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TOOL - 日常生活实用工具大全,免费在线工具,在线查询工具箱,tool.caizhichao.cn

中草药查询

川贝母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化痰、清热、润肺、散结、消肿、止咳

别名:川贝、尖贝、青贝、川母、黄虻、贝母、空草、勤母、贝父、药实、苦花

性味:性甘苦,性微寒。

归经:归心、肺经。

煎法:

适用体质:肺热咳嗽咯黄痰、肺虚久咳少痰、肺脓痒、淋巴结核者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润肺、散结消肿、化痰止咳。

润肺化痰:用于虚劳咳嗽、肺热燥咳、燥痰、热痰。

散结消胂:用于瘰疬、乳痈、肺痈等。

1、镇咳、祛痰

川贝母中所含生物碱等成分具有较强的镇咳祛痰作用。常见的川贝枇杷露、川贝枇杷膏等止咳化痰药都是以川贝母为主要原料。

2、抗菌

川贝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

3、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虚劳咳嗽,肺热燥咳证)用治内伤久咳,肺燥,痰热证。用治肺阴虚劳嗽,久咳有痰,常配伍沙参、麦冬等同用;用治肺热,肺燥咳嗽,常配伍知母同用,如两母散。本品乃润肺止咳之要药。

4、散结消肿(瘰疬,乳痈,肺痈)用治痰火郁结之瘰疬,常配伍玄参、牡蛎等同用,如消瘰丸;用治热毒壅结之乳痈,肺痈,常配以蒲公英、鱼腥草等同用。

川贝母主治

用于肺热燥咳、肺虚久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者,亦可用于瘰疬、瘿瘤、痰核、乳痈、肺痈、肺痿等。现代常用于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脓疡、乳腺炎、百日咳、乳头皲裂、宫颈癌、前列腺肥大、婴幼儿消化不良等。

川贝母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等的地下鳞茎,采收后需去除泥土、须根,然后在晒干或以微火烘干。它含有多种生物碱,如川贝母碱、西贝母碱、青贝碱、炉贝碱、松贝碱等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川贝母有镇咳、祛痰、解痉、降压、抗溃疡作用;能增加子宫张力。

川贝母禁忌

脾胃虚寒及有湿痰、寒痰者不宜使用。

川贝母反乌头、草乌,畏秦艽、矾石、莽草,恶桃花,故不宜一同食用。

健康人不宜过多服用。

研末冲服不宜过量,每次一两克为宜。

川贝母食用方法

日常用法:3~8g,可煎服;研粉冲服,每次1~2g。

川贝母选方

1、治瘰疬:川贝母、皂荚各等分。川贝母研成细末。皂荚锉碎,搓揉浓水,滤过作膏,和药末,制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早晨温酒送服。

2、治久咳不愈:可将川贝母粉10g,梨汁1000g、东阿阿胶500g共蒸熟成贝梨膏,每次服用10g,日服两次。

3、清解肺热、滋养肺阴:川贝母12g,梨200g,冰糖50g,加水500ml,蒸熟后取汁500ml,分5次服,日服3次,2日内服完。

4、清热润肺:川贝母10g,豆腐100g,冰糖、盐各适量。川贝母打碎或研粗末,豆腐冲洗干净。将川贝母粉与冰糖一起放在豆腐上,放入炖盅内,用小火隔水地煮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5、治燥火型咳嗽:川贝母10g,茯苓15g,梨3个,蜂蜜、冰糖各适量。茯苓洗净、切块,川贝母去杂洗净,梨洗净,去蒂把,切成丁。茯茶、川贝母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熟,再加入梨、蜂蜜、冰糖继续煮至梨熟,出锅即可。

川贝母怎么吃

贝母粥

材料:川贝母粉10g,糙米50g

调味料:冰糖适量

做法:1、糙米淘洗干净后,加水煮至米开汤未稠时,调入川贝母粉,冰糖。

2、在改用小火继续煮,至粥成粘稠状即可。

养身功效:清热,润肺化痰。适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有阴虚肺燥症,咳嗽痰少、口咽干燥。

 

急性支气管炎(燥热型)

功效:清肺润肺,止咳 做法:梨1个(约250克),外表面用温开水反复刷洗千净,将梨切片,放入锅中,加川贝母5克和适量水,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炖60分钟即成。早晚分服。

 

内热、痰多、咳嗽 

功效:清热生津,润肺化痰 做法:天花粉20克,杏仁、桑皮、川贝母各10克,桔梗、甘草各3克,同入砂锅,加水1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上下午分服,每日1剂。

 

咳嗽无痰、骨蒸劳热 

功效:滋阴补肾,润肺化痰做法:北沙参、麦冬、知母、川贝母、熟地黄、鳖甲、地骨皮各300克,蜂蜜500克,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先浸2小时,再煎煮40分钟,取汁。药渣加水适量,再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合并2次药汁,倒回砂锅浓缩药液,调入蜂蜜制成膏。早晚各1匙,口服或温开水冲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肾气虚型)

功效:补肺益肾,止咳定喘做法:冬虫夏草1克洗净、切段,与川贝母粉5克,猪肉100克同入砂锅,加适量水,武火煮滩后加料酒、葱花、姜末、盐适量,改用文火煨煲1小时,待猪肉酥烂即成。当汤佐餐食用。

 

百日咳(初咳期)

功效:疏风清肺做法:川贝母3克,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极细末。梨1个,外表皮反复用水洗净,切成小块,与川贝母末共入锅炖成稠饮即成。每日1剂,随意服食,梨皮也可吃。

 

防癌抗癌——百合贝母煲猪肉

千百合50克,川贝母9克,瘦猪肉60克,天花粉15克,盐2克。将百合、川贝母、天花粉煎汤,去渣,药汁中加入猪肉炖至熟,加盐调味即可。本品适用于鼻咽癌的辅助治疗。

 

滋阴补肺——贝母甲鱼

甲鱼500克,川贝母5克,鸡汤1000克,黄酒、盐、花椒、姜、葱各适量。将甲鱼宰杀,洗净,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蒸宠蒸1小时即成。本品特别适用于阴虚咳嗽、气喘、低热、盗汗等症。健康人食用能防病强身。

 

润肺清热,化痰止咳——川贝母蜂蜜饮

川贝母8克,蜂蜜25克。将川贝母打碎,加蜂蜜隔水炖即可。本品可增强小儿抗病能力。

 

止咳化瘘,健胃开脾一杏仁川贝粥

粳米100克,杏仁10克,川贝母6克,冰糖10克。杏仁去尖皮,焯水烫透,备用;川贝去泥沙,洗净;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锅中加入约1000克冷水,将粳米、杏仁、川贝放入;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煮;粥将成时下入冰糖,调好口味,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川贝母+知母增强化痰止咳功效

川贝母+麦冬增强润肺止咳功效

川贝母+梨  增强清肺止咳功效

川贝母古籍摘要

《本草汇言》:“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

 

《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

《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无毒。主治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藏,利骨髓。

《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末和沙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调,傅人畜恶疮。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平、微寒,无毒。入肺行经。消膈上稠痰,久咳嗽者立效;散心中逆气,多愁郁者殊功。仲景治寒实结胸,制小陷胸汤,以栝蒌子黄连辅斯作主;因味辛散苦泻,故能下气,今方改用半夏误也。海藏疗产后无乳,立三母散,用牡蛎知母尊此为君。煮猪蹄汤调服。足生人面恶疮,烧灰油敷收口;产难胞衣不出,研末酒服离怀。时疾黄疸能驱,赤眼肤翳堪点。除疝瘕喉痹,止消渴热烦。谟按:世俗多以半夏有毒,弃而不用,每取贝母代之。殊不知贝母乃太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脾、阳明胃经之药,何得而相代耶?且夫咳嗽吐痰、虚劳吐血咯血、痰中见血、咽痛喉闭、肺痈肺痿、妇人乳难痈疽及诸郁证,此皆贝母为向导也,半夏乃为禁用。若涎者,脾之液也。美味膏粱炙NFDA大料,皆生脾胃湿热。故涎化稠粘为痰,久则生火,痰火上攻,故令昏懵不省人事,口噤偏废,僵仆蹇涩不语,生死旦夕。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贝母代之,则束手待毙矣。

《景岳全书》:味苦,气平,微寒。气味俱轻,功力颇缓,用须加倍。善解肝脏郁愁,亦散心中逆气,祛肺痿肺痈、痰脓喘嗽。研末,沙糖为丸,含咽最佳。降胸中因热结胸,及乳痈流痰结核。若足生人面诸疮,烧灰油调频敷。产难胞衣不出,研末用酒和吞。亦除瘕疝、喉痹、金疮,并止消渴烦热,赤眼翳膜堪点,时疾黄疸能驱。又如半夏、贝母,俱治痰嗽,但半夏兼治脾肺,贝母独善清金;半夏用其辛,贝母用其苦;半夏用其温,贝母用其凉;半夏性速,贝母性缓;半夏散寒,贝母清热。性味阴阳,大有不同,俗有代用者,其谬孰甚!《本草备要》:宣散结泻热,润肺清火。微寒。苦泻心火,辛散肺郁。入肺经气分,心火降则肺气宁。《诗》曰:言采其虻。即贝母也,取其解郁。润心肺,清虚痰。治虚劳烦热,咳嗽上气,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喉痹,君相之火。目眩,火热上攻。淋沥,小肠邪热。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为气化之源。瘿瘤。化痰。乳闭产难。功专散结除热,敷恶疮,唐时有人膊上生疮如人面,能饮酒食物,亦无他苦,遍投诸药悉受之,至贝母,疮乃颦眉,灌之数日,成痂而愈。敛疮口。火降邪散,疮口自敛,非贝母性收敛也。俗以半夏燥毒,代以贝母,不知贝母寒润,主肺家燥痰;半夏温燥,主脾家湿痰,脱或误用,贴误匪浅。故凡风寒湿食诸痰,贝母非所宜也,宜用半夏、南星。厚朴、白薇为使。畏秦艽,反乌头。 

川贝母选购保存

以质地坚实、颗粒均匀整齐、顶端不开裂、色洁白、粉性足者为佳。

保存时应置于干燥的地方,注意防霉、防虫蛀。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

微信小程序:舒贝小工具、灵签签诗簿,免费查询更方便!

推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