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解毒、利尿、利水、清热、润肺、消肿、泻火
别名:鸡舌草、碧竹草、竹夹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竹仔菜、竹节草、竹叶菜、蓝花菜、竹叶兰、三角菜、鸭仔草、水浮草
性味:味甘、淡,性寒。
归经:归胃、肺、膀胱经。
煎法:
适用体质: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泻火、利尿、润肺。
主治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等症。
用于感冒、发热、热病烦渴及热毒炽盛所致之痈肿疮毒、丹毒、喉痹、血热出血与湿热淋证、痔疮、水肿等。黄疽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高热、急性扁桃体炎等可配伍用之。
含有花色素糖苷类化合物飞燕草素、飞燕草苷、阿伏巴苷等,还含鸭跖黄酮和多肽等。现代药理研究,鸭跖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日常用量:15~30g;鲜品60~90g,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碎外敷。
1、代茶饮
鸭跖草20g,蚕豆花6g。用水煎,代茶饮。经常饮用,可治高血压。
2、捣汁
新鲜的鸭跖草120g和鲜薄荷60g,混合捣烂,取汁液,每次服一杯即可。对咽喉肿痛有奇效。
3、炖服
准备鸭跖草20g,猪瘦肉150g待用。先将鸭跖草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瘦猪肉炖至烂熟,喝汤吃肉。
1、治湿热小便不利、热淋、小便短赤
鲜鸭跖草、车前草各100g。捣烂,绞取汁液,加蜂蜜调服。有清热利尿、通淋的作用。
2、治关节肿痛、痈疽肿毒、疮疖脓疡
鲜鸭跖草100g,白酒适量。鸭跖草捣烂,加烧酒少许敷患处,每日1剂。
3、膀胱炎、水肿
鸭跖草56.3g,车前草37.5g,遍地锦18.8g,玉米须18.8g,白糖37.5g,石華11.3g,水煎2次,去渣,加白糖调服。
4、小儿丹毒
鲜鸭跖草75g(清水洗净),捣烂,取汁1汤匙服。或煎水服。
5、呼吸道感染
鸭跖草37.5g,蒲公英31.9g,边莲11.3g,桑叶30g,板蓝根11.3g,一点红18.8g,冈梅根30g,水6碗,煎2碗,早晚各服1次。
6、急性扁桃腺炎
鲜鸭跖草56.3g(用清水洗净),食盐少许,将鸭跖草捣烂,榨汁,频频含服。
7、风寒感冒
鸭跖草30g,一枝黄花11.3g,枇杷叶15g(去毛),葱白7.5g,水煎,分2次服。
8、流行性感冒
鸭跖草37.5g,紫苏11.3g,鸭公青18.8g,竹叶15g,麦门冬11.3g,淡豆豉18.8g,水煎,早晚各服1次。
9、治黄疸性肝炎
鸭跖草30g,猪瘦肉200g。猪瘦肉洗净,切块备用。水煎鸭跖草,去渣取汁,用药汁炖猪瘦肉,服汤食肉,每日1剂。
10、治高血压
鸭跖草30g,蚕豆花9g。水煎,当茶饮。
11、治咽喉肿痛、梗塞不利
鲜鸭跖草120g,鲜薄荷60g。捣烂,绞取汁液,每次服1杯。鸭跖草怎么吃鸭跖草古籍摘要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