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清热、杀虫
别名:地槐、苦骨、地骨、野槐、山槐、川参、牛参、地参、好汉枝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胆、胃、大肠、膀胱经。
煎法:
适用体质:
可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等症;也可以治疗痔漏、脱肛、皮肤瘙痒、阴疮湿痒、瘰疬、烫伤便血、浮肿、小便不利、肠炎等症;外用于疥疮瘙痒。
1.清热燥湿(湿热证) 用治湿热蕴结之黄疽、带下、湿疹、湿疮,可配伍黄柏、地肤子等清热除湿药,内服与外用均皆适宜。对湿热下注所致的痔疮疼痛、大便下血、小便不利、阴囊湿肿等,亦可选用。
2.清热利尿(湿热小便不利) 用治湿热蕴结之小便淋涩热痛等,常配石韦、蒲公英等同用。
3.杀虫止痒(疥癣,皮肤瘙痒,阴痒) 用治疥癣、湿疹、脓疱疮及阴部瘙痒症,可单用或配以枯矾、黄柏、蛇床子等同用,一般是外用,可以煎汤外洗。
用于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黄疽、便血、带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更多用于皮肤湿疹、女性外阴瘙痒、疥癖、脓疱疮、疮疖等。其特点是善治下焦湿热所致之证。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肝炎、急性结膜炎、滴虫性阴道炎、阴部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常配伍用之。
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胺碱等生物碱,还含有苦醇C、异苦参酮、苦参醇等黄萜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苦参对心脏有明显抑制作用,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还有抗心律失常、抗菌、抗炎、抗肿瘤、升白细胞、平喘祛痰、安定、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
1.苦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2.苦参对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因而起到抗肿瘤作用。3.苦参对心血管系统有作用。4.苦参有平喘、祛痰作用。苦参碱对乙酰胆碱、氯化钡兴奋离体豚鼠大鼠气管和肠管有抑制作用。5.苦参有镇静、镇痛作用。6.苦参有抗炎作用,其主要成分是苦参碱。7.苦参有保护胃粘膜作用,其主要成分是黄烷酮类化合物。8.苦参有升高白细胞作用。9.苦参有降血脂及改变血液流变性的作用。10.苦参有保肝和利胆作用。11.苦参对不同部位平滑肌可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12.苦参有抑精、抗溃疡作用,还可抑制磷酸酶活性。
脾胃虚寒者忌服。
日常使用量:3~10g,可以水煎服,也可以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1、煎服
苦参、酸枣仁各20g,用水煎,去渣取汁液,睡觉前服用。
1、治痔漏出血、肠风下血、酒毒下血:苦参500g,熟地黄200g。将苦参和熟地黄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白汤或酒送服,每日两次。
2、治任娠小便刺痛:当归、贝母、苦参各200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红小豆大,每服3丸。
3、祛风利湿:石榴2000g,苦参、人参、沙参、丹参、苍耳子、羌活各60g,白酒1000ml。将石榴捣烂,人参、苦参、沙参、丹参、苍耳子、羌活切碎后一同装入纱布袋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4天后,去渣即成。适于风湿诸症患者服用。
4、治心脾两虚型失眠:苦参30g,酸枣仁20g。水煎,去渣取汁。睡前服用,坚持10~15天。苦参怎么吃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胆,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名医别录》:无毒,养肝胆气,安五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治恶疮,下部,平胃气,令人嗜食。
《日华子本草》:杀疳虫。炒带烟出为末,饭饮下,治肠风泻血,并热痢。
《本草纲目》:子午乃少阴君火对化,故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具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之。《素》云: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五冰注云:入肝为温,入心为热,入肺为清,入肾为寒,入脾为至阴而兼四气,皆为增其味而益其气,各从本脏之气。故久服黄连、苦参而反热者,此其类也。气增不已,则脏气有偏胜,偏胜则脏有偏绝,故有暴夭。是以药不具五味,不备四气,而久服之,虽且获胜,久必暴夭。但人疏忽,不能精候尔。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书之可也。至于饮食亦然。《史记》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慎风,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左风气湿热,杀虫之义。《景岳全书》:味苦性寒。反藜芦。沉也,阴也,乃足少阴肾经之药。能祛积热黄疸,止梦遗带浊,清小便,利水,除痈肿,明目止泪,平胃气,能令人嗜食,利九窍,除伏热狂邪,止渴醒酒,疗恶疮斑疹疥癞,杀疳虫及毒风烦躁脱眉。炒黄为末,米饮调服,治肠风下血热痢。
《神农本草经读》:此以味为治也,苦入心,寒除火,故苦参专治心经之火,与黄连功用相近。但黄连似去心脏之火为多,苦参似去心腑小肠之火为多,则以黄连之气味清,而苦参之气味浊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