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TOOL - 日常生活实用工具大全,免费在线工具,在线查询工具箱,tool.caizhichao.cn

中草药查询

紫菀

化痰、润肺、下气、止咳

别名:青菀、小辫、返魂草、山白菜、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紫葥、夜牵牛、紫菀茸、关公须、荷兰菊、柳叶菊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肺经。

煎法:

适用体质:

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用治多种咳嗽气逆症,不论寒、热或是外感、内伤,皆可配伍使用。若风寒犯肺,咳嗽咽痒,咳痰不爽,配伍荆芥、桔梗等同用,如止嗽散;若用治阴虚劳嗽,痰中带血,则配以阿胶、贝母等同用。

紫菀主治

主治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支气管炎,痰多喘咳,劳嗽咳血等症。

紫菀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主含无羁萜醇、无羁萜、紫菀酮、紫菀皂苷、槲皮素及毛叶醇、乙酸毛叶酯、茴香醚、脂肪酸、芳香族酸等。具有祛痰、镇咳、抗菌、抗病毒、抗癌等作用。

1.紫菀有镇咳、祛痰作用。2.紫菀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杆菌、致病性皮肤真菌和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3.紫菀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是槲皮素。4.紫菀有抗肿瘤作用,还有溶血作用。

紫菀禁忌

有实热者忌服。

用量不宜超过10g。

阴虚火旺及实热咳嗽者不宜用。

紫菀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6~9g,水煎服或入丸、散。

紫菀选方

1、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唾脓血腥臭:紫菀、门冬、贝母各30g,桔梗、生地黄各45g,百合、知母各0.9g。将以上7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12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2、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动不安:紫菀、天门冬各30g,桔梗15g,甘草、苦杏仁、桑白皮各6.5g。将以上6味中药细切。每服9g。加少量竹茶,水煎,去渣,取汁,入蜜半茶匙,再煎两沸,温服。

3、化痰止咳:紫菀幼嫩苗适量。洗净,开水浸烫1~2分钟,经晒干或烘干保存。吃前开水浸泡,炒食或做汤。

4、温肺下气:紫菀幼嫩苗250g,紫菀幼嫩苗去根、洗净。油锅烧至六成热,入紫菀翻炒,加入盐,炒熟即成。

5、治咳嗽:紫菀、桔梗、苦杏仁、浙贝母各8g,沙参、麦冬、制枇杷叶各10g,白前、炙麻黄、甘草各5g,石膏12g,芦根20g。水煎去渣,取汁,温水送服。每日1次。紫菀怎么吃

紫菀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萎蹶,安五脏。 

《名医别录》:味辛,无毒。主治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本草纲目》:紫菀,肺病要药。今人多以车前、旋复根伪之。肺本自亡津液,又服走津液药,为害滋甚,不可不慎。 

《本草蒙筌》:味苦、辛,气温。无毒。忌雷丸、远志,恶瞿麦、天雄。畏茵陈蒿,使款冬蕊。主咳逆痰喘,肺痿吐脓;治小儿惊痫,寒热结气。虚劳不足能补蛊毒痿躄堪驱。仍佐百部款冬,研末姜梅汤下。共治久嗽,立建神功。款冬蕊各一两,百部五钱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乌梅汤送下食后及临卧时各一服。 

《景岳全书》:味苦平微辛。辛能入肺,苦能降气,故治咳嗽上气痰喘。惟肺实气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乃可用之;若以劳伤肺肾,水亏金燥而咳喘失血者,则非所宜。观陶氏《别录》,谓其补不足,治五劳体虚,其亦言之过也。 

《本草备要》:润肺泻火。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咳吐脓血,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肺经热,小儿惊痫。亦虚而有热。能开喉痹,取恶涎。然辛散性滑,不宜多用、独用。 

《本草崇原》:紫,黑赤之间色也。黑赤,水火之色也。紫菀气味苦温,禀火气也。其质阴柔,禀水气也。主治咳逆上气者,启太阳寒水之气,从皮毛而合肺也。治胸中寒结气者,助少阴火热之气,通利三焦而上达也。蛊毒在腹属土,火能生土,故去蛊毒。痿躄在筋,属木,水能生木,故去痿躄。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交,则阴阳合,故安五脏。

紫菀选购保存

以根粗长、色紫红、质柔韧、去净莲苗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

微信小程序:舒贝小工具、灵签签诗簿,免费查询更方便!

推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