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惊、降血压、平肝息风、清热、祛风、祛风湿
别名:钓藤、吊藤、钩丁、钩藤钩子、钓钩藤、莺爪风、嫩钩钩、金钩藤、挂钩藤、倒挂金钩、钩耳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归心、肝经。
煎法:
适用体质:
清热,定惊,降血压,祛风湿,平肝熄风。
1.熄风定惊(惊痫抽搐证)用治热极生风,四肢抽搐及小儿高热惊风证。用治小儿急惊风之壮热神昏、牙关紧闭、手足抽搐症,可与天麻、全蝎等同用,如钩藤饮子;若温热病热极生风,痉挛抽搐,多与羚羊角、白芍等配伍为用,如羚角钩藤汤。本品熄风止痉,清泄肝热,功用和缓。
2.清热平肝(头痛,眩晕证)用治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症。属肝火者,常与夏枯草、龙胆草等配伍为用;若肝阳上亢,常与天麻、石决明等同用,如天麻钩藤饮。通过清肝热,亦可用治小儿惊啼、夜啼。
用于肝经实热、肝阳上亢、热盛动风之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等。
为风火相煽病症的要药,对热极生风,四肢抽搐及小儿高热惊风尤宜。现多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偏头痛、面神经麻痹、妊娠胎动不安等。
主含钩藤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因碱、异柯诺辛因碱、柯楠因碱、二氢柯楠因碱、硬毛帽柱木碱、硬毛帽柱木因碱。具有镇静、降压、抗惊厥等作用。
1.钩藤有降压作用。2.钩藤有镇静、抗惊厥作用。3.钩藤能舒张肠、支气管及子宫平滑肌。4.钩藤碱有抑制子宫收缩的作用,并能抑制蛙与小鼠的呼吸,缩小瞳孔。5.钩藤总碱能抑制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
气虚无热者不宜用。
脾胃虚寒者慎用。
肝功能不全或月经不调者不宜用。
用量不宜超过12g。
入汤剂3~12g,宜后下,不宜久煎,或入散剂。
1、降血压:钩藤10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每日1次。
2、治中风后遗症:钩藤、川芎、麦冬、牛膝、丹参各10g。水煎,去渣,取汁,代茶饮用。
3、治面部痉挛:钩藤、菊花各10g。水煎去渣,取汁,温水送服。每日1次。
4、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钩藤、川大黄各25g,龙齿50g,石膏、麦冬各15g,栀子仁0.5g,黄芩0.15g。将以上7味中药研成粗末。每服5g,水煎,去渣,温服。不拘时服。
5、治伤寒头痛、壮热神昏:钩藤、桑白皮、芒硝各50g,栀子仁、炙甘草各1.5g,大黄、黄芩各75g。将以上7味中药研成粗末。每服15g,水煎,加竹叶3片,去渣,取汁,加入适量生地黄汁,挽拌均匀,饭后温服。钩藤怎么吃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小儿寒热,十二惊痫。
《日华子本草》:治客忤胎风。
《本草纲目》:钩藤,手足厥阴经药。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或云:入数寸于小麦中蒸熟,喂马易肥。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状如蒲萄藤而有钩,紫色。古方多用皮,后世多用钩,取其力锐尔。
《本草蒙筌》:味甘、苦,气微寒。无毒。因类钩钓,故名钩藤。专医稚幼,不理别科。寒热惊痫,手足瘛疭者急觅,胎风客忤,口眼抽搐者宜求。
《景岳全书》:味微甘微苦,性微寒。能清手厥阴之火,足厥阴、足少阳之风热,故专理肝风相火之病。凡大人小儿惊痫眩运、斑疹天钓、头旋烦热等证,用之而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矣。
《本草备要》:宣,除风热,定惊。甘微苦寒。除心热,平肝风。治大人头旋目眩,小儿惊啼瘛疭,音炽纵。筋急而缩为瘛,筋缓而弛为,伸缩不已为瘛疭,俗谓之搐搦是也。客忤胎风,发斑疹,主肝风相火之病,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有刺,类钓钩。藤细多钩者良。纯用钩其功加倍。久煎则无力。
以双钩形如锚状、茎细、钩结实、光滑、色红褐或紫褐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