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安神
安神、宁心安神、收汗、益肝、镇静、滋阴
别名:枣仁、山枣、炒枣核、酸枣核
性味:味甘酸,性平。
归经:归心、肝、胆、脾经。
煎法:
适用体质:心肝血虚者
可益肝、滋阴、收汗、镇静、生津、宁心安神。
养肝,宁心:用于虚烦不眠、心烦意乱、肝火上行、肚脐及周边疼痛等。
安神助眠:睡眠质量不高或者失眠者多源于血不归脾,酸枣仁归心、脾二经,可以大补心血,血归脾而五脏安和,自然可以安然入睡。用于睡卧不安、神经衰弱、抑郁症、心惊胆悸、神智不守、易受惊、神情恍惚、健忘、头脑昏沉等症。
安五脏:据明代医学典籍《本草经疏》记载,酸枣仁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所以能够归脾;能补胆气,所以能够温胆;脾主四肢,所以四肢酸痛湿痹都是因为脾虚受邪之病;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都取决于胆。所以常食用酸枣仁可以安五脏。
敛汗生津:据清代医学典籍《本经逢原》记载,酸枣仁熟制则能收敛精液,敛汗生津;酸枣仁本酸而性收,甘润而性平,能散肝、胆二经之滞。用于多汗、盗汗等症。
1.养心安神(心神不宁证)用治心肝阴血亏虚之心悸,怔忡,健忘,不寐,多梦,眩晕等病证,常与当归、龙眼肉等配伍同用。若用治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常与知母、茯苓等同用,如酸枣仁汤;若心脾气血亏虚,惊悸不宁,体倦不寐者,可以本品与黄芪、当归等配伍共用,如归脾汤;若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心悸不寐,健忘,梦遗者,又当与麦冬、远志等合用,如天王补心丹。本品为养心安神之要药。
2.收敛止汗(自汗,盗汗证)用治体虚自汗、盗汗,每与五味子、黄芪等同用。
用于心肝血虚、虚烦不眠、眩晕、健忘、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尤多用于肝胆虚火引起的失眠。现代多用于神经衰弱、贫血、梦游症、不射精症、预防急性高原反应、更年期综合征、各种疼痛症、小儿惊风和低热不退等。
主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质,尚含甾醇及三萜化合物、酸枣皂苷与多量维生素C。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温、降压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并能协同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其水煎液及醇提取液还有抗惊厥、镇痛、降体温、降压作用。此外,还有降血脂、抗缺氧、抗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及兴奋子宫作用。
1.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具有安定作用,酸枣仁具有抗惊厥作用;酸枣仁具有镇痛降温作用。2.酸枣仁具有降血压作用、强心作用、抗缺氧作用。3.酸枣仁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对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降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4.酸枣仁可以降血脂。5.酸枣仁5.g/kg单用或与五味子合用均能提高烫伤小鼠的存活率。6.酸枣仁油可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大便溏泻者须慎用。
炒枣仁不宜多炒久存,否者会泛油变质,影响疗效。
酸枣仁+防己 古籍记载药性相反
实邪郁火所致心神不安忌用。
入汤剂6~15g,宜捣碎先煎;研粉睡前吞服,每次1.5~3g;或入丸、散。
传统经验有嗜睡用生枣仁,难入眠者用炒枣仁之说。但实验结果难以确证。
1、治心脾两虚型失眠:酸枣仁15g,苦参30g。将酸枣仁、苦参加清水煎煮,煎至汤汁剩15~20ml时即可。睡前20分钟服用,坚持10~15天。
2、治肝郁化火型失眠:酸枣仁、柏子仁各9g,麦冬、党参各12g,五味子6g。用清水煎煮两次,合并药汁服用。
3、养心安神:酸枣仁、玉竹、桂圆肉各12g,茯苓8g,大米50g,酸冬仁、玉竹、桂圆肉洗净,与茯茶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煎取浓汁,去渣。大米淘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为稀粥,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4、滋阴安神:酸枣仁8g,干百合15g,排骨200g,将酸枣仁压碎,干耳合洗净,用温水浸泡10分钟。排骨洗净,汆烫去血水,放入砂锅中,加入干百合、酸枣仁和清水,煮至汤浓,加盐调味即可。
酸枣仁粥
材料:酸枣仁50g,白米75g
做法:1、先将酸枣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滤去药渣,保留药汁。
2、再将白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与药汁一起用大火煮20分钟后,转用小火煮至米成稠粥即可。空腹时食用,一次服完。
养身功效:养肝补血,宁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心肝血虚、心神不宁、失眠多梦、体虚多汗。
风湿性心脏病(心脾两虚型)
功效:补益心脾 做法:茯茶20克烘干,研末;酸枣仁10克去小壳,研末。同入锅中,以文火煮成稠饮,饮将成时加入白糖20克即成。早晚分食。
心律失常(阴虚火旺型)
功效: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做法:百合45克,生地黄18克,酸枣仁20克,共入锅中,水煎2次,去渣合并滤汁,调入冰糖适量稍煮即成。上下午分服。
心律失常(阴虚火旺型)
功效: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做法:玉竹30克洗净,酸枣仁20克打碎,同入锅中,加适量水,前者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汁即成。早晚分服。
更年期综合征
功效:养心安神 做法:酸枣仁15克,水煎。阿胶15克,在适量清水中加热烊化。将阿胶与酸枣仁水拌匀,睡前服用。
失眠(肝郁化火型)
功效:养心安神做法:酸枣仁、柏子仁各9克,麦冬、党参各12克,五味子6克。用清水煎煮2次,合并药汁服用。
痛风合并脑血管意外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 做法:白参3克,洗净切薄片。远志、酸枣仁各10克,粳米50克,三者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烧开后转用文火煮至粥半熟,加入白参片及适量蜂蜜。分3餐食用。
酸枣仁+龙眼肉增强养心益肝功效
酸枣仁+当归增强补血安神功效
酸枣仁+远志增强养心安神功效
酸枣仁+黄芪增强补养气血功效
酸枣仁+茯苓增强补益心脾功效
《神农本草经》:味酸,平。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日华子本草》:治脐下满痛。
《本草纲目》:枣仁,味酸性收,故主肝病,寒热结气,酸痹久泄,脐下满痛之症。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
《本草蒙筌》:味酸,气平。无毒。因肉味酸,故名酸枣。能治多眠不眠,必分生用炒用,多眠胆实有热,生研末,取茶叶姜汁调吞;不眠胆虚有寒,炒作散,采竹叶煎汤送下。倘和诸药共剂,却恶防己须知。宁心志,益肝补中;敛虚汗,驱烦止渴。去心腹寒热,五脏能安。
《景岳全书》:味微甘,气平。其色赤,其肉味酸,故名酸枣。其仁居中,故性主收敛而入心。多眠者生用,不眠者炒用。宁心志,止虚汗,解渴去烦,安神养血,益肝补中,收敛魂魄。
《本草备要》:补而润,敛汗宁心。甘酸而润。凡仁皆润。专补肝胆,炒熟酸温而香,亦能醒脾。故归脾汤用之。助阴气,坚筋骨,除烦止渴。敛阴生津。敛汗《经疏》曰:凡服固表药而汗不止者,用枣炒研,同生地、白芍、五味、麦冬、竹叶、龙眼肉煎服多效。汗为心液故也。宁心。心君易动,皆由胆怯所致。经曰:凡十一官皆取决于胆也。疗胆虚不眠。温胆汤中或加用之,肝虚则胆亦虚,肝不藏魂,故不寐;血不归脾,卧亦不安。《金匮》治虚劳虚烦不眠,用酸枣仁汤。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炙,知母、茯苓、川芎各二两,《深师》加生姜二两,此补肝之剂。经曰:卧则血归于肝。苏颂曰:一方加桂一两,二方枣仁并生用,治不得眠,岂得以煮过便为熟乎?酸痹久泻。酸收涩,香舒脾。生用酸平,疗胆热好眠。时珍曰: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昂按:胆热必有心烦口苦之证,何以反能好眠乎?温胆汤治不眠,用二陈加竹茹、枳实,二味皆凉药,乃以凉肺胃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其以温胆名汤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当温为候耳,胆热好眠四字,不能无疑也。恶防己。
《本草崇原》:枣肉味酸,肝之果也。得东方大味,能达肝气上行,食之主能醒睡。枣仁形圆色赤,禀火土之气化。火归中土,则神气内藏,食之主能寤寐。《本经》不言用仁,而今时多用之。心腹寒热,邪结气了聚者,言心腹不和,为寒为热,则邪结气聚。枣仁色赤象心,能导心气以下交,肉黄象土,能助脾气以上达,故心腹之寒热邪结之气聚可治也。土气不达于四肢,则四肢酸痛。火气不温于肌肉,则周身湿痹。枣仁禀火土之气化,故四肢酸痛,周身湿痹可治也。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言不但心腹和平,且安五脏也。
以颗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无核壳者为佳。
应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密封保存,并防霉、防蛀、防鼠食。
酸枣仁地道产地:甘肃东部,陕西、山西北部,河南西北部,河北中部,内蒙古赤峰,辽宁西南部等。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