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TOOL - 日常生活实用工具大全,免费在线工具,在线查询工具箱,tool.caizhichao.cn

中草药查询

紫花地丁

解毒、凉血、清热、消肿

别名:地丁、地丁草、紫地丁、堇堇草、铧头草、光瓣堇菜

性味: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心、肝经。

煎法:

适用体质: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消肿,凉血,解毒。

1.清热解毒(热毒疮疡) 用治热毒炽盛兼血热壅滞所致的疮痈肿毒,可单取鲜品捣汁内服,药渣外敷;用治热毒疮痈,常与金银花、蒲公英等药同用,如五味消毒饮;亦可用治乳痈、肠痈等病。本品解毒功用类似于蒲公英,为痈肿疔毒通用之药物。

2.消肿散结(疔毒,内痈)用治血热壅滞所致的疔毒,可单用内服或取鲜品捣汁内服,药渣贴敷患处;亦可用治内痈,如肠痈、肺痈等;也可用治咽喉肿痛、痢疾、肝热目赤肿痛、毒蛇咬伤等。本品尤为用治疔疮之要药。

紫花地丁主治

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痈疽发背等症。外敷用于疔疮肿毒、丹毒、毒蛇咬伤。

紫花地丁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全草含有软脂酸、对羟基苯甲酸、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琥珀酸、地丁酰胺以及多糖、棕榈酸等。

现代药理研究,紫花地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煎剂对堇色毛癣菌亦有抑制作用。

1.紫花地丁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煎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和水提物还能杀钩端螺旋体作用;其浸剂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2.紫花地丁有抗内毒素作用。3.紫花地丁有清热、消肿和消炎作用,还有抗蛇毒作用。紫花地丁禁忌

紫花地丁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12~25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用水煎服。

1、外敷

将新鲜的紫花地丁适量,捣汁去渣;温水送服,把药渣敷于患处。可治红肿热痛。

2、研末

把紫花地丁研成粉末,每次服用10g,用白酒送服。

3、煎服

紫花地丁、金银花、大青叶、蒲公英各20g,板蓝根40g。水煎服。

紫花地丁选方

1、治麦粒肿:紫花地丁、金银花、大青叶、蒲公英各25g,板蓝根50g。水煎服,每日1剂。

2、治疔毒痈疮、红肿热痛:鲜紫花地丁适量。捣汁,滤渣,服用药汁,并将药渣敷贴于患处;或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配伍。

3、治黄疸内热:紫花地丁适量。研末,每服15g,白酒送服。

4、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紫花地丁、金银花各21g,连翘、乳香、没药、牡丹皮、延胡索、大黄(后入)各9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用。

5、疮初起,麻痒相兼,隐隐作痛,红肿灼热: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连翘、栀子、蒲公英、半枝莲各15g,白七叶一枝花9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6、治疔疮、痈疡疖肿: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紫背天葵子各6g,金银花15g。水煎,去渣,热服,盖上被子出汗。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的作用。

7、治乳痈、一切毒:紫花地丁、蒲公英各8g。以流水洗净,水煎,去渣,将药汁接着熬成膏,敷贴于患处。每日1贴。紫花地丁怎么吃

紫花地丁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苦辛寒,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本草备要》:泻热解毒。辛苦而寒。治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

《本经逢原》:治疔肿恶疮,兼疗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其花紫者茎白,白者茎紫,故可通治疔肿。但漫肿无头,不赤不肿者禁用,以其性寒,不利阴疽也。

《得配本草》:辛、苦,寒。治有名痈疽,无名肿毒,兼治乳疖痘疔。 

紫花地丁选购保存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

微信小程序:舒贝小工具、灵签签诗簿,免费查询更方便!

推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