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1月6日】 现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逝世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奥地利遗传学家,天主教圣职人员。他被认为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1822年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的海因岑多夫。1851年至1853年,他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化学、数学、动物学和植物学。 约从1856年到1863年,他进行了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并于1865年在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上报告了他的研究结果。同年,在该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他在论文中提出了遗传因子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重要概念,并阐明其遗传规律,后人称之为孟德尔定律。 1884年1月6日,孟德尔逝世。
【1972年1月6日】 中央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陈毅逝世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外交家、诗人。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 文革期间,陈毅与谭震林等人与四人帮斗争,被对方划为“二月逆流”。1972年1月6日,陈毅在北京逝世。逝世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他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1983年1月6日】 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勇逝世
杨勇(1913年10月28日-1983年1月6日),原名杨世峻,湖南浏阳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是中共闻名的“三杨”之一(另二人是杨成武、杨得志)。 杨勇生于1913年。1927年4月加入青年团,同年转为共产党党员,并参加革命工作。 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全国人大常委、第十至十一届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和迫害,被无休止地揪斗和投入监狱达6年之久。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1972年5月重新工作。 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1938年1月6日】 新四军军部成立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 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军部所辖4个支队。
【1959年1月6日】 国际海事组织成立
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简称IMO),是联合国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伦敦,成立于1959年1月6日。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5月改为现名,现有170个正式成员和3个联系会员(截止至2012年9月)。 该组织宗旨为促进各国间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采取统一的标准,并处理有关的法律问题。
【1412年1月6日】 法国女英雄贞德诞生
圣女贞德(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被称为“奥尔良的少女”,是法国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天主教会的圣女。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时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并为法国胜利做出贡献。 最终被俘后,贞德被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火刑。 贞德死后,很多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布莱希特都创作过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今天。
【1850年1月6日】 德国社会民主党首领伯恩施坦诞辰
爱德华·伯恩施坦(Eduard Bernstein,1850年1月6日-1932年12月18日),是一位德国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家及政治家。他于1872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外流亡数年期间,在英国伦敦遇到了恩格斯,并受到费边社的影响。 1901年,伯恩施坦回到德国,成为了修正主义(进化社会主义)的理论家,是修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第一批社会主义者之一。他设想出一种社会民主的类型,将个人的创新精神与社会的改革结合在一起。他曾担任几届议员(1902—1906、1912—1916、1920—1928),启发了社会民主党的许多改革计划。 1932年12月18日,伯恩施坦在柏林逝世。
【2016年1月6日】 朝鲜宣布第一枚氢弹成功试验
2016年1月6日(农历2015年11月27日),中国地震台网监测到朝鲜发生一次震级为4.9级、震源深度0公里的地震,并注明“疑爆”。发震地点位于北纬41.30°、东经129.10°,即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核试验场所在地。 2013年2月12日,朝鲜在上述位置再次发生同样级别的地震。朝中社随后宣布,朝鲜国防科学部门当天成功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报道还称,此次试验爆炸威力大、安全、完美,并使用了小型化和轻型化的原子弹。 金正恩表示,朝鲜是拥有核弹和氢弹的核强国,已经准备好使用核弹和氢弹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各方反应: - 韩国政府启动紧急工作机制密切关注朝鲜动向。2016年1月6日当天发生地震时,韩国方面认为可能是地下核试验。 - 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094号决议,要求朝鲜不再进行核试验,并放弃核武器计划。 2015年前后的相关事件: - 2016年1月6日当天发生地震时,韩国方面认为可能是地下核试验。 - 2013年2月12日,朝鲜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朝方称这是针对“美国敌对行为”的正当回应。 - 2015年5月20日,朝鲜国防委员会政策局表示,朝鲜的核打击手段已经进入小型化和多样化阶段,并警告各方不要挑衅。 - 2015年7月21日,朝鲜声明不会效仿伊朗核问题协议解决半岛核问题。同年9月15日,朝中社报道称,朝鲜原子能总局称宁边的一切核设施经过重新整修,开始正常运作。
【2009年1月6日】 新疆鄯善县火焰山下发现清朝干尸
2009年1月6日(农历2008年12月11日),新疆鄯善县火焰山下发现清朝干尸。当地农民施工时发现5具汉族男性干尸。 他梳着清代的长辫子、穿着粗麻的棉袄、鞋帽都是古代的样式,躺在一个小土堆旁……闻讯赶到的鄯善县旅游文物局立即对古墓葬现场进行了保护。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吕恩国称,干尸保存得真好。根据服饰、发型、墓葬形式,可以初步判断,他是一名清朝汉族男子。 经过勘察,工作人员发现这具干尸的四周能够辨认出有5座墓葬,墓葬中或有类似的干尸、或只有被褥、衣服。“他的出现,至少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清朝,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有汉族居民或者军队生活驻扎。”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永兵说。 张永兵介绍,有史料记载,清朝政府曾在现今鄯善县一带戍边屯田,在这一地点周边以前也曾发现过几处屯田遗址。
【1997年1月6日】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1997年1月6日(农历1996年11月27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学术活动中心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这是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在洪国藩研究员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分辨率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这一成果为最终揭示水稻遗传信息奥秘和农作物育种做出了重大贡献。 水稻基因组由12条染色体组成,总长度为4.3亿核苷酸。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包括三大内容:即水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的构建以及DNA全顺序的测定。开展此研究的国家有日本、美国、印度、韩国和菲律宾等,日本已于1994年首先构建了水稻基因组的遗传图。 在水稻基因组研究中,物理图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根据物理图不仅能够为最终解开水稻全部遗传信息奠定基础,还可以通过定位克隆等多种现代技术,高效而系统地为农业遗传育种提供所需的重要基因及有关信息。中国构建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图具有以下特点:(1)分辨率(基本尺度)为12万核苷酸;(2)含有565个遗传分子标记,并测出许多标记间的物理距离,这将大大加快获得禾谷类作物所需基因的速度;(3)含有近100个通用的遗传分子标记,在大麦、小麦等六种主要作物中是通用的。 水稻基因组物理图的构建对农业遗传育种产生了重大作用。洪国藩研究员在国际水稻分子生物学会议上报告这一成果后,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学者主动表示愿与中国科学家进一步合作。
【2007年1月6日】 日本日清食品创始人,方便面之父安藤百福逝世
2007年1月6日(农历2006年11月18日),日本日清食品创始人安藤百福逝世,享年97岁。安藤本名吴百福,是台湾裔日本人。 1996年,安藤成为立命馆大学名誉博士。他发明了方便面,影响深远,并进一步发明了杯面。 在第二次出狱时,安藤百福仅剩一座空房子,正值战后时期。当时日本粮食主要依赖美国援助的面粉,大米稀缺,政府鼓励多吃面包。但这一建议对习惯吃米饭的日本人来说难以接受。 一天,一名负责粮食营养的研究所负责人与安藤闲聊时提出一个问题:是否有办法让国民多吃面?这一问题促使安藤思考,并决定将事业重心转向“食”。 1957年的一个冬夜,安藤百福经过一家拉面摊,看到人们顶着寒风排长队只为吃一碗拉面。他因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认为只要制作得当,面条依旧受欢迎。于是,他决定研制一种开水即可食用的方便面。 在制作过程中,安藤完全是个外行。经历无数次失败后,他悟出食品讲究平衡的道理。最终,通过将面条油炸并放入特制铁框中,解决了保存和复原问题。1958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方便面诞生了。
【1992年1月6日】 我国与土库曼斯坦建交
1992年1月6日(农历1991年12月2日),我国与土库曼斯坦建立外交关系。 土库曼斯坦,意为“突厥人的地区”,位于中亚西南部,面积48.81万平方公里,人口446万人(1995年)。其中土库曼族占72%,官方语言为土库曼语,俄语是第二通用语。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首都阿什哈巴德。 土库曼斯坦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以来一直是苏联的原料供应地,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主要出口产品有:天然气、石油制品、皮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食、肉类、轻工业品。 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建立土库曼苏维埃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10月宣布成立独立的主权国家,同年加入独联体。 土库曼斯坦实行积极中立的对外政策,坚持和平共处原则。1992年1月6日与我国建交。 阿什哈巴德清真寺、尼萨古城、地狱之门(近景)、汗血宝马、阿什喀巴得纪念碑、梅尔夫古城遗址等景点是其著名旅游地之一。地方性选举和土库曼斯坦炒饭也是当地特色活动。
【1975年1月6日】 我国与博茨瓦纳建交
1975年1月6日(农历1974年11月24日),我国与博茨瓦纳建立外交关系。鸟瞰哈博罗内,博茨瓦纳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南部非洲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 独立前称贝专纳,公元13-14世纪,茨瓦纳人由北方迁居此地。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贝专纳保护地”。 1966年9月30日宣布独立,定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实行多党制,由博茨瓦纳民主党执政,塞雷茨·卡马任总统。1980年7月,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 1984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联总统。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莫哈埃接任总统。1999年和2004年,民主党在大选中均以压倒优势胜出,莫哈埃两度蝉联总统。 2008年,莫哈埃总统任期届满,原副总统伊恩·卡马接任总统。
【1961年1月6日】 法国公众投票赞成阿尔及利亚独立
1961年1月6日(农历1960年11月20日),法国公众投票赞成阿尔及利亚独立。为保证投票顺利进行,法国警察全面出动。 1961年1月6日至8日,超过70%的法国人赞成就阿尔及利亚的前途与阿尔及利亚流亡政府举行谈判。许多左翼人士弃权。有超过40%的阿尔及利亚人没有参加投票,按法国的解释是屈服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主义者发出的抵制全民公决的命令。 尽管如此,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的谈判政策还是在投票中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让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人民都痛苦不堪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到了最后阶段。
【1968年1月6日】 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徐舜寿去世
1968年1月6日(农历1967年12月7日),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徐舜寿去世。 --- 他出生于1917年8月21日,出生在浙江省吴兴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徐一冰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并于1908年从日本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体育学校——中国体操学校。 --- 徐舜寿深受家庭熏陶,从小就养成了坚毅、好学和进取精神。他学习勤奋,酷爱数学,在吴兴县的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1933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工程组,并于1937年6月毕业后到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厂工作。 ---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舜寿立志“航空救国”。1944年9月赴美国实习,1946年8月回国。同年春,他所在的南昌第二飞机制造厂被迫迁往台湾。徐舜寿以送妻小回乡为由,摆脱了国民党的桎梏,并在姐夫伍修权将军的指引下携家人来到上海,在我地下党帮助下越过封锁线,辗转来到已经解放的北平。自此,他投身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建设。 --- 1956年8月,徐舜寿在沈阳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任主任设计师。不到两年时间,设计室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先河。1958年3月,他与总设计师黄志千和陆孝彭共同提出了“强五”飞机初步设计方案。 --- 1961年8月起,徐舜寿任新成立的601所技术副所长,并为该所创建和技术储备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亲自组织领导了米格-21飞机的消化摸透工作,狠抓专业建设,为后来歼八飞机设计成功打下了必要技术基础。 --- 1964年7月,徐舜寿调往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前身之一——603所任技术副所长兼首任总设计师。他为运七飞机正确选型和总体设计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为我国民用飞机研制走出了一条路子。 --- 鲜为人知的是,徐舜寿还为“两弹一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接受并领导了核爆炸试验用的取样器设计任务(代号09工程)及用飞机投放氢弹的可行性研究(代号816任务),并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成果。 --- 在文革期间,徐舜寿因迫害致死,终年51岁。他是国家最早的二级工程师,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上校军衔。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航空事业,为飞机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还撰写了《飞机性能捷算法》,编译了第一部《英汉航空工程名词字典》及《疲劳译文集》,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 徐舜寿非常重视科研队伍的建设,并亲自组织编制了各专业的基本功大纲和设计员手册。他认为飞机设计需要两种人才:常规的快手与关键的专家,主张“六快”原则——构思、查表、计算、画图、论证及总结要快,强调必须大练基本功、多看技术资料。 --- 他鼓励年轻人要“坐下来,钻进去,冒出来”,争当技术尖子,并特别欣赏苏联专家克拉西莫夫的“小狗游泳论”。在人才培养上,徐舜寿坚持优先培养与自然淘汰的原则。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刚直不阿,坚持认为正确的事物并直言不讳。
【1950年1月6日】 伦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月6日(农历1949年11月18日),伦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英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引起了紧张的国际局势。美国和法国由于英国承认这一共产党政权而感到恼怒,尤其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同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尚未结束的时候。此前四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是蒋的支持者和援助者。 针对盟国所表示出的愤怒态度,英国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国大陆。英国外交部还说,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拥护,而且新近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农民,从而赢得了占中国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从华北老根据地发展扩大,进而席卷全国,把国民党军队赶到了台湾。
【2017年1月6日】 美机场发生枪击案
2017年1月6日(农历2016年12月9日),美国劳德代尔堡机场发生枪击案,造成5死8伤。 当天下午1时左右,在机场2号航站楼的行李提取区域,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安检口之外发生了枪击事件。布劳沃德警长办公室确认,5人在此次枪击中死亡,8名伤者被送往当地医院,一名嫌疑人已被拘捕。 机场所有服务暂停,其他人被疏散到停机坪,消防员及其他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 前总统小布什的白宫新闻秘书阿里·弗莱舍当时在机场,并通过推特发文描述了枪击现场情况。 1月6日,在劳德代尔堡-好莱坞机场,布劳沃德县官员斯科特·伊斯雷尔就枪击事件向媒体讲话。当天下午,伤者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当地电视台播放的视频显示,航站楼外一名医护人员正在照顾受害者,数百人站在停机坪上,救护车从他们身旁驶过,大量执法人员赶到了现场。 目前此案动机仍在调查中,美国联邦调查局将协助当地执法部门。奥巴马总统听取了有关枪击事件的汇报,候任总统特朗普致电佛罗里达州州长斯科特询问情况。 劳德代尔堡机场是南佛罗里达第二大的机场,仅次于迈阿密国际机场,每日接待旅客超过73000名。
【2012年1月6日】 南京银行持枪抢劫案
2012年1月6日(农历2011年12月13日),南京市下关区一农业银行发生持枪抢劫案。一名男性犯罪嫌疑人持枪打死某公司提款人,抢走20万元现金后逃窜。 1月9日,公安部在南京召开“1·6”案件协调会。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出席会议,听取案件前期侦查情况汇报,深入研究剖析案情,并就扎实推进案件侦破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参会人员包括公安部刑侦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省市公安机关有关负责同志。 南京“1·6”案件社会危害极其严重,人民群众对此高度关注。 周永康、孟建柱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国公安机关特别是重点地区公安机关务必将侦破此案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全警动员、区域联动,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相关涉案地公安机关要全力以赴开展案件侦查、巡逻盘查、重点场所查控和社会面宣传发动等工作,特别是要深入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提供各类破案线索。全国公安机关要加强区域和警种、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不断增强破案攻坚合力,尽快侦破此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1941年1月6日】 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租借法案》
1941年1月6日(农历1940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增强美国防御法案》,即《租借法案》。 经过两个月的激烈辩论,两院分别于3月11日表决通过。次日,罗斯福总统签署《租借法》,正式实施至1945年底共历时4年半。 此前,由于国内孤立主义情绪严重,反对美国参与欧战的意见占上风。为应对这一情况,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以“邻家房子起火”之喻主张用贷款或租借武器的办法援助正在与纳粹德国激战的英国,并强调:“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首先获得援助和受援最多的国家是英国。 到1945年8月31日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联邦共获得租借援助300亿美元,占美国租借支出总额的60%,其中英国受援最多,为270亿美元。美国还对苏联提供援助,尽管受到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从1941年10月1日起实施。 到1945年9月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102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苏联统计为98亿美元)。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适用于中国。 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总额为8.45亿美元。1942年的伦敦一名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向一群母亲分发瓶装浓桔汁,这些桔汁是根据“租借法案”从美国运来的。
【1929年1月6日】 亚力山大成为南斯拉夫的独裁者
1929年1月6日(农历1928年11月26日),亚力山大国王解散了国会,使自己成为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从未有过当独裁者的企图,但是感到除了夺取政权外别无选择。 协约国在巴黎和平会议上建立了南斯拉夫,但忽略了塞维尔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民族。去年8月,克罗地亚人建立了自己的国会,自此国民议会便有名无实。因此,亚力山大必须设法统一自己的国家,并要防备外患。
【1925年1月6日】 墨索里尼改组内阁,全部由法西斯份子组成
1925年1月6日(农历1924年12月12日),墨索里尼改组内阁,全部由法西斯份子组成。即使对听话的内阁,墨索里尼也要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 在上一年的意大利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后,墨索里尼已牢牢地掌握了政权,但他仍感到有必要加强自己的地位,因此开始实行一个提升朋友、惩罚敌人的计划。他用褫夺公职的手法来打击政治上的反对者,把对手从政府和其他有影响和威望的职位上撤下来。 警察部队奉命进行大逮捕,捣毁房屋,滥肆搜索。总之,墨索里尼取缔了共济会所。最有效的是墨索里尼(他本人以前就是一个新闻记者和报社编辑)对付意大利新闻界的手段。凡刊登“谎言”(即抨击法西斯的言论)的报纸都被接管封闭,记者遭逮捕。 墨索里尼还强行规定,每家报纸的董事会内必须安插一名法西斯党指定的人员。他通过这些措施取消了一切新闻自由。
【1919年1月6日】 老罗斯福逝世
1919年1月6日(农历1918年12月5日),西奥多·罗斯福逝世(TheodoreRoosevelt,又译:狄奥多·罗斯福,人称:老罗斯福)。他是美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也是美国第26任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曾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并参与了美西战争。1900年他当选副总统,1901年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身亡后,他继任成为美国总统。时年42岁的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在任总统。他的独特个性和改革主义政策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西奥多·罗斯福在总统任期内的主要贡献包括建立资源保护政策,保护了森林、矿物、石油等资源;建立公平交易法案,推动劳工与资本家之间的和解;对外奉行门罗主义,实行扩张政策,建设强大军队,并干涉美洲事务。他还因成功调停日俄战争而获得19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美国人。
【1918年1月6日】 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立人康托逝世
1918年1月6日(农历1917年11月24日),康托逝世(Georg Cantor)。 德国数学家康托是19世纪数学的伟大成就之一——集合论的创立人。他1845年3月3日出生于俄国彼得堡一个犹太商人的家庭,随后全家迁居至德国法兰克福,并先后就学于苏黎世大学、哥廷根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时受到著名分析学家魏尔斯特拉斯的影响。 1867年,康托以求不定方程a*x^2+b*y^2+c*z^2=0的整数解(其中,a、b、c为任意整数)的博士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869年起,在哈勒大学历任教师、副教授和教授。 康托自幼对数学有浓厚兴趣,他在23岁时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他所创立的集合论已被公认为全部数学的基础。1874年,康托关于无穷的概念震撼了知识界,并建立了处理数学中的无限的基本技巧,极大地推动了分析与逻辑的发展。 Cantor在29岁时(1874年)发表了关于集合论的第一篇论文,提出了“无穷集合”这一数学概念,引起了数学界的极大关注。他引进了无穷点集的一些概念如:基数、势和序数等,并构造了实变函数论中著名的“康托集”、“康托序列”。1874年证明了代数数集和有理数集的可数性和实数集的不可数性,建立了实数连续性公理(被称为“康托公理”)。 1877年证明了一条线段上的点能够与正方形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从而证明了直线上、平面上、三维空间乃至高维空间的所有点的集合都有相同的势。1879-1886年间,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康托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和攻击。这些压力导致了他在1897年的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出现神志恍惚的情况。尽管如此,真理不可战胜。赫尔维茨、阿达玛、希尔伯特等人支持康托的理论,并赞誉其集合论为“数学思想的最惊人的产物”。 现代数学的发展证实了康托的工作的重要性:集合论成为了实变函数论、代数拓扑、群论和泛函分析等理论的基础。康托的思想最终在1918年1月6日,他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时得到了承认。
【1913年1月6日】 巴黎 “巴尔干同盟会议” 破裂
1913年1月6日(农历1912年11月29日),在巴黎召开的巴尔干同盟会议因意见不合而破裂。尽管他们正在和土耳其开战,巴尔干国家间仍然各不相让,因而引起1913年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同盟也在这一年瓦解。 巴尔干同盟是于1912年由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四国为联合反对土耳其而组成的政治军事同盟,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四国战胜了土耳其,土尔其欧洲部分除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的一小块土地外,其余部分割让给巴尔干同盟。但是由于巴尔干同盟四国因争夺领土发生纠纷,导致1913年6月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几个国家联合对保加利亚作战,结果保加利亚战败,失去了大片土地。
【1912年1月6日】 “门外汉”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1912年1月6日(农历1911年11月18日),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1910年春的一天,魏格纳躺在病床上无意中观察到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轮廓对应性极强。这一发现激发了他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第二年秋天,魏格纳读到了一句关于巴西和非洲曾经有过陆地连接的论文,这促使他提出一个大胆设想:这两块大陆曾是一个整体,后来因破裂、漂移而分开。 从那时起,魏格纳开始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并在考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证据。例如,在斯匹博根岛上发现了热带动物化石;撒哈拉沙漠中发现了冰碛岩沉积物,这些都是支持大陆漂移理论的重要线索。 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德国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作了《大陆与海洋的起源》演讲,正式提出“大陆漂移说”。尽管早期没有得到广泛关注,直到1924年出版了第三版英译本后才逐渐被学术界接受。 1937年,沐绍良翻译的《大陆移动论》首次面世。从“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到板块构造理论的确立,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地球科学革命。 魏格纳的思想在当时遭到了广泛嘲笑和抵制,被认为是“门外汉”提出的“愚蠢想法”。尽管如此,他在气候领域的研究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魏格纳出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传道士兼孤儿院院长。他曾在高中毕业后因父亲阻止而未能加入探险队,而是选择了洪堡大学学习天文学,并后来转向地球物理学和气象学领域。1905年,他获得了天文学博士学位后,在林登堡航空气象台从事高空气象学研究。 魏格纳的人生在科学探索中走向了悲剧。1930年4月底,他在格林兰进行测量工作时遭遇暴风雪,不幸遇难,遗体于次年被发现冻成石块一般。 《海陆的起源》,[德]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著,李旭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
【1907年1月6日】 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
1907年1月6日(农历1906年11月22日),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 这一陋习在中国历史悠久,《史记》中提到:“临淄女子,弹弦,跕缠”,可能指缠足。唐代白居易有“小头鞋履窄衣裳”的诗句,可能是描写缠足女性。五代以前,缠足并不流行。 南唐皇帝李煜的推广使这一陋习得以流行,《道山新闻》记载:“后主宫嫔窅娘,纤细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通过缠足,窅娘的体态更加轻盈,备受皇帝赞赏与宠幸。上有所好,下必仿之。 为了争宠,后妃们竞相模仿,缠足便在皇宫内流行开来,并逐渐在更大的人群中推广,成为旧时妇女挥之不去、终身痛苦的梦魇。所谓缠足,是将女子正常发育的脚板折断扭曲,以长布条紧紧裹缚,再套上精绣的小鞋,美其名曰“步步金莲”,实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习俗和变态的审美观。 1896年,康有为在奏折中说:“最骇笑取辱者,莫如妇女裹足一事臣窃深耻之”。 晚清时朝廷曾经颁诏禁止妇女缠足。《帝国的回忆》收录了1907年1月6日《纽约时报》刊发的一篇专稿——《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为使清国妇女有更大的生活自由,清帝近日颁布诏令禁止妇女裹脚,但是清国妇女已习惯了这种陋习,清帝制定法律禁止缠足恐会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 设想美国国会立法禁止妇女缠胸或束腹,那些崇尚时髦的妇女即会停止那样做吗?尤其在目前最新流行时尚就是女子好细腰的情况下,其结果可想而知。但清帝自有他的办法,他随之又颁布另一项法令,即一切清国官吏如妻女有缠足者即不得在政府任职。 尽管过着毫无爱情的生活,但清国妇女为了丈夫的政治前程,她们也像美国政客的妻子一样,能够克制住自己的爱美之心。1898年8月13日,光绪帝就颁发诏书:“令各省督抚,饬地方官劝诱士庶,光绪十五年所生女子至今十岁者,无得裹足”。4年后的1902年,清廷又颁布了劝戒缠足上谕:“汉人妇女,率多缠足,由来已久,有伤造物之和。嗣后晋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 禁止妇女缠足的法令早在清初就提出过。清军入关前不准本国女子缠足,入关后又规定顺治二年以后出生的女子不准缠足。 黄裳在其文中提到:康熙七年,左都御史王熙疏请酌复旧章,时任礼部仪制司员外郎的王渔洋,以他认为应该恢复的八项事情上书礼部尚书黄机,让他上奏朝廷。结果,八事中科举考试恢复三场、允许民间女子缠足和教官会试五次不中者仍准会试三事,被清廷批准恢复实行。 渔洋公因何“奏请取消”这道原本先进的法令?对此黄裳没有说明。不过,渔洋公却将此事记于《池北偶谈》(卷三)和《渔洋山人自撰年谱》(卷上),认为是自己的政绩之一。可以看出,他对此奏请于社会的贻害实在是没有认清。 前些年,我曾建议一位新闻摄影记者朋友关注一下“小脚女人”,留一些图片资料。我说,别看她们的脚小,却承载着一段很久远、很痛苦的历史。我特别提醒,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小脚女人”将逐渐辞世,所以这件事应马上去做、抢救性地去做。 先不说这些一直纳闷且感叹,让人如此痛苦的缠足,竟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原因到底在哪儿呢?
【1872年1月6日】 俄国作曲家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诞辰
1872年1月6日(农历1871年11月26日),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诞辰。他是俄罗斯作曲家和钢琴家,在交响乐创作及钢琴音乐方面堪称大师。 1888年,他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并于1890年开始作曲,从1898年起担任该院的钢琴教授。 斯克里亚宾早期作品与肖邦、李斯特相似。后来他的和声运用越来越大胆,和弦常建立在二度、四度迭置上,被称为“印象派的无调性”。 1908年,他接受了通神论和神秘主义影响,开始在作品中追求神秘意境。 早期作品以新的方式继承了俄罗斯古典传统。他的作品充满尖锐的戏剧性和英雄气概以及乐观向上的刚毅精神。 斯克里亚宾钢琴作品在现代音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在5首交响曲中的最后两部也有独特之处,如《狂喜之诗》,题为含序奏、尾奏的单乐章奏鸣曲,结尾加入管钟和风琴。 《普罗米修斯——火之诗》是另一首单乐章交响曲,除钢琴、乐队、风琴外还有合唱参与。 为了追求神秘效果,他以音高代表颜色,并使用“色光钢琴”键盘操作,试图形成天人合一的意境。 他的作品对二十世纪欧洲音乐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俄罗斯典范音乐的一部分。
【1859年1月6日】 英国哲学家塞缪尔·亚历山大诞辰
1859年1月6日(农历1858年12月3日),英国哲学家塞缪尔·亚历山大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卒于1938年9月13日。 他受教于墨尔本的威斯莱学院和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1882年当选为牛津林肯学院的评议员,1893年应聘为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哲学教授。 亚历山大把抽象的“空间一时间”看作宇宙的基础和经验的源泉,并据此地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体系。他认为,空间一时间产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发展过程,他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倏忽的进化”。著有《空间、时间和神》等。
【1852年1月6日】 世界通用点字发明家路易斯·布莱叶逝世
1852年1月6日(农历1851年11月16日),路易·布莱叶逝世,他是布莱叶点字法的发明者。该方法通过手指触摸突起的点组成文字进行阅读。 这种系统已经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已知语言。布莱叶出生于法国巴黎东部的一个小镇考普瓦利。他的父亲西蒙-瑞恩·布莱叶是一位马鞍匠。三岁时,他在父亲工铺中使用缝纫锥时误伤左眼,不久右眼也因感染失明。 尽管残疾,布莱叶在父母的支持下坚持上学,并得到附近教堂神父的帮助。十岁那年,他获得去巴黎学习的奖学金。这所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提供此类教育的学校,为他的命运带来了改变。然而,他在学校的经历并不好,饱受恶劣伙食和暴力对待。 聪明且有创造力的布莱叶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和风琴演奏家,并在法国教堂演奏。在学校里,学生们学习基础工艺技能、简单贸易知识以及通过突起字母进行阅读。但这些文字都是由铜丝压出,无法教授书写技巧。 1821年,夏尔·巴比尔展示了他的夜间书写代码,使用12个凸点排列表示意思。布莱叶很快掌握了该系统,并在十五岁时发明了他自己的六点代码系统——即布莱叶点字法。这种系统使得阅读变得简单快速,人们通过触摸就能识别字母并理解其意义。 这一系统的特点包括可读性、可写性以及对ValentinHaüy系统的改进。1827年,第一本使用布莱叶点字法的书籍出版。1839年,布莱叶发表了他的交流方法及规范,并与皮埃尔·福柯共同研发了书写该种代码的器械。 1852年,43岁的布莱叶因肺结核去世于巴黎。尽管他的系统在他生前并未被广泛传授给学生,但后来在“不列颠及外国盲人浮雕文学促进会”的帮助下得以推广。1879年的国际会议上决定采用布莱叶点字法教学。 如今,该方法已成为全世界视觉障碍者书面沟通的主要方式。考普瓦利有一条“布莱叶街”,村里有“布莱叶纪念馆”。路易·布莱叶本人也被当今世界各国人们所敬重。
【1838年1月6日】 美国发明家摩尔斯发明电报机
1838年1月6日(农历1837年12月11日),萨缪尔·摩尔斯首次公开示范电报。欧洲的科学家在十八世纪逐渐发现电的各种特质,并开始有人研究使用电来传递讯息的可能性。 早在1753年,一名英国人便提出使用静电来拍发电报。他的设想是使用二十六条电线分别代表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发电报的一方按文本顺序在电线上加以静电,接收的一方在各电线接上小纸条。当纸条因静电而升起时,便能把文本誊录。 首条真正投入使用营运的电报线路于1839年在英国最先出现。它是大西方铁路(Great Western Railway)装设在两个车站之间作通讯之用。这条线路长13英里,属指针式设计,由查尔斯·惠斯通(Charles Wheastone)及威廉·库克(William Cooke)发明,并为发明在1837年取得英国的专利。 在美国,萨缪尔·摩尔斯(Samuel Morse)在接近同一时间同时发明了电报,并在1837年在美国取得专利。摩斯还发展出一套将字母及数字编码以便拍发的方法,称为摩斯密码。
【1374年1月6日】 明朝《大明律》首次颁行天下
1374年1月6日(农历1373年闰十一月二十三日),明朝《大明律》首次颁行天下。 《大明律》共分30卷,包括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和刑律。其中,名例一卷涵盖五刑(笞、杖、徒、流、死)及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八议(亲、故、功、贤、能、贵、宾)。此外,吏律二卷、户律七卷、礼律二卷、兵律五卷和刑律十一卷,共460条。 这种以六部分作六律总目的编排方式承自《元典章》,与《唐律》相比内容有诸多变更,并增加了「奸党」一条。在量刑上,《大明律》罪轻者减轻,罪重者加重;前者主要涉及地主阶级内部的诉讼,后者则针对谋反、大逆等民变采取严厉措施。 《大明律》中不准「奸党」「交结近侍官员」和「上言大臣德政」,反映了明朝初年朱元璋防止臣下揽权、交结党援的集权思想。在刑法上,《大明律》渊源于《唐律》,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其他如杂犯、斩、绞、迁徙、充军、枷号、刺字、论赎、凌迟、枭首、戮尸等,有的承自前代,有的为明代所创。 廷杖是朱元璋开始实行的酷法。另外,《大明律》未规定的其他酷刑和滥刑层出不穷;锦衣卫「诏狱」最为残忍。其后东厂、西厂、内厂相继设立,刑法愈发严苛直至明朝灭亡。
【1838年1月6日】 德国作曲家马克斯·布鲁赫诞辰
1838年1月6日(农历1837年12月11日),马克斯·布鲁赫诞辰,德国作曲家。自幼受其母(名歌唱家)的教育,显露出杰出的音乐天赋。十四岁获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莫扎特奖学金,受教于希勒、莱耐克等人。 1858年回乡任教,1865年起先后任科隆音乐厅音乐指导、施瓦茨堡桑德斯豪森亲王的乐队长、斯特恩歌唱协会指挥。1880年任英利物浦爱乐协会音乐指导。1883年回国任布雷斯劳和柏林两地的音乐指导和音乐学院作曲主任,曾先后被剑桥大学、柏林大学、布雷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08年获普赫士功绩勋章。 他的创作与德国古典传统一脉相承,并受益于对民歌的广泛接触和研究。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激情,曲式严谨自然,音响效果美丽淳朴。写有交响曲、协奏曲、歌剧、清唱剧、室内乐等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首小提琴协奏曲(g小调和d小调)、《苏格兰幻想曲》、歌剧《罗勒莱》等。
【1547年1月6日】 伊凡四世加冕亲政,成为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
1547年1月6日(农历1546年12月15日),伊凡四世加冕亲政,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又被称为“伊凡雷帝”、“恐怖的伊凡”和“伊凡大帝”。他是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 从1533年至1547年,他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成为沙皇。他于三岁时即位,母亲暂时摄政。1547年1月6日加冕称沙皇后开始执政。1549年建立重臣会议,并编纂新法典。随后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行政、法律、财政、军队、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强化国家的中央集权。 伊凡四世完善军事指挥体系,建立常备军,制订了第一部军队条令——《贵族会议关于屯扎和守备勤务决议》。他对内实行独裁统治,消除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俄罗斯,建立了中央集权。 对外方面,1547-1552年远征中灭亡了喀山汗国;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被吞并,随后又吞并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使北高加索许多民族归顺俄罗斯。俄罗斯开始成为多民族国家。 伊凡四世的改革,尤其是军事改革,促使俄罗斯走向强大。他被认为是当时莫斯科最优秀的演说家,酷爱读书,博览群书,尤其阅读大量历史书籍。擅长写作,对俄语有很高造诣,是当时俄罗斯第一流的语言学家和作家,虽然多数作品已经失传,但现存的作品主要是政治性的。 伊凡四世十分重视俄罗斯文化事业的发展,如印刷术的推广等。然而,在1550年的法典及80年代公布的一系列法令影响下,俄国农民被进一步束缚在土地上。 伊凡四世是一个富有才智、英明能干之人,其活动特点是具有远见和坚定的目的性,并具有进步性质。他在沙皇俄国的开国史上占有非常特殊重要的地位。 然而,他生长在一个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自幼养成意志坚强且冷酷无情的性格,有很强的猜忌心理,好激动,残忍,对贵族们严厉镇压。13岁时下令处死了反对他的世袭大领主;盛怒之下用杖打死长子伊凡太子,让人感到特别惊骇和恐怖,因此被称为“雷帝”。 在俄罗斯历史上,伊凡四世的影响深远,关于他的神话传说至今广为流传。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及作家,是国家明哲的楷模;但他近乎是一个疯子。 彼得一世改革时困难重重,太子儿子成为改革阻力之一。因此,他决定以伊凡雷帝为榜样,并处死了自己的儿子。
【1927年1月6日】 九江英国人被赶出租界
1927年1月6日(农历1926年12月3日),九江数万人群众上街游行,声援汉口收回租界的已罢工一个多月的怡和、太古两码头工人纠察队员吴宜山。发现英人强迫工人搬运行李,并偷运大米接济从武汉撤下来的英军军舰,立即上前制止。 英国水兵当场将吴宜山打昏过去,并将数名工人打成重伤。惨案发生后,正在游行的群众高呼“冲击洋街去!”等口号,分四路朝英租界挺进。英租界出动全部军警,紧闭租界对外通路,架设机关枪防守,江中的兵舰也脱下炮衣准备开火。 租界内码头工人拔除租界四周铁丝网,接应冲击租界的游行群众,将英国人赶上兵舰,一举占领了被英国租用60多年的租界。1月7日,驻守九江的国民革命军派兵接管租界,工人纠察队协助军队维持租界秩序。 同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由武汉来到九江,调查处理此案。10日,在武汉国民政府主持下,成立了九江英租界临时管理委员会。
【1382年1月6日】 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逝世
1382年1月6日(农历1381年12月22日),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逝世。他为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后裔,封梁王镇守云南,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和军事人物。 元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惠宗离开元大都,元朝退回草原后,把匝剌瓦尔密仍然坚守云南,并派遣使者去漠北觐见北元皇帝,继续忠于元朝。其间曾对抗明玉珍明夏政权的进攻。 朱元璋平定四川后,因云南地险,不愿用兵,试图劝降。但未能成功,于是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傅友德、蓝玉、沐英进攻,并活捉司徒平章达里麻。 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壬申日(1382年1月6日),把匝剌瓦尔密知道无法获胜,于是焚烧龙衣、驱妻子到滇池自杀。他与左丞达德、右丞绿尔夜入草舍自尽。他的后代中有著名学者梁漱溟。
【1935年1月6日】 中国工农红军占领遵义城
1935年1月6日(农历1934年12月2日),中央红军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乌江天险,红军先头部队进入遵义城。 1月7日红军全面占领遵义城。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向娄山关、桐梓方向追击,扩大占领区,确保中央机关的安全。 占领遵义后,红军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举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1367年1月6日】 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出生
1367年1月6日(农历1366年12月6日),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出生。他是黑太子爱德华之子,继承了祖父王位,但实权被叔父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把持,因此对兰开斯特家怀有记恨。 亲政后,理查二世驱逐了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并没收其领地。1399年,在国王远征爱尔兰期间,亨利举兵拘捕了理查,并让国会同意将理查废黜,由亨利即位,从而开启了兰开斯特王朝。
【2021年1月6日】 美国国会山骚乱
2021年1月6日,2000至2500名支持时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示威者,冲进美国国会大厦,扰乱美国国会联席会议。当时该会议正就国会选举计票(英语:2021 United States Electoral College vote count),并认证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以宣告乔·拜登正式获胜[4][42]。国会大厦建筑群(英语:United States Capitol Complex)被封锁,其中的立法者和工作人员被紧急疏散,之后被骚乱人群占领并破坏长达数个小时。一系列的冲突在36小时内导致5人死亡,包括174名警察在内的多人受伤。事发之后的7个月间,又有4名事发时曾在现场执法的警察自杀身亡。 此前,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者多番尝试推翻选举结果;1月5日至6日,支持者多次聚集在华盛顿特区抗议2020年的总统选举结果,认为特朗普的大选结果被窃(英语:Stop the Steal),并要求兼任参议院议长的副总统迈克·彭斯和国会拒绝认可乔·拜登当选第46任美国总统。1月6日上午,示威者聚集在椭圆形草坪上参加一场由时任总统特朗普、其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和其律师鲁迪·朱利安尼主持名为“拯救美国”的集会。示威活动最终演变为骚乱。特朗普在演讲中激励他的支持者“要激烈的战斗”、“夺回我们的国家”并指示支持者向美国国会大厦行进,试图推翻2020年大选结果。随后,数以千计支持特朗普的示威者向国会行进,并最终冲进了国会大厦。当时国会正在开会统计选举人团选票,正就德克萨斯州参议员特德·克鲁兹和亚利桑那州第四国会选区众议员保罗·戈萨拉反对统计亚利桑那州选举人团选票进行辩论。示威者冲破安保人员的防线进入国会大厦,国会大厦建筑群被迫疏散,随后即全部封锁。在随后的冲突中,一名女性因试图闯入众议院会场而遭执法人员枪击身亡。当天另外有三人因紧急医疗情况身亡。警方发现了三个简易爆炸装置:一个在国会大厦内,另外在国会大厦附近的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各发现了一个。在国会大厦外的一辆汽车上还发现了燃烧瓶。 1月6日下午,特朗普谴责其副手彭斯“没有为保护我们的国家和宪法做应做的事情”,尽管彭斯在宪法上没有权利可以不承认拜登的胜利。下午4点22分,特朗普在推特上敦促他的支持者“和平地回家”,同时将骚乱者描述为“非常特别的人”,称他“爱”他们,并重申他对选举舞弊的虚假指控。其后他再在推特发文呼吁示威者保持和平,不要使用暴力。 国会大厦遭到冲击这一事件很快便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并受到美国国内和国际上政治领导人和组织的广泛谴责。时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米奇·麦康奈尔将这一事件称为“失败的叛乱”(failed insurrection)[69],并且称参议院“不会屈服于无法无天或恐吓”(will not bow to lawlessness or intimidation)。多家社交媒体及科技公司封锁了特朗普的社交账户。推特对特朗普的推特账号进行了长达12小时的锁定,并删除了他的三条推文,原因是他发帖公开纵容暴力冲击国会的支持者,违反了推特政策,其后更进一步永久锁定了他的推特账号。Facebook和Instagram亦跟随推特以煽动暴力为由临时屏蔽特朗普的账户,YouTube则隐藏了多条特朗普发布怀疑煽动暴力的影片。骚乱一周之后,美国众议院以特朗普煽动叛乱第二次弹劾他,使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弹劾两次的总统。众议院随后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仿照911委员会的模式创建一个两党独立委员会来调查冲击事件,但该法案在参议院被共和党人阻击。佩洛西随后提议,并被众议院所批准,成立众议院特别委员会来调查袭击事件。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克里斯托弗·雷将冲击事件列为国内恐怖主义(英语:Domestic terrorism in the United States)事件。舆论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不赞成冲击国会大厦,也不赞成特朗普在冲击前后的行为,尽管一些共和党人支持这次冲击或至少没有指责特朗普。 事后清查冲击事件中,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使用了超过400个案宗,并发出了500多张陪审团传票和搜查令[84]。大量在场示威人员被列入恐怖分子筛查数据库(英语:Terrorist Screening Database),其中大多数人被怀疑是白人优越主义者。反政府组织誓言守护者及骄傲男孩的成员因涉嫌在国会大厦前进行有计划的任务而被起诉。据美国司法部披露的数据,截止2023年12月,已有至少1,200人被指控犯下罪行,728名被告人认罪,另有166名被告人在审判中被定罪;累计745名被告人被判刑。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1月06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