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祛风湿、散寒、止痛
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川独活、玉活、胡王使者、肉独活、香独活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肾、膀胱经。
煎法:
适用体质:
散寒,祛风湿,通痹止痛。
1.胜湿止痛(风寒湿痹,少阴头痛) 用治风湿痹痛,肌肉、腰背疼痛,常与威灵仙、牛膝等同用;若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每与桑寄生、杜仲等配伍为用,如独活寄生汤。无论病情新久,皆可应用。亦可用治少阴头痛,痛连齿颊,常与细辛、川芎等药配伍同用。为用治风湿痹痛之常药。
2.发散风寒(风寒夹湿之表证)用治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伍羌活、防风等同用,如羌活胜湿汤。本品解表力较弱,因其能祛风,亦可用治皮肤瘙痒等症。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少阴伏风头痛等症。
对腰痛及腰腿痛尤宜。现临床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脊柱炎、腰肌劳损、颈椎病、坐骨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尚可用于治疗白癜风、银屑病等皮肤病。
现代药理研究,独活煎剂有镇痛、镇静、抗炎、解痉、催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兴奋呼吸中枢及抗菌作用。醇提物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作用。所含佛手柑内酯等有解痉、光敏作用,γ-氨基丁酸有抗心率失常的作用,喃喃香豆精类化合物有抗溃疡作用。
1.独活对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离体蛙心也有抑制作用。2.独活具有镇静、消炎以及一定的镇静作用。3.独活煎剂对多种致病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4.独活对兔回肠、大鼠十二指肠及子宫痉挛均有明显解痉作用。5.独活能提高免疫功能。6.独活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使呼吸加深加快。
阴虚血燥者慎服。
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肢痿弱者禁用。虚风内动证忌用。
孕妇、儿童慎用。
不宜超量、久服。
日常用量:3~8g,水煎服。
1、治骨质增生:狗脊、丹参、络石藤各12g,羌活5g,独活、当归各10g,血竭2g,乳香、没药各3g。水煎去渣,温水送服,每日1次。
2、补养气血、益肝强肾、除袪风湿:桑寄生30g,牛膝40g,独活、秦艽各20g,杜仲30g,人参10g,当归30g,白酒1000ml。将这些中药放入密闭瓷罐中,倒入白酒,浸泡30天即可。
3、治气血不足、腰膝疼痛: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生地黄各6g。水煎,去渣,分3次温服。
4、治手足拘挛、肢节屈伸不利:续断、杜仲、防风、桂心、细辛、人参、茯苓、当归、白芍、甘草各30g,秦艽、生地黄、川芎、独活各15g。将以上14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15g,水煎,去渣,热服,不拘时服。独活怎么吃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风寒所击,金创,止痛,贲豚,痫,女子疝瘕。
《名医别录》:味甘,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本草纲目》:羌活、独活皆能逐风胜湿,透关利节,但气有刚、劣不同尔。《素》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二味苦辛而温,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故能引气上并,通达周身,而散风胜湿。唐刘师贞之兄病风,梦神人曰:但取胡王使者浸酒服,便愈。师负访问,皆不晓。复梦其母曰:胡王使者,即羌活也,松而用之,兄疾遂煎。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
《本草崇原》:动摇万物者莫疾乎风。故万物莫不因风以为动摇,唯独活不然。有风,独立不动;无风,独能自摇。在蜀名蜀活,在羌名羌活,随地以名,亦随地有差等。但可互为兄弟,不可强别雌雄,其从治不能独立不动,而为风寒刀刃之所击,及奔豚痫痉之因风以为动摇,复因风而反乎上下开阖者。若女子疝瘕,此不能自摇耳。不能自摇,即阖而不开,不能独立不动,即开而不阖。唯独活则阖而能开,开而能阖,当入肝之经,厥阴之阖,具血风木化气之体用者欤。
《景岳全书》:味苦,气香,性微凉。升中有降,善行滞气,故入肾与膀胱两经,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或因风湿而齿痛,头眩喘逆,奔豚疝瘕,腰腹疼痛等证,皆宜用之。
《本草备要》:宣。搜风去湿。辛苦微温。气缓善搜,入足少阴气分肾。以理伏风。治本经伤风头痛,头运目眩,宜与细辛同用。风热齿痛,文潞公《药准》用独活、地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痉痫湿痹,项背强直,手足反张曰痉。湿流关节,痛而烦曰湿痹。风胜湿,故二活兼能去湿。奔豚疝瘕。肾积曰奔豚,风寒湿客于肾家所致。瘕疝亦然。有风不动,无风反摇,又名独摇草。故治风。
以根条粗壮、香气浓而重浊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