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胃、降压、清肝、清肝火、清热、消炎、燥湿
别名:陵游、苦地胆、山龙胆、水龙胆、龙胆草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胆、胃、膀胱经。
煎法:
适用体质:
健胃、降压,消炎,清肝火、清热燥湿。
主治目赤头疼,耳聋,胸胁疼痛,口苦,咽喉肿痛,惊痫抽搐,湿热疮毒,湿疹,阴肿,阴痒,小便淋痛,食欲不振,高血压,头晕耳鸣等症。
用于肝胆湿热郁火所致目赤肿痛、头胀头痛、耳聋耳肿、口苦胁痛和湿热黄疽、湿热疮毒,以及湿热下注所致湿热带下、阴肿阴痒、下部湿疹湿疮、肠风下血;并可用于热病惊风抽搐、急性肝炎、胆囊炎、中耳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泌尿系感染、急性眼结膜炎等。
含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苦龙苷、龙胆黄碱、龙胆碱、秦艽乙素、龙胆三糖等。现代药理研究,龙胆有健胃、保肝、利胆作用,有镇静、降压、抗菌、抗炎作用。
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
日常用量:3~6g,用水煎服。
1、做饮品
龙胆5g,蜂蜜20g。先将龙胆洗净、晒干,切成碎小段,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趁温热加入蜂蜜,拌匀即成。早、晚各服一次。
2、煎服
龙胆、车前子、木通、生地黄、栀子、黄茶各5g,泽泻12g,当归3g,柴胡、甘草各6g。水煎,去渣,温服。
1、治伤寒发黄烦热、皮肉皆黄、小便不利:龙胆、枳壳、柴胡、栀子仁、知母、地骨皮、木通、白芍、炙甘草、羚羊角、麦冬、升麻各15g。水煎,去渣,温服,不拘时服。
2、治带状疱疹:龙胆、车前子、木通、生地黄、栀子、黄茶各5g,泽泻12g,当归3g,柴胡、甘草各6g。水煎,去渣,温服,每日1剂。
3、治肝胆实火上炎证、肝胆湿热下注证:龙胆、木通、甘草、柴胡各6g,黄芩、栀子、车前子、生地黄各9g,泽泻12g,当归3g。水煎服,去渣,温服;或者制成药丸,每服6~9g,每日两次,温水送服。
4、治肝火上逆型鼻出血:龙胆6g,蜂蜜30g。先将龙胆洗净、晒干,切成碎小段,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放入容器。趁温热加入蜂蜜,拌匀即成。早、晚两次分服本方对肝火上逆型鼻出血尤为适宜。龙胆怎么吃龙胆古籍摘要
脾胃虚弱泄泻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