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降火,软坚散结
化痰、降火、解毒、凉血、平喘、清热、软坚、散结、消肿、止咳、止血
别名:黄药、黄药根、木药子、大苦,山芋、黄独、零余薯、黄狗头
性味:味苦辛、性凉(苦平),有小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煎法:
适用体质:
凉血,清热,降火,化痰,解毒,平喘,止血,软坚散结,止咳平喘。
1.化痰散结(癭瘤)用治瘿瘤,取其化痰软坚,散结消瘿,单以本品浸酒饮用。亦可与海藻、牡蛎等配伍同用。
2.清热解毒(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用治多种热毒病症。本品可单用或配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3.凉血止血(热证、出血证)用治血热引起的呕血、衄血、咯血等。并兼有止咳平喘之功,亦可用治咳嗽、气喘、百日咳等。
主治吐血,衄血,喉痹,瘿瘤,瘰疬,喉痹肿痛,百日咳,咳嗽气喘,瘿气,疮痈瘰疬,食道癌,胃癌,乳腺癌,子宫癌等症。黄药子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脾胃虚弱者忌服。
本品有毒,超量、久服可引起较严重的毒副反应,可致消化道及肝、肾损伤,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亦有毒性反应,故需谨慎使用。
脾胃虚弱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孕妇、儿童均忌用。
日常用量:5~12g,煎服;也可研末吞服,1~2g,外用适量,外敷或涂抹。
1、可治扭伤:将鲜黄药子、重楼各适量;捣烂,外敷于患处。
2、可治胃痛:黄药子、陈皮、苍术、金钱草56g,青木香3g。研成细末,每服2g,水煎去渣,取汁,温水送服。
3、治食道癌:黄药子300g,62度白酒2000ml。将黄药子置于密闭瓷器中,倒入白酒浸泡7天即可服用。每次1小杯。
4、治吐血不止:黄药子15g。将黄药子捣碎,水煎,去渣,取汁,热服。
5、治热病、毒气攻咽喉肿痛:黄药子、地龙各30g,芒硝15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3g,蜜水送服。黄药子怎么吃黄药子古籍摘要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