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利尿、利水、清热
别名:水挥、芒芋、泽芝、及泻、天鹅蛋、水泽水泻、鹄泻、如意菜、水白菜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煎法:
适用体质:
利尿,清热,利水渗湿。
1.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用治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猪苓等同用,如五苓散;也可用治妊娠水肿。本品利水功力较茯苓为强。
2.清泻肾火(淋证,遗精)用治湿热蕴结膀胱之热淋,小便短赤,淋漓涩痛,常与木通、车前子等同用;若湿热下注之带下,亦可与龙胆草、黄柏等配伍;若肾阴不足,相火偏亢所致之遗精、潮热、盗汗等症,每与山茱萸、熟地黄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
用于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水湿泄泻、下焦湿热之淋证、相火偏盛之遗精、水湿停蓄之痰饮、寒湿脚气等。
临床常用于肾炎水肿、风心病水肿、急性尿潴留、睾丸鞘膜积液、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脂肪肝、耳源性眩晕、中耳积液、糖尿病、体虚反复感冒等。
主含四环三萜酮醇类成分,如泽挥醇A、B、C,泽泻醇A乙酸酯,23-乙酰泽泻醇B等;尚含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磷脂、胆碱、蛋白质及淀粉等。
现代研究,泽泻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增加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对肾炎患者利尿作用更为明显;有降压、降血糖、抗菌、抗炎、抗脂肪肝作用。
1.泽泻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2.泽泻具有抗脂肪肝作用,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3.泽泻对人和动物均有利尿作用。4.泽泻醇提物有明显扩张冠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泽泻浸膏有轻度降压与松弛主动脉条纹收缩的作用。5.泽泻水煎剂具抗炎作用。6.泽泻水煎剂可抑制接触性皮炎,泽泻素对人红细胞、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聚集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具选择性作用。7.泽泻提取物有轻度降血糖与抗兔肌痉挛的作用。
肾虚精滑者忌服。
畏海蛤、文蛤。
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不宜与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同用。
日常用量:6?9g,水煎服。
1、治脂肪肝:泽泻、郁金、虎杖、元胡、山楂各8g;水煎去渣。代茶饮。
2、利尿消肿:泽泻10g,大米50g。将泽泻洗净,煎汁去渣,放入洗净的大米共煮成粥。有利尿消肿的作用。
3、治气弱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妊娠水肿:泽泻、茯苓各50g,先将乌鸡处理干净,将2匙黄酒倒入鸡腹内。将乌鸡与泽泻、茯苓同放入锅中,用大火隔水蒸3小时,去药渣,食鸡肉。
4、治痰饮停聚、头目昏眩:泽泻15g,白术6g。水煎,去渣,温服。
5、治姓娠气壅、身体胁腹浮肿、喘息急促、大便难、小便涩:泽泻、桑白皮、木通、枳壳、茯苓、槟榔各50克。将以上6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20g,水煎,去渣,食前温服。泽泻怎么吃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名医别录》:味咸,无毒。主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扁鹊云:多服病人眼。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催生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叶壮水藏。下乳,通血脉。
《药性赋》:味甘、咸,性寒,无毒。降也,阳中阴也。其用有四:去胞垢而生新水,退阴汗而止虚烦,主小便淋沥仙药,疗水病湿肿灵丹。
《本草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安得不目昏耶?仲景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非引接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此乃玄妙。后世人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致偏胜之害也。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本草崇原》:泽泻,水草也。气味甘寒,能启水阴之气上滋中土。主治风寒湿痹者,启在下之水津,从中土而灌溉于肌腠皮肤也。乳者,中焦之汁,水津滋于中土,故治乳难。五脏受水谷之精。泽泻泻泽于中土,故养五脏。肾者作强之官,水精上资故益气力。从中土而灌溉于肌腠,故肥健。水气上而后下,故消水。
以切面色黄良颗粒性,粉性足者为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