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臭常山、臭苗、大山羊、地栀子、栀子黄、和常山、白胡椒、大素药
性味:
归经:
煎法:
适用体质:
清热解表,行气止痛,祛风利湿。
治风热感冒,咳嗽,喉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痢疾,无名肿毒。
根含和常山碱、香草木碱、香草木宁碱、香草木醇灵、茵芋碱、去甲和常山碱等生物碱。果实含香草木碱、茵芋碱。叶含茵芋碱、香草木碱、臭山羊碱、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无羁萜、异山小橘萜醇、匙叶桉油烯醇葛缕薄荷醇、α-松油醇、α-蒎烯、β-蒎烯、莰烯、γ-松油烯、柠檬烯、1,8-桉叶素、香豆精、欧芹属素乙、和常山酮碱、o-甲基巴孚木季铵盐。臭山羊禁忌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15~25g;或研末。外用,为末调敷。
1、治胃气痛:臭山羊25g。煎水服。
2、治风热汗闭:臭山羊末5g。烧酒吞服。服后盖被,使其发汗。
3、治风湿关节肿痛:臭山羊炕干研末。每次5g,用酒吞服。臭山羊怎么吃臭山羊古籍摘要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