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11日】 《新华日报》创刊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1月11日至1947年2月28日期间合法出版。这期间,《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 1949年4月复刊后,该报成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并由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一直持续至今。
【1922年1月11日】 加拿大医生班廷博士首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1922年1月11日,加拿大多伦多综合医院的医生班廷博士首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14岁儿童雷纳德·汤普森入院时几乎濒于死亡边缘,后经使用胰岛素后,病情明显好转,最后活至35岁。
【1851年1月11日】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金田起义是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寿诞之际率起义军在金田村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成为太平军,封五军主将,并颁布简明军律。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金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1964年1月11日】 美国外科医生首次发表政府报告称吸烟危害健康
1964年1月11日,美国一名外科医生首次发表政府报告,称吸烟可能危害健康。 直到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吸烟的危害。
【1962年1月11日】 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纠正“大跃进”的错误
“七千人大会”,是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中央局、省、地、县(包括重要厂矿)五级领导干部,共7118人,人们习惯地称这次会议为“七千人大会”。这是我们党在执政后召开的一次空前规模的总结经验大会。 会上,发扬了民主,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初步总结了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这次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提高认识和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起了积极作用。
【1958年1月11日】 中共中央“南宁会议”召开
南宁会议是在1958年1月11日至2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了部分中央领导人和地方领导人参加的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讨论第二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再次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政策,说反冒进使6亿人民泄了气,是政治问题。南宁会议之后,批反冒进的结果是党内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迅速发展起来。 有些地区和部门开始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跃进”计划。
【1868年1月11日】 蔡元培诞辰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1903年1月11日】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诞辰
雅各布·罗森菲尔德(Jakob Rosenfeld,1903年1月11日-1952年4月22日),中文名罗生特,奥地利医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03年生于乌克兰的利沃夫,192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928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在上海期间,罗生特认识了记者汉斯·希伯,因受后者影响而决定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罗生特在新四军中被誉为“大鼻子神医”,经他救治过的共产党高级将领包括罗荣桓、万毅、曾炳华等。 1949年11月底,罗生特回到奥地利。1952年因心肌梗塞在以色列去世。著有《奥地利—中国》一书。
【1885年1月11日】 中日友好先驱者之一内山完造诞辰
内山完造(1885年1月11日-1959年9月21日),汉名邬其山,旅居中国上海的日本商人,内山书店老板。他是鲁迅的密友。 晚年从事日中友好工作。1959年9月2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随后安葬于上海市虹桥路万国公墓(今宋庆龄陵园)。1945年其妻子美喜子葬于静安寺外国人公墓,并在1954年迁葬至此。 1967年内山墓迁葬至浦东,1976年回迁万国公墓。
【1757年1月11日】 美国经济学家汉密尔顿诞辰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7年1月11日 - 1804年7月12日),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宪法的起草人之一,财经专家,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是华盛顿管治时期的经济政策的主要构思者,其中重要的有:重建国家信用的计划、建立国家银行、建立关税系统、与英国建立友好贸易关系。 因为他的观点有大批支持者,所以他创立了联邦党,并成为该党的领袖,与由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领导的民主共和党对抗。因政党相争而决斗丧生。 2006年汉密尔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5名。
【2011年1月11日】 中国歼20隐形战机首飞成功
中国歼20隐形战斗机已于2011年1月11日中午12时50分左右进行首次升空飞行测试,13时11分成功着地。 整个首飞过程是在歼10S战斗教练机陪伴下完成的,历时大约18分钟,取得成功。
【2019年1月11日】 英国著名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去世
2019年1月11日(农历2018年12月6日),英国著名数学家迈克尔·F·阿蒂亚爵士去世,享年89岁。 来自英国皇家学会的讣告提到,这位曾在2018年9月宣称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而引起轰动的英国数学“教父”,尽管其在之后的海德堡获奖者论坛上提出的黎曼猜想证明未能得到广泛认可。阿蒂亚对数学领域、尤其是代数几何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迈克尔·阿蒂亚爵士的早期工作主要集中在代数几何领域,受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影响,他与弗里德里希·希策布鲁赫一起创立了拓扑K理论,在代数拓扑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第一个重要的广义上同调理论。最为著名的成果是在1963年,他与伊萨多·辛格合作证明了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 此定理在微分方程、复几何、泛函分析以及理论物理学中的应用深远,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成果之一。后继工作包括他与拉乌尔·博特合作的阿蒂亚-博特不动点定理。 70年代后,他的兴趣转向规范场论,并着力研究瞬子和磁单级子的数学性质。近30年来,低维拓扑学和无穷维流形几何学的研究受到量子场论和弦理论的极大启发,阿蒂亚是这个新兴领域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爱德华·威滕等数学物理学家深受他的影响。 他在1966年荣获菲尔兹奖,在1988年荣获科普利奖章,在2004年与辛格共同获得阿贝尔奖。阿蒂亚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990-1995)、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1990-1997)以及爱丁堡皇家学会主席(2005-2008),并被选为多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自1997年至去世时,他还担任爱丁堡大学的名誉教授。他的学生包括格雷姆·西格尔、奈杰尔·希钦和西蒙·唐纳森等知名数学家。 2018年9月24日,迈克尔·阿蒂亚声称证明黎曼猜想,但无法使数学家信服。2019年1月11日逝世,享年89岁。
【2014年1月11日】 以色列总理沙龙病逝
2014年1月11日(农历2013年12月11日),以色列前总理沙龙逝世,享年85岁。 沙龙于2006年因中风陷入昏迷状态,已持续8年之久。2014年初,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重要器官开始衰竭。 《时代周刊》封面上的阿里埃勒·沙龙早年生活:年少从军战争显露显军事天才 阿里埃勒·沙龙(Ariel Sharon)1928年出生于特拉维夫附近的马拉勒村。他的父母沙廖尔和维拉原籍俄罗斯,于1922年加入犹太移民浪潮定居巴勒斯坦。 沙龙从小生活在动荡时期,14岁时加入了以色列建国前的犹太军事组织“哈加纳”。从1947年起,沙龙出任“哈加纳”的教官,开始其军人生涯。他经历了1948年至1973年阿以爆发的四次中东战争,并历任步兵团连长、戈兰旅指挥官、伞兵旅旅长、北部军区司令、装甲师师长和南部军区司令等职。沙龙在战争中展现了军事天才。 政治生涯:退役后从政 1973年7月,沙龙从国防军退役后参与组建利库德集团。10月“赎罪日”战争爆发后,他被紧急征召出任装甲师师长。战后,作为利库德集团成员入选议会,标志着其政治生涯的开始。 1975至1976年,沙龙担任拉宾总理的高级安全事务顾问。1977年6月,利库德集团执政后,他先后担任农业部长和国防部长等职。1982年6月,沙龙策划和指挥了入侵黎巴嫩的战争。 1985年起,沙龙担任内阁商业和工业部长,1990年至1992年出任住房部长,主持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定居点工作。1996年利库德集团重新上台执政后,他任国家基础设施部长,并在1998年兼任外交部长。 强硬作派:反对和谈曾引发巴以流血冲突 沙龙素以其强硬著称,在巴以问题上立场坚决。他曾一度反对巴以和谈,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1998年签署怀伊备忘录时由于他的强烈反对而受阻。 2000年9月,沙龙强行进入圣殿山引发严重冲突。他担任政府总理后逐渐调整立场,在2002年6月提出单边行动计划。2005年,沙龙启动并完成了从加沙地带的撤离工作,结束了长达38年的占领。这一举动引发了利库德集团的分裂。 婚姻家庭 1998年10月9日,沙龙与妻子莉莉结婚,莉莉是前妻加丽的妹妹。他们的孩子中有古尔和奥马里·沙龙。 健康状况:两度中风去世前已昏迷8年 2005年12月18日,沙龙因轻度中风住进医院治疗,次年1月4日晚突发中风。同年4月,以色列内阁宣布他永久失去履行职责的能力。 2014年初,沙龙病情严重恶化,重要器官持续衰竭。
【1999年1月11日】 接受活性人体细胞和牛胶原蛋白合成皮肤移植的第一例病人
1999年1月11日(农历1998年11月24日),出生仅8个星期的托里·卡梅伦在美国迈阿密杰克逊儿童医院接受皮肤移植手术,成为美国接受活性人体细胞和牛胶原蛋白合成皮肤移植的第一例病人。 卡梅伦出生时患有大泡性表皮松解,身体70%的部位出现水泡。
【1991年1月11日】 首次墨西哥――中美洲首脑会议闭幕
1991年1月11日(农历1990年11月26日),首次墨西哥——中美洲首脑会议在墨西哥南部城市图斯特拉·古铁雷斯闭幕。 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6国领导人在会议闭幕时通过了《图斯特拉·古铁雷斯声明》和关于墨西哥同中美洲5国加强合作的两个文件。图为与会的各国总统在签署《图斯特拉·古铁雷斯声明》以及有关经济合作文件。
【1983年1月11日】 赵紫阳总理访问坦桑尼亚
1983年1月11日(农历1982年11月28日),中国总理赵紫阳在访问坦桑尼亚期间,宣布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四原则。 即“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
【1982年1月11日】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
1982年1月11日(农历1981年12月17日),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 第一,“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人民政府。 2. 第二,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3. 第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1989年1月11日】 斯里兰卡取消长达五年的紧急状态
1989年1月11日(农历1988年12月4日),斯里兰卡取消了长达五年的紧急状态。
【1979年1月11日】 给“四类分子”摘掉帽子
1979年1月11日(农历197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考虑到我国农村完成土地改革和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地主、富农分子经过20多年的劳动改造,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因此,对他们和他们的子女的成分问题作出了适合新的情况的相应规定:凡是多年来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农分子以及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经政府批准,一律摘除帽子,给予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 这些人的子女在入学、招工、参军、入团、入党及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应看其本人的政治表现,不得歧视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社员的子女。他们的家庭出身应该一律为社员,不能再视为是地主、富农家庭出身而成为人民的一员。
【1974年1月11日】 南越宣布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1974年1月11日(农历1973年12月19日),南越宣布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从1970年8月开始,越南(当时为南越伪政权)等几个周边国家相继侵占我南沙群岛的34个岛屿,甚至对西沙永乐群岛也不放过。南越伪军在1956年侵入珊瑚岛后,赖着不走。 当南沙群岛发现含油地貌后,南越伪政权于1973年公然宣布对我国南沙、西沙群岛拥有主权,并将这些岛屿划入南越版图。 1974年1月11日,我国外交部再次庄严声明,我国对西沙、南沙、中沙、东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然而,西贡当局不顾我国警告,悍然出动军舰侵犯西沙群岛,发动了一场海上军事挑衅。 1月15日,南越派出了驱逐舰侵入永乐海区,并向甘泉岛开炮,对正常作业的渔民进行挑衅;同时又派出两栖小分队登上金银岛和琛航岛。此外,还派出两艘驱逐舰和护航舰驶向西沙海区。 为了粉碎敌人的企图,捍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我国海军南海舰队组成了271、281、396舰艇编队,对敌舰艇编队进行了自卫反击。最终,击沉敌舰一艘,击伤三艘,并收复了被南越占领的珊瑚、金银、甘泉岛,改写了百余年来外国侵略者肆意践踏我国海疆的历史。
【1962年1月11日】 肯尼迪鼓吹进一步扩军
1962年1月11日(农历1961年12月6日),肯尼迪鼓吹进一步扩军。 肯尼迪和西德前总统阿登纳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鼓吹进一步扩军备战,继续保持美国核威慑力量的实力。他还声称,美国打算在任何时候都拥有进行非核战争或有限战争的能力。
【1966年1月11日】 英迪拉·甘地出任印度总理
1966年1月11日(农历1965年12月20日),英迪拉·甘地出任印度总理,成为印度第一位女总理。 英迪拉·甘地的丈夫尼赫鲁曾在同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达成塔什干协定后去世。19日,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当选为执政的国大党领袖、印度总理,并保证支持塔什干协定。
【1957年1月11日】 英国向也门南部发动侵略战争
1957年1月11日(农历1956年12月11日),英国向也门南部发动侵略战争。
【1946年1月11日】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6年1月11日(农历1945年12月9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面积为2.87万平方公里,人口314.3万。阿尔巴尼亚族占97%,其余为希腊族和茨冈吉卜赛族,通用阿尔巴尼亚语,首都为地拉那。 阿尔巴尼亚祖先是伊利尔人,是巴尔干半岛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4世纪末曾是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190年建立独立的封建制公国,1415年遭土耳其入侵,被土耳其统治近500年。1912年11月28日宣告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奥匈、意、法等国军队占领。1920年阿再次宣告独立。1924年成立资产阶级政府,1925年成立共和国,1928年改行君主制,索古为国王直至1939年4月。 意大利入侵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被意、德法西斯占领(1943年德国法西斯侵入)。1944年11月29日,阿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夺取政权,并解放全国。1946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9年11月23日与中国建交。1991年4月24日改称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1947年1月11日】 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部队大量歼敌
1947年1月11日(农历1946年12月20日),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部队大量歼敌。 中共中央军委发电指示林彪、高岗等人,要求东北部队利用冬季最寒冷季节有计划地发动进攻,找敌之薄弱点,采取围城打援的方法大量歼敌(例如平均每月歼灭敌人1个师以上)。 转变敌我形势。
【1944年1月11日】 罗斯福召开太平洋作战会议
1944年1月11日(农历1943年12月16日),罗斯福召开太平洋作战会议。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会议商讨了联合对日作战的计划,并于12月1日发表《开罗宣言》。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发表《开罗宣言》后于1944年1月11日召开了太平洋作战会议,主要内容为介绍开罗首脑会议关于联合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置等重大决策,并研究了美军在太平洋与日军作战的部署和计划。
【1930年1月11日】 海尔·塞拉西成为埃塞俄比亚新皇帝
1930年1月11日(农历1929年12月12日),海尔·塞拉西成为埃塞俄比亚新皇帝6年后,他和他英勇不屈的人民将与墨索里尼有一场艰苦卓绝的搏斗。
【1919年1月11日】 罗马尼亚并吞特兰西瓦尼亚
1919年1月11日(农历1918年12月10日),罗马尼亚并吞特兰西瓦尼亚。这片区域面积近103,600平方公里,超过了罗马尼亚总面积的一半。 特兰西瓦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东喀尔巴阡山以西,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流域。该地区居民除罗马尼亚人外,其余多为马扎尔人。中世纪时,特兰西瓦尼亚曾是一个公国。 十一世纪末,并入匈牙利王国。1867年后,成为奥匈帝国的属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根据《凡尔赛条约》被罗马尼亚所领有。 特兰西瓦尼亚原为匈牙利王国之领土,在土耳其攻占布达佩斯后,成为匈牙利贵族的避难所,抗拒土耳其文化入侵。在一战后,1919年举行全民公投,正式成为罗马尼亚的一部分。
【1917年1月11日】 中国抚顺煤矿瓦斯爆炸,900余名矿工死亡
1917年1月11日上午10时40分,抚顺炭矿大山坑井下因变压器着火引起瓦斯爆炸和大火。 日方为保护矿井不顾井下人员死活,采取封井措施,导致970余名矿工惨死井下。直到1月13日才结束封井。矿长米仓清族在向“满铁”总裁的报告中提到:“大山坑封闭于本日午前十一时结束”。当时大山坑共有采煤矿工两千多人,分两班倒。 井下爆炸后因断电鼓风机停转,造成通风问题。下风口冒火而上风口变为入气口,完全可以组织抢救井下矿工,但日方急于封闭上风口,置井下工人于不顾。据事故幸存者回忆:“如果及时抢救,多数工人不至于死亡。”然而日方为了煤炭利益,不惜牺牲中国人民的生命,用黄泥封闭井口,导致约有1000人死于坑内。 早在1916年4月15日,大山坑内东段曾发生自然发火事故,日方将该地段全部封死,导致150名中国工人遇难。对此,日方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只对封闭的煤井实施土砂充填以灭火,8天后恢复采煤,由此酿成9个月后的更大事故。 日本侵略者不把中国矿工当人看。
【1919年1月11日】 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
1919年1月11日(农历1918年12月10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 1917年11月至1922年,刚刚诞生的社会主义苏联为抵抗外国武装干涉和消灭国内反动军队进行国内革命战争,粮食日益短缺。1919年,苏维埃政权颁布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国家所需要的粮食数额就是必须征集的“余粮”数。 农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额交售全部余粮,并按规定价格给国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按政策,农民必须按规定价格向国家交售粮食,并可按固定价格购得工业品。 随着国内战争展开,国家无法供应工业品,卢布迅速贬值,农民实际无偿交粮食给国家。推行余粮收集制严惩损害农民的利益,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缓解城市饥荒,保证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1885年1月11日】 美国女权运动领袖爱莉丝·保罗出生
1885年1月11日(农历1884年11月26日),美国女权运动领袖爱莉丝·保罗出生(Alice Paul)。 她和她的朋友露西·伯恩和其他朋友,成立了全国妇女党(National Women's Party)。她们每天有三名女性在白宫前高举标语。经过7年的努力,于1920年促使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女性投票权的法案。
【1800年1月11日】 直流发电机之父耶德利克·阿纽什出生
1800年1月11日(农历1799年12月17日),耶德利克·阿纽什出生。他是匈牙利的发明家、工程师、物理学家以及罗马天主教牧师。 匈牙利科学院院士,被认为是直流发电机之父。
【1787年1月11日】 天王星的两颗卫星被发现
1787年1月11日(农历1786年11月22日),天王星的两颗卫星被发现。 天王星至少有24颗卫星,其中天卫一到天卫五是五个主要的大卫星。天卫三和天卫四于1787年由威廉-赫歇耳所发现;天卫一和天卫二于1851年为拉塞尔所发现;而天卫五直至1948年才由柯伊伯所发现。
【1928年1月11日】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去世
1928年1月11日(农历1927年12月19日),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在多切斯特家里去世,这里距他87年前出生的草屋有3里地之遥。 这位贫穷的石匠的儿子在16岁时跟一位建筑师学徒,学习了希腊和拉丁古典文化,并以诗人开始了(也结束于)他的文学事业。从27岁起,这位天才的作家就写出大批作品,如《远离喧嚣》、《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和《德伯家的苔丝》等。 他的骨灰将放在威斯特敏斯特教堂里,但他的心脏将被单独埋葬于因他的小说而闻名的埃格顿希思附近。
【1571年1月11日】 奥地利贵族开始享有宗教自由
1571年1月11日(农历1570年12月16日),奥地利贵族开始享有宗教自由。此前,奥地利原是全民信仰天主教。 奥地利君主玛丽亚·特蕾西亚(1740—1780年)实行“开明专制”,进行改革,以振兴国家,巩固本家族的统治。 1749年,颁布命令允许外国人自由迁居奥地利,并给予免税和宗教自由。同时制定了有利于外籍工厂主发展的市政法规。国家设立奖学金,奖励新发明和新企业的开办;同时,国家还以官费派遣技师到国外深造,禁止熟练工人外流。
【1914年1月11日】 本世纪初女权运动迅速发展
1914年1月11日(农历1913年12月16日),美国女权运动人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争取到选举权,共涉及11个州。 女权运动起源于西方国家,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文化逐渐松动的背景下兴起。女性要求与男性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在家庭中得到公正对待。初衷在于:自然、法律及造物者对人类都是公平的,男女在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上是相同的。 女权运动的发展紧跟工业革命的步伐。19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女权运动萌芽;1869年美国妇女选举权协会成立,成为推动运动的重要力量。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国家广泛展开了女权运动。 1914年伦敦发生了著名的女权运动者冲击白金汉宫事件,向英王乔治五世请愿。这一行动标志着女权运动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英国监狱中,医生和狱卒对绝食的女权运动者进行了粗暴对待,这种行为引发了社会广泛的愤慨。 女权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现象,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权运动的进步。如图所示,潘克赫斯特夫人及其女儿克里斯塔贝儿正在展示她们在监禁中被迫穿上的囚服样式。
【1295年1月11日】 元朝初期政治家伯颜去世
1295年1月11日(农历1294年12月25日),元朝初期政治家伯颜去世。他出生于八邻部,父亲晓古台曾随旭烈兀西征西亚。伯颜在伊儿汗国长大,并信奉景教。 至元初年,他受旭烈兀派遣出使大都,受到元世祖的赏识和信任,遂留仕于元朝,并娶了宰相安童之妹。1265年,他成为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1274年,元朝大军伐南宋时,伯颜随史天泽成为征宋总帅。进展顺利后,在1276年2月4日,宋军投降,并进入临安。元军俘虏了宋恭帝和谢太后以及很多南宋宗室和大臣。元朝改临安为两浙大都督府。 之后伯颜又统帅大军负责对窝阔台汗国海都汗的战争。1294年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前,任命伯颜和不忽木等人为托孤大臣。同年5月10日,伯颜和大臣们拥立元成宗铁穆耳登基称帝。 元成宗登基后,伯颜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太傅、录军国重事,依前知枢密院事。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庚子日(1295年1月11日),伯颜病逝。 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特赠宣忠佐命开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号忠武。至正四年(1344年),元惠宗加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进封淮王,余如故。
【1879年1月11日】 英国祖鲁战争爆发
1879年1月11日(农历1878年12月19日),英国殖民者在祖鲁领袖克特奇瓦约拒绝对其的“最后通牒”后,向祖鲁王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战争。 切尔姆斯福德勋爵率领1.3万人的英国殖民军渡过布法罗河和图盖拉河,向祖鲁王国大举进攻。英祖战争因此宣告爆发。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1月11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