农历2004年1月2日),火星快车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水的痕迹。 这是人类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水。
【2007年1月23日】 加沙地带和埃及之间的边境墙被蒙面武装分子炸开
2007年1月23日(农历2006年12月5日),位于拉法(Rafah)的加沙地带与埃及之间的边境墙有大约2/3遭到蒙面武装分子破坏。数万名巴勒斯坦民众随后涌入埃及境内购买食物和燃料等生活必需品。 根据目击者的说法,武装分子在黎明之前开始破坏边境墙。哈马斯官员随后对大部分边境线进行了封锁,但留下了两个缺口允许巴勒斯坦居民自由出入。哈马斯警察在维持交通秩序方面采取了措施,而埃及边境警卫人员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安全人员和警察均被撤出边境地带。 自去年6月哈马斯接管加沙地带以来,埃及将边境线长期关闭,以防止类似哈马斯的武装组织出现在境内。
【1997年1月23日】 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破产
1997年1月23日(农历1996年12月15日),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宣告破产。 调查证实,此案涉及大规模权钱交易行为。韩国政界、金融界、企业界有数十名要人卷入其中。 在被捕判刑者中甚至包括总统金泳三的次子金贤哲。
【1991年1月23日】 北京邮政通信枢纽中心建成
1991年1月23日(农历1990年12月8日),北京邮政通信枢纽中心建成。
【1984年1月23日】 阿根廷、智利签署《和平友好联合声明》
1984年1月23日(农历1983年12月21日),阿根廷和智利外长在梵蒂冈签署《和平友好联合声明》,重申两国政府和平解决比格尔海峡三个岛屿领土争端的决心。 比格尔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合恩角附近,全长约120公里。阿、智两国长期争议的是该海峡东南部的皮克顿、努埃瓦和伦诺克斯三岛归属问题。这些岛屿总面积仅345平方公里。两国因该地区地理位置重要且海底资源丰富而发生争执。 1855年,两国签订《和平友好贸易通航条约》时,对边界未做详细界定;1881年边界条约和1893年附加议定书也未提及领土主权问题。因此,两国在该地区持续产生边界纠纷。1902年,阿、智两国签订《仲裁总条约》,委托英国仲裁争端,但未能解决问题。 1972年,两国同意将1881年阿、智边界协定提交国际仲裁法庭裁决。1977年5月2日,英国宣布由5名国际法庭成员组成的小组决定将比格尔海峡东南三岛判归智利。智利接受该裁决,但阿根廷拒绝。 这种局势导致两国矛盾加剧,双方在边界集结军队,几乎爆发战争。但在罗马教皇调解下,1984年1月下旬,阿、智两国外长在梵蒂冈会面并签署了《和平友好联合声明》。
【1980年1月23日】 卡特提出新波斯湾战略,后被称为“卡特主义”
1980年1月23日(农历1979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卡特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一项对海湾地区的政策声明。 鉴于苏联军队于1979年12月侵入阿富汗,卡特在这份咨文中警告苏联不要利用伊朗和阿富汗的动乱作为借口,谋求实现苏联长期以来企图获得一个温水港的目标。他声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 这一声明被称为“卡特主义”,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1991年1月爆发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之间的海湾战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卡特主义”的延伸。
【1968年1月23日】 中国医疗队首批应邀赴坦桑尼亚
1968年1月23日(农历1967年12月24日),中国医疗队首批应邀赴坦桑尼亚。
【1964年1月23日】 印尼和马来西亚同意停止边界战争
1964年1月23日(农历1963年12月9日),印尼和马来西亚同意停止边界战争。
【1993年1月23日】 中国开国少将孔飞逝世
1993年1月23日(农历1993年1月1日),中国开国少将孔飞逝世。 内蒙古科左中旗人,蒙古族,乌兰夫上将的妹夫。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少数民族高级将领。一九三五年参加一二九运动;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北平东北大学法学院“民先队”分队长;一九三七年七月后,参加“学生战地工作团”,曾任西安东北大学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 1938年8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任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延安民族学院研究员,进行民族问题调查研究和军事情报工作。一九四〇年受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指派,到敌占区调查民族问题;一九四二年九月被调到中央社会部从事军事情报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在翁牛特旗建立卓索图盟纵队,任纵队副司令员和司令员。指挥大小战斗59次,歼敌300多人,迫降土匪280多人;一九四七年六月配合冀察热辽部队相继解放昭乌达盟、卓索图盟两个盟的全境后,纵队改为内蒙古骑兵第十师,孔飞任师长。经大小战斗二十多次,曾转战于热辽地区。 在辽沈战役中,他以骑兵的优势追歼溃逃的国民党军和多股当地的土匪,追歼到锡林郭勒盟。建国后,孔飞先后任内蒙古军区兴安盟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军区东部军事指挥部部长、蒙绥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兼军法处长、内蒙古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内蒙古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荣获二级解放勋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班学习。 1959年五月二十日至一九六四年,组织写作班子完成了60余万字的骑兵师(团)和连以下战斗条例各一本、有队列条例、马术教范各一本以及军队军、师、团、营沙漠地战斗条令和炮兵营群沙漠地战斗条令各一份。一九七七年以后,孔飞历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 1988年七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三日因病在呼和浩特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1957年1月23日】 世界上第一台醉酒呼吸分析仪首次在瑞典投入使用
1957年1月23日(农历1956年12月23日),世界上第一台醉酒呼吸分析仪首次在瑞典投入使用。 警察在街头用醉酒呼吸分析仪进行检查。
【1989年1月23日】 亚洲卫星发射合同在京签署
1989年1月23日(农历1988年12月16日),亚洲卫星有限公司与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在北京签署“亚洲卫星一号”通信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 根据这个合同,由中国参与投资及经营的“亚洲卫星一号”,将于1990年2月至4月由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升空,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终定点于东南亚上空。亚洲卫星有限公司于1988年6月与长城工业公司签署了卫星发射协议,并已同部分国外用户签署了租用卫星转发器的意向书。 “亚洲一号”是亚洲地区首颗区域性通信卫星,通信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大部分地区,并提供话音、数据、图象和其它信息的传递服务。这颗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卫星具有24个C频段转发器,寿命为10年,是国际上最成熟的通信卫星系列之一,其地面信号强度比我国现在租用的国际卫星大几倍,可以大大降低地面接收设施的成本。
【1985年1月23日】 菲律宾陆军参谋长被控参与谋杀阿基诺
1985年1月23日(农历1984年12月3日),菲律宾陆军参谋长被控参与谋杀阿基诺。
【1973年1月23日】 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妇女有堕胎权
1973年1月23日(农历1972年12月20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妇女有堕胎权。
【1937年1月23日】 苏联布哈林等17名共产党领导人被判死刑
1937年1月23日(农历1936年12月11日),苏联布哈林等17名共产党领导人被判死刑。 1927年,布哈林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布哈林是苏联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经济学家。1906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俄国二月革命后,被选为党中央委员。 十月革命后,任《真理报》主编、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国际执委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等职。1928年因对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问题持不同看法,受批判。次年,被解除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和《真理报》主编职务。 1931年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委员。1934年任《消息报》主编。1937年被开除出党后以“判国罪”被处决。1988年恢复名誉。 著有《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共产主义ABC》等。在高加索和骑手在一起。
【1945年1月23日】 苏军进抵奥德河(德波边界)
1945年1月23日(农历1944年12月10日),苏军进抵奥德河(德波边界)。
【1943年1月23日】 英国第八军攻占的黎波里
1943年1月23日(农历1942年12月18日),英国第八军攻占的黎波里。 英军向的黎波里附近的德军发起进攻。英军中的苏格兰军团向的黎波里进发。
【1947年1月23日】 国民党统治区物价一天内上涨二三倍
1947年1月23日(农历1947年1月2日),国民党统治区物价一天内上涨二三倍。 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钞票抢购日用品。
【1923年1月23日】 中国第一座民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23年1月23日(农历1922年12月7日),有收音机的上海人第一次听到一种新的声音。这是由在美国经营电讯业务的无线电商人奥斯邦开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联合创办的一家广播电台。 这是在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呼号XRO,发射功率50瓦,每晚播音1小时。内容包括国内外和上海新闻,但主要是娱乐节目。星期日设有《布道》、《祈祷》等宗教性节目。为了推销收音机,该台还举办无线电基本常识讲座。 因该台的设立未经中国政府有关当局批准,触犯了北京政府的法令。北京政府外交部派人员多次交涉。该电台在不久即停止了播音。
【1912年1月23日】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张榕被赵尔巽、张作霖谋杀
1912年1月23日(农历1911年12月5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张榕被赵尔巽、张作霖谋杀。 1905年,张榕到北京,创办秘密刊物,宣传革命。同年9月,他与吴樾在北京前门车站密谋炸毁出洋考察宪政的清政府五大臣,事败被捕,被清政府以叛逆罪监禁。1908年,张榕越狱逃亡日本东京,易名为黄仁葆,不久加入同盟会。 1910年,张榕返回大连,准备发动起义。武昌起义后,他与赵尔巽等人组织“奉天国民保安会”,任副会长,但未到任;旋即组织“奉天联合急进会”,任会长,策划武装起义。因遵守南北谈判的停战条约,起义未能实行。 赵尔巽时任清代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他大施两面派伎俩,派心腹袁金铠作内应,等待时机杀害张榕。1912年1月23日晚,袁金铠怂恿张榕请张作霖到大西关得义楼设宴。张榕不知是计,酒饭将毕时,袁金铠借故先支走了张作霖。酒席散后,张榕在往回走时遭到枪击,当场毙命,时年28岁。 行刺者是张作霖的密探。由此而来的白色恐怖笼罩沈阳全城,革命党人纷纷遇难,辛亥革命在沈阳彻底流产了。
【1872年1月23日】 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朗之万诞辰
1872年1月23日(农历1871年12月14日),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朗之万诞辰。他生于巴黎,1888年和1893年先后考入巴黎物理和化学高等学院及高等师范学院。 1909年任法兰西学院教授,1934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930年和1933年曾两度当选为索尔维物理学会议主席。 1905年提出关于磁性的理论,用基元磁体的概念对物质的顺磁性及抗磁性作了经典的说明。1908年发展了布朗运动的涨落理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探测潜艇,利用石英的压电振动获得了水中的超声波。他坚决反对法西斯,反对侵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德国占领军逮捕入狱。 中国九一八事变后,他进行了各种声援中国的活动,并批评了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者的纵容。 1946年12月19日,朗之万在巴黎逝世。
【1867年1月23日】 捻军起义之灞桥之战
1867年1月23日(农历1866年12月18日),西捻军在灞桥镇伏击清军,高楼寨之战后,捻军继续流动作战,在山东、安徽、河南的广大地区不断打击清军。清政府命曾国藩部署镇压捻军。 曾国藩先后实施“以静制动”、“聚兵防河”的作战方针,均归于失败。1866年12月7日,清政府改任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节制湘淮各军,负责镇压捻军起义。 捻军方面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长时间不停顿地流动作战,使部队得不到必要的休整和补充,又得不到任何友军的支援。1866年10月,赖文光等决定将捻军一分为二:张宗禹、张禹爵、邱远才等人率部分捻军西进陕甘;赖文光、任化邦、李允等人率部分捻军留在中原地区。 战争过程中,西捻军约有3万余人。在张宗禹的率领下,1866年10月由豫东经许州、洛阳、陕州(今三门峡市西)、阌乡(今灵宝西北),于11月9日进入陕西华阴县境。 署理陕西巡抚刘蓉当时正率1.4万湘军在陕甘交界处堵击回民起义军。得知捻军入陕后,请求清政府速派援兵但左宗棠(刚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借口筹备粮饷,停兵湖北,踌躇不前。 清军援军难以很快入陕,西捻军的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进入华阴后,立即西进华州、渭南,刘蓉不得不将所部东调。11月14日,提督刘厚基率兵3000人由渭南东进,在赤水镇与捻军遭遇,一触即溃,败退渭南。 25日,知府唐炯指挥湘军各营,分兵三路再次发动进攻。捻军在华州敖水东面的树林里设伏,大败湘军,歼敌近千人。初战获胜后,西捻军乘胜西进,12月14日进抵西安东面的灞桥镇,并折向东南,占领蓝田县的泄湖、蓝桥等地。 为了调动西安清军,捻军又佯趋商州(今商县)、雒南(今洛南)。当湘军北上堵截时,捻军迅速西进,摆出攻打西安的架势。在灞桥十里坡周围村庄设下伏兵,布好伏击圈。 1867年1月23日,湘军追至临潼东北的新丰镇。捻军派出少数部队诱敌,与湘军且战且退,将湘军诱至十里坡。记名提督杨得胜、总兵萧德扬、提督刘厚基、道员黄鼎等部相继进入伏击圈。 捻军诱敌部队立即回马反击,伏军步队从两旁村堡杀出,马队从两翼包抄,将湘军团团包围。时值风雪弥漫,湘军士卒因连日奔走,疲惫不堪,冻饿交加,无心作战。而捻军则士气高昂,勇猛冲杀,与湘军展开白刃格斗。 半日之内,捻军连斩总兵萧德扬、提督杨得胜、萧集山、萧长清、布政使衔候补道萧德纲等湘军将领,歼灭敌军3000余人,收降数千人。西捻军取得了入陕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点评此战,西捻军始终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先是运用流动战术,调动敌人;然后选择有利战场,预设埋伏;最后通过白刃格斗大获全胜。湘军方面盲目追击,处处被动,最终陷入重围,在十里坡大败,取得入陕以来的一次大胜仗。 刘蓉也因此被革职回籍。
【1840年1月23日】 德国物理学家、光学家恩斯特·卡尔·阿贝出生
1840年1月23日(农历1839年12月19日),恩斯特·卡尔·阿贝出生。他出生于德国埃森纳赫(Eisenach)。在格丁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于1870年成为耶拿大学物理学教授。 1878年任耶拿天文台主任。后来恩斯特·阿贝加入蔡司公司,从事显微镜的设计和研究,对显微镜理论有重要贡献,因此成为卡尔·蔡司的合作人。他在光学玻璃领域进行了奠基性的研究。1884年,恩斯特·阿贝与奥托·肖特在耶拿创建了肖特玻璃厂。 1886年恩斯特·阿贝聘请光学设计家保罗·儒道夫为光学设计部主任。1888年,卡尔·蔡司逝世后,恩斯特·阿贝成为蔡司公司的东主。1905年恩斯特·阿贝在耶拿逝世,终年64岁。 除了在光学上的贡献,恩斯特·阿贝还关注工人的权益。他推行每天工作8小时、有薪假期、有薪病假和退休金等制度,在蔡司公司建立了现代员工保障制度的先驱。
【1823年1月23日】 法国写实主义画派和印象派主要画家爱德华·马内出生
1823年1月23日(农历1822年12月12日),法国写实主义画派和印象派主要画家爱德华·马内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母亲为瑞典皇族之后,父亲是巴黎法官,可说是世家之后。 40年代-受到叔叔的鼓励,他努力学习绘画。 50年代-正式接受绘画教育,开始建立他的旅行经验,曾经拜访了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国。 1860年代是马内创造出他经典作品的一个时期。 1880年代-马内的最后一幅作品《酒馆女侍》展出之后,于1883年4月30日死于梅毒。
【1862年1月23日】 德国著名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出生
1862年1月23日(农历1861年12月24日),德国著名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出生。大卫·希尔伯特(1862年1月23日—1943年2月14日)出生于哥尼斯堡,他因为发明和发展了大量的思想观念而被尊为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 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为形成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是证明论、数理逻辑、区分数学与元数学之差别的奠基人之一。他热忱地支持康托的集合论与无限数,并提出了新世纪所面临的23个问题,这23个问题涉及了现代数学的大部分重要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第8个问题中的一部分。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各个数学分支的发展。1943年在德国哥廷根逝世。著作有《希尔伯特全集》、《几何基础》、《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等,戴维·希尔伯特。
【1752年1月23日】 意大利作曲家、钢琴乐器的开发者穆齐奥·克莱门蒂出生
1752年1月23日(农历1751年12月8日),穆齐奥·克莱门蒂出生,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是一位钢琴乐器的开发者和钢琴制造家,同时担任音乐出版商及钢琴教师。 克莱门蒂9岁即上台演奏管风琴,14岁时前往英国深造。后来在欧洲各地巡演。1781年,在维也纳与莫扎特进行了一场钢琴比赛。克莱门蒂以卓越精湛的技巧领先,而莫扎特则以其情趣优美见长。双方平分秋色、不分胜负。 从1782年起,他定居伦敦。1790年开设公司,主营音乐出版和钢琴制造事业。1810年停止演出,专心经商和作曲直至1830年退休。 克莱门蒂是第一位创作真正的钢琴奏鸣曲的作曲家,其作品风格优雅精炼,演奏技巧高超,充满活力。他所作的《名手之道》(100首钢琴练习曲)是广泛使用的教材,同时他还谱写了大量的钢琴奏鸣曲和小奏鸣曲。 克莱门蒂为现代钢琴的成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贝多芬的好友及其作品在英国的出版商,并且与约瑟夫·海顿终生保持着很好的友谊。
【1556年1月23日】 嘉靖大地震
1556年1月23日(农历1555年12月12日),发生于中国明朝嘉靖三十四年的关中大地震,简称嘉靖大地震。 - 震中位于陕西华县,波及97个县,影响范围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河北、山东、湖广、江苏及安徽九省。 - 《明史》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 - 地震烈度为11度,强度估计在地震矩8.0至8.3之间。 地震于午夜发生,导致83万人死亡,死伤人数与黄河泛滥造成的伤亡相当。这是中国历史上记录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也是全球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 大部分死者居住在陕西黄土高原上,窑洞倒塌将他们压死。 - 西方历史学家对死亡人数持怀疑态度。 唐锡仁引用《邓州志》记述:“当夜河南邓县、内乡‘分闻风雨声自西北来,鸟兽皆鸣,已而地震轰如雷’。” - 隆庆年间编纂的《华州志》记载:“十二日晡时(下午3点至5点之间),觉地旋运,因而头晕,天昏惨,及夜半月益无光,地仄立,苑树如数扑地,忽西南如万车惊突,又如雷自地出,民惊溃,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 秦可大回忆:“是夜,予自梦中摇撼惊醒,身反复不能贴褥,闻近榻器具若人推坠,屋瓦暴响,有万马奔腾之状,初疑妖祟,俄顷间头所触墙划然倒矣,始悟之,此地震也。” - 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为潼、蒲(死者十之七八),同、华(死者十之六七),渭南(死者五分之一)等。 - 安邑县衙门尽塌,民房约倒八成,压死人口万余;夏县四门陷塌,井水沸溢。 地震还出现了黄河清澈见底的现象。史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地震自西北起于东南,有声若雷,地裂衅宽丈余,涌波泛滥,望似海洋,昼夜方息。” - 震后关中地下水位下降、地温上升。 - 关中小雁塔原本楼高15层,地震后塔顶被震毁,仅存13层;乾县的唐高宗乾陵陵园也被完全毁掉。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1月23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