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TOOL - 日常生活实用工具大全,免费在线工具,在线查询工具箱,tool.caizhichao.cn

中草药查询

白头翁

定惊、解毒、凉血、清热、止痢

别名:野丈入、头公、毛姑朵花、老公花、老婆子花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大肠经。

煎法:

适用体质: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解毒,止痢,定惊。

1.凉血止痢(热毒血痢) 用治湿热痢疾和热毒血痢,用治热毒痢疾,常与清热燥湿止痢之黄连、秦皮同用,如白头翁汤;若用治赤痢下血,日久不愈,腹中冷痛,可与干姜、赤石脂等同用。本品为治痢之良药。

2.清热解毒(疮痈肿毒) 用治疮痈肿毒、痔疮肿痛等热毒证,内服或捣敷局部皆能获效,常与蒲公英、连翘等同用。

3.清肝明目(目赤肿痛)用治因肝胆火盛,循经上扰,以致经脉闭阻,血壅气滞,而发生的目赤肿痛,口苦,烦热,便秘。

白头翁主治

主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鼻血,痔疮出血等症。

用于热毒所致的泻痢脓血,以及肠胃积冷,积滞不清的寒性下痢、痈疮肿毒、疟疾、瘰疬、睾丸偏坠等症。阿米巴痢疾、滴虫性阴道炎、功能性子宫出血、消化性溃疡、颈淋巴结核、神经性皮炎、腮腺炎、地方性甲状腺肿、癌症等常用之,但以痢疾用之较多,为治痢要药。

白头翁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根含白头翁皂苷,水解产生三萜皂苷、葡萄糖、鼠李糖等,还含白桦脂酸、胡萝卜苷、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等。

现代药理研究,白头翁鲜汁、煎剂、乙醇提取物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阴道滴虫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另外,尚具有镇静、镇痛及抗惊厥的作用。

1.白头翁有抗寄生虫作用。白头翁对阴道滴虫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2.白头翁有抗菌、抗病毒作用。3.白头翁皂甙A3有抗癌作用。4.白头翁皂甙有较强的杀精子作用;白头翁乙醇提取物有镇静、镇痛及抗痉挛作用。 

白头翁禁忌

虚寒泻痢忌服。

白头翁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8~12g,水煎服。

1、外敷

将白头翁捣烂,敷于患处,可治外痔肿痛。

2、煎服

白头翁20g,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5g,甘草2g。

3、煮粥

白头翁50g,黄连10,大米30g。水煎白头翁和黄莲,去渣取汁,将大米放入药汁中煮粥。清热解毒。

白头翁选方

1、治温疟发作、昏迷:白头翁30g,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6g,甘草2.1g。水煎服。

2、治外痔肿痛:白头翁根适量。捣烂,敷贴于患处,每日1换。

3、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白头翁15g,黄柏、秦皮各12g,黄连6g。水煎,去渣,温服。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

4、治冷劳泄痢及女性产后带下:白头翁15g,艾叶30g。将以上2味中药研成细末,用醋和丸,如括桐子大,每服3丸,食前米汤送服。白头翁怎么吃

白头翁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无毒。主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治金创。

《日华子本草》:得酒良。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

《药性赋》:味苦,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其用有四:傅男子阴疝偏肿,治小儿头秃膻腥;鼻衄血非此不效,痢赤毒有此获功。

《本草蒙筌》:味苦,气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无毒。一云味甘、苦。有小毒。近根底处,白茸寸余,状类老翁,名由此得。主温疟阳狂寒热,治癥瘕积聚腹疼。逐血愈金疮,驱风暖腰膝。消瘰疬,散瘿瘤。小儿头秃膻腥及鼻血衄神效,男子阴疝偏肿并百节骨痛殊功。牙齿痛亦除,赤毒痢必用。

《本草备要》:泻热凉血。苦坚肾,寒凉血。入阳明血分。胃、大肠。治热毒血痢,仲景治热痢,有白头翁汤,合黄连、黄柏、秦皮。东垣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故以纯苦之剂坚之。温疟寒热,齿痛骨痛,肾主齿骨,龈属阳明。鼻衄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捣敷患处。明目消疣。有风反静,无风则摇,近根处有白茸。

《本草崇原》:白头翁,无风而摇者,禀东方甲乙之气,风动之象也。有风则静者,得西方庚辛之气,金能制风也。主治温疟者,温疟之邪,藏于肾脏,禀木气则能透发母邪也。狂易寒热,温疟病也。治癥瘕积聚,瘿气,逐血者,禀金气则能破积聚而行瘀也。止腹痛,乃腹中之痛,有由于积带者,积滞去,故痛止也。疗金疮,是和血行瘀之效。

白头翁选购保存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

微信小程序:舒贝小工具、灵签签诗簿,免费查询更方便!

推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