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TOOL - 日常生活实用工具大全,免费在线工具,在线查询工具箱,tool.caizhichao.cn

中草药查询

火麻仁

补虚、滑肠、活血、润燥、通淋

别名:麻子、麻子仁、大麻子、大麻仁、白麻子、冬麻子、火麻子、麻子线麻、山麻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胃、脾、大肠经。

煎法:

适用体质:

火麻仁的功效与作用

可润燥,滑肠,通淋,活血,滋养补虚;用于肠燥便秘,消渴,热淋,风痹,痢疾,老入、妇女产后血虚津亏,大便秘结,月经不调,疥疮,癣癞等症。

 

润燥滑肠,通便:润可去枯,肠胃干燥,应以甘润之物为主。火麻仁味甘,性最滑利,可润肠去燥,专利大肠气结便闭。大肠闭结不通,不宜推荡,也不能长久闭合,应润肺气,滋大肠,使其自行便利。用于肠燥便秘、消渴、大肠风热、小便不利等症。

 

通淋活血:甘能补中、益血,血脉复则积血破。火麻仁益血补阴,可破瘀血,非血药而有化血之液,不益气而有行气之用。用于痢疾、月经不调、疥疮、关节僵直、脱发、缺乳、难产、横生逆产、跌打损伤等症。

 

入脾滋阴:火麻仁甘平滑利,柔中带刚,能入脾滋其阴津,与白芍配伍,可脾胃兼治。

 

补虚劳,长肌肉:阴虚气弱者出汗不止,火麻仁调和阴阳二气,使风邪去而止汗,用于身体疲乏、骨节疼、羸瘦、面色苍白等症。火麻仁有小毒,过量食用炒熟的火麻仁可能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发麻等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

火麻仁主治

用于气虚体弱及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消渴、风痹、脚气水肿、热淋、痢疾、月经不调、头疮、疥癖、烫火伤、丹毒等。临床多用于老年性便秘、产妇便秘、手术后便秘、尿路感染、中风偏瘫、口眼瞒斜、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火麻仁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主含生物碱类成分,如胡芦巴碱、甜菜碱、胆碱等;尚含黄酮类、酚类、蛋白质及多种脂肪酸。具有缓挥、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火麻仁所含脂肪油有润滑肠道的作用,在肠中遇碱性肠液后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而有通便作用。火麻仁对麻醉猫及大鼠有明显降压作用,还可抑制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升高。

1.火麻仁有通便作用,能刺激肠粘膜,使分泌增多,蠕动加快,减少大肠吸收水分,而起泻下作用。2.火麻仁有降血压作用。火麻仁乙醇提取物分别给麻醉猫及正常兔灌胃,半小时后均出现缓慢降压作用。3.火麻仁有降血脂作用。4.火麻仁可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并能减少精液中精子的密度,有一定抗生育作用。5.火麻仁有致畸作用。火麻仁的石油醚提取物,能引起妊娠安全期雌性大鼠体重降低,阻碍生长,并使四肢畸形。

火麻仁禁忌

大便溏泻者忌服。

脾胃虚寒、阳痿、遗精、带下者慎用。

孕妇忌用。儿童不宜用。

不宜超量使用。

本品畏牡蛎、白薇,恶茯苓,不宜同用。

火麻仁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8~12g,打碎后用水煎服。

火麻仁选方

1、润肠通便:火麻仁、怀牛膝各10g,肉苁蓉、瓜蒌仁各12g,炒枳壳8g,升麻3g,郁李仁5g。用清水煎煮40分钟,趁温饮用。

2、治习惯性便秘、老年津亏便秘:火麻仁、紫苏子各10g,大米50g。将紫苏子和火麻仁研成细末,倒入温开水,用力搅拌,然后静置备用,待粗粒下沉时,滤出上层药汁,用药汁煮成大米粥。

3、治胃肠燥热、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火麻仁、大黄各500g,芍药、枳实、厚朴、杏仁各250g。将以上6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温水送服。

4、治虚劳、下焦虚热、骨节烦疼、肌肉拘急、小便不利、大便数少:火麻仁15g。研成细末,水煎,去渣,温服。火麻仁怎么吃

火麻仁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气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

《日华子本草》:补虚劳,逐一切风气,长肌肉,益毛发,去皮肤顽屑,下水气及下乳,止消渴、催生,治逆横产。

《本草蒙筌》:味甘,气平,无毒。或搀粳米煮粥,或佐血药为丸。经入阳明大肠及足太阴脾脏。恶茯苓一味,畏牡蛎白薇。益气补中,催生下乳。去中风出汗,皮肤顽痹;润大肠风热,结涩便难。止消渴而小水能行,破积血而血脉可复。胎逆横生易顺,产后余疾总除。

《景岳全书》:即黄麻也,亦名大麻。味甘平,性滑利。能润心肺,滋五脏,利大肠风热结燥,行水气,通小便湿热,秘涩五淋,去积血,下气,除风湿顽痹,关节血燥拘挛,止消渴,通乳汁,产难催生,经脉阻滞。凡病多燥涩者宜之。若下元不固,不便溏阳痿,精滑多带者,皆所忌用。

《本草崇原》:大麻放花结实于五六月之交,乃阳明太阴主气之时。《经》云: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又,长夏属太阴主气,夫太阴、阳明,雌雄相合,麻仁禀太阴、阳明之气,故气味甘平。主补中者,补中土也。益气者,益脾胃之气也。

火麻仁选购保存

以籽粒饱满、种仁乳白色、富油性者为佳。

火麻仁地道产地: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甘肃、云南、江苏、浙江均有产,云南品质最佳。

工具介绍

中草药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中草药关键词查询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材简介、功效与作用、药材主治、食用方法、选购保存技巧等。

微信小程序:舒贝小工具、灵签签诗簿,免费查询更方便!

推荐工具