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解毒、利尿、清热、散瘀、消肿
别名:神仙对坐草、连钱草、铜钱草、黄疸草、蜈蚣草、一串钱、大金钱草、遍地黄
性味:味甘、咸,性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膀胱经。
煎法:煎汤代水
适用体质:
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排石,活血散瘀。
1.利湿退黄(湿热黄疸)用治湿热黄疽,多配伍茵陈、栀子等同用。本品能清肝胆湿热、实火。
2.利尿通淋(石淋,热淋)用治石淋,可单独大剂量煎汤代茶水饮用,或配伍海金沙、鸡内金、滑石等同用;若为热淋,可配伍竹叶、瞿麦同用。本品通过清利肝胆湿热,利尿通淋之功用,又常用治肝胆系结石、泌尿系结石,乃消石之要药。
3.清热解毒(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用治热毒所致的痈肿疔疮及毒蛇咬伤等,可鲜品捣汁饮服,以渣外敷;或配以清热解毒药,如蒲公英、野菊花等同用。
用于热淋、石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结石等。
为治疗泌尿系结石、肝胆结石的要药。
尚可扩大用于非细菌性胆道感染、痔疮、湿疹、带状疱疹、丹毒、乳糜尿、急性或慢性气管炎、感冒、疟疾及解雷公藤毒。
金钱草含酸性成分、甾醇、黄酮类、苷类、氨基酸、鞣质、挥发油、胆碱和钾盐等。
现代研究,金钱草有利胆排石及利尿排石作用;金钱草煎剂可引起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增高,使得尿量增加,促使输尿管结石排出;金钱草及其黄酮有抗炎作用;对细胞免疫和提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对血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主含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山柰素等;尚含苷类、鞣质、挥发油、氨基酸、胆碱、甾醇等。具有利胆、排石、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1.金钱草煎剂有明显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2.金钱草有显著利尿排石作用。3.四川小金钱草煎剂及酊剂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对白喉杆菌作用最强。4.金钱草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还有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凡阴疽诸毒、脾虚泄泻者,忌捣汁生服。
超量、久服,可产生头晕、心悸等反应,个别可见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全身潮红、瘙痒或发热、烦躁等。
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长期用药时,应配以金櫻子、芡实等健脾固肾药。
不宜与保钾利尿药螺内醋、氨苯蝶啶同用,以防引起高钾血症。
日常用量:15~40g,水煎服;或外用,捣烂外敷。
1、治尿道结石、膀腕结石:金钱草50g。金钱草研成粗末,开水冲泡。代茶频频服用,每日1次。
2、治小儿疳积:金钱草12g,猪肝100g。金钱草水煎,去渣取汁。猪肝洗净,切片。用药汁炖煮猪肝,喝汤,食猪肝。
3、通淋排石、利胆退黄:金钱草30g,大米50g,水煎金钱草,去渣取汁,用药汁和大米一起煮粥,食用前加冰糖调味。
4、治腮腺炎:金钱草适量。洗净,加少量盐捣烂,敷于肿处,不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均两侧同时敷药。
5、治重度黄疸性肝炎:金钱草、茵陈、赤芍各60g,牡丹皮、芒硝各15g,白茅根30g,丹参18g,大黄9g,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20g,甘草6g。水煎,去渣,温服,每日1剂。金钱草怎么吃
《本草纲目拾遗》:味微甘,性微寒,祛风,治湿热。
《百草镜》:跌打损伤,疟疾,产后惊风,肚痈便毒痔漏,擦鹅掌风。汁漱牙疼。
《葛祖方》:去风散毒,煎汤洗一切疮疥,神效。
《采药志》云:发散头风风邪,治脑漏白浊热淋,玉茎肿痛,捣汁冲生酒吃,神效。按:蒋仪《药镜》云:佛耳草下痰作喘,能去肺胀,止哮发嗽,大救金寒,以之列入热部,岂以其气辛耶?疥疮《救生苦海》:钹儿草加盐少许,搓熟频擦全化,然后洗浴,三次必愈。若用煎洗,反不见效。疔疮走黄,毒归心《慈航活人书》:铜钱草,即遍地香。采叶捣烂,童便煎服,服后再饮好菜油二三碗令吐,如吐即不必服矣。再加生猪脑一个,同白粽子捣匀敷。张介宾《本草正》:佛耳草味微酸,性温,大温肺气,止寒嗽,散痰气,散风寒寒热,亦止泄泻。铺艾卷作筒,用熏久嗽尤妙。
以干燥、枝黄色、叶灰绿色、有花果、洁净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