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22日】 中共中央举行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23人。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洛川会议后,中共中央发布了改红军为八路军的命令,开始抗日战争期间的国共合作。同年9月,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下辖115师、120师、129师共三个师。
【1954年8月22日】 《解放台湾联合宣言》发表
《解放台湾联合宣言》,是1954年8月22日中国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发表的宣言。 《联合宣言》要求全国人民更加坚定地团结起来,从各方面加强工作,为解放台湾、反对美国干涉、保障祖国安全、保卫世界和平而奋斗。
【1922年8月22日】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
1922年8月22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正式出版。 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本,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初版不过一个月就全部售完。 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
【1868年8月22日】 扬州教案发生
扬州教案,是中国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8月22日发生在中国扬州的一起影响较大的教案。 8月初,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金缄三在扬州三义阁开办育婴堂,半年间死亡婴儿24名。于是民众谣传传教士私藏小孩,暗地烹而食之。 戴德生(Hudson Taylor)带领一批英国内地会男女传教士也于8月初来到扬州,在皮市街租到一幢房屋,创建了扬州的第一座基督教堂。 扬州教案旧址位于扬州市皮市街147-149号大院,大门东向,占地约800平方米。1950年代以前一直是内地会教堂。
【1880年8月22日】 清政府筹办水师学堂
水师学堂由北洋大臣李鸿章在1880年8月22日(光绪六年)奏设于天津,次年正式开学。招收身家清白、身无废疾、耳聪目明、口齿清爽、文字清顺、已读过二三种经、能作论及小讲半篇、年在13岁以上17岁以下的青少年。 入学后学习年限为5年。其中4年在堂内学习,课程包括英文、地舆图说、算术、代数、几何、三角、驾驶诸法、测量、天象、重学、化学、格致等。 另外1年则在船上练习,学习各种船上技艺,如大炮、洋枪、刀剑、操法、药弹利弊、上桅接线、用帆诸法等。
【961年8月22日】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中国古代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因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决策,所以史称“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1922年8月22日】 爱尔兰政府首脑迈克尔·科林斯遭伏击身亡
迈克尔·约翰·“米克”·柯林斯(MichaelJohn"Mick"Collins),爱尔兰革命领导人,爱尔兰共和军情报主任。他也是爱尔兰共和国财政部长、爱尔兰临时政府主席以及爱尔兰国民军总司令。 大多数爱尔兰政治党派都承认他对现代爱尔兰国家的建立做出的贡献,尤其是政治党派“爱尔兰统一党”(FineGael)的成员和支持者们,特别将其作为运动的创始人来纪念;该党原名“盖尔联盟”(CumannnanGaedhael)。 他在1922年8月22日于爱尔兰内战中被枪击身亡。
【1953年8月22日】 伊朗摩萨台政府倒台
1953年8月16日,巴列维国王企图罢免摩萨台的首相职位失败,国王被迫逃往伊拉克避难。 19日,伊朗军队发生政变。22日迎国王回国,摩萨台政府被推翻。 摩萨台以“叛国罪”被捕入狱。
【1962年8月22日】 戴高乐险遭暗杀
1962年8月22日,戴高乐总统离开巴黎乡间别墅途中,在科隆贝双教堂村。同年第二次险遭歹徒暗杀的事情发生在凡尔赛附近的一条马路上,子弹穿透了戴高乐总统乘坐的雪铁龙D-S汽车的3个轮胎。 但是他的司机踩着油门,力图继续往前开车。在小克拉马特街的十字路口,一辆白色车顶的黑色轿车倾倒在交叉路口,躲在车里的人用机枪向总统的摩托车卫队扫射,有一个卫兵的钢盔被击落。上次暗杀未遂是一个叫“秘密军队”的恐怖组织干的,各种迹象表明这次也是他们干的。
【1978年8月22日】 肯尼亚首任总统肯雅塔病逝
1978年8月22日,肯尼亚首任总统肯雅塔病逝。乔莫-肯雅塔(1891-1978),1891年生于内罗毕附近的恩根达村。1922年组织反英的东非协会,1928年任吉库尤中央协会总书记,次年参加组织“泛非大会”。 1947年6月任肯尼亚非洲人联盟主席,1952年回国领导“茅茅运动”而被捕,后被判监禁与流放。1961年获释后任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主席,1963年任自治政府总理,1964年任独立后的共和国总统。 1974年当选为非洲民族联盟终身主席,被誉为“肯尼亚民族之父”。著作有《肯尼亚:斗争的国土》。
【1931年8月22日】 蒋介石宣称宁亡于帝国主义,不亡于共产党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宣称:“宁亡于帝国主义,不亡于共产党”。 1931年8月16日,鉴于东北中日外交问题日趋严重,蒋介石由南昌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8月22日,蒋介石又在南昌宣称:“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他发誓3个月内肃清江西红军。
【1973年8月22日】 基辛格出任国务卿外交家亨利
1973年8月22日,美国国务卿威廉-P.罗杰斯向总统尼克松提出辞呈。尼克松宣布,他将以遗憾的心情接受辞呈,并提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亨利-A.基辛格担任这一职务。 基辛格仍保留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职务,以加强对国务院1.2万名工作人员的管理。
【1945年8月22日】 已降军仍大批屠杀中国百姓
1945年8月22日(农历1945年7月15日),已降军仍大批屠杀中国百姓。12名日军到辽宁朝阳县大平房车站要求吃饭和住宿,第二天早晨,日军要开巡道车东逃。此时,东边开来一列火车,日兵便强令火车倒回,双方口角,日兵即向司机开火,铁路警卫队奋起还击。 翌日,200名日本兵向大平房开来。发现中国人后,远的枪击,近的刀挑。一个姓寇的怀孕妇女被日军先用刺刀剖腹挑出胎儿,然后胎儿也被剖腹;一个10岁男孩跟父亲向外跑,日军先挑死他父亲,然后又把这男孩拉到车站,逼着他与被抓的另外十几个孩子给死去的日军洗尸。洗完之后,叫孩子们把日军死尸抬上车,然后再把孩子们拉到站台上,一个一个割去脑袋给死去的日军祭灵。 在大平房村内,凡是躲不了的老弱病残几乎都被日军杀死在炕上,其他男女老幼被逼到村南的大树林子杀死。大平房村街道上横躺竖卧着一具具尸体,血流满街,在两个多小时内,日本兵杀死大平房村84人,烧毁民房246间。
【1948年8月22日】 冯玉祥遇难
1948年8月22日(农历1948年7月18日),冯玉祥遇难冯玉祥将军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11月6日生于河北青县1913年任京卫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不久晋升旅长,1914年随陆建章入陕,10月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始成自己的基本队伍1921年任陕西督军职。 次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调任河南督军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以直系第三军总司令之职发动北京政变,改所部为国民军,被推任为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8月归国9月,国民革命军攻抵武汉时于五原(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誓师,宣布集体加入国民党1927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曾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共活动自1929年初与蒋介石集团发生矛盾,举兵反蒋,先后爆发蒋冯战争与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5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建民众抗日同盟军1936年到南京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旋被解职。 抗战胜利后继续采取与中共合作的立场,反对蒋的内战、独裁政策,并与李济深等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两年间遍访欧美1947年11月在美国组建中国和平民主联盟,被推为主席1948年1月被开除国民党党籍。 8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22日因所乘苏联“胜利”号轮在黑海失火而遇难。
【1888年8月22日】 上海青帮著名人物杜月笙出生
1888年8月22日(农历1888年7月15日),杜月笙出生,原名月生,后因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典故出自“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 近代中国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悟字辈,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杜月笙于清光绪十四年农历七月十五日(1888年8月22日)盂兰盆节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厅(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附近,母、父在他四岁以前相继去世,由其继母和舅父养育。 十四岁即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不久被开除,转到潘源盛水果店当店员1911年,杜月笙加入八股党贩毒,得到上海法租界华探头目、黑社会青帮老大黄金荣赏识1925年与另两位青帮名人黄金荣、张啸林开设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毒品交易,杜与黄张三人并称上海滩三大亨同年任上海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法租界纳税华人会监察。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4月11日晚,他诱杀了上海共产党工人带头人汪寿华,使得次日共产党工人武装被迅速镇压,即四·一二事件,国民党方面称为“清党”同年底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杜月笙亦参与协助周边维安工作1929年开设中汇银行1930年任法租界公董局华董,取得较高社会地位。 1933年成立自己的帮会组织“恒社”1934年起先后任上海市地方协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等职1934年国民政府推行新生活运动,杜月笙亦带头响应,本身也戒掉长期的鸦片烟瘾1937年抗战爆发,杜月笙积极抗日。 淞沪会战期间,动员恒社门生组织别动队协助国军作战,并暗中帮助军统网罗人员、收集情报,并协助戴笠建立“人民行动委员会”,策划多次暗杀汉奸活动,包括与日本合作拟出任伪浙江省长的张啸林和伪上海市长傅筱庵,策反王克敏离间汪阵营。 上海陷后,杜前往香港,以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身份,将红十字会组织设于柯士甸道的自宅中,通过捐款、运送物资等各种方式支援抗战香港被日本占领后,前往大后方重庆居留,设立中华实业信托公司,自任董事长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曾短暂担任上海市参议会议长1949年4月,杜月笙赴香港。 担任过新界青山酒店董事、中国航联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董事长1950年与京剧名角孟小冬在香港结婚居港期间杜月笙气喘病情不断恶化,于1951年8月16日病逝于香港,享年63岁杜月笙过世后,于1952年10月下葬于台北县汐止市大尖山下。 墓地坐东南朝西北面向上海,位于今天秀峰国小后方,墓园上有蒋介石题字“义节聿昭”,墓园本有牌坊,上有张群题字“誉闻永彰”,后在秀峰国小扩建中将牌坊拆除,而题字则镶嵌到墓园杜月笙墓旁有其夫人姚谷香墓为伴。
【1904年8月22日】 邓小平诞辰
1904年8月22日(农历1904年7月12日),邓小平出生,祖籍在江西吉安卢陵其一世祖邓鹤轩,于明洪武13年(1380年)以兵部员外郎的身份迁入四川,一直定居广安,距今已有639年,繁衍约20代。 邓氏家族豪杰满门,其中有“文行魁蜀”邓显,吏部尚书晋大学士邓士廉,明万历进士、南京户部主事和湖广接察司副吏邓吉昌,清乾隆翰林院士、大理寺正卿邓时敏等邓小平出生后,父母按字辈为他取名邓先圣。 “先圣”进私塾发蒙时,私塾先生对此名字十分不满:孔子乃称“圣人”你怎么能“先圣”呢?于是先生便将他名字改为邓希贤,这个名字一直用了20年直到参加革命后,才由邓希贤本人将名字改为邓小平邓小平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但其童年和少年时代又十分平常。 邓小平还不满6岁时,就到了协兴乡小学读书,11岁便考入了广安县的高小,14岁的时候考入了广安县中学邓小平自幼资质聪明,在家里是个受父母疼爱的好儿子,在学校又是个勤奋用功的好学生进中学不到几个月,他就被父亲送到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读书1920年7月,该学校毕业生中,年龄最小的就是邓希贤。 当时,小平同志还不满16岁邓小平的故乡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和镇牌坊村,小村极为普通邓小平的故居是一个普通的小院,即是四川人常见的那种土木结构,白灰粉墙,木栏花窗的瓦房整个院子呈凹形,即四川人说的撮箕口形当中是堂屋,两边偏房各有数间,中间有小坝子坝子四周有青翠葱茏的芭蕉、笔柏,屋后有茂密的竹林。 一条水泥路直通门前,一看便知这条路是专为参观者而修的在正屋大门的上房,悬有一个木匾,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邓小平旧居”室内陈设十分简单,左边偏房有邓小平少年时代睡过的床和一张旧茶几,右边几间房有邓小平父母睡过的床和一尊石磨等正房陈列的邓小平的照片比较丰富,有好几百幅。 这些照片,从赴法勤工俭学开始,到红军时代、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各个时期都有还有在联合国大会上慷慨陈词的伟人英姿;在日本,美国外事活动中的“小平风采”还有一张照片,是邓小平家50年代的全家福这些照片,生动地记录下了邓小平60多年光辉卓越的革命生涯。 1950年春,邓小平主持中共西南局工作时,就曾经派二野司令部警卫团的一个营来广安协助征粮剿匪和开展民主革命运动16年后,“文革”恶浪使广安遭受劫难,广安农村劳动日一个仅值几分钱,群众生活十分穷困邓小平得知深感忧虑。 一次他接见外宾,谈到中国农业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时说:“我的家乡广安人平均占有粮食200多斤,一个农民年平均收入不到50元,我的家乡就是那个样子!”邓小平把家乡群众的忧虑时刻记在心上,其关切厚爱之心溢于言表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再次复出工作,他忙于政务,支撑大厦,但仍然牵挂着家乡人民。 1978年2月召开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年逾古稀的邓小平接见家乡人大代表时,深情地说:“我快60年没有回家了,很想回去耍一耍,家乡变化很大吧!”邓小平曾经多次打算回家乡,但都未能成行然而,他鬓发已白而乡音未改,拳拳桑梓情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最令人难忘的是,从1978年至1986年不到十年间,邓小平两次接见家乡的领导1978年2月,邓小平率团访问缅甸、尼泊尔等国,2月1日,他从缅甸回到成都,准备2月5日赴尼泊尔访问在成都,他亲切接见了县委、县政府的同志,详细询问了家乡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田基本建设、抗旱救灾等方面的情况,并作了重要指示。 1986年2月,邓小平到重庆视察,在成都过春节,2月13日(大年初五),邓小平和王震在住地金牛宾馆再次接见了县委、县府的负责人,对家乡建设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他对家乡的同志说:“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邓小平的谆谆教导,使家乡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广安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特别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广安城区邓小平家乡变化日新月异,万门程控电话已经开通,广(安)渝(重庆)高速公路正快速建设、全国规划容量较大的电力能源工程项目——240万千瓦的广安电厂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工,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川东北矗立邓小平在日理万机中在家乡人民留下的墨宝。
【1862年8月22日】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诞辰
1862年8月22日(农历1862年7月27日),法国作曲家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生于小瓷器店主家庭。9岁开始学音乐。 187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学习期间才华出众,曾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金。 1890年起结识以马拉美为首的年轻象征主义诗人,同印象主义画家亦有交往,深受他们美学观、艺术观的影响,形成了“印象派音乐”的创作风格。作品多以诗、画、自然景物为题材,着意捕捉一瞬间的主观感觉和印象。 为了表现朦胧、飘忽、幽静的意境,在旋律、和声、配器、曲式等方面突破了传统的规范,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代表作品有:和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素描《海》、管弦乐组曲《夜曲》、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钢琴曲《版画》集、《意象》集(两套)、《24首前奏曲》、《欢乐岛》等。 1918年逝世。
【1849年8月22日】 澳门总督亚马留遇刺身亡
1849年8月22日(农历1849年7月5日),澳门总督亚马留遇刺身亡。他又译作亚马喇、亚马勒,全名若昂·费瑞拉·德·亚马留(Joao Ferreira de Amaral)。 澳门第79任澳督于1846年4月从里斯本抵澳门任职。
【1861年8月22日】 清朝咸丰皇帝死于热河行宫
1861年8月22日(农历1861年7月17日),清朝咸丰皇帝死于热河行宫,皇位由他的儿子载淳继承,此即同治皇帝咸丰帝奕詝。爱新觉罗氏,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是道光帝的第四子,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采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身体不适,宣召大臣示朱笔,立其为皇太子。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并颁诏覃恩,以第二年为咸丰元年。 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卒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文宗,葬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之定陵。
【1791年8月22日】 海地奴隶举行武装起义
1791年8月22日,海地奴隶举行武装起义10月,杜桑·卢维图尔率领1000余名奴隶加入起义军,革命烈火迅即燃遍海地北部1793年春,海地岛东部的西班牙殖民当局勾结英国殖民军,乘机入侵海地岛西部。 杜桑-卢维图尔等领导起义军先后加入西班牙军,联合攻打法军,占领海地北部的大片土地起义军要求西班牙废除占领区的奴隶制度,遭到拒绝法国雅各宾派执政后,宣布废除海地奴隶制,1794年5月6日杜桑-卢维图尔转而同法军联合,将西班牙军逐出海地北部,宣布废除占领区奴隶制度1796年杜桑-卢维图尔被任命为法军的副总督。 1798年起义军向盘踞在海地西部的英军发动进攻,直逼太子港,赶走英国干涉军同时,杜桑-卢维图尔率领起义军进逼法国殖民首府海地角,迫使法国总督和特派员离开海地,使海地基本上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1801年1月,起义军攻入西属圣多明各(海地岛东部),占领圣多明各城,驱逐西班牙殖民总督,统一整个海地岛。 1801年7月1日海地颁布第一部宪法,宣布永远废除奴隶制度,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私人财产不可侵犯,提倡贸易自由杜桑-卢维图尔任终身总统并有权选择继承人12月,拿破仑·波拿巴任命C.-V.-E.勒克莱尔为法国远征军司令,率领54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和3万名士兵远征海地次年2月2日,抵达海地角起义军烧毁海地角。 不久,为了摆脱法军的包围,起义军撤退到内地和沿海山区杜桑-卢维图尔被迫与法军议和1802年6月,勒克莱尔施计将杜桑-卢维图尔逮捕并押送到法国海地人发动强大攻势,痛歼法国远征军1803年11月18日攻陷法军最后一个堡垒佛悌埃斯,法军被迫投降,在这次远征中法军共损失3.5万人11月29日,海地正式公布《独立宣言》。 次年1月1日,德萨林在戈纳伊夫正式宣布海地独立,并将圣多明各改为印第安人的传统名称海地德萨林任终身总统。
【1846年8月22日】 美国并吞新墨西哥州
1846年08月22日,美国并吞新墨西哥州。这是美国西南方的一州,过去曾是墨西哥人的土地。 1912年,该州成为美国的第42个州。它有许多西班牙裔居民,亦有不少美国原住民,因此具有相当独特的文化。 由于州名的关系,许多美国人容易误会它是墨西哥的领土。此外,新墨西哥州也是美国唯一官方州名有两个语言的州份。西班牙语称此州为“Nuevo Méximo”,该州邮政简写为NM。其首府是圣菲(Santa Fe)。
【1647年8月22日】 法国发明家丹尼斯·帕平出生
1647年8月22日(农历1647年7月22日),发明高压锅的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发明家丹尼斯·帕平帕平生于法国布卢瓦城。 1681年帕平公布了他的第一项重要发明——“消化锅”,这就是最初的高压锅它利用密封容器中蒸汽压力越大,水的沸点越高的原理,用锅中的高压高温迅速将食物煮熟,节约了很多时间帕平用“消化锅”把排骨煮得象肉冻一样,并请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们参加“科学会餐”,品尝“消化锅”的威力与成果。 后来人们用“压力锅”来代替“消化锅”的名称压力锅在医疗方面能有效地消毒杀菌,在高山高原地区,压力锅特别有用,因为那里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一般锅煮不熟饭在造纸工业中,压力锅能很快把木片煮成木浆在食品、罐头等行业中,压力锅也得到广泛应用1681年,帕平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随后,他设计了一种用大气压力驱动的发动机,但未能成功此后他在意大利、英国、德国困苦辗转直到1687年,帕平40岁时才获得正式职称:德国马尔堡大学数学教授他深知自己的知识在机械方面大有用途,于是坚持研究、试验,一年之内发明了离心泵,用于城市供水和矿井通风。 1690年,帕平研究蒸汽机,做了大量实验,发表了论文,介绍蒸汽膨胀推动活塞运动,其后的冷凝形成真空这篇论文成为此后各种气体发动机的原理帕平把原理结合实际应用,希望用蒸汽机开动船只,他曾经制成一只用蒸汽机通过齿轮传动明轮叶以代替船桨的小船,但在德国富尔达河上试验时,不幸被驳船撞坏。 帕平想到伦敦是一个大港口,更需要新型船只,便从德国回到伦敦,这时他已年过六旬当时有个叫赛威尔的人,制成一台蒸汽机,在皇家学会展出时,请帕平予以鉴定,帕平提出了重大的改进意见,但赛威尔不同意改进于是帕平设计了新的蒸汽机,准备用来开动船只。 帕平把一生精力和收入都用来进行科学研究,一生勤俭,一生贫困,只得请皇家学会给予支持他要求给予15英镑来改进锅炉,试验将证明帕平的蒸汽机比赛威尔的要优越得多但是,赛威尔有权有势,唯恐帕平试验成功,因为,那样他的蒸汽机就会没有价值而丧失专权。 于是,赛威尔从中百般阻挠,致使帕平的合理要求遭到无理拒绝,一项重大的发明被扼杀于摇篮之中,帕平在失望、贫困和默默无闻中于1712年离开了人间,终年65岁。
【1689年8月22日】 中俄议定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689年8月22日(农历1689年7月8日),中俄议定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第一份正式条约: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大清帝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签定的第一份正式条约。 两国在雅克萨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后于1689年8月22日,俄罗斯全权代表陆军大将费耀多罗和清王朝全权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在尼布楚(现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定的边界条约,内容为: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西属中国,东属俄国;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 15人以上集体越境正法;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两国彼此不得收留逃人条约有中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碑文用满、汉、俄、蒙、拉丁五种文字刻成根据此条约,俄国失去了鄂霍次克海,但与大淸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此条约以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但没有确定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1689年9月7日,中俄双方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索额图和戈洛文先在条约上签字、盖章,然后宣读誓词,相互交换条约这个条约就是《尼布楚议界条约》为表示庆贺,双方互赠礼品,还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1910年8月22日】 日本吞并朝鲜
1910年8月22日,日本伊藤博文政府迫使朝鲜政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终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韩合并条约》全文共8条,其主要内容是:朝鲜将其全部主权永久地让与日本;日本对朝鲜王室给予“尊重”;日本将其控制朝鲜外交大权的“统监府”改为“总督府”,总督直属日本天皇,并由其负责掌管朝鲜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侵占、奴役朝鲜并将其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的扩张侵略目标。 20世纪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大大加速了吞并朝鲜的进程1904年2月23日,朝鲜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韩日议定书》,其主要内容是:朝鲜承认日本在朝拥有军事行动自由权;日本有权干涉朝鲜内政;未经日本同意,朝鲜不得同第三国签订与前述内容相悖的任何条约同年8月22日,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了第一个《韩日协约》。 协约使朝鲜的财政、外交大权实际上落入日本人之手1905年11月9日,日本特使伊藤博文赶赴汉城,逼迫韩国表态11月18日,韩国被迫签订《日韩保护协约》1907年7月,日本又迫使朝鲜与之签署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韩日协约》(分别又称为《乙巳保护条约》和《丁未七款条约》)。 依照条约,朝鲜内政、外交大权均直接由日本人负责,各国外交官员均须从朝鲜撤离,日本在汉城设立“总督府”等等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进行了长达35年的极为残暴的殖民统治,引起了朝鲜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伊藤博文(左1)夫妇及家人。
【1485年8月22日】 博斯沃尔特战役爆发
1485年8月22日,博斯沃尔特战役爆发。在约克家族中拥护爱德华四世后裔的贵族支持下,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亨利·都铎以5000人的军队击败了理查三世的8000人军队,理查三世战死,从而结束了约克家族的统治。 随后,亨利·都铎自立为亨利七世,并同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结婚,建立都铎王朝。这样,最终结束了玫瑰战争。
【1350年8月22日】 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去世
1350年8月22日(农历1350年7月19日),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去世(PhilippeVI)法国瓦卢瓦王朝的第一位国王(1328年—1350年在位),安茹伯爵,法兰西国王,瓦卢瓦王朝的开创者。 腓力六世的父亲是卡佩王朝国王腓力三世(大胆腓力)的三子瓦卢瓦伯爵查理(1285获瓦卢瓦伯爵称号,1290年,获阿拉贡和曼恩伯爵称号),是腓力四世的弟弟,腓力五世、路易十世和查理四世的叔叔。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但没有留下男性继承人,这时候有三人提出了王位的继承要求,一是查理四世王后让娜腹中尚未出生的婴儿,二是瓦卢瓦伯爵腓力(查理四世的堂兄弟),最后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他的母亲伊莎贝拉是查理四世的姐姐。 但按照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禁止女性或女性一系的继承人继承王位,所以爱德华三世的王位要求被拒绝随后前王后又不幸生了个女儿,于是瓦卢瓦的腓力成为唯一合法的继承人,于1328年5月27日在朗斯大教堂加冕法国国王,法国王室世系转入瓦卢瓦支系中史称瓦卢瓦王朝。 腓力六世统治时期的法国危机四伏,英王爱德华三世在其地位巩固后,再次提出对法国王位的要求,1337年,爱德华三世自封法国国王,入侵法国,挑起了历时116年的英法百年战争1340年的斯吕斯海战和1346年的克雷西会战,腓力六世在海陆两线均遭受毁灭性的惨败。 1347年加来城在弹尽粮绝中向爱德华三世投降,法国北方的大门彻底向英国人敞开1348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入侵法国,三分之一的人口被吞噬腓力六世死后的法国,再次陷于分崩离析和社会动荡的状态之中腓力六世为瓦卢瓦的查理之子,1325年承袭父亲的安茹伯爵爵位。 在法国卡佩王朝的最后一名男性成员查理四世去世后,两个主要的竞争者要求继承王位:安茹伯爵腓力,他是法王腓力三世的孙子,查理四世的堂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他是查理四世的外甥由于在严格遵守萨利克法典的法国,女性及其后代无权继承一切封号,安茹伯爵腓力最后获得了王位。 但是,爱德华三世一直为此耿耿于怀;他与腓力六世的个人矛盾及两人对领土贪得无厌的追求,成为日后百年战争的导火索从腓力六世开始,法国进入了由瓦卢瓦王朝统治的时代腓力六世总的来说不是一位成功的国王他与卡佩王朝的各代成员一样,试图收回英国王室在法国拥有的一切封建领地;但他的冒进政策却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328年,腓力六世果断出兵支援亲法的佛兰德伯爵不信教的路易镇压佛兰德的市民起义实际他是担心佛兰德出现强大的脱离法国的政治力量,以保证法国王室对这块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的控制实际上,英格兰的爱德华三世一直试图染指佛兰德腓力六世与英国人的争斗很快就成为他政治生活的主题。 他在佛兰德等地采取打击英国商人的政策,并进而十分危险地没收英格兰王室在法国的所有封地;这些冒险的举措引发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强烈敌意1337年,爱德华三世进攻法国,百年战争爆发了在几次主要战役中,腓力六世都表现出指挥和用人的无能如,1346年腓力六世率领的法国军队在克雷西战役中惨败。 由于他的个人恩怨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年战争的爆发作为国王是一位不成功的国王。
【1920年8月22日】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当地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北京、武汉、长沙、广州也先后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先进青年中发展团员。同年11月成立了团的临时中央局,俞秀松为书记。 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是一幢砖木结构的老式石库门房子。这里原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场所。1920年8月22日,经陈独秀倡导,俞秀松、施存统、袁振英、叶天底、金家凤等八人在这里宣告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俞秀松任书记。 1921年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这里为团中央机关。 1920-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通讯社(华俄通讯社)就是在建立并开始编辑发行工作的。 现这里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5年8月22日】 台湾抗日志士近千人被判处死刑
1915年8月22日(农历1915年7月12日),台湾抗日志士近千人被判处死刑。 1915年8月2日,台湾余清风率抗日民众围攻台南厅噍吧哞支厅南庄警察派出所,全歼该所的日本人。抗日队伍人数扩大到1000余人。4日,抗日民众进攻噍吧哞支厅,在途中与日警激战数小时,日人败绩。 当时,日警慑于抗日民众的巨大声势,龟缩在支厅内,守而不战。余清风等人指挥民众占领噍吧哞周围高地,构筑工事,形成对支厅的包围,并组织敢死队,猛冲敌阵,给日警以重创。日人急忙调动军警前往镇压抗日民众。 6日下午,5个中队的步兵和1个中队的炮兵抵达噍吧哞,随即用炮轰击抗日民众,双方激战一天,抗日民众牺牲300余人。 7日,余清风和江定等人迫于形势,撤入深山,建立根据地伺机再起。日军在噍吧哞一带的20多个村庄进行灭绝人性的屠杀,上万名居民惨死于日军屠刀之下,以致噍吧哞周围人烟绝迹,遍地浸血。 与此同时,日本当局还在全台湾大举搜捕抗日分子,逮捕了近2000人。余清风与其另外8个同志于8月22日被捕。 日本统治者将余清风、罗俊等866人判处死刑。
工具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年轮,一一数过,数过才发现,这些只是历史,已然风化。留下的是那些值得记录和记忆的人和事。 2025年08月22日,再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让我们回顾历史上每天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